10月13日,互联网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国内首份《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 报告发布“社交电商争议网络舆情排行榜”,探讨社交电商运营模式“案例讲解”的合规性,通过解读当前发展现状,分析发展痛点与机遇行业现状等,为社交电商提供指导。 为业务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在传统电商流量见顶之际,依靠社交裂变收获新流量的社交电商成功突围。 但因徘徊法律红线而被怀疑“涉嫌传销”,其中包括云集、花生日记等头部平台。 不仅如此,在疯狂增长中,假货泛滥、欺诈消费者等标签导致行业声誉不佳。
《报告》显示,根据互联网经济社“电商宝”(DATA.100EC.CN)大型电商数据库显示,2019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达206055万元,较2018年的12.00亿元同比增长71.71%; 2019年我国社交电商从业人员(店主)人数为4800万人,相比2018年的3033.2万人,同比增长58.24%; 2019年我国社交电商用户规模为7.13亿人,相比2018年的6.08亿人,同比增长17.26%。 此外,社交电商领域也受到资本青睐。 2019年,我国社交电商融资事件34起。
据网易监测,目前社交电商市场主要玩家包括:1)拼多多、京东平购、京喜、苏宁平购、淘宝特价版、小鹅拼拼、国美美店等; 2)会员分销类:云集、爱村、斑马会员、北店、粉香、花生日记、未来市集、亲爱的家族、粉象生活、楚楚推、万色城、洋葱OMALL等; 3)社区团购品类:考拉精选、年糕妈妈、好东西、你我你、美食享受俱乐部、世惠团等; 4)内容直播类:小红书、抖音电商、快手商、淘宝直播、拿东西等; 5)导购类:返利网、什么值得买、一淘、淘粉吧、食货网、汇汇等; 6)工具类:有赞、微盟、点点客、刻刻奇货、无敌掌柜等。
《社交电商“涉举报”争议网络舆情排行榜》发布“未来发展迷茫”
由于生长野生,层次不清,良莠不齐。 会员分销社交电商也频频遭遇涉嫌传销的争议和质疑。 主要原因是商业模式与传销很难完全分离。
“受微商影响,多级分销成为大部分平台的标配,会员制度、邀请奖励、入场费等频频受到传销质疑。虽然社交电商在会员分销上“品类普遍在分配机制上做了比较合规的改造,不会触及法律边界,但也留下了很多隐患。”互联网经济学会电子商务法律维权部分析师孟慧欣表示。研究中心。
今年以来,“传染”风险依然伴随社交电商行业。 从引发关注的社交电商“斑马会员”相关公司涉嫌传销被法院冻结3000万元的消息,到微博大V爆料“北店”涉嫌传销被罚款3000万元(未经证实),粉象曾有消息称,因会员制度问题,3800万元资金被冻结。 淘宝社交电商平台“淘小铺”的运营者广州三帅流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关公司涉嫌传销。 超过4400万元被冻结,可见社交电商未来的发展道路也略显“迷茫”。
此外,《报告》还发布了“社交电商‘争议’争议网络舆情排行榜”。 该榜单根据百度数据和社交电商“争议”话题舆情监测显示,
榜单前十平台分别为:环球时刻、优好时、云集、钱团、环球捕手、云极品、优品鱼语、花生日记、未来市集、聚多拼品。
排名第11至20名的平台分别是:天天拼拼、洋葱海外仓、亲爱的家、淘小铺、斑马会员、北店、大V店、芬香生活、芬香、爱酷。
排名第21至30名的平台分别是:云品仓、达人店、点到宝宝宝宝、米缘APP、楚楚推、苏丹点、万色城、蜜亚Plus、西团、蛋创。
榜单显示快手买流量会影响后期流量吗,全球“谣言相关”百度搜索结果达4540万条,其中好物、云集、千团、环球捕手、云集品、有品有鱼、有品有鱼等搜索结果分别为251万条、243万条、177万条。分别是花生日记。 万、176万、168万、141万、101万。 排名第30位的单身初创公司的搜索结果也达到了29,300条结果。
“2019年,在企业、学者等人员呼吁宽容的同时,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监管部门对于社交电商是否涉及沟通的理解仍然存在差异。 因此,一个更加清晰、统一的监管标准亟待明确。”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黄巍表示, 说。
黄巍表示,作为一家社交电商公司,也必须坚守几条发展红线。 一是开发人员的水平多少、自身行为是否造假、产品定价是否合理、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等。对于监管部分来说,如何监管也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将积极探索。
十一项合规风险需要关注
“从商业模式上规避传销的犯罪风险相对容易,但要彻底斩断传销却很难。” 网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曾表示。
其中,会员分销社交电商中的“传播相关”问题较为突出。 这类平台是从微商开始的。 微商红利消退后,大量微商从业者开始涌入社交电商行业。 具体来说,以社交为驱动力,小B负责平台的获客和用户运营。 平台将小B的部分利润分配给小B继续激发其获客动力。 在此过程中,平台构建商品供应、物流、售后等零售服务能力,最终通过会员用户/小B分销等进行流量和销售。
《报告》以《花生日记》团队的片酬作为涉嫌传销的例子。 有关各方制定了平台以外的经营者——购物会员的上级会员——购物会员的三级佣金累积规则。 即会员购物产生佣金后,购物会员提成50%,其高级会员提成10%,其他金字塔顶端的经营者提成22%,而平台则提成18%作为管理费用。 这种规则虽然将购物会员上级会员以上的高级会员排除在佣金应计计算之外,但它仅起到计算层级、引导经营者向上的作用。
此外,2017年5月,杭州市滨江区市场监管局以“组织、策划传销”罪对云集开出958万元罚款。 对此,网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高级股权合伙人黄伟分析,云集当时对构成传销的处罚依据主要是基于三点:
首先是拉人脑袋的问题。 主要是他设立了导师和合伙人,教店主如何消费、介绍公司、讲解招聘和晋升规则、利润分配。 每个新店主,导师和合伙人可分别获得170元和100元。 该行为涉及《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要求按照开发人员数量支付相应报酬。
二是门槛收费问题。 成为店主,需缴纳365元平台服务费,并获得实际成本63.33元的赠品,才有资格线下发展。
三是团队薪酬问题。 有两种层次系统:公司-合作伙伴-导师-店主和公司-合作伙伴-培训合作伙伴-导师-店主。 同时,发展的店主数量决定是否成为导师或合作伙伴,形成上下线。 关系,并以线下业绩作为薪酬的依据。
此外,社交电商还面临“十一合规风险”,分别是“传输相关”风险、税务风险、平台产品合规、奖励机制、隐私数据泄露、在线支付、云销售分享、广告推送、附加功能风险合规、用户身份多重风险合规、竞业禁止。
政策红利“赋能”立法“前行”
随着“共享经济”加速发展,私域流量变现、低门槛、轻资产的模式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两年,国家陆续出台从网络基础设施到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等优化发展环境的举措,不断放宽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相关政策限制,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他们的发展,不断释放出积极信号,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孟慧欣说。
“虽然社交电商面临法律政策方面的风险,但从趋势来看,社交电商合规仍有发展空间。首先是社交电商龙头商家的规范运作,如云集、北店等社交电商商家已经上市或谋求上市,并在规范运营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这对于后来进入行业的社交电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在精准扶贫、促进就业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在农产品销售中,由于社交媒体的粘性高、传播速度快,与传统电商相比,降低了营销成本,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产品。” 对此,互联网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北京盈科特邀研究员。 (杭州)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黄伟表示。
同时,黄巍还表示,未来社交电商的发展,要坚决杜绝刑事风险,注意行政风险。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经营者开展社交电商应当合规经营; 二是传销立法和执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社交电商的立法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博弈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 我国直销、传销、电子商务等本身就受到多方监管,考虑到监管权力分布、操作便利性、执法标准等问题快手买流量会影响后期流量吗,社会立法过程中的部门竞争电子商务是不可避免的。
以后如何破解呢?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合法性、合规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甚至成为行业发展的痛点。 其中,社交电商面临的问题尤为典型。 “传输相关”问题成为悬在行业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那么,行业应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呢? 对此,网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高级股权合伙人黄巍表示,监管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坚决消除刑事风险。 ,包括注重人才水平的发展。 ,关注自身行为中的电子币欺骗性发行行为,关注高风险活动的刑事合规性。 二是注重防范行政风险,包括关注费用分配方式是否构成团队补偿,注重投诉举报的正确处理,注重与市场监管部门等执法机构的沟通。
最后,网络经济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吴旭华律师建议,社交电商经营者应合规经营。 其次,传销立法和执法应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传销”认定的立法和执法标准尚不完善,应随着电子商务新业态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完善。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各地加强执法联防联控,让互联网新业态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