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了一步的快手终于“大刀阔斧”地进军本地生活领域。
近期,快手加速在上海、哈尔滨、青岛等地本地生活布局,上线官方本地生活小程序,测试新交易链路,并引入餐饮、茶饮等品牌。
具体业务上,快手近期开始大规模招人,拓展业务,与目前互联网公司普遍压缩HC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被问及选择城市的原因时,一位快手内部人士在接受科技媒体虎嗅采访时表示:“我们尽量保证跑成功的单一城市是可复制的,上海是典型的一线城市代表快手在线自助业务平台,哈尔滨是快手渗透率较高的网络城市,洪城作为试点城市,也有DAU优势。”
对于快手来说,本地生活一直是放不下的一块蛋糕,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但渗透率仅为12.7%,报告还指出,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5.3万亿元,本地生活的规模与增速可见一斑。
而且抖音近几年一直在本地生活发力,成绩斐然,反观同为短视频入口级平台的快手早已按耐不住,如今快手终于加大力度发展本地生活,又能否追上快速成长的抖音呢?
快手“放不下”本地生活
快手对于本地生活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快手刚刚升级商家号,开始探索本地生活业务,但那段时期还只是起步阶段。直到2020年7月,本地生活入口才正式上线,但仅限于一二线城市内测。
2021年,快手上线了本地团购功能,并在微信上推出了“吃喝玩乐在快手”小程序,但快手对于本地生活的布局一直颇为佛系,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与美团的合作。
2021年12月27日,为了弥补自身在短视频方面的短板,美团与快手达成战略互联合作,美团还宣布将为快手提供开放平台,打通内容场景营销、线上交易和线下履约服务能力,共同为用户打造一站式完整消费链条。”随后,快手正式上线美团小程序,餐饮商家占据主导地位,快手还为美团商家提供套餐和代金券,帮助商家提升线上交易和售后服务。
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美团与快手合作是双赢之举,毕竟快手需要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提供商家,而美团也需要快手的流量支持。
另一方面,由于快手的本地生活业务刚刚起步,操作系统不够成熟,尚未占据太多用户心智且参与的商家相对较少,美团恰好可以为快手弥补这一短板。
但颇为遗憾的是,双方此次的合作,实在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快手的本地生活还处于佛系状态,美团也未能把短视频做大做强。
为加速本地生活扩张,快手去年10月将本地生活业务升级为独立业务部门,并上线大量本地生活相关招聘岗位,具体业务涉及快手的快手、华东、西南和华南区域。
如今,快手本地生活已开始测试自有交易链路,用户购买商品无需经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快手CEO程一笑在3月29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快手本地生活正逐步完成团队建设,策略也将根据本地用户的消费习惯进行完善,将通过短视频、直播消费。
确实,在此之前,快手的团购主要依赖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但现在有了官方链接,用户购买团购时,无需跳转到第三方商家小程序即可完成交易,并且商品的评价也会保留在快手自身的体系中。
目前快手上线的大部分团购商品中,“快手补贴”字样清晰可见,且不少商品经过平台补贴后价格低于其他平台。
据媒体《电商新闻专业版》报道,石家庄“天空之城”游乐园门票官方售价为48元,而美团、快手上的团购价为30元,补贴后快手还将合作达人拍摄探店短视频、做直播,鼓励用户下单。
图片来源:Alphabet
从价格补贴到网红运营再到组织扩张,种种迹象表明,如今已完成自身交易链条的快手无疑在本地生活上“下了重注”。
当地生活是否迎来“三国”?
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达顶峰的当下,快手亟待开辟新的增长曲线、挖掘新的盈利点。
据快手财报显示,2022年,快手营收942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年经调整净亏损57.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快手国内业务在经营层面扭亏为盈,营业利润1.92亿元。2021年,快手国内业务经营亏损86.8亿元。
日活跃用户方面,快手今年累计日活跃用户3.662亿,去年为3.233亿,同比增长13.3%;日活跃用户人均日使用时长为133.9分钟快手在线自助业务平台,较去年同期的118.9分钟增长12.6%。
虽然日快手用户数、用户在快手上的停留时长都在与日俱增,但在本地生活领域,落后几步的快手却陷入了强敌环伺的竞争局面。
作为本地生活领域的头号玩家,美团在行业中的地位早已根深蒂固,而在用户体验最为看重的外卖配送环节,美团也通过时间的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壁垒,根据美团财报显示,2021年,美团共有骑手527万,骑手配送成本682亿元,占餐饮外卖收入的71%。
美团CEO王兴曾在财报发布会上评论短视频平台与美团本地生活的区别,他指出:“短视频平台在本地服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销售额比美团小很多,没有可比性。我们的服务是基于门店和搜索结果的,能满足消费者最直接的需求,也能满足门店稳定的日常运营需求。”
这从美团和抖音本地生活创造的GMV就可以看出,根据交银国际发布的研报数据,2022年抖音小店业务GMV约2360亿元,而阿里巴巴全年GMV为500亿元,虽然有媒体报道其个别月份GMV突破100亿元,但距离美团还有一段距离。
虽然美团的外卖业务更加稳定,在用户端占据了更多的心智,但是并不具备抖音的内容和流量优势,因此在目前抖音低价补贴、专家内容营销的策略下,美团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蚕食。据LatePost报道,去年下半年有投资人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将营销预算从美团转移到短视频平台。
而对于新晋玩家快手而言,想要追赶美团、抖音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在本地生活领域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一方面需要建立完整的本地推广能力和商家管理,这对于快手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能力领域。另一方面,其在分销链上的合作伙伴尚未确定,完全依赖第三方平台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本地生活业务运营的优化。
因此,除了聚焦销量,快手还面临着从未遇到过的幕后运营支撑的新挑战,自身的组织能力能否发挥出来是关键。
动作迟缓的快手还有机会吗?
在上月底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快手CEO程一笑向外界透露了现阶段本地生活业务的主要任务。
首先,我们完成了内部团队搭建,逐步完善成熟的策略,综合评估流量、内容供给等优势,结合当地用户消费习惯和产品供给资源,选取核心城市作为MVP并进行验证。
第二,供给侧主要与服务商、第三方平台合作,通过少量直营BD为服务商提供样品,不断丰富供给并利用大量人才资源,主打到店餐饮业务,深耕用户心智,并逐步渗透到其他品类。同时针对每一个消费场景,详细评估消费者的各类需求,丰富产品功能。
图片来源:快手截图
对于快手来说,如今的流量和现金扶持,确实能帮助商家从快手的用户池中捞取更多本地生活服务的目标用户,但这一举措从长远来看并不见效,在刚刚扭亏为盈之后,快手需要评估自己在新业务上投入的成本产出比,以平衡外界对其盈利能力的看法。
快手的机会在于其用户群体与抖音不同,在中国广大的三四线城市,本地生活领域仍有未被满足的市场,如客均消费较低的小吃快餐、价格实惠的自助餐等,有望成为快手重点布局的市场。
因此差异化竞争策略才是后来者最好的选择,聚焦“老铁”日常生活需求,快手可以发挥下沉市场优势,趁机进入抖音、美团等还未深入渗透的市场,抢占用户心智。
此外,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燃财经》采访时,曾指出抖音外卖业务最重要的问题,他表示,不是价格高、配送成本高,而是如何完善服务体系、保证产品品质,从而增加粉丝粘性。
快手亦是如此,其对于线下运营的把控能力还有待证明,从供给到履约,本地生活是一个复杂的服务体系,而快手尚未证明自己拥有毛细血管般的线下服务网络和运营体系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本地生活进入“三国”时代,快手路途艰险,但也在某些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或许,以己之长,攻其短,将有助于快手在激烈的红海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
您如何看待本地生活方式市场的发展?
关于内容产业的问题和观点
欢迎留言
让我们一起关注新媒体行业的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