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点菜
成立十年来,小红书一直是流量新贵,但也因运营过于克制而被诟病。
近两年来,小红书的市场评价经历了起伏。
2022年,小红书的用户基数将翻倍。 与流量增长相反,当年商业收入仅增长20%。
结合小红书经常提到的“站内种草,站外下单”,小红书一度被认为是10年来专业的流量婚纱生产商。
众所周知,小红书、哔哩哔哩、知乎、豆瓣等内容平台在商业化进程中都遇到了阻碍。 然而2023年,小红书再次成功走红。
小红书,成功成名
小红书的火爆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原因很容易理解。 董洁、张晓辉等人的直播成功重新验证了小红书的电商能力。 小红书证明了它除了广告之外还有“第二轮”。
近日,小红书还被传预计2023年净利润将达到5亿美元,远超2023年初预计的不到5000万美元的利润。
小红书并不是没有踏入过“中国电商课堂”。
“小红书福利会”曾经是美妆行业“平价正品”的代表,而福利会的用户依然是小红书最忠实的粉丝。 但自营福利社在选品、采购、仓储等方面的投入非常高。 为了摊薄这些成本,需要有可靠的交易量来覆盖底线。 就像京东的自营业务越来越大,只是因为规模效应越来越广; 小红书福利俱乐部的交易量仅限于部分小红书用户。
当电商重新开放时,小红书这次的差异化因素不是销量,而是高客单价背后的用户购买力。
新榜数据显示,2024年2月和2024年3月,几位优秀女明星单次直播的总销售额并不高。 胡可观看次数最多的直播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伊能静、张俪的直播间直播间可达千万,但对于抖音淘宝来说“不值一提” 。
然而,小红书直播的客单价却惊人。 我们举的例子的主播客单价都在200-400元之间。 甚至有人算过,董洁的单价接近600元。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快手披露了一组数据。 快手单价50-60元,抖音90元,淘宝120-150元,京东200元。 在消费领域,一直有一种说法,看似笑话,实则让市场信以为真。 消费力排名为女性>儿童>老人>狗>男性。 小红书上高客单价消费的用户大多是年轻女性。 另外,短期内不可能再复制一个小红书,因此小红书的商业化能力开始被重新审视。
持续的生长需要食物和草
重新找到增长方向后,并不急于“半场开香槟”,因为小红书的估值并没有随着业绩的提升而提升。
2021年底上一轮融资后,小红书的投后估值达到200亿美元。 据行业投资者透露,小红书去年的估值在100亿美元至160亿美元之间。
按理说,小红书是中国最有潜力发展成Instagram的公司。 Instagram 2022 年广告收入将达 433 亿美元,估值已超过 1000 亿美元。 为什么小红书火了之后身价这么高? 并且市场对后续的增长没有预期?
除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大环境外,其自身的发展“耐力”也受到质疑。 一些市场声音认为,小红书想要将增长之战打到底,但“粮草”还没有准备好。
·表现
在触达消费者方面,电子商务已经进入提供服务的篇章。 拼多多和抖音电商这两个后来者,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履行合同。 一位接近小红书的人士告诉点友网:“小红书目前还处于经纪交易阶段,正在努力克服合同履约问题。” 自去年以来,小红书的合同履行情况有所改善。 例如,它与丰巢在合同履行方面进行了合作,但这只是弥补了其在物流配送服务方面的短板。 目前来看,小红书在履约方面似乎并没有太多出色的表现。 甚至有市场人士评价,小红书电商板块上游供应链深度不足,下游缺乏支付系统和合同履约能力。
·商户服务
一位资深营销人员告诉电和网,小红书需要完善数据分析、服务商体系以及阿里妈妈、聚聚引擎、磁力引擎等基础设施。 小红书的灵犀平台去年底发布了升级计划,但整体表述比较模糊,比如“品牌不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市场需求,还可以实现种草价值的效果衡量”。
在实际操作方面,国内某知名美妆机构营销部负责人告诉点和店,目前放出的端口都是基础操作,包括前段时间小红书提出的“培育数据联盟”。 还是等等看更多吧。 尤其是在衡量小红书效果的时候,行业还在计算自己的曝光成本和互动成本,然后优化自己。 当你想推广一个新品牌时,小红书的指导方针并不是很明确。 说实话,有时候我们很难区分销量是来自抖音还是小红书。
·手
在商业化的背景下,除了“人带货”模式外,小红书目前并没有更多更强的增长起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人带货”并不是出发点。 不太可靠。
一位曾在多家电商公司工作过的资深产品经理告诉点友店,小红书去年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对于电商业务来说,小红书急需加强,复制N栋杰和张晓辉的能力。 如果你想复制董洁、张小惠,你需要专业的小红书电商服务商。 现在的服务商基本上都是“手工”做小红书业务。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女明星的小红书直播间还属于小众,一天销售额30到500万的直播对她们来说并不赚钱。 假设这些品牌的佣金达到20%,一场直播10个小时,除去退货率,他们可以赚到100万元左右。 球队为了这场直播可能会准备十天半的时间,100万覆盖球队的工资。 有时候这些女星可能会被小红书邀请去直播,平台还要付费,所以很多服务商都会“顺便”做小红书。
去年底的“2024小红书WILL商业大会”就已强调要进一步打造开放互联的商业产品,完成用户、产品、服务的双向布局。 可见,要打赢增长之战,小红书已经意识到,需要勇气、策略和粮食。
虽然搜索不错,但是你就不能分配更大的预算吗?
自去年年底以来,小红书一直在宣传自身搜索广告的价值。 小红书CMO智恒也发布了一组数据:小红书拥有1亿活跃用户,日均搜索量达3亿次。 每月有2.6亿活跃用户,有1.2亿人直接在小红书网站上提问——去哪里买? 多少? 求个链接。
小红书搜索不仅是用户下单的最后一站,也是消费者决策的第一站,因为小红书搜索的专业性和深度是传统搜索引擎难以比拟的。 尤其是在传统平台陷入关键词竞价的情况下,小红书能够沿着品牌相关词、品类词甚至机会词不断发现一些新的消费场景,为品牌扩大业务规模提供新的途径。 这也是小红书的“价值蓝海”。 进入市场的品牌较少,目前搜索流量的转化效率较高。
也有资深电商人士对电商和门店有着不同的看法:“小红书的搜索商业化对消费者来说太过克制,对商家来说配备不够。”
例如,抖音电商公司近年来一直在优化搜索流量的“先看后搜”策略。 在用户面前,它简单直接地使用了小蓝词二次种植等方式来加快用户的决策周期。 不过,小红书搜索目前在用户端还没有强大的关闭端口。 小红书的一家广告公司曾透露,这两年大家都倾向于把钱投到能更直接看到转化效果的平台上,所以前期我们只在小红书上投了一些“线索”。 一旦你感觉种植快完成了,你就会立即更换平台,进行产品转换。
对于商家来说,小红书最近推出了“搜索直达”。 与过去相比,Search Direct连接了多个客户数据收集场景,可以帮助品牌增加有效客户保留数量。 目前,品牌可以通过小红书有效识别潜在消费群体并精准触达,从而吸引潜在客户投资。 然而,如今的品牌对于“搜索留住投资”的诉求多种多样,转化目标也多种多样。 小红书“搜索直达”的易用性还有待验证。
业界并不否认小红书搜索的价值。 搜索虽好,但当品牌方看到小红书搜索的转化收尾、效果衡量等因素尚未完成时,搜索仍很难从品牌方获得更大的预算。 毕竟,能够直接带动大量转化的广告才是品牌最需要的。
买家电商有先发优势,但也有后期短板
在去年放弃自营电商和ALL IN买手电商后,小红书将电商买手分为垂直专业买手和极致体验买手。
好消息是,这两类买家在小红书拥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他们可以快速在网站上营造买家氛围。 用户会有“找买家来小红书”的感知,愿意在小红书购物。 消费在现场完成,真正解决了以往“场内种草、场外下单”的“老大难”。
特别是,小红书CMO智恒介绍了小红书多次提到的“人群反漏斗”营销逻辑。 可以先找到卖点匹配的核心人群,在核心人群中形成声誉,然后再拓展相关人群。 买家可以以相对较小的成本集中精力探索卖点、衡量营销渠道,适合“独行”买家电商的发展。
小红书CMO的坚持
尤其是个人创业者想成为买家,在小红书会有更多的机会。 小红书社区的价值观面向的是单个、有用的笔记的价值,而不是专家的数量。 它可以无限放大UGC内容的价值,让普通人更容易在这样的平台上被看到。
缺点是电商买家后期有明显的短板,就是小红书很难向电商买家问规模。
买家的兴趣和关注点仅限于特定领域和品类,很容易导致产品选择狭窄、销量有限。 诚然,标准货币唾手可得,消费者会缺乏适合细分场景和需求的产品。 不过,“非主要货币”产品并不完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相应的体量也不会太高。
此外,在买家电商链条中,货源问题也很现实。 很多买家在选品中心只看到过图片中的商品。 这和抖音橱窗展示或者微信里的代理商没有太大区别。 同样,很多买家的合同履行和售后责任也很难分开。 因此,未来小红书必须对买手店进行规范和调整,推出更多差异化的标准产品组合,这样才能帮助买手打破传统。 收入上限。 否则,最终比较的还是流量和买家带货成功与否,这背离了小红书的去中心化导向。
目前,小红书的明星买手直播间与传统销售的不同之处在于,几乎都是销售体现独特品味的高单价产品。 一位MCN机构负责人直言,“小红书更适合高价位的小众产品,我们一般主推毛利高、小众特色的产品。”
因此,与很多已经开始让品牌安心运营的平台相比,小红书提出的“买家电商”目前更像是一种吸引品牌和个体商家加入游戏的“营销手段”,因此他们愿意在小红书上运营复制直播和其他平台的自播。 毕竟,小红书的用户购买力是毋庸置疑的。 分蛋糕的前提是先做好“大蛋糕”。
小红书是个好学生,但她不是尖子生
对于社区的商业化,资本市场非常纠结。 起初是根据停留时长来判断小红书业务下单,后来根据用户量来评价。 最后发现必须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采用GMV、营收等可以在报告中体现的尺度。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转换。
传统模式下,小红书近期的增长势头确实令市场欣喜。 在哔哩哔哩、知乎等不盈利的社区,总有优秀的苗子涌现。
虽然小红书是社区模式下的“好学生”小红书业务下单,但她仍然达不到尖子生的标准。
在电商行业,近几年进入尖子班的学生都具有相当的规模能力。 比如阿里巴巴的GMV已经突破8万亿元,拼多多去年的GMV也突破了4万亿元,大力发展全息电商的抖音电商去年的GMV也突破了2万亿元。 就连顶级“把关人”快手商的交易额也突破万亿。
2024年,尖子生将引领整个行业“卷起”低价。 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一种“以价换量”的业务。 商家愿意配合平台的价格要求,希望通过低价保量,稳固自己的地位。 市场份额。
小红书内部人士获悉,小红书还为自己制定了2024年激进的商业营收目标。在美妆、护肤、母婴、时尚、家居、珠宝等全赛道撒网。 我们相信小红书有实力实现“量价并举”,扩大规模。 但在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3C、家电、宠物、培训、教育等各个品类中,小红书都将面临成熟对手的强劲竞争。
当前的电商环境甚至可以用“刺刀见红”来形容。 各平台都在努力闭环,整合生态内的产品和性能; 所有品牌也在寻找有效的广告来实现最大的转化; 所有消费者都需要良好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 后来者小红书“时间紧、任务重”。 去年的火爆并不仅仅停留在平台生态的热闹。 最终,它仍然需要锚定其业务成果。 快速补课、破解规模天花板、进入电商顶级班是小红书增值的重要因素。
电河店老电视台编辑的看法
小红书过往的成功表明,独特的种草文化是冲破重围的充要条件。 当然,在小红书的商业文化中也能清晰地看到“克制”,这让不少投资者又喜又忧。
近两年来,关于小红书估值上市的话题一直没有停过。 老店客观地认为,如果只有种草的社区,小红书的合理估值在50亿美元左右。 显然,小红书的诗和远方不仅仅是种草。 在投资电商、加大商业化力度后,两轮驱动下的小红书合理估值约为120亿美元。 还需要补充电商和商务。 平衡文化和社区内容的问题。
事实上,上市与否对于现在的小红书来说只是一个仪式或者节点。 我们更关心的是小红书在整个互联网生态中的地位和趋势。
近两年,国内几家平台巨头都向小红书伸出了橄榄枝。 对于这些平台巨头来说,包括小红书在内的“超级用户”将有利于资本市场和业务转型增长。 所有人都拥有充分的潜力。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要么是董事会不同意,要么是价格无法协商,要么是毛文超和翟放没有想清楚合并成巨头的价值和意义? 我更不愿意只做流量婚纱。
显然在发力收购电商、升级商业化之后,小红书已经将自己置于了巨头的对立面。 下一个明显的路径是向阿里妈妈和聚道引擎学习,升级他们自己的广告和营销系统。 与此同时,类似数据和搜索策略的工具和产品也大概率会不断出现。 目的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内循环广告交易系统的闭环。
2023年12月举办的“万物皆可生长”商务大会将为小红书带来高光时刻。 可以预见,2024年的小红书无论从用户规模、专家数量、品牌商家、GMV、商业化工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业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小红书的2024年注定是最具挑战性的一年在历史上。 如果以日活跃和月活跃用户规模来衡量,那就是小红书和过去的自己的竞争。 显然,2024年的竞争将是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企业的正面竞争。
但这就是商业的魅力所在。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对手会来自哪条赛道,又会如何来与豪门正面竞争。 幸运的是,小红书就是其中之一。
投稿、邀请、建议与合作
☞请联系李子总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