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构建电商交易闭环,小红书不遗余力。 在平台主力打造露营消费后,近日有露营商家向记者表示,与成熟的旅游平台相比,小红书的引流能力还是不太明显,下单的人还不到15%。 从跨界、直播到开设线下店,小红书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广告之外的盈利可能性。 转型为小众露营市场能否打破易种难拔的魔咒?
订单量不足15%,流量难以达到预期
小红书利用露营场景进军旅游、打造商业闭环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近日,记者注意到,用户点击参与该平台“夏日露营计划”活动的露营地首页,不仅可以在线预订、加入粉丝团,还可以浏览详细的店铺信息。 显然,小红书并不想停留在种草吸引流量上,还想吸引更多的交易。
资料显示,“暑期露营计划”是小红书8月份推出的官方活动。 该平台通过折扣发放“露营券”来吸引用户参与,涵盖露营套餐以及帐篷、炊具等露营相关产品。
可以说,小红书也为露营郊游的流行做出了贡献。 记者搜索平台发现,有关“露营”的评论总数达到417万条,已经超过了该平台以往最大品类“美妆”的416万条评论。 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清明期间,“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427%小红书业务下单,“露营”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271% ,浏览量同比增长170%。
“露营基本上可以算是小红书的第一手了。” 据一位接近小红书露营项目的人士透露,小红书从去年3月份开始对露营市场进行调研,并于5月份进行了现场考察。 8月正式启动。 “小红书是第一个进入国内精致露营市场的平台,继小红书之后,携程、飞猪、美团等平台也纷纷跟进。”上述人士指出。
市场体量的增加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这一赛道。 作为最早与小红书合作的露营商家之一,LIGHT Camping创始人张毅告诉记者,今年3、4月份,当地露营行业的进入者数量增长了2-3倍。
令人尴尬的是,如此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虽然目前小红书在露营市场上最受欢迎,但平台上的成交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来到露营基地的客人中,在小红书上下单的客人不到15%。” 张毅说道。
如果交易链太长,流量很容易被分割。
事实上小红书业务下单,为了让用户能够在平台内完成交易,小红书已经煞费苦心。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小红书简化了自营电商项目“小绿洲”的定位,从销售美妆、护肤、时尚家居等综合品类,转向“户外生活方式”。 ”。 该主题平台主要销售与露营相关的户外运动产品,口号也改为“发现你的户外生活”。
与此同时,小红书也在尽力将主站流量向露营业务倾斜,包括将“户外中心”频道移至购物页C位、嵌入“小绿洲”产品、整合露营业务等。露营地预订入口等,为用户打造从线上种植到订购预订,再到线下体验和线上反馈的完整交易闭环,实现商业变现。
不过,小红书用户似乎很难买账。 “与携程、飞猪、马蜂窝等平台相比,小红书上的交易环节其实更长。消费者必须先阅读小红书上的推文,然后看完推文再购买产品。最后,用户习惯还没有养成预订露营地。”张毅告诉记者。
“作为内容平台,小红书用户基数较小,平台内的消费心态有待培养,供应链体系还不够完善。”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小红书基于平台种草属性切入旅游行业,但不提供机票、酒店预订等基本功能设施,商业交易闭环不完整。 即使露营交易的闭环已经建立,但在整个商业生态的建设上,仅靠一己之力仍难以取得成功。
不仅如此,由于露营是一个小众的旅游项目,其市场规模和受欢迎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也意味着,当其他旅游平台陆续推广露营业务时,流量市场显然不够用。
对此张毅印象更深刻:“去年国庆、中秋期间,基本上有50%的客人参观完我们的营地后都会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体验笔记,但今年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滤镜事件”影响了平台的声誉,其次也是因为小红书无法抵御其他平台的分流。
据了解,去年国庆假期期间,有用户投诉小红书笔记图片与实际情况不符,并在微博上简单搜索了一下。 为此,小红书对“过滤景点”表示歉意,并表示将鼓励发布者分享有用而非美化的内容,展示更多“避免陷阱”等内容。
那么,“小绿洲”未来是否会拓展露营以外的产品品类呢? 小红书会接入机票、酒店等预订功能吗? 对此,截至发稿,小红书相关负责人尚未对记者作出回应。
电商遇阻,旅游需突破
无论如何,小红书似乎决心探索旅游业务货币化的可能性。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7月,小红书全资控股的浦镇祥利(上海)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成立。 其经营范围包括露营服务、旅游景点管理、游乐园服务等。此外,小红书还申请注册了“小红书文旅”、“小红书露营地”、“小红书营地”等多个商标,均为目前“正在等待实质性审查”。
此前,小红书已在电商领域苦苦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 据了解,2014年,小红书瞄准跨境电商,推出自营业务“福利俱乐部”。 2019年开始做直播电商,2020年正式推出直播功能,但输给了抖音淘宝的快速增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同年,抖音直播电商GMV突破5000亿元,淘宝GMV突破4000亿元,而小红书电商整体GMV不超过70亿元元。
2021年,小红书切断了淘宝的外部链接,并宣布建立“店合一”的电商运营模式,但结果仍不理想。 头报研究院的一份《2021年小红书品牌研究报告》提到,2021年,小红书的广告收入占整体收入的80%,电商收入不足20%。
“小红书电商业务最大的难点在于交易环节长,而网购往往需要‘热情下单’和用户‘种草’,但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或便捷的入口来推动。用户下单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易,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用户在小红书上收到推荐后,跳转到其他电商平台进行比价的现象。” 一位资深电商从业者告诉记者。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英认为,《小绿洲》可以看作是小红书对文旅产品电商销售的一次考验,但很难形成行业壁垒。 “与携程、飞猪、马蜂窝等不同,小红书的文旅业务是打造自身受众资产的变现路径。 主要通过自身服务内容和产品矩阵的拓展来增加受众的平均贡献值,是一种内生流量资产变现的方式。”
相比淘宝电商的用户规模和抖音电商的算法优势,流量购买成本低也是小红书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红书是一个用户体验培育平台,它掌握了海量的用户体验数据,对体验数据进行挖掘和赋能生产企业可能是它最大的优势。当然,小红书也可以利用用户体验数据进行创作探索并参与研发。”并生产上游设备,打造自己的产业壁垒。”赵振英说。 (记者何茜实习记者乔欣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