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各种生活的快手即将拥抱上市。
1月15日晚间,港交所网站披露快手科技聆讯后资料包,意味着该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按照一般流程,最早或于2月第一周上市。据腾讯《一线》报道,1月18日起,快手上市保荐人团队将启动分析师路演,随后快手将正式进入IPO阶段。
据悉,市场对快手的目标估值为500亿美元。以此规模计算,不计阿里巴巴在港二次上市,快手将成为2019年继百威亚太之后规模最大的港股IPO。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快手还将超越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成为全球第三大最有价值的私营公司。
受此消息影响,1月15日,快手概念股板块快速上涨——引力传媒、印赛集团、国联股份等多只概念股涨停。
听证会后资料包主要增加了2020年第三季度(7月1日-9月30日)快手各项业务在第三季度均表现良好,三大主营收入业务在报告期内均保持高速增长,多元化收入结构进一步凸显。
成功抢先字节跳动上市后,被冠以“短视频第一股”称号的快手有望获得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或为快手赢得新的机会,但也可能给后续的短视频竞争带来新的变数。
上市前秀“肌肉”,
快手说明书更新 4 大亮点
根据快手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营收方面,整个2020年快手呈现几大特点,即商业化加速、电商高速增长、直播虚拟礼物奖励占总收入比重下降、销售及营销费用大幅增加。
添加2020年第三季度数据后,快手新版招股说明书相比之前有了几个新的亮点,具体如下。
1、收入总额持续增长,收入结构加速多元化。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截至9月30日,快手2020年前三季度总营收为407亿元,相比上半年的253亿元,第三季度新增154亿元,保持持续增长。
其中,网络营销收入133亿元,包括电商、游戏等其他业务收入20亿元。相比上半年的72亿元、8.1亿元,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61亿元、11.9亿元,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他业务”单季营收甚至超过了上半年总营收。
直播虚拟礼物打赏方面,快手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53亿元,但随着另外两大业务(网络营销、其他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直播虚拟礼物打赏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020年上半年的68.5%降至62.2%。
可以看出,随着2020年快手商业化进程的加快,线上营销等业务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在总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其收入来源也更加均衡和多元化。
2、电商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外界“误解”逐渐消失。
据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快手商GMV正式突破2000亿大关,达2041亿元。其中,第三季度电商GMV达945亿元,与2020年前两个季度1096亿的总GMV仅差100亿,实现爆发式增长。这也意味着,快手在2020年设定的2500亿目标大概率将超额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快手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辛巴家族TOP10主播仅贡献了快手电商GMV的6%。这逐渐打消了外界对快手商过度依赖头部主播的质疑。
3、DAU上升,MAU略有下降,用户使用时长及互动增加。
用户数据方面,截至9月30日,快手(含小程序)平均月活跃用户达7.69亿,其中内容创作者占比26%,平均日活跃用户达3.05亿,人均日活跃用户每日使用时长超过86分钟。相比上半年的7.76亿、3.02亿、85分钟,DAU有所提升、MAU略有下降、用户时长有所增加。
互动数据方面,截至9月30日,快手短视频总存量290亿,直播总场次14亿,共获得2.2万亿个点赞、1730亿条评论、90亿条分享、90亿个互关。相比于上半年的1.5万亿个点赞、1222亿条评论、60亿条分享、80亿个互关,互动数据持续上涨。
4、净亏损仍然存在,但月均亏损在收窄。
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由于快手2020年在大数据中心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引进与储备、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主动性、长期性的资金投入,导致此前一直盈利的快手在2020年出现了净亏损。
招股书数据显示,快手2017-2019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7.74亿元、2.05亿元、10.3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2020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72.4亿元。
▲图片来自快手说明书
快手2020年第三季度依然遭遇净亏损,但月均亏损呈现明显收窄趋势。相较于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63.8亿元、月均亏损约10.6亿元,第三季度快手当季经调整净亏损约8.6亿元,月均亏损约2.87亿元,亏损额大幅下降。同时,其毛利润和毛利率分别为153亿元、37.6%,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图片来自快手说明书
总体来说,通过快手2020年三季度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一家成立近10年的公司,快手自2020年以来业务营收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多元化的收入来源、高增长的业务拓展也让快手的天花板大大提升。尤其是三季度增长明显,而且相比上半年高投入带来的亏损正在迅速收窄。照这个速度,投入带来的亏损有望很快消失。
不过,尽管表现优异快手点赞1元100个赞平台在线,快手在日活跃用户数方面也遭遇了增长瓶颈,面对抖音庞大的体量,未来快手仍将面临严峻的竞争。
上市之争,
短视频竞争下半场的重要因素
经过几年的发展,短视频已经形成抖音、快手双强的格局。
从二者的发展路径来看,快手从私域流量、均等收益出发发展,商业化发展较晚,更强调“稳”。而抖音通过中心化强运营,聚焦头部内容,商业化启动较早,更强调“速度”。2020年之前,对用户的争夺一直是二者竞争的焦点。
到了2020年,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两家短视频巨头的竞争已经开始从争夺用户转向加速商业化。
无论是快手8.0的快手,磁力星、快手粉条两大营销产品的升级,公私流量加速布局,线上营销服务收入提升,电商业务大力发展,还是抖音大力引入罗永浩等头部网红试水直播电商,都是如此。
从对外争夺用户,到对内加速商业化,这意味着快手和抖音的外部竞争暂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没有外力打破,恐怕很难有大的改变。双方都需要找到新的砝码来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上市恰好是最好的砝码。
于是在快手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说明书后,字节跳动也宣布将把抖音、字节跳动、西瓜视频打包上市,与快手争夺“短视频第一股”的头衔和各方支持。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快手率先上市,这是一个“新的砝码”,对快手乃至抖音竞争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营收角度,对于商业化一直比较“佛系”的快手来说,上市无疑是加速商业化的最佳动力。无论是资本支持还是管理层的支持,都有利于快手进一步成长,这一点从过去一年快手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而这种加速在上市之后,会因为进入资本市场而得到进一步强化。
此外快手点赞1元100个赞平台在线,相较于抖音,快手一直比较“低调”,在2020年之前几乎没有做过任何营销,不利于其价值被外界认知,增加了误解。而上市之后,由于各项数据的披露,快手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公平的对待。
比如,外界长期以来认为快手营收主要依赖少数几大家族。但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情况并非如此。比如前文提到的辛巴家族,2020年前三季度对快手GMV贡献不到5%,影响有限。而同期快手直播赏总额中,来自平台前十主播的贡献也不足5%,影响也很小。
其次,从用户角度来看,快手与抖音之间存在差距,借助IPO,快手有望缩小这一差距,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
一方面,短视频行业的用户红利消失,给抖音快手带来挑战。对于抖音来说,庞大的用户基数也意味着其会更早触及用户天花板。如今抖音日活跃用户(含抖音火山版)已经达到6亿,进一步增加难度较大。因此,对于抖音来说,找到电商等新的增长点,寻求下一步的增长至关重要,这也是其希望早日上市的一大原因。
而快手方面,目前日活跃用户数为3.05亿,与抖音差距较大,短时间内难以追上。不过差距也意味着成长空间。因此,快手的问题在于下一步如何发力缩小与抖音差距,而上市无疑将为快手进一步成长提供更多助力。
可以看出,无论从营收还是用户角度,上市都是快手解决增长问题的重要途径(当然抖音也需要)。因此,在率先上市并获得不对称新支撑后,快手有望迎来新的突破,这将给短视频行业带来新的变数。
快手上市后,
短视频的下一站、“下一场战役”在哪儿?
目前,如果仍将快手、抖音定义为短视频平台,未免有些片面。
▲图片来自快手说明书
通过短视频、直播等视频内容载体,快手已经成为一个超级连接器,连接了包括社交、广告、电商、本地零售、游戏、知识付费、影视观看(微剧)等诸多环节。而且随着这种多边网络效应的加剧,可以说它的边界已经变得无限。
对于快手、抖音等平台来说,内容依然是基础,但连接性成为关键。因此下一阶段短视频发展将聚焦内容的丰富度和连接性的建设两个方面。
首先从内容的角度来说,一个内容生态的繁荣肯定和其物种的丰富程度密不可分。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马太效应最终会损害生态,固化阶层,不利于整个生态的发展。
以图文时代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正是因为其去中心化、私域化的特性,才让它成为了最有价值的图文内容平台,商业价值倍增。即便到今天,微信公众号生态的价值依然是众多内容平台模仿和羡慕的对象。
从短视频UGC生态的发展趋势来看,头部创作者和头部内容的优势,相对于形式、题材、特色更加丰富的中层创作者以及爆款视频,正在不断下降。卡思数据显示,抖音的生命周期在2018年之前可能还是一年,但在2018年之后正在迅速缩短,由一年缩短到半年零三个月。很多拥有百万粉丝的大账号在经历粉丝暴涨之后,都会面临粉丝增长乏力、互动不足的境地。
因此,未来的内容战争不仅是优质内容的战争,更是内容丰富度的战争。相比于抖音更注重头部内容运营、基于公域流量强运营,快手逐渐从私域流量转型为公域与私域相结合的流量模式,在用户社群上有着先天优势。这一点从上文提到的快手用户社群互动性强也可以看出来。
其次,从连接性来看,快手虽然用户规模小于抖音,但在连接性上表现更佳。
就拿目前短视频平台变现的主要渠道来说,广告、直播打赏、电商等。在广告方面,抖音无疑强于快手,但广告变现主要靠平台对公域流量的把控,这是抖音的强项。不过快手正在加速整合公域和私域流量,这部分收入很快将迎来快速增长。
相比广告,直播赏显然更能体现平台的连接能力。毕竟打赏的用户一般都是主播的忠实粉丝,需要更强的粘性。在这方面,快手显然更强。
如果抛开抖音(广告)和快手(直播打赏)的强项,只看2020年爆发的直播电商,两者的起点相差无几。但经过一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快手的表现要优于抖音。这背后的原因,还是连接能力的差异——快手的社区属性,比抖音的媒体属性,相对更容易放大连接能力,这是快手的优势。
总体来看,快手上市后,短视频的下一站将是内容和连接性的较量。关键的“下一战”将取决于平台内容的丰富程度——多样化的内容将催生更多样化的需求、更多样化的商业模式,这将决定平台的边界和天花板。
你可能还想看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