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国内短视频及直播行业巨头快手的公开发行在香港联交所结束。 这家已有十年历史的公司距离上市倒计时又近了一步。
在快手APP里,擅长唱歌的服务员、会变魔术的北京老男人、广场舞的大妈、七秒喝完一瓶啤酒的东北小哥,热情认真地记录和展示着他们的生活,所有生物都无处不在。 ,形成了快手热闹喧闹的内容世界。
十年过去了,这种活跃的社会氛围已经汇聚成了一片流量的海洋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一路带动着快手的商业化进程。 从打赏入手,快手在2019年开始拓展电商业务,先是自产主播,随后跨界董明珠、梁建章。
快手的60亿分享量、1.5亿点击量、90亿对共同关注者已发展成为日活跃用户3亿、GMV超3000亿、年收入超500亿元(数据截至2020年11月)。
而这最终变成了资本的追捧。
1月29日,快手公开发行申请截止。 在向散户发行的部分中,快手共获得1.28万亿港元的认购。
从新浪微博的动画生成工具,到年营收400亿元的“短视频概念股第一股”。 在资本市场激烈的资本追逐中,快手悄然走过了中国互联网最火热的十年。
这家最初以直播收入勾勒出第一条增长曲线的公司,正在利用电商和广告业务的增长和协同效应,为投资者创造更广阔的变现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促使了快手的转型?
01 小变量带动大变化
起源于美国匹兹堡的美国铝业公司曾一度遭受巨额亏损。 就在公司束手无策的时候,CEO想出了一个以安全生产为切入点的公司转型之道。 最终,这家传统企业走出了亏损的泥潭。 扭转局面的关键在于看似平庸的安全生产,最终“以小举措撬动大变革”。
2011年诞生的快手如此。
最初,快手只是一个GIF工具产品。 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2012年,快手开始帮助用户在移动设备上制作、上传、观看视频,从而播下了视频社区的种子。 2013年,快手正式转向短视频社区。
三年来,快手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 2016年,快手顺应自然发展,推出了直播功能。 2018年,快手推出电商业务。 当时,快手老铁正在平台上带货,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一方面,快手向新业务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其“时间窗口优势”。 最初,当用户的品牌认知不局限于“工具”时,快手转向视频社区,进而从社区升级到社交网络,从而构建了网络结构。
快手的每一次改变都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变化。 通过敏锐的嗅觉,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内生增长。
其普惠流量政策是“懂内容、懂用户”的体现。 算法方面,快手利用基尼系数平衡流量,并自研YCNN深度推理学习引擎,让每个用户都有表达自我、被关注的机会,从而激发创作者的欲望,促进内容生产的正循环。 有了“橄榄形”的流量生态,就可以避免生产者之间的“贫富差距”过大,达到平等展示的价值目标。
“连接被忽视的大多数”,形成多边网络效应。 通过放大用户的细微需求,以小变量撬动大变化,最终汇聚成一条巨大的短视频河流。
10年时间,快手已经成为“记录和连接的基础设施”。 从单一的工具产品,发展成为集短视频、直播、电商于一体的互联网巨头。 其差异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已经显现。 如今,该公司正着手进行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探索。
02 当资本追逐快手时,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到2025年,中国短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预计将增至25.1%,这也意味着商业变现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曲线。
对于快手来说,早期的流量、用户、产品的积累,为变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快手打破了很多流量公司“有流量但变现难”的瓶颈:在增加流量的同时,可以实现流量的高效变现,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逻辑很简单,也得到了资本的认可。
目前,平台收入主要由直播、网络营销服务和其他业务(电商、游戏、其他增值服务)组成。
1、直播:第一条增长曲线,稳定基本盘
作为快手最早的商业变现业务,直播是第一条增长曲线。 不仅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更具有“稳定基本市场”的意义,为其他业务变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快手以庞大的流量为基础、私域流量的内部结构、“粉丝粘性+社区文化”的共同作用,推动其直播业务的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直播收入增长了同比增长10%至253.1亿元,占营收的62%。
2、电商:GMV、变现率双双上涨
2018年8月,快手正式进军电商业务。 基于“私域流量”的建设,该业务呈现快速增长。
2020年前三季度,商品交易总额达2041亿元,平均重复购买率超过65%; 电商GMV 2年增长1000倍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平均每秒有2场电商直播。 目前,快手已成为继淘宝直播之后的第二大直播电商平台。
其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私域流量”。 虽然从品类上看,快手的产品都是原产国直销品牌,或者是白标产品,或者是工厂货,但基于主播和买家之间的信任关系,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且“打破了中间商制造差价的模式。” 这也让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快手商。
虽然电商是快手增长最快的业务,但也是最不急于变现的业务。 2018年至今,快手商一直处于“放水养鱼”的状态。
2019年7月,快手商宣布对快手门店下单收取技术服务费。 但同时,快手商店用这笔费用来设置商家增长激励。 政策优惠和业务培育导致货币化率较低,目前不足0.8%。
未来变现率的提升将取决于几个核心因素:平台服务的完整性和公域流量占比的提升。
基于快手庞大的流量和买卖双方牢固的信任链,配合供应链的建设和商业生态的完善,包括对中层主播的支持,平衡流量分配,改善售后电商销售流程,提升 基于公域流量占比,快手商GMV有突破万亿的增长空间,变现率也有望提升。
3、广告:公域流量商业化迎头赶上
目前,快手的广告变现分为三种形式:
传统展示型、信息流广告在快手广告业务中也占比较高。
快手粉丝:向内容方提供流量服务和推广工具
磁力星:内容创作者私域流量变现工具,快手分享利润
由于早期注重用户体验,快手在广告营销方面发力较晚,导致广告单价较低。 据国信证券测算,2020年上半年,快手单位时间广告收入为0.11元,低于同类产品。 另外,在产品形态上,快手此前采用的是双栏展示。 该模式下,用户选择内容的自主权较高,影响曝光和变现效率; 其次,广告销售代理占比较高。
去年以来,快手不断调整广告策略,增加单栏展示比例。 随着加载率和电商广告(小点通)的建设,广告变现效率的确定性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短视频行业来说,广告是最成熟的变现方式之一。 从宏观层面看,短视频和广告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 随着短视频用户花费时长的增加——2019年短视频和直播占网民日均时长的15.6%,2025年可能达到15.6%,提升至25.1%,广告变现还有数倍提升空间。 尤其对于拥有庞大流量基础的快手来说,广告或将成为其第二条增长曲线。
03 数据中隐藏的秘密
快手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203亿元、391亿元和407亿元。 2020年第三季度营收154亿元。 收入增长状况良好。
随着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公司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直播收入占比下降。 2020年前三季度直播ARPPU下降,主要得益于快手电商业务。 在客户端,电商直播或者分流部分用户; 主播方面,部分主播已从打赏模式转为带货模式。
另一方面,广告业务占比逐渐提升。 2017年至2019年,网络营销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7%、8.2%和15.6%。 2020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增至32.8%。
受此影响,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提升:2019年公司毛利润141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毛利润153.1亿元; 2019年、2020年Q1~Q3毛利率同比增长。 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36.1%。 同比增长7.5%; 2020年Q1-3季度毛利率为37.6%,同比增长2.9%。
从成本来看,快手呈现下降趋势。 2017年至2019年,营业成本分别为57.3亿元、145亿元、25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3%、72.6%); 2020年第三季度,运营成本253亿元(同比增长42.5%)。 营业成本下降,营业收入增速大于营业成本增速。
经营现金流方面,快手从2017年的20.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80.2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7.7亿元,主要是优先股增加至调整后利润损失72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净利润率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大规模市场投入、快手快捷版等应用的推广以及销售费用的增加。 例如,快手获得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权; 联手京东,共同推出百亿补贴计划。 对于快手来说,营销费用短期增加“无害”,但长期来看,用户留存仍是产品、内容、运营共振的结果。
从财务数据来看,快手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性,资本市场给予厚望,给予其估值超600亿美元。
纵观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估值变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在快速增长时期,DAU或MAU是重要指标。
商业化初期,收入是核心指标
营收稳定期,净利润是直播核心
目前处于早中期的快手,根据MAU值来估值较为合理。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单个MAU的ARPPU值、平台的流量控制能力等因素决定了单个MAU的价值。 平台用户决定单个MAU的消费能力,平台对流量的掌控力决定平台变现的前向份额; 平台的议价能力和商业模式共同决定了单个用户的ARPPU值。
如果以同样是内容社区的B站作为可比公司,B站月活跃用户为1.97亿(截至2020年Q3),市值约为1781亿元(截至2020年12月24日) ),单个用户市值为904元。
粗略计算,快手的单次MAU广告变现能力约为B站的4倍; 其单一付费用户的增值收入变现能力约为B站的两倍。因此,快手独享用户预计为每用户1000元。 对于重叠用户,将结合快手方式和能力,采用可比公司在直播和广告方面的平均单用户市值进行估值。
2021年,快手市值将突破600亿美元。 随着快手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变现效率的提升,单用户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快手市值弹性超过1000亿美元。 如果快手能够在两年内进入稳定的收入阶段,其估值将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04 浩瀚的交通海洋通向何方?
亚马逊这个世界知名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飞轮效应。
本质是每项业务都是有机驱动的,就像啮合的齿轮一样。 想象一下,一个齿轮从静止变成旋转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但只要开始移动,齿轮就会旋转得越来越快。 这就是亚马逊解锁成功的密码:Prime这个亏损但吸引用户的业务,是飞轮效应的核心驱动力。
快手是变现之路上“飞轮效应”的践行者。
在直播、电商、广告的变现之路上,即使转化缓慢、转化困难,只要业务之间发挥协同作用,流量带动广告,广告带动电商,最终还是会跑起来的。速度非常快。
未来,快手将进一步探索更多可能性。
在招股书中,快手提到,在线知识分享可能成为致富收入的重要来源。 目前,快手已推出付费精选和家庭学习功能,承载知识分享内容(包括普通用户分享的技能等教育内容)。 内容创作者可以提前录制或以直播的形式分享知识,用户则使用快币支付付费内容。
展望未来,短视频行业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 基于易于传播、承载丰富信息、感官刺激更强的特点,短视频满足了当代人类碎片化的信息获取需求,代表了当前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形式。 从时长占比来看,短视频占互联网行业总时长近20%,仅落后于领先的即时通讯产品6%。
对于快手来说,上市不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 回顾过去十年,快手给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期待,也创造了一个新兴市场。 站在新的起点,快手将勾画出怎样不一样的未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