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财经出品(ID:paicj314)
文字| 蔡文姬
昨天,知名电影导演王晶进军竖屏迷你剧的消息在业内广泛流传。
有影视界人士在朋友圈晒出王晶导演执导的迷你剧《亿万傻王子》开机仪式照片。 从该剧的宣传阵容来看,王晶担任这部短剧的总导演。 该短剧的总导演是来自中国香港的导演张敏。 早期,他曾担任王静的副主任、执行主任。 “这是一次降维打击。” 有业内人士感叹。
今年上半年以来,短剧大行其道,各种关于微短剧的“好消息”传遍网络。
例如,复仇题材的《复仇女仆》上映5天对外宣传收入突破200万元; 时间旅行主题“哎呀!” 《皇后上班》24小时充值金额超1200万元; 8月底,热门微短剧《无双》在微信小程序上线,售价不到50万元。 上线8天充值突破1亿元。 每月充值超3亿元……
这种快节奏、低成本的小程序短剧,多为竖屏,每集不到2分钟,总共100集左右,席卷了各大短视频平台。 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您可以免费观看前几集。 该剧集进一步吸引用户点击微信小程序付费观看。 进入小程序后,如果想继续观看,需要付费。 一般来说,看完一部付费短剧,需要充值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另一种付费模式是类似于长视频平台的包年会员。
有网友感叹,“不知不觉就充了很多钱,比看院线电影还贵”。 相比坐在电影院花2-3个小时看一部长篇小说,微短剧的出现更适合打发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无论是上下班路上、繁忙的休息时间,还是在无尽的下午茶时间里,你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观看略显“血腥”的剧情。 为了短时间内俘获用户,遵守短视频的“黄金7秒”法则,大多数微短剧都会将略显“血腥”的剧情放在前三集,让用户获得足够的体验。 “茶点”。
从流量优先出发,我们自然筛选出了一批剧情扣人心弦、构思奇特的“爆款”剧。 重生、复仇、逆天改命、极端炫富等土味剧本成为热门短片。 剧中的流量密码。
兼职短剧编剧的网络作家乐乐表示,短剧剧本需要的剧本相对简单,他通常一天能写十集。 “在写男性频道剧本时,主人公通常是从亿万富翁开始; 在写女性频道剧本时,他通常会从亿万富翁开始。 就连女主角的复仇,或者老板爱上小老婆等等,都比写网络文章简单多了。 “重生、复仇、逆袭等情节得到流量验证,短剧观众更受观众欢迎。”剧本打磨过程中,主要聚焦“爽点”、“爆点” 、“挂钩”和“付费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告显示,获批发行的网络微短剧数量从今年第二季度的116部增加到第三季度的150部。 供应数量大幅增加,其中近一半为城市主题。 与此同时,短剧的受众也在逐渐扩大。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0亿短视频用户中,约50.4%的用户观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
据国联证券测算,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以上,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 这相当于2022年国内电影票房的66%。
随着小程序短剧的火爆,大量热钱涌入,一时间,小程序短剧正在成为一种“流量游戏”。 一些短剧制作公司表示,现在的制作方和平台都在押注短剧基本都是批量拍摄的。 连续拍2-3部电影很正常。 只要一部电影爆红,成本就能收回来。
通过短剧创造财富的神话真的存在吗?
业内流传着“一周拍完,一个月上线,一部电影实现财务自由”的说法。
但对于身处行业深端的业内人士来说,“小程序短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 作为制作团队,更是辛苦,优爱腾定制短剧的拍摄周期往往被压缩到半个月,小程序短剧更是极致,多达7天就能完成一部,最短三到五天。 相对于制作团队来说,一部预算4到5000万的短剧,实际上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上的投入只有2到3000万。 这些钱一半花在导演、摄影、服务团队上,一半花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上。 它击中了演员。
大部分制作组成员都有固定工资。 “制片人经常来找我谈有分红的项目,但我通常想要的是固定工资。 一部短剧爆红的概率太小了,谁也说不准。” 你无法逃脱,只能保证安全。”一位微短片导演告诉派财经。
与传统影视剧复杂的流程不同,微短剧的盈利模式简单明了。 与传统影视剧不同,微短剧的收入模式依赖于广告和购买流量带来的传播和收入。 与流行的短视频内容类似,流量与购买量挂钩。 目前,微短剧的投资成本可占总票房的80%以上,极大挤压了产业链各方的利润。
一般来说,一部耗资数十万的热播短剧,回报可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 然而,随着微短剧内容的爆发式发展,流量越来越贵,热门产品的投入也越来越难,这已经成为行业现状。
“严格来说,微短剧和影视作品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它们更像是信息流广告短片。”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短剧最早是做网络文章、信息流广告的人研发的。 。 一部短剧能否爆红,不仅与内容有关,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其流媒体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越多,赚到的钱就越多。
“现在拍摄小程序短剧的团队大多来自非专业、非专业人士。” 另一位资深影视从业者表示,很多短剧导演都来自备案、摄影、甚至演员领域。 对于镜头语言的表达,剧本中并没有追求逻辑合理性和艺术表现力。 它们都是在装配线上生产的。 “相比制作的内容是否优质,短剧行业更关心的是自己节省了多少片子、花了多少钱选角。”
目前,业内公布的各种战报大多都是投资金额。 一般来说,投手会选择先购买1万元的流量。 如果ROI达到1.2,即有1.2万元的付费观看效果,则再投入10万元来测试流量效果。 如果ROI高于1.2,基本就可以实现。 判断做空该玩法会盈利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追加投资,保证该玩法不亏本。 假设一部微短剧的制作成本为20万元,那么收回成本所需的流量费就超过120万元。 当然,如果投资初期的实验效果不理想,平台会选择及时止损,让它随着自然流量的传播。
西安风行文化创始人、热播短剧《无双》的制片人李涛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所谓破亿是指整体收入,其中流量成本90%以上,实际利润只有几百万元。” 而这几百万将分配给制片人、编剧、后期制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作为14部剧集的制片人,该公司整体短剧收入不足1000万元。 作为创始人、首席董事的任仁和账户上的现金不足100万元。
毫无疑问,微短剧的火爆,撑起了一批演员。 随着微短剧的火爆,微短剧演员的成本也在水涨船高,尤其是曾经出演过热门微短剧的主演。 每日报价从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 一些平时在横店闲逛的特工、群众演员也赶上了这波奖金。
“条件较好的特技演员可以直接出演微短剧主角,专业能力较差的也可以出演配角。” 一位业内导演表示,竖屏短剧对演员的演技和台词功底要求不高。 由于时间和资金有限,基本上是一步到位,很多配角甚至不会说普通话。 “很多时候我感觉就像在拍摄一部纪录片。”
玩家进入游戏
资本收获流程
小程序短剧的出现再次给沉寂已久的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加入短剧潮流。
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 仅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微短剧的发行量就达到150部,是2022年总量的近两倍。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将突破1000亿元。
目前,在短剧产业产业链版图中,上游是掌握海量优质内容IP的互联网平台,如阅文集团(腾讯旗下)、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等内容公司。 这些平台使用自己的内容。 优势迅速成为微短剧行业的主力军,并将触角伸向行业中游,转型为制片人、制片人。 据悉,今年以来,掌阅科技组建了80-90人的短剧制作团队,并推出了自己的短剧APP“大麦短剧”。
随着微短剧的火爆,专门制作长剧的影视制作公司也逐渐进入内容制作环节,如华策影视、柠檬影视、完美影视等,长短视频生态中孕育的头部MCN机构也纷纷进入市场。 已经布局的,如远望科技、无忧传媒、古麦嘉禾等。
制片人和制片人的工作几乎涵盖了整个内容制作流程,从演员和剧本的选择到拍摄制作,再到后期制作和剪辑。
随着微短剧告别粗制滥造,进入精品制作阶段。 播出平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承担起了制片人的角色,开始深度参与与影视公司、MCN机构联合创作剧集。
行业下游为快手、抖音、友爱腾、哔哩哔哩、微信小程序等分发平台。 目前,市场上主流长视频平台均设立了专门的微短剧剧场。 相对而言,平台上的微短视频质量更高,在专业性上更接近长视频内容。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微短剧的孵化和支持,主要是通过与传统专业影视机构和MCN内容机构的合作。
除了视频平台之外,一些影视传媒公司和内容制作公司也在搭建独立的APP和小平台,比如广电传媒旗下的河马剧场APP。
事实上,短剧的流行并不是突然的。 早在2020年,就有人已经嗅到了短剧的火爆,在业内,2020年被称为短剧元年。 当时,短视频团队已经开始尝试在抖音快手平台上制作并推出付费短视频,但时长普遍较短,最短的只有两三集,最长的也有20多集。或 30 集。
2021年,随着短视频平台商业竞争的加剧,抖音、快手开始加大付费短剧内容的推广力度。 今年,快手推出了二维短剧赛道“火花新力量”扶持计划,抖音推出“新短剧计划”,以现金和流量分流两种模式吸引付费短剧方。 即单集时长1-5分钟的短剧和12集及以上的作品可以参与现金分红,获得最高100万元的现金奖励。
2022年开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热门的优质短剧,比如芒果TV的短剧《念念无名》、快手星芒的短剧《长公主》等。
直到今年年初,微短剧才正式迎来爆发期。 年初,知名女演员杨蓉主演的微短剧《二十九》,每集时长四五分钟,共20集。 前三集就获得了破亿的观看量。
井喷期过后,影视公司纷纷进军短剧市场。 《二十九》由柠檬影业旗下短剧厂牌好又强出品。 随后,完美影业推出“全职主夫培训计划”。 华策影视近期也表示,多部短剧将于11月底上线。 此外,专业影视机构创作的作品还有开心麻花推出的《亲爱的,没想到》《麻将拌麻酱》,嘉兴传媒推出的《蝴蝶》等。
微短剧的受欢迎源于其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 投资回报率是各大影视公司优先考虑的因素。 微短剧的出现,加速了各大影视公司的项目流转,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随着长视频内容向高质量内容发展,制作周期越来越长,进一步增加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成本。
一部网络微短剧从剧本到制作,短则一周,长则半个月。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月可以生产100个集成产品。 相比传统长视频的制作周期短则三个月、长则一两年的网络微短剧成本更低、付费周期更短。
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短剧正在成为平台的流量新宠。 快手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快手星芒短剧投资收入较上季度增长10倍以上; 庞大引擎的数据显示,今年短剧行业的客户数量增长了五倍。
很多品牌已经从质疑短剧,到了解短剧,再到开始定制短剧,尤其是在美妆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仅丸美、汉书、珀莱雅就制作了13部定制短剧,通过其他命名、贴图等方式植入的短剧则更多。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去年9月,为洗发水品牌KONO定制的第一部抖音短剧《不熟练的人》由抖音短剧大师@江七十制作。 4.9亿。 抖音新数据显示,《陌生恋人》一集为KONO抖音商店带来2500-5000次销售转化,累计销售额在50万元-75万元不等。 自《陌生恋人》以来,姜士奇主演了10部定制短剧。 其中,韩数今年2月至8月连续推出5部短剧。 每部短剧共16集,观看量超过6亿。 ,最高浏览量11.9亿次,平均浏览量6100万次。
短剧对品牌的宣传效果也更加立竿见影。 继5部定制短剧之后,今年1-9月,韩舒继续霸占抖音月度美妆销售榜,GMV达17.74亿元,远超欧莱雅、珀莱雅、花西子等品牌。
随着短剧效应频出,“短剧+”模式也争相渗透到更多行业。 近日,与游戏互动微短系列《完成! 我的身边都是美女! “一炮而红全网,开启了短剧+游戏领域的新商业模式。除了平台和机构之外,一些游戏公司也开始跨界入局。比如河马游戏、紫天科技旗下子公司,与奇数游游有互动影视游戏方面的合作,前者负责游戏内容,后者负责影视输出。
短剧热潮也蔓延至二级市场,“短剧”概念股持续走俏。 近一个月来,A股市场海看、天威视频、欢瑞世纪、引力传媒等个股均涨停。
不仅如此,微短剧的热潮也蔓延到了海外。 “中文在线”旗下海外短剧平台ReelShort拥有大量融入西方题材和背景、趣味点密布的霸总短剧,赢得了大洋彼岸众多网剧爱好者的喜爱。 仅 10 月份,ReelShort 平台的下载量就达到了 225 万次,创造了约 350 万美元的收入。
在监督下
行业趋势转向精细化内容创作
但随着微短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内容参差不齐、市场良莠不齐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022年11月开始,广电启动了一系列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 目前,已下架低俗有害网络微剧2.5万余条。
最新打破微短剧资本狂欢的是监管新规的出台。
11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文称,广电总局将再次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其中提到将加快《网络微短剧创作制作及内容审查细则》的制定,短剧审查将加快。 网上流传的一份禁短剧名单显示,11月16日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125部微短剧被列入禁短剧名单。 与之前每周十部左右新短剧的数量相比,几乎是一夜之间。 世界已经改变。
最新热播短剧《黑莲花:大师手册》全网下架,堪称行业标志性事件。 11月21日,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均发布公告称,微短剧《黑莲花飞升手册》因渲染极端复仇、暴力对抗暴力、混淆概念等内容已被下架。对与错。
据悉,这部付费短剧于11月16日上线,两天后就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引发广泛讨论。 据市场消息,据悉24小时内吸金2000万元。 短短三四天时间,就引爆了整个小品界。 该剧被视为《甄嬛传》和《延禧攻略》的结合体。 讲述了妃子复仇的情节,但为了营造足够的“爽”,充斥着很多极端的情绪。 有网友透露,短剧团队《听花岛》的幕后推手是深谙互联网流量密码的“咪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退市行动不仅仅是为了《黑莲花进阶手册》,而是行业的一次洗牌。
正处于疯狂增长期的微短剧,创作门槛低、自由度高,导致市场处于混乱状态。
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影视玩家入局,微短剧将走向“精品”制作。 据艾媒咨询统计,54.14%的网民会因为制作质量过硬而被微短剧吸引,占比最高。 内容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微短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如今的小程序短剧就像当年刚刚火爆的网络大电影一样,随着职业玩家的进入,成本会越来越高,爆款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一位资深影视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对于痴迷流量效果的年轻创作者来说,应该担心一旦被贴上“热门短剧团队”的标签,就很难拿到更大的影视项目了。
在不少影视行业人士看来,短剧的火爆终究只是暂时的,影视作品最终还是要走向大银幕的。 “制作好的内容是关键。” 一位正在筹备微短剧拍摄的业内人士表示,短剧行业将迎来专业团队的竞争,需要像长剧一样投入打磨剧本和分镜。 。 电影的能量。 “作为一个传统的影视人,对内容还是要有要求的,不然的话,坚持这个行业还有什么意义?短剧只是尝尝鲜,未来还是要向平台、平台转移。”甚至剧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