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重新开启联盟之路。
出品| 电商头条作者| 李松月
快手重新开放淘宝、京东产品外链
不久前,有消息称,自2022年10月28日起,快手商将开始在快手直播间购物车、短视频购物车、商家详情页等恢复淘宝联盟的产品外链。
(截自淘宝公众号)
今年3月,快手和淘宝刚刚“分手”。 没想到这么快就“复合”了。 对此,很多人对快手的举动感到不解,不明白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才回到原点。 甚至有网友调侃:京东外链什么时候开放?
我没想到它会实现。 近日,京东联盟宣布将全面恢复与快手产品外链合作:已完成产品灰度测试,并将于10月28日逐步开放京东产品在快手直播间的预告功能,正式恢复全面合作10 月 29 日。
据快手介绍,10月28日至12月31日,短视频、直播间可以在天猫上投放商品链接。 10月28日至11月30日,可上线京东自营商品链接。
也就是说,这次外部链接的恢复只是暂时的。 尽管阿里在回应此事时表示:“淘宝联盟与快手将一直保持合作”,但快手的态度还是有些暧昧:“淘宝商品上架规则请关注后续公告”。至于时间,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会在截止日期后继续合作。”
从快手的回应中可以看出两点信息:一是本次合作的重点是天猫和京东的自营产品。 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有平台背书,能够保持正品和品质。 通过这些产品的加入,快手商可以进一步改善用户在平台上的购物体验。
其次,本次合作的背景是双十一促销,并不意味着快手将完全开放对淘宝和京东的外部链接。 它更像是一个“战时联盟”。
即便如此,在相继官方宣布恢复淘宝、京东外链后,快手商也向外界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回归开放初心,不再执迷不悟。具有闭环流量。
结盟、解散联盟、再结盟
事实上,2018年7月“快手商店”首次上线时,快手就明确表示不会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有排他关系。 那时,快手商店基本上可以支持任何电商平台的跳转链接。
对于当时的快手来说,电商只是增加广告收入的一种方式。 当然,他很乐意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
2019年5月16日,快手与拼多多达成合作。 拼多多商家可以接入快手主播资源,进行产品直播推广。 双方的此次合作是纯粹的佣金结算形式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这意味着快手只起到为拼多多吸引流量的作用。 这次合作当时被普遍看好,但没想到的是,由于两者的用户画像高度重叠,合作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9年双十一期间,快手与天猫达成合作,成为天猫当时双十一的官方内容合作平台。 11月10日晚上9点开始,快手联合天猫推出“双11老铁狂欢夜”,柳岩、宝石Gem等明星艺人在快手平台直播。
除了内容合作,快手还为天猫贡献了顶级战略资源。 11月1日至11日,快手历史上首次连续11天启用同一开屏广告,为天猫“双11”全球狂欢奠定了基础。 节”进行热身。
此后,快手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更加紧密,并尝试了多种方式。 例如,今年6月,快手宣布,在快手平台消费的用户,只要芝麻信用分达到550分,即可享受“0元下单,货到付款”的特权。
2020年5月,快手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此次合作中,京东并不要求闭环交易在自有平台上完成,而只是向快手提供供应链服务。 所以这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的又一次合作。 快手依托京东供应链,大幅提升合约履约能力,尽快实现流量变现的目标。
从拼多多到天猫再到京东,快手几乎与所有主流传统电商公司都有合作。
然而,作为拥有巨大流量的内容平台,当原本用于变现的广告业务陷入增长困境时,快手不得不将目光转向电商业务。
在抖音、快手刚开始做电商业务的那些年,虽然GMV数字很漂亮,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淘宝、京东等平台的外部链接。 快手真正的钱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多。
因此,在借助传统平台成功进入电商“大门”后,豆快都萌生了摆脱依赖的想法。 2020年,抖音率先宣布切断外部链接。 禁止直播将链接重定向至第三方平台。 仅保留抖音商店的外部链接产品。
同样是在今年,快手也对电商业务做出了调整。 但其理念是“欲对付外部,必须先解决内部局势”。 它并不急于从外部链接入手,而是先调整自己内部的电商生态。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直播电商业务。 当时,快手商一直被顶级主播问题困扰。 由于快手的“信任电商”策略,流量积累在顶级主播的私域里,这对于腰尾专家和商家来说非常不友好。
过于明显的“马太效应”严重影响了新人带货的积极性,对整个快手生态产生了影响。 因此,快手推出了名为“拨浪鼓尾”的专项行动,限制部分头部主播的月销量,并对中尾主播提供流量支持和现金奖励。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以辛巴家族为首的六大家族对快手的GMV贡献已从30%下降至10%左右。
在内部改革开始显现成效后,快手开始发力外部链接。 今年2月,快手商发布公告:2022年3月1日起,快手商不再发布淘宝联盟商品链接; 当然,京东联盟在快手商上的产品链接也未能“免疫”。 苦恼”。
按照快手的设想,减少头部主播的流量、切断外部链接,可以刺激更多的专家和商家入驻,形成长期稳定的闭环。 但事实上,顶级主播的流量很难真正帮助到小主播和商家。 同时,快手自身的商业化链条尚未完全打通,招商、发行等环节尚未完善。 这导致快快手增速在切断外部链接后迅速放缓。
快手不久前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GMV达到1912亿元,同比增长31.5%。 但从收入来看,包括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为21亿元,同比仅增长7%。 过去,这一增长率一直是两位数。 可见,快手商有陷入瓶颈期的趋势。
最终,在双十一和年底电商旺季之前,着急的快手不得不重新考虑联盟,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战时联盟,快手瞄准抖音拼多多
快手商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抱团取暖。
一方面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快手最终与平台顶级主播妥协,在大促期间恢复提供流量支持。 例如,在快手“116购物节”的“购物金”活动中,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获得购物金,以减少活动的全额折扣金额。
这些任务中,一是跳转到辛巴家族直播日程页面,用户可以在这里预约直播。 可见,随着增长见顶,快手商只能寄希望于头部主播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另一方面是恢复淘宝、京东的外部链接。 天猫和京东自营产品的加入,不仅可以丰富快手产品选择池,还可以提高品类的整体定位。 这无疑是快手目前最需要的。 同时,对于淘宝和京东来说,自己的产品在下沉市场获得更多的曝光度当然是一个梦想。
不过,无论是与各大主播,还是与淘宝、京东“重修旧好”,都显得有些仓促。 未来是否会继续合作还很难说。 这更像是一个“战时联盟”,以便在电商旺季有强敌等待时成功突围。
既然说是“战时”,那么当然就有“敌人”。 当快手将淘宝和京东结合在一起时,它们面临的敌人也很明显:拼多多和抖音。
快手商和拼多多的重叠部分当然是下沉市场。 如果与拼多多比较价格,快手商很难成为对手。 毕竟,在商户资源和供应链方面,快手不如苦苦耕耘多年的拼多多。 因此,它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提高质量”。
在整体价格差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如果快手商能够增加更多有品牌、有品质保证的产品,无疑会提升自身形象,吸引更多不同的消费群体。 因此,如上所述,有必要引入天猫和京东的自营产品。
不用说,抖音既是短视频又是直播内容平台。 人们经常将它与快手进行比较,其电商业务也是如此。 不过,从抖音今年的动作来看,其重点是货架商城,并开始探索类似于传统电商的促销方案。
或许是出于“弯道超车”的目的,快手虽然也宣布将推出网上商城板块,但目前主攻直播电商业务。 当你打开快手商店时,你会发现除了顶部有少量推荐商品的链接外,下面的信息流显示的是直播间的入口。
(截自快手店)
看得出来,快手还在想尽办法为专家和商家的直播间吸引流量。 同样,快手开通的淘宝、京东外链也都聚焦于直播间的“预告片”功能。 总体而言,快手商在大促期间仍以直播间为主阵地。
推出淘宝、京东产品后,快手具备了在下沉市场与拼多多竞争的能力,也具备了在直播电商领域反超的可能。 对于现阶段的快手来说,这也是一次必要的尝试。
至于未来快手商是否会继续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策略,快手仍需从本次大促的结果中寻找答案。
废话少说,进群聊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