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知识了”“真是知识渊博啊!” 还有人在评论中建议企业家给他预约一百场巡回讲座。 真情的饱满,会让人一瞬间觉得这是某种刻意的讽刺。
快手不懂讽刺,但他们是很好的文案作者。 “主人在流浪,小丑在宫”这句话一度火爆视频直播圈,并成为社交媒体热搜。
大师走红,故事增添传奇,“复旦毕业”、“妻儿双亡”等谣言满天飞。 澎湃新闻、红星报等新闻媒体介入报道后,谣言被打破,更多细节和疑问得到解答。
沉巍确实是一名大学生,但不是复旦大学的。 26年前,他还在上海审计局当公务员。 因为喜欢垃圾分类,他被雇主请病假辞职。 他仍然领取最低工资。 他每个月仍然有2000元的收入。 后来他与家人分手,邻居也无法忍受他捡垃圾的行为,于是他开始流落街头。
在沉巍的自传中,他衣食无忧,也不缺钱。 捡垃圾并分类是他的信念。 流浪街头虽然有一种无奈之感,但这也是他的选择。 没有悲剧和辛酸的戏剧性,更多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还原真相并没有结束他的热度,反而给网络上的“大师制造”之火浇上更多的油。
媒体、网红、自发讨论的网友、到处出击的微商,在群聊中,共同塑造了一个“大师”:能说出金句、博学多才、始终坚持的大师。一个垃圾分类的环保主义者,一个轻视名利、不在乎世俗眼光的自由偶像。
虽然他否认并被严肃媒体纠正,但“流浪大师”与沉巍本人无关。 它已经成为人民和大众的“主人”,成为人人都可以消费的形象和符号。
网红微商集体高潮
“大师”的人设已经确立,神级流量的效果已经得到验证。 接下来是造妖大赛,各界人士利用热点话题,吸引眼球,尤其是微商。
从结果来看,《老爷子的妻子》是最成功的一部。 这是一位穿着皮夹克、戴着丝巾的中年女士。 过去一周,她几乎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频中:与“主人”并肩而坐,时而仰视对方,眼神中充满了崇拜,时而点头赞同“主人”的话,时而若有所思地帮忙回应其他围观者。
为了保持“主妻”的辨识度,她一周没有换衣服。 经过多次出国旅行,“娘爷”终于成为“爷”之外的衍生网红。 她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名叫“十娘”。 发布9条自拍视频后,她瞬间成为点赞、58.4万粉丝的大账号。
附近一些居民证实,“师娘”是有备而来。 从服装搭配、“爱情线”、“师父夫人”的称号,都是一次有计划的营销机会。
有人向“电商在线”提供了“师嫂”所在公司的信息。 他们猜测变现的速度会很快,估计这两天账号就会被卖掉。 果不其然,3月27日仍被标记为“师父夫人”的抖音账号如今已处于重置状态,但粉丝数依然是可观的58万。
地域线的热点营销是继爱情线之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3月22日至24日最热闹的时候,一位来自新疆的大哥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门票,并慷慨激昂地声称要劝说大家回归正常生活; 他还制作了横幅,上面写着:博古特·通金,才华横溢,由4888.8公里外的朋友签名。 还有一名穿着中东服装的男子声称自己从迪拜来只是为了向师傅请教垃圾如何分类。
这样的玩法成功吸引了普通围观者的注意力。 几天后,如果你问谁来看《师父》,周围的居民会告诉你:连新疆人都来了,还有很多外国人也来了。 特意来到这里。
现场有多吵闹,电话那头就赚了多少钱。 每天,数百名主播和微商在“大师”住处门口成群结队地排队。 在他出现之前,他们都占据有利的拍摄位置,提前架起三脚架,时刻准备着获取“第一手资源”,以期变“流浪”为“流动”。
《晨报》此前的报道提到了一个细节:拍摄高手的视频可以卖钱,最高可达1000。 他们喊道:“师父就是流量,你要懂得利用”。 几个围观的人议论道:“你看,那个开宝马的女人带了八个人的团队来直播,据说就在附近。我订了三间酒店,因为附近的酒店房间涨价了。” 200多个到400多个。”
原来,沉巍的“邻居”对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这些天,做直发的理发师托尼站在自己的店前,亲眼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一个玩孙悟空的人在快手一天能赚一两千,我每天都能拍师父,但这个技能我们学不到。”
一边看着人群,一边和人聊天,他第一次完成了对快手模式的启蒙:“一个粉丝一块钱,你的账号有100万粉丝就值100万。这些人很聪明,不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早点起床吧。”
我也对“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有了更深的体会。 围观的人消费了“大师”,居民们最初对这群人的惊讶和好奇,变成了“看猴子”般的冷漠目光。
视频中,水果店的年轻老板一直充当着“主人”的保镖。 经过一周的辛苦工作,他显得有些疲惫。 他告诉我,他的态度是他对此一无所知。 只是在评估热点的时候,他才说得清楚。 态度:这一定困扰着我们。
利群食品店的老板娘恐怕是这场闹剧中唯一的受益者。 这些天她店里的生意翻了好几倍,但她却显得不情愿。 附近有食客调侃道:“老板娘生意真好。” 我都憔悴了。”她不理他,提到“师父”时,只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别问我。”
面对冰冷的目光和疲惫的个人态度,托尼、老板娘等人依然诚实,开悟后下载了快手。
温暖依然存在
3月25日晚,一段“师父”理发洗澡后的视频被泄露。 形象的改变,是对“大师”的告别。 但人群中,却有不少人“不愿离开”。
第二天中午,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小家电微商陈先生举着自拍杆,在“师傅”居住的1660号门口闲逛。 他向粉丝一一介绍了镜头前的周围环境。
陈先生声称销售电磁炉、水壶等小家电,针对“中低收入消费者”。 他有一家实体店,但生意很难做,所以他想转型为电子商务。 他给自己规划的道路是先“成为粉丝”。 一旦粉丝红了,一切就都好卖了。
陈先生的位置在快手,现在粉丝只有2.6万。 现在卖东西还太早。 他从河北赶到上海,就是想蹭热点,圈粉无数。 但他25日才出发,显然错过了最佳时机。 对此他有些遗憾,“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交通,一定要早点来。”
他确实很不幸。 26日晚上,当他准备离开时,师父又出现了。 为了弥补遗憾,他在离开现场后,又发布了几段“大师”剪辑过的视频,然后又愉快地开始了新题材的视频“创作”。
师傅告别后的第二天,目标明确的微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除了陈先生之外,还有一个当地特产电视购物平台。 一群人兴致勃勃地搭建起了直播,但只停留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离开了。 。
怀旧的是那些不明原因的“粉丝”。 回顾24日最忙碌的一天,他们颇为兴奋。 “空位已经满了,肯定有三千人了,你迟到了。”
一位来自长沙的男粉丝告诉我,“看到大师选择自己的人生,我很感动,特别想和他说话。”
另一位来自海南的中年男子说:“我只是想问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为什么不洁身自好,为年轻人做出榜样。”
一名穿着橙色环卫服的老者不自觉地挤进了人群中央,“师傅怎么这么受欢迎?因为你可以和他说话。你说大学里的教授知识渊博,但你却找不到人。” ”。 ”
当天下午,师傅告别后的空地上快手耍赞上热门,各路微商的场面顿时变成了话题广场。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总结道:早些年,师父不会受大家欢迎,因为现在,我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了。
在快手和抖音上,《大师》的衍生视频依然很受欢迎。 那些为“大师”画头像、评论“大师”如何分类垃圾的人,依然被点赞、热门。
在这场《流浪大师》的消费狂欢中,有人评价这是2019年第一个反智现象快手耍赞上热门,也有人认为只要没有人主动去伤害别人,他就有自由。 无论是铁杆粉丝,还是目的明确的微商,沉巍都用自己的努力养活了无数人,无论是流量、精神,还是话题。
在最后的告别视频中,有人问他要去哪里,他说我要去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