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直播时代,低门槛的直播卖货功能让每个普通人似乎都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但如果想利用直播平台的流量通过直播卖货,就需要了解平台背后的流量逻辑。 抖音、快手、淘宝、腾讯直播是目前热门四大直播平台。 它们背后的流量逻辑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吧!
01抖音的流量逻辑:重算法重粉丝
抖音重算法轻粉丝的流量逻辑来自于今日头条的成功。 作为一种不同于搜索和社交网络的信息推荐模型,通过系统将内容与用户进行匹配并进行精准推荐是该算法的核心。 所以有人把这个逻辑称为:内容导向的计划经济。 抖音今日头条推荐算法背后有一个简单的函数公式:y = F ( Xi , Xu , Xc )。 该函数包括三个维度的变量,即用户、环境和内容。 第一个维度:内容。 每类内容都有很多标签,比如什么类别、属于什么领域、播放量、评论数、转发数等,需要考虑如何提取内容特征进行推荐。 第二个维度:用户特征。 包括兴趣、职业、年龄、性别等。 第三个维度:环境特征。 用户在哪里、什么场合、无论是工作还是旅行、还是在地铁里。 简单地说: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想看到什么。
匹配这三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常用的模型有几种。 像抖音这样数据量大、实时性强的,通常会采用多种模型的混合。 最后,系统会根据多个因素的加权计算计算出视频的指数,然后根据指数进行分步推荐。
第一步是冷启动。 视频审核通过后,系统会分配一个初始流量池快手怎么买流量,该流量池由两部分组成。
1.该账号的粉丝快手怎么买流量,但不是所有粉丝都可以推送,必须遵守算法优先的原则。 2. 可能喜欢该视频的用户。 冷启动建议浏览量在300左右。 系统将根据数据对视频进行加权。 核心数据有四个:播放率、评论率、点赞、完成率。 然后进行加权计算:
权重顺序大概是完成率>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 原因很简单。 你的视频开头可能吸引用户,标题可能吸引用户,封面也可能吸引用户,但这些并不能证明你的整个视频质量高,只能证明某个部分有吸引力。 如果用户能够看完你的视频,说明你的视频质量确实很高,所以把完成率放在第一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这四个数据之外,账号的权重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根据今日头条的算法经验,如果两个账号发布了同一条消息(文字可以被抓取分析),算法会优先考虑权重较高的账号。 但视频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比较困难。
第二步,经过加权计算,如果满足第二次推荐的要求,则将视频推荐到第二个流量池,大约3000个。 然后重复第二步。 统计,然后推荐,每一次推荐都会获得更多的流量。 如果某个时间的数据不符合标准,则会暂时推荐。 视频流量也停止了。 最终形成倒三角推荐机制。
以上就是抖音短视频的流量逻辑。 那么直播电商很可能会延续这种流量推荐算法,但是直播电商还会涉及到转化率、复购率等电商参数,这会让抖音面临新的流量分配挑战。
02快手的流量逻辑:社交+兴趣
快手基于社交互动和兴趣推荐内容,利用去中心化的“市场经济”。 平台主要采用瀑布流双栏展示,发布内容的粉丝触达率约为30%-40%。 快手根据用户的社交关注度和兴趣进行流量分配,重点关注“关注页”的推荐内容。 快手微弱的运营控制力,直接“链接”了内容创作者和粉丝,加深了双方的粘性,积累了私域流量,打造了信任度较高的“老铁关系”。
我们来看看快手推荐的“相互关注”的规则和路径。 平台限制每日关注人数上限为20人,当关注人数达到上限1500人时,无法再添加人数。 当然,该平台并不是为了让人们互相关注而设计的。 平台引导用户通过以下路径:个人设置-添加-发现好友-推荐好友。 推荐机制有以下几种类型:
通过互相关注获得的粉丝普遍更注重“互相关注”。 他可能会做粉丝管理:经常查看他关注的人是否也在关注他。 如果对方不再关注他,则取消关注他。 查看路径:个人设置-关注-列表中头像下方会有标签,查看是否为“相互关注”。 下面这个产品经理画的模型图,大概可以展示快手流量逻辑,从“和陌生人社交”到“和粉丝社交”,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发帖者的“越发明显和有力” “风格”/“个性”越接近,私域流量就越接近。
据QuestMobile统计,快手活跃用户7天留存率达到84.4%,在短视频应用中排名第一,留存率仅次于微信。
03
淘宝直播流量逻辑主播“经验+专业”分级运营
淘宝直播已逐渐从内容转向主播“经验+专业”分层运营的阶段。 体验维度包括:直播场次+时长、平台活动完成率、粉丝留存率。 专业覆盖的维度包括:单场直播栏目设置、有效植入、每月直播订单、店铺转化率、订单退货和差评售后服务能力。
锚分为三个主要级别:
2019年3月,淘宝直播推出了名为“主播成长”的系统,主播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自己的等级位置。
淘宝主播级别体现了主播的影响力。 主播想要提升自己的水平,就需要积累经验点和专业点。
1、获取经验值和专业值的基础经验值任务:每播1分钟可获得1经验值,每天最多可获得200点经验值。 超出部分不会累积。 额外体验任务:直播间观众产生点赞、评论、关注、分享等互动行为后,平台将奖励额外经验值,每日结算。 每日奖励最高100积分,超出部分不累积。 基础专业任务:每添加一个产品到直播间,您将获得2点专业点。 结算以日为基础。 您每天最多可以获得 200 点积分。 超出部分不会累积。 如果您重复添加相同的产品,则不会获得额外积分。 附加专业任务:直播间观众通过商品列表进入店铺,或进行购买后,平台将额外奖励专业积分,按日结算。 每天最高奖励100积分,超出部分不累积。
2.注:经验值和专业点将结转下一级。 淘宝直播主播累积的经验积分仅对主播本身有效,专业积分仅对主播所属的专业类别有效。 4级及以上主播的经验值和专业分数据会存储在底层表格中,但前台每月只显示当月的数值,用于排名靠前的主播。
除了主播的分级运营之外,淘宝平台对于流量分配也有一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判断原则: 1、标签竞争
给直播打标签,其实可以让官方和粉丝精准定位你的直播属性,并根据你的属性匹配对应的流量。 但使用标签的人越多,可供选择的选项就越多。 标签下,与竞争对手争夺流量。 2、爬级毫无疑问。 爬得越高,拥有的直播权限就越多,被官方和粉丝看到的机会就越大。 自然流量也会倾向于流向高层主播或商店。
3、活动排名
桃溪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各种主题直播、月末排位赛,都是一个洗牌的过程。 官方活动、官方任务完成得越好,你的排名就会越高,证明你有实力,不会浪费官方辛辛苦苦“买来”的流量。 你会得到相应的输入和输出,分布会更好。 被“优选”。 在流量竞争过程中,合理利用直播标签、攀登直播水平、抢占赛事机会、上榜成为几个核心动作。 直播行业的“按劳分配”永远是留给少数“顶尖”人的。 当然,在淘宝体系中,流量倾斜的判断点也会基于内容建设。 因此,做好内容建设是增加流量的核心点。
如何为直播系统制作一个好的内容系列可以从这5个部分来判断:
1、内容知名度是指内容能够覆盖的消费者广度,主要通过直播间重和微淘触达的人群来衡量。 覆盖的受众范围越广,内容被看到的机会就越大。 主要考察直播的运营能力。
2、内容吸引力是通过粉丝在单位时间内能否留在直播间、购买、互动(评论、点赞、分享等)来衡量的。 取决于直播氛围、产品选择、主播引导。 主要考察的是产品构成和主播吸引力。
3、内容引导与内容吸引力密切相关,从留住粉丝到引导他们进店、主动了解产品的能力。 这部分可以依靠主播的说话技巧来提高。 主要考察语音系统的构建以及主播的控制力和吸引力。
4、内容的获客力代表内容引导和转化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能力,即购买行为在了解产品后进行,从早期种植到成功除草,通过内容精准消费群体进行购买获得货物。
5、内容转化粉丝的力量,就是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将只短暂停留的游客变成有目的、长期停留的“铁杆”粉丝。 淘宝是目前直播电商模式最成熟的平台,主要分为明星带货+商家自播。 90%的直播场次和70%的交易额来自商家自播。 淘宝直播店内转化率超过60%,但回头率很高。 淘宝APP月活跃用户6.5亿,淘宝直播APP月活跃用户7500万。 用户基数庞大,但应用的社交属性较低。 2020年,淘宝将以直播店铺为主,私域流量运营、精细化主播孵化、分层机构运营为辅,将继续发力推动直播。
04 腾讯直播基于流量逻辑工具的社交裂变
2019年12月,腾讯直播全面开放公测,分为看店直播+小程序直播。 腾讯主要采用“看点直播”工具形式,通过现有的个人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企业微信和腾讯广告(广点通),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 主播自行获取平台流量。 2020年微信小程序布局将重点打造商业场景,并推出最新官方小程序直播组件“看点直播”,帮助商家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闭环。 微信采用S2B2C模式。 平台用户的高粘性和私域流量的高信任度可以带来电商的高转化和高复购。 其未来在电商直播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