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新的生活趋势
1.内容运营:户外
对于小红书来说,最近的十年转折点是2020-2021年。
在此期间,针对人们的居家生活需求,小红书陆续开发了美食、知识、体育等品类的内容。 人们对它的印象逐渐不再是美容时尚社区。 用户爆炸式增长。
随后在2022年,小红书开始推广露营、骑行、徒步等活动。 露营的出现直接带动了国内露营行业的发展。 这些运动在中国还算不上大众化,认知度和参与度也不占主导地位。 它们在其他平台上也很少见。 但小红书决定以它们为突破口,“在用户心中建立差异化的心理定位”[2]。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它们不仅有助于打造差异化的平台气质,还为小红书吸引了相应的核心兴趣群体,丰富了内容类别,并在此过程中将讨论延伸到更大的普遍兴趣群体。 年底,小红书将户外升级为平台一级内容品类。
对于这些新趋势,小红书旅游户外业务经理年岛曾在播客中表示,“我们从来不敢说我们是新趋势的创造者。我们也从社区中发现,这些新趋势主要来自于现实中的人们。” [4]”这意味着趋势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基于社区内容的发现和运营,现在这也是小红书社区运营的重点。
为什么发现新趋势如此重要? 这与小红书生活方式平台的定位有关。 Niidao曾说过,生活方式会不断迭代。 小红书只有走在用户前面,输入新趋势的信息,才能给用户新鲜感,保持社区生态的新鲜活力。
团队曾将发现这些相关内容趋势的过程比作“摘下一串葡萄”。 在户外运动的藤蔓上,2023年,小红书摘下的葡萄包括公路自行车、越野跑、马拉松、路亚、冰雪运动,以及相对热门的乒乓球。
以马拉松为例,小红书打造了“从马拉松开始”IP,持续与国内马拉松赛事合作。 目前覆盖20个赛事,覆盖50万名跑者。
为了巩固自己在户外领域的优势,小红书也做出了一些整体推广,比如继续运营“欧蓝德节”IP,打造户外爱好者的大节日; 重新定义“中国户外”并发布。
2、内容运营:大众生活动态
在积累了成功经验后,小红书将这种经营理念运用到了更普适的大众生活潮流中,并逐渐树立了“新兴生活潮流发源地”的形象。
小红书2023年将流行的趋势包括多巴胺服装、MBTI和城市漫步。 其中,城市漫步从年初到年末都很流行。 为了巩固先发优势,小红书推出了它,并将其与“显眼套餐”、“听建议”一起纳入年终产品中。 大家可能发现,推出趋势报告是小红书的惯用做法。 目的是掌握定义的力量并形成强大的心理联系。
3、内容运营:文化旅游
即使趋势并非发源于此,如今的小红书也可以凭借影响力接管外生趋势,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后发优势。 这就是文化旅游的样子。
2023年,看到淄博、哈尔滨迎来财富激增,各地文旅局也坐不住了。 12月,小红书联系牡丹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让横道河子这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小镇被全国人民称为“北海道东北”; 以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沉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听取了小红书的建议。 董事们看中的是小红书的流量,而小红书则希望借旅游热潮,巩固其“旅游决策指南”的形象。
据小红书[5]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用户共向文旅官员提出建议1318万条,落实惠民政策40余项——社区内容量、用户活跃度、官方信任度、商机都在。
2023年,小红书还将在长沙、重庆这两个网红城市推出内容并举办活动。
4.用户运营:大学生
除了探索趋势之外,小红书还选择以大学生为目标,激发社区内容的活力。 无论是为高考考生指点,还是举办迎新会,都是意在从新生开始——大学生大多是手机的重度用户,也是消费能力指日可待的未来客户群体。
现在打开应用商店,小红书的介绍是“你的生活指南——3亿人的生活体验,尽在小红书”。
社区产品只有聚集大量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有用内容,才能成为“生活指南”。 上面所说的营销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的。 与第一类品牌建设活动相比,它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着力解决“社区成长难”的问题。 小红书后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平台一级内容类别37个,二级内容类别超过200个,内容类别拓展的成果已经显现。
3.“商业化”
为了展示其商业价值,
提出全球种草+买手电商的商业模式
就商业化而言,受抑多年的小红书在加速的2023年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完整的商业化体系; 如何讲述自己的商业故事。
因此,围绕广告和电商两大商业收入来源,小红书在过去的一年主要做了两件事。
1、广告:重申小红书商业价值——万物皆可种
据小红书COO柯南介绍,2019年小红书刚开始商业化时,社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一些新品牌商家意识到需要用好的内容来触达和影响用户,而且内容需要更加真实,而真实性来自于实际使用过的人。
最终,市场将这种做法称为“种草”[6]。
现在,小红书以“种草”闻名,但痛点在于效果难度——你无从得知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有多少“种草”是因为阅读了内容在小红书上。 草。 这也是想要投资小红书的品牌商家最关心的。
小红书也知道这个问题。 2023年,举办了两次商务会议。 围绕种草,它首先提出了“TrueInterest种草价值”的衡量公式,随后在年底邀请了“现代营销之父”科特勒担任“种草价值”。 草”远程背书。
双方将“种草”定义为品牌广告、表演广告之外的东西,并使其全面理论化、可测量、可操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小红树种草方法论”。
该方法论的核心是,好的产品种植成功后,会在整个领域发生转化,即产品*种植*渠道的增长公式。 至于如何有效种草,涉及到商业方法论、内容投放策略和商业产品能力。
”
●商业方法论:人群反漏斗模型。
从核心人群入手,通过他们的积极响应和分享建立口碑,然后传播到高潜力人群和一般人群。
●内容交付策略:KFS策略。
K为KOL、KOC、KOS(Key Opinion Sales)的产品种植内容供给矩阵; F为Feeds信息流广告到达目标用户; S是搜索广告,旨在屏蔽位置并拦截目标用户。 同时,在KFS投放的基础上,叠加品牌广告和营销IP,做整合营销。
●商业产品能力:打通1个种草数据联盟小红书业务下单,优化3个商业产品解决方案。
这个看似例行公事的动作,其实至关重要。 第三方交易数据越丰富,越能客观地解释种草与转化之间的相关性。 此次与京东、美团等领先平台建立的数据回馈机制打开了这个机会,小红书的商业价值也将直观地呈现给品牌商家。
2、电商:定义小红书差异化电商模式——买家电商
2023年1月,董洁在小红书开播,6小时销量3000万元; 5月,张小慧开播,吸引了超过100万观众,并在随后的第二次直播中,她成为小红书首个单场破亿的游戏。 买方。
这些标杆确立后,小红书直播的商业价值也受到重视。 8月,小红书整合电商和直播业务,新成立的交易部是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 与此同时,小红书还在买家大会上喊着口号。 这也是小红书首次正式向外界讲述其差异化电商故事。
为了向B端和C端展示平台的增长潜力,小红书花费大量精力在平台上挖掘优质营销案例(《看一粒种子发芽》种草指南),以及知名商家和买家。 手的故事(“”)。 其用意不言而喻——不仅是为了树立认可标杆,也是为了吸引更多品牌商家和买家进入市场。
谈起小红书的商业化,就不能回避最近的《大家的春晚》。 从直观上看,它是小红书的“底牌”——做笔记分享平台、主台春晚直播,是财力和影响力的证明。 此外,龙年春晚的收视率也达到了六年来的最高水平,并与小红书一起。 小红书直播曝光量也突破10亿。
但更重要的是,小红书也将春晚这一真正跨社会圈子的全民盛事,变成了自身商业价值的练兵场和展示场。
四类作品不同程度受益,五个“春晚同款”品牌直接享受到春晚带货的甜头;
另一类是“亿礼合伙人”品牌
小红书的买家代表董洁和“One KK”也来到了直播间。 这样的机会无疑对更多买家具有吸引力; 而小红书本身也借机培养了直播间观众一边看小红书直播一边下单的习惯。
无论是品牌效应、用户互动还是商业价值,这场“互动春晚”都不能说不成功。
终于
然而,2023年只是小红书商业化的开始。 社区电商此前没有成功先例,小红书在用户心目中的电商心态还很薄弱。 如今,它已经走到了业务发展的十字路口。
但单就营销而言小红书业务下单,小红书依然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看看有多少品牌在偷偷模仿就知道了。
而“小红书”的那些方面是根植于其自身的,是无法模仿的:
首先是权力下放。 它不突出自我,而是放大用户。 它不强加或说教。 这是由社区的属性决定的,更是由其人文价值取向决定的;
其次是生活感。 “生活感”与“生活”不同,但营销从来不必反映现实生活,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理想的生活。
最后,我会附上一些有用的信息。
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在小红书上进行营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