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转发数过亿的幕后黑手落网#成为网友热搜话题。
此前,蔡徐坤的单条微博转发量过亿,引发全网乃至人民日报数据造假质疑。 6月11日,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查获帮助蔡徐坤制造虚假流量的“星源”APP。 开发者、主犯蔡某某也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丰台检察院批准逮捕。
1亿转发量遭人民日报批评
该APP唯一的实际技术维护者是蔡。 这个一个人开发的小工具,半年内就吸引了800万金币。 根据《刑法》规定,本罪违法所得超过2.5万元的,后果特别严重,起码5年以上。
事件发生后,网友们又开始了对“无知女孩”的新一轮声讨,指责她们控制评论(即在微博上发布大量与偶像相关的正面评论,以掩盖负面评论)、伪造数据。 还有更恶劣的,指责她们是“无知女孩”,花父母的钱,爱偶像胜过爱父母,而且还是小学生。
真的吗?
策划者如何运作
“星源APP”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它使用一个程序来规避微博统计的限制。 由于微博规定单个用户的多次重复操作不会计入统计,粉丝想要为自己的偶像生成漂亮的数据微博冲粉丝链接,就需要多个微博账号。 同时,这些账号需要定期登录并发布原创内容,以避免微博对僵尸账号的检查。
从技术上来说,快速切换账户、发布内容、转发几乎是很容易的事。 这也导致了此类应用的数量极其庞大,且门槛极低。 以星源APP为例,主要维护者只有23岁的蔡某。 星源被封后,通过用“支持”、“打榜”、“为爱加油”等词语搜索苹果和安卓支持商店,仍然可以找到多个类似的应用。
涵盖了排名的方方面面,非常方便
事实上,粉丝为明星刷虚假数据是一个已经被多次证明的“囚徒困境”。 一位粉丝站长表示,“大家都在刷,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跟风”。 对于下架星源APP,她表示,“影响不会太大,备份还是很多的。” 在开发出更公平的机制,让粉丝公平竞争花费时间和金钱之前,微博仍将是战斗的主战场,虚假数据无处不在。 短期内很难看到局势有明显的变化。
半年800万的收入从何而来?
被黑的星源APP公司共有四人。 蔡负责技术,其他三人负责人事、财务等业务。 4个年轻人半年收入800万元。 按照泡沫时期的一级市场估值方法,这很可能是一家估值过亿元的公司。
一家只有4个人的小公司
这800万收入从哪里来? 以此前集资刷Itunes排名的吴亦凡粉丝为例。 首先,站长和粉丝向粉丝发布了一个购买链接,名为“粉丝定制卡”。 粉丝花钱购买这张所谓的定制卡后,可以获得多个APPLE Music账号,可以用来购买吴亦凡的新专辑,增加新专辑的销量。 操作不熟练的粉丝可以购买更高级别的打榜套餐,饭头会帮您进行吴亦凡专辑的后续购买和收藏。 俗话说,有钱就给钱,有钱就给钱。 如果你有力量,就付出努力。
吴亦凡新专辑发行当天,APPLE MUSIC排行榜前10名歌曲中有7首出自吴亦凡之手,力压天后Lady GaGa和当红爱莉安娜·格兰德。 “中国机器人”这个话题迅速成为推特上的热门话题。 苹果随后对数据和刷榜行为进行了调查,吴亦凡的专辑也在排行榜上“二进二出”。 苹果陷入困境的原因也很明显。 这些购买并不是“机器人”通过技术攻击操作进行的,而是用真钱购买的。 但确实,它们不是北美用户购买的,而是中国粉丝购买北美账号购买的。
外国粉丝面对这样的操作一头雾水
根据吴亦凡粉丝网站的购买指南,单个账户至少需要充值10美元。 加上购买账号和VPN的费用,单个账号要100多元。 本次排名粉丝筹集的资金至少有100万元。
转发量过亿的蔡徐坤自出道以来已筹集超过200万元的公募资金,而同期创造101的C位人物孟美岐则筹集了超过1200万元的资金,第二名吴宣仪也筹集了900万元。 公开募捐是粉丝自愿的行为,自发筹集资金为偶像购买广告位、送礼物、投票、上榜等。除了吴亦凡、蔡徐坤等比较热门的流量王之外,还有很多需要通过提升排名来提高销量的演员、名人、偶像团体。 星源APP只是这个巨大蛋糕中的一小部分。
对服从和权威的渴望
目前粉丝圈(即明星粉丝团)的后援群体和流程已经逐渐成熟。 粉丝需要渠道来获得团体参与感并与偶像建立联系。 真实的市场需求下,市场目前还没有公正、权威的榜单和指标,微博仍是主战场。
然而,由于微博最初并不是为了粉丝追星而设计的,所以它在机制和制度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买热搜、刷数据等负面评论也时常出现。 在市场能够提供公平合理的机制来衡量粉丝贡献之前,想要走捷径的粉丝仍然会专注于收集数据。 因此,下架星源等APP需要进一步的配套管理,否则此类工具只会转入地下。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粉丝之间有可能会从虚假数据到真实数据相互竞争,但这会给监管执法带来非常高的要求和成本。
你看到的假嘉年华并不是为你举办的嘉年华
除了数据造假之外,批评评论也是粉丝们诟病的一个方面。 偶像微博上的统一正面评价、偶像负面新闻的统一粉饰,都是路人对粉丝圈“臭”的指责。
不过,一位规模较大的粉丝团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ID:Timeweekly)记者,他们基本“不关心”路人的意见。 粉丝圈比较稳定的基本不会和路人或者黑人打架。 只有新的粉丝群体才会表现出如此不酷的行为。 因为它“不会给Steam(指偶像本人)带来任何好处,败坏路人人气,还会带来厄运”。
老牌艺人的粉丝群体,比如李宇春的粉丝“玉米”,就曾有过集体抵制黄牛的壮举,导致黄牛血本无归。 外界的负面评论大多处于“任其嘲笑”的状态。 他们不会争吵,也不会互相撕扯。 他们花该花的钱,从来不会给自己的偶像带来厄运。 目前,去年出道的杨超越、蔡徐坤等新人偶像的粉丝群体争议较多。 “流动性很多,作弊的黑人也很多。” 这位组长评价道。
李宇春粉丝组织集体抵制黄牛
虽然一些资深粉丝非常注重维护偶像的路人人气,但据群主介绍,基本上没有粉丝群会为了吸引路人关注而增加转发量或控制评论。 。 “这太傻了,”她评论道,“这都是为了那些赞助商的爸爸们。”
通过刷数据,可以证明自己偶像的人气,从而帮助自己的偶像赢得更好的代言或者更好的资源。 连路人都觉得假转发量能骗过品牌商的营销部门? 当然,没有一个品牌会相信一亿转发量,但能达到一亿和能达到六千万的粉丝数量、热度、财力的差异微博冲粉丝链接,是品牌商会会考虑的事情。
控制评论也是如此。 在偶像的负面新闻下发表评论,基本上就是为了表明粉丝的战斗力不会因为偶像的负面消息而丧失。 品牌主自然比谁都更能分辨出哪些是巨魔,但有负面消息,就会有差评。 可以这么解释:1、该消息深深损害了偶像的形象。 这时就必须考虑对品牌形象的损害。 2. 由于这种消极情绪,粉丝内部可能会出现一些松动。
“就像鹿晗公开恋情一样,内心的松动对偶像来说是最致命的,否则只会变得更黑暗、更受欢迎。” 一名男子经营多个偶像写真网站(即为偶像拍照),有的网站是为了盈利,有的网站是为了爱情发电。)网站姐姐告诉时代周报(ID:timeweekly)记者恋情之后,鹿晗的资源明显减少,她的生意也随之下滑。
讨好基本面才是趋势
在电视广告时代,人气高、在路人中知名度高的明星更受品牌青睐。 由于电视广播的统一性,每个人观看的内容都是相同的。 这个时候,最能吸引产品注意力的就是焦点。
但在粉丝经济时代,尤其是2015年之后,路人的人气和人气让位于基础市场的购买力。 路人的好感无法转化为真正的购买力。 花真钱往往需要真爱。 品牌在选择青春偶像代言时,放弃了取悦大众的大众化路线,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了粉丝基础上。
蔡徐坤代言欧莱雅,粉丝购买一定金额即可解锁地标放置偶像照片的福利
在利用明星流量方面,品牌商的变现方式也开始“与时俱进”。 与过去单纯依靠明星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誉度或利用明星信用帮助品牌代言相比,现在的变现模式更加多元、更加直接。 例如,联名产品推出时,蔡徐坤代言的养生堂面膜是一个在国内使用人数不多的品牌,但该产品“蔡徐坤粉丝专属”的1万份在2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 。 或者粉丝福利将伴随指定销售。
例如,如果朱一龙代言妮维雅系列产品,他需要拥有超过240万官方粉丝,才有资格看到代言人的所有代言视频。 至于品牌方为朱一龙点亮香港双塔的活动,他需要为至少240万粉丝购买指定产品。 超过80,000件。 与以往的代言模式相比,可以说是“直接伸手向基地要钱”。 毕竟,除了粉丝,没有人关心自己买的护手霜能否帮助朱一龙登上双塔。
8万个产品,基本都是百万销量
凭借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走红的邓伦虽然算不上顶级流量人物,但在大众中有着不错的人气,也没有什么重大的负面新闻。 但在去年双11预热活动期间,邓伦签约成为欧莱雅品牌大使。 欧莱雅为粉丝设定的五项“KPI”中,邓伦的粉丝完成了销售和微淘建设,但未能增加门店粉丝11万。 这次失败也被欧莱雅官方微博公开“执行”,并号召粉丝赶紧冲淘宝去执行“终极使命”。
欧莱雅的行为后来被粉丝和路人骂“丑陋”,但这种着急的样子也说明品牌主们急于直接套现,向基础市场要钱,而不是真正慢慢建立品牌知名度像之前一样。 改变。
或许是因为实现并不顺利,欧莱雅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催促粉丝
互联网让我们聚集在一起,但我们却因自己的意志而分离。 在欧洲议会选举中,传统的中左翼和中右翼政党将选票分配给极左和极右。 创业者注重培育垂直赛道、取悦特定群体。 粉丝们并不关心黑人和路人的意见,他们无法给自己的偶像提供任何好处。 品牌商只关心能花真金白银的粉丝。
如今的粉丝已经不再是印象中的“追星族”了,他们极其无知和天真。 相反,它是一个充满组织力量、纪律和目标、结合了资本和消费主义的组织。 圈内成熟的粉丝很少会在前线打架,因为没有必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