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科技星球
文字| 奚锐
以内容社区起家的小红书,一直赋予用户潮流、时尚、精致的关键词标签。 小红书在电商方面一直希望追随这些标签。 从董洁的直播案例到时尚界的电商发布会,小红书都在尝试寻找自己的电商风格。
去年以来,许多看似与社区格格不入的白牌小企业纷纷涌入小红书。 他们不卖几千元的美容仪,也不卖奢侈品,但卖手机壳9元包邮,10元包邮。 发卡10元,挂件4元,包邮。
这些商家并没有从小红书消失,而是在抢夺流量红利。 很多新手电商在小红书上每月至少能获得万元以上的收入回报。
他们依靠低廉的价格和精美的画面来吸引小红书上的用户。 在商店中发布产品备注内容。 用户看到被种草的内容后,可以直接在小红书网站下单并完成交易转换。 小红书多年来追求的种植除草闭环,如今正被这些商家检验,开辟出一条新路。
小红书希望下一个“完美日记”能够在平台内成长。 但现在他们更需要这些小企业。 毕竟,小红书的电商还刚刚起步。
小企业纷纷涌向小红书
HEIDI是小红书早期的电商创业者。 去年4月,HEIDI开始在小红书上开店,只卖手机壳,单价10元左右。
HEIDI之所以选择小红书,是因为其他平台竞争太大,又没有红利。 “我当时是做短视频账号IP孵化业务,后来价值不大,因为太复杂了。恰巧另一个合作伙伴想尝试小红书平台,而且他认识深圳一家手机壳工厂,所以他决定做一个手机壳。”
与其他平台相比,小红书是一个省力省钱的平台。 2021年,小红书推出“店合一”模式后,没有任何粉丝基础的个人也可以在小红书上开店,无需过高的资金要求。
尤其是对于刚接触电商或者刚刚创业的新品牌来说,小红书是现阶段为数不多的“新手友好”的电商平台之一。
周末香室创始人Lico一直在网上做香水定制。 相比传统货架电商,小红书平台更符合这一赛道的需求。 Lico表示,“小红书用户的审美比较高,这和我们的客户需求非常契合。”
在小红书上拥有原创珠宝店的创业者陈江也告诉Tech星球,她之前在货架电商平台上开过店,但作为新人,在已经非常成熟的平台上开店很困难。电子商务平台。 “其他平台是根据你的销量来展示的,而不是你发布的内容。”
陈江原本打算将小红书的流量引流到其他平台进行转化,但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从今年开始,小红书开始作为电商渠道,而不是流量引流平台。
去年以来,小红书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企业。 他们融入小红书内容社区,依靠精美的图片和低廉的单价吸引小红书用户被种草后立即冲动下单。
其中一部分是打算走原创路线、处于从0到1阶段的新品牌。另一部分是有货源或者懂内容运营的个体商家。 甚至还有很多没有货源的商家在其他平台上无法生存,出现在小红上。 书上。
在他们眼中,小红书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为他们这样的小企业带来流量红利的平台之一,而小红书去中心化的流量分配机制可以让他们这样的小企业坐享其成。 股利。
虽然同样是9.9元包邮,但小红书上的商家和产品也与其他货架电商有所不同。 小红书用户能冲动下单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生活用品,而是针对女性的产品,比如手机壳、文具、饰品、美甲、发卡等。
低价并不能完全吸引小红书用户。 推销订单,还需要精美的图文内容。 江星第一次从小红书下单,是因为手机壳的精美图片。
和大多数人一样,蒋兴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在小红书上,但在小红书上种下产品后,他习惯性地转而去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下单。
直到今年,江星小红书的首页出现了精美的手机壳图文内容。 蒋星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点进备注,下单付款,“毕竟9.9包邮的手机壳,不需要太多时间来做出购买决定。”
第一次之后,她的主页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9.9包邮的商品,包括手机壳、配饰、发卡等能俘获女孩芳心的小玩意儿。 江星在9.9包邮的情况下小红书业务下单,一个月内在小红书下了5单。 这五六年来,蒋星从来没有考虑过在小红书上买东西。
月入数十万并获得平台分红的商家
陈江从今年1月份开始直播发布产品说明和直播配件,但效果并不理想。 “一开始没人点赞,但我坚持了下来。”陈江告诉Tech星球。
几个月无人关注后,陈江的账号发布了第一条热门内容。 虽然这张纸条只有3000个点赞,但陈江的店每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万到2万元。 这条内容被陈江置顶后,继续给她带来订单。
在小红书的社区中,商家获取公共流量并接触用户不是通过搜索和关键词,而是通过内容。 商家需要不断发布图片、文字或视频笔记来触达用户。 而且由于小红书的长尾流量分配机制,一条热门内容会被长期看到。
一年来,HEIDI在小红书上开了六家手机壳店,其中四家店的业绩超出了她的预期。 “有四家店,月销售额在50万元到60万元之间,如果有热门单品,可能会更多。”HEIDI向Tech星球透露。
HEIDI坦言,销量的增长与小红书平台本身的阶段密不可分,目前正处于“薅羊毛”阶段。 过去一年,海迪在小红书上几乎没有任何营销投入。 它没有要求小红书专家来种植其产品。 只请专家直播一次产品,就因效果不佳而暂停。 所有HEIDI店铺均依靠自身的内容运营来获取平台流量。
原创品牌EKKERT创始人告诉Tech星球,她和同事估计,如果有一个点赞点赞超过1万的笔记,未来一两个月就不用担心销量。
EKKERT最初只针对海外市场。 直到被中国粉丝要求购买后,它才考虑在小红书上开店。 他们并不专注于小红书,海外才是他们的主战场。 小红书店开业才不到半年,月销售额就稳定在5万到10万之间。 这也是EKKERT今年决定投资小红书的原因。
据EKKERT称,过去六个月没有集中投资,没有投资,也没有专家播种。 “之前我只是开个店,发个笔记,参加平台活动,然后加上直播。”
与其他平台相比,小红书的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个阶段,只要符合小红书的腔调,遵守他们的规则,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然而,这种看似顺畅的内容交付和票据销售环节,只适用于客单价较低的产品。 一旦客单价超过50个,这个闭环就会遇到问题。
金立在小红书上的母婴产品板块不能仅仅依靠图片和文字来促成交易。 作为短视频平台服务商,金立从去年开始尝试小红书,并在平台上测试了多个赛道。 他告诉Tech星球,对于单价在100元的产品,不可能直接在小红书笔记内容中促成交易。 只能利用小红书作为引流渠道,引导人们进入私域,然后再完成交易。
可见,小红书无法逃脱低价获客的电商规则。
小红书需要小企业
依靠平台的流量红利期,靠小红书赚钱的低客源、小规模商家群体似乎与小红书社区格格不入。 它们并不是小红书一直追求的小众、设计、时尚、潮流。 但现阶段,小红书需要这些商家。
小红书的电商生态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需要培养用户的购物习惯。 商家也了解到,小红书还在培养用户在小红书的消费思维。 “很多人从来没有在小红书上买过东西,所以小红书总会发优惠券。”
虽然在小红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EKKERT仍然感觉小红书上的电商购物氛围还远没有建立起来。 EKKERT注意到,如果小红书上的买家秀内容火爆,由此产生的回购量也会存入淘宝等电商平台。 “尽管小红书打折,很多用户还是要去淘宝店原价购买。大家还是习惯在小红书种草。”
平台初期需要各商家提高内容转化率,培养用户习惯,才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和用户。 虽然那些低价包邮的产品与小红书的基调有些不符,但它们在平台中的作用是帮助小红书培养用户在网站上的购物习惯。
对于处于萌芽阶段的平台来说,有流量的同时,商家也需要面对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与其他平台相比,小红书平台上的流量工具迭代太慢。 不少商家告诉Tech星球,他们之所以没有给小红书投票,是因为小红书的推流工具不准确,而尝试推流的同行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
而且与成熟平台相比,商家普遍感觉小红书电商从入驻到运营店铺的一系列操作不方便。 有商家告诉Tech星球,小红书成功开店的时间比抖音慢一到两个月。
一些商家清楚地知道,任何平台的红利期都是暂时的。 她想在小红书发展一个长期品牌,但目前的品类无法支撑品牌。 但她更担心的是小红书平台本身的迭代能否真正支撑起新品牌,而不是单一的白标商家。
近日,小红书正在测试“笔记随身”功能。 开通该权限的商户可以选择平台专家进行笔记链接合作。 对于真正打造品牌的商家来说,专家放开发货更有利于在小红书长期开店。
一位商家告诉Tech星球小红书业务下单,小红书官方透露,平台将在618期间做出成绩。 小红书也在进一步降低开店门槛。 此外,有卖家向Tech星球透露,小红书正在开放一些特殊品类,比如健康轨迹。
业内分析认为,小红书的这些举动都是为了造势,包括设立董洁直播间来树立标杆,让外界看到小红书在电商方面的决心。
陈江决定今年把重点放在小红书上。 除了店里的反馈之外,也是因为他看到了董洁直播间的人气。 “这至少说明小红书想做好电商。” 她也知道,现阶段小红书更需要的是自己。
(注:金力、陈江、蒋星均为化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