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海
生产/节点事业群
2022年高考第一卷作文试题中出现了围棋术语“本手”,不熟悉围棋的人对其含义感到困惑。 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给出了第一个解读:“本手”字面意思就是职责之举。 它经常描述国际象棋游戏中在不错和好之间选择卑鄙的举动,但卑鄙并不相同。 至“平庸”。
回顾快手2022年的业务发展,可谓“原创”。
一年来,快手国内业务实现持续盈利。 国内业务盈利的背后,得益于投资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业务内循环的加速。 前者是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共同主题,后者是快手的选择。
2023年快手业务将走向何方?
内循环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长期以来,快手一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独特的实体。 它拥有高水平的经验和双CEO管理结构。
一年多前,双CEO架构成为常态,程一笑成为快手唯一CEO。 目前,程一笑继续经营快手,宿华也有了新的方向。 1月18日,他减持超过5471万股快手B股,用于慈善捐赠、前沿技术探索、基础设施投资等。 。
接手快手这一年,程一笑重新定下了业务基调,凸显了内循环的地位。 说到内循环,就不得不说说快手的一些商业模式。
快手的商业模式与其他内容平台相同。 它首先通过投资聚集内容,然后吸引用户和流量并变现,然后用收入继续投资,如此循环往复。 快手选择广告和直播作为平台的商业出口,广告业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广告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2021年已超过50%,2022年前三季度将维持在50%左右,是快手第一大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快手的明星业务电商业务的收入属性也属于广告,“广告”是快手的命脉。
目前,快手将广告收入分为两部分:外循环广告和内循环广告。 外循环广告是指外部商家的流量广告费,内循环广告是指快手生态内的商家和主播的流量广告费,以及电商公司的交易佣金。
快手之所以这么做,与平台的历史“包袱”有关。
2020年之前,快手最大的营收是直播业务,植根于老铁文化。 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直播业务收入开始负增长,快手转向广告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 快手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才让广告业务(财报中的口径是网络营销服务)取代直播业务,并在2021年实现了同比95.22%的高增长。这一表现与广告行业的整体趋势。 2021年,中国广告营销推广费用同比增长25%。
在广告业务的带动下,快手2021年总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速约等于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接近700亿元。
然而,快手的广告业务仍然无法摆脱外部环境的影响。 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快手的广告业务增速不断下滑,从第一季度的30%+下降到第三季度的不足10%。
程一晓在第三季度解释称,进入下半年后,整体广告市场的复苏相对较弱。 据第三方机构测算,2022年网络广告市场增速将在中个位数左右,这也体现在快手网络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速放缓上。第三季度。
2022年第三季度,快手费用占比最大的销售费用规模大幅萎缩,同比下降17%至91亿元,较公司指引低近百亿元和市场预期。 前三季度,快手销售费用为272亿元。 假设四季度销售费用水平与前三季度相似,快手2022年的销售费用总额将显着低于2021年的442亿元。
然而,快手的用户增长却遇到了问题。 从同比来看,快手的用户规模仍在快速增长,但如果从环比来看,则在下降。
2022年第一季度,快手月均活跃用户数为5.979亿,日均活跃用户数为3.46亿,直播类应用月均付费用户数为5650万,每个日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用户时长为 128.1 分钟。
第二季度,除了日均活跃用户小幅增长至3.47亿外,应用直播的月活跃用户和月均付费用户规模以及每个日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均呈下降趋势。
在此期间,内循环帮助快手止血,但用户增长也陷入停滞。
“土味”的持久力有多大?
在快手近12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基因至少发生过两次改变,内容调性的改变只是其中之一。 在此之前,产品形态曾发生过变化。 快手最初是一个GIF工具,后来变成了短视频(最初是GIF+音乐,后来变成了短视频)。
这两个变化影响了快手的商业基础。
如上所述,在广告业务成为快手第一大业务之前,这个位置属于直播业务。 快手选择直播业务以及能否做好直播业务,与平台内容调性和产品形态的变化有关。
2014年夏天,天佑凭借歌曲《女人,听着》走红快手。 他的账号短时间内获得了40万粉丝,引起了YY平台主播的关注。
2015年初,大批YY主播入驻快手。 他们和天佑把“喊麦、骂人、PK”、制造冲突的套路移植到了快手。 此后,两三个月内快手日活突破千万,快手的画风也逐渐土起来。
2015年左右,千波大战打响。 快手从2014年的“快手V4.09”版本开始向短视频转型,短视频的早期布局让快手多了一个支撑直播业务发展的工具。 与YY等直播平台相比,快手的短视频形式为主播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 对于主播来说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他们有了新的巩固粉丝基础的方式快手买推广会影响自然流量么,快手的号召力自然也就更高了。
招股书显示,直播业务占快手总营收的比重尽管不断下降,但仍高达68.5%(2020年上半年)。 没有这两次轨迹的转变,就没有快手的神话。
此后发展起来的电商业务,因为生长在短视频的土壤中,不得不面临特殊的挑战。
广义的电子商务可分为一级电子商务和二级电子商务。 淘宝、京东属于第一类电子商务,其用户只有在有相对明确的目标产品后才去平台购买; 第二类电商用户没有明确的购买需求,平台需要依靠内容或社交互动来带动用户产生需求并完成购买。 、快手就属于这一类。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短视频平台在从事电商业务时,需要让用户多迈出一步,即首先让用户认识到短视频平台也可以购买商品,而淘宝却不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快手和抖音选择了类似的策略。 一方面,构建电商消费场景,在用户心中构建消费心态; 另一方面弥补了供应链的短板。 这两点对应了电商三大核心中的商品和店铺。
2021年,快手将以“信任”作为电商业务的主标签,提出“三大举措”:信任电商、信任品牌、信任服务商。 前两者针对的是“商品”。 。 自2022年3月1日起,快手切断了淘宝联盟、京东联盟的产品外部链接。
另一个挑战是快手的“乡土风味”视频将其用户群限制在五环以外。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快手业务单价较低。 据快手商负责人小顾介绍,快手商的单价为50-60元,抖音为90元,淘宝天猫为120或150元,京东为200元。
GMV反馈显示,快手商规模小于抖音电商。 2022年,快手商的口径GMV目标约为9000亿元。 据《万满财经》了解,抖音电商2022年的GMV已经非常接近既定目标之一的1.5万亿元。
走向闭环,快手能否重获增长?
短视频平台近两年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背景,就是走向闭环。
短视频平台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 快手超过50%的收入来自广告业务。 据网易科技和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2019年实现总收入130-1400亿元,其中商业产品广告收入达到120-1300亿元。
此外,短视频平台的广告收入来源分为两类:购买量和电商。 前者满足平台内外商家和主播的购买量需求,而后者的逻辑与一流电商类似。
抖音的电商业务也经历了从引入电商类型到在供给方面切断外部链接的过程。 其次,抖音电商在2021年明确了“兴趣电商”的定位后,推出了庞大的千川平台,解决平台上商家的广告和营销需求。
以此为契机,一些抖音广告公司、MCN也转化为千川的大量客户。 这两项举措构成了抖音的商业闭环配套基础设施。
快手的内循环和抖音的闭环得到了相似的答案:在广告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
2022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广告收入仅增长0.31%,百度广告收入同比下降4%,腾讯互联网广告收入下降近20%。 据LatePost统计,抖音同期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超过35%来自巨流千川,快手同期广告收入增长32.74%去年同期。
可以说,快手的商业化趋势与抖音不谋而合。 这就是为什么“内循环”被称为“本受”。 这是一个温和但不平庸的选择。
2023年,快手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近日,快手宣布将于今年2月终止旗下信息平台快看店的运营。 快手当时快手采用的是常见的“网赚”模式。 到目前为止,快手在内容形态上基本与字节跳动持平(快手在长视频领域尚未有大动作)。
近年来,快手还推出了其他产品,包括益天相机、快看店、豆天等,还收购了二次元社区AcFun。 不过,这些产品连同快手的海外业务,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
相比之下,内循环带来的惊喜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快手没有理由不走这条路。
不过,快手已经找到对策,但仍需要从整体角度思考业务的未来。 短视频行业分而治之的格局已经出现裂痕。
在1月10日举办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披露了一些视频账号的数据。 他们显示,视频账号用户的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的80%,视频创作者的活跃度增加了100%,推荐观看次数增加。 400%。 他们从用户、创作者、推荐算法三个维度展示了视频账号的力量。
第三方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2022年6月QM数据,视频账户MAU已达8.13亿,而快手第二季度平均MAU为5.86亿,抖音2021年第三季度MAU为6.34亿。 仅从这一点来看,微信用户正在养成使用视频账号的习惯,快手也失去了第二大短视频平台的地位。
因此,将业务走向闭环有助于业绩增长,但如何换取用户,让用户回归增长才是更重要的。
节点财务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文章中表达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Node Finance 对因使用本文而采取的任何行动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内容对您有帮助,请连续点击3次“关注、点赞、观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