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当网红就用抖音,你想当热点就用抖音,甚至用抖音炒股、招生……短视频社交应用抖音的火爆预示着到来全民视频时代。
抖音,正如百度词条中解释的那样,是一款可以拍摄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 该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于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视频与音乐库中的音乐相结合,快速制作出15秒的MV,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热门歌曲,通过对口型和肢体动作制作出音乐视频。
从目前抖音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百度词条给出的定义并不完全正确。 从目前抖音视频的长度来看,不少都超过15秒,但最长的也不超过60秒。 从配音类型来看,除了音乐歌曲外,很多都是小品、相声、影视剧中的对白。 还有一些个人原创音频。 可以说,其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看抖音,我们会发现它的主角有学说话的婴儿和老人,但大多数都是精力无限的年轻人。 可以说是男女老幼皆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抖音存在各种问题,但因为抖音这样的视频APP平台,让大家拍摄视频、播放视频成为可能。 甚至有人将抖音视为“个人电视台”。抖音的崛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党政部门、媒体机构开通了抖音账号,作为宣传和宣传的手段。营销平台。
争夺用户时间是一场零和游戏。 当玩抖音人越来越多,看电视、刷微信、登录客户端的人自然就会少了。 因此,对于同样擅长制作视频的电视人来说,与其被动地看抖音,不如主动去学习、借鉴、利用抖音。 抖音为何如此受欢迎? 对电视有什么影响? 对我们电视人有什么启发? 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1. 使用方便。 抖音吸引了两类人群:观看者和玩者。 看抖音极其方便。 您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在手机屏幕上不断向上滑动来观看,无需专心。 玩抖音极其简单,只需选择音频播放(主要是音乐)-拍摄视频(同时表演)-编辑处理-发布分享(将视频传输到抖音平台或分享到其他社交网络)。 随着手机上在线编辑和简单制作应用的不断普及,视频制作的门槛将进一步降低。
抖音在拍摄、剪辑、包装上都有很多新玩法。 这些玩法简单易学、操作简单,都可以在手机屏幕上默默完成。 为了照顾新用户,抖音还在“发现”界面设置了“抖音拍摄指南”专题,向新用户展示各种新奇有趣的拍摄技巧。 例如,使用音频线路和对口型表演可以降低抖音用户在镜头前表演的难度和创作成本。 又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标准拍摄、快慢速拍摄、分段拍摄、添加道具、剪辑美化等方式来提高视频拍摄效果。当用户不知道要拍摄什么时,可以去抖音助手挑战一下主题,更容易调动普通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对电视人的启示:不仅吸引看的人,更吸引玩的人。 这应该是电视人努力的方向。 从抖音的受欢迎程度来看,简单、易学、易用显然是重要的传播诱因。
尽管我们看到抖音存在种种缺点和问题,但它用一种全新的形式,将视频的制作和发行权交给了过去从未有过公开话语权的普通用户。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传统电视人在内容制作上拥有策划专业、制作精良的优势,但制作流程几乎封闭,传播过程几乎线性,用户参与度极低。 电视人应该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内容制作过程,让电视变得更好玩。 同时,制作出来的优质内容要在尽可能多的平台上传播,以便用户轻松观看和分享。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简单的操作。
2、可玩性强。 抖音平台全面开放。 玩抖音的过程就是一个高频互动的过程。 从音频选择开始,用户可以从抖音平台的数据库中选择影视作品中的歌曲或对话,推荐感兴趣的内容,并上传自己的原创内容。 视频制作完成后,用户可以将短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分享到其他平台,并选择发送给亲朋好友。 在观看抖音时抖音播放量快速增加软件,您可以随时点赞、转发、评论。 抖音平台还为每个用户建立了账号体系和关注者关系,拥有强大的社交基因。 由于视频容量小,传输速度很快,扩散也很方便。 再加上表达的内容多样、丰富,自然引起大家的兴趣。
对电视人的启示:网络时代,没有互动,沟通就没有活力。 缺乏乐趣是电视平台的通病。 近年来,电视摇一摇可以看作是一种互动探索。 今年推出的央视《经典颂歌》每首歌曲都有千万级的跨屏互动。 屏幕上,节目通过点亮“红心”表达对歌曲的喜爱并参与互动; 屏幕外,观众通过微信“摇一摇”,为每首诗量身定制的新媒体H5互动产品进行实时分享,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目短视频、音频同时发布。
但总体来说,我们电视人制作的内容更多的是可听性、可看性,但可玩性和可感知性较差。 我们能否为公众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电视能否容纳更多的人,给他们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正如抖音产品总经理张楠所说:“抖音希望当无数普通人遇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时,能够捕捉并分享,让每个人的‘美丽’得以流动。” 希望电视人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3.直播内容。 抖音突破了以往一些短视频应用的“潮”、“酷”、“小众”标签。 它强调用户的故事和情感。 在抖音上,你可以看到很多越来越流行、生活化、青春化的积极、乐观、温暖、时尚的内容。
内容感人。 例如,亲情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恋人与丈夫之间的爱、人与动物之间的爱。
有趣的内容。 搞笑是抖音的显着基因。 比如模仿经典小品中的搞笑片段、拟人动物的可爱动作、傻乎乎的错误等等,可以让人前后翻,也可以让人哭笑不得。
人性化的内容。 比如一些生活技能和独特才艺的展示,一些难以形容的美景的展示等等。“观看+音乐”比无声的照片和视频更能给用户带来震撼和情感冲击。 难怪有人说世界那么大,用抖音看看吧。
对电视工作者的启发:它好看、有趣、有趣且易于使用。 这就是抖音给人的印象。 如何创作积极向上、符合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口味的内容? 在科技主义的背景下,很多电视节目制作都追求炫、酷、复杂、大。 然而,抖音上很多点击率极高的内容的魅力在于小、细、大。 真理、简单。
抖音的火爆说明“小而美”的内容优势凸显。 抖音的内容更多的是活生生的人和人的情感。 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比法。 比如,一个苗条美丽的女人搭配一首铿锵有力的高亢歌曲; 步履蹒跚的老人配上激动人心、爆发力十足的歌曲,舞姿快速而灵活。 还有特殊人群进行内容策划,比如年龄悬殊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情、超老夫妻之间的爱情等等。婚礼上,父亲抱着女儿递“婚书”的场景。一时间,抖音上“给新郎递小棉袄”的热度非常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拍女儿出嫁的照片? 或许嫁女儿更容易让人刮目相看吧!
4.简短的表达。 很多抖音视频虽然时间很短,但细节丰富,内容爆炸; 虽然形式很简单,但逻辑完整,背后都有小故事。 例如,在15秒内,你会看到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一位汽车司机担心夜间骑行的孩子会受到惊吓或遇到危险,于是开车为他照亮前方的路。 20多分钟后,当前方出现灯光时,孩子突然停下来,向司机鞠了一躬。
当前内容消费的主要矛盾已成为人们耐心逐渐减弱与内容节奏缓慢冗长的矛盾。 大多数电视人制作长视频,专业性强,制作门槛高,画面高端漂亮,但很多年轻人对此感到疏远。 他们喜欢微观和幽默的事物。 当画面晃动时,他们感觉更接近生活。 团中央所属机构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9.1%的受访者每天浏览短视频时间超过半小时,66.3%的受访者曾在网上发布过自己的短视频。
对电视人的启示:抖音的成功揭示了视频传播难、贵、成功的规律。 融合媒体时代,电视人正在制作更多的移动短视频,进入手机屏幕。 这无疑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选择。 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当前传统电视节目进行互联网传播的提炼,改变以往的平移做法,对节目进行切片,提取亮点,制作一个或几个短视频,然后传播到各个传播平台。
其次,要创新短视频的形式。 如今,创建视频的方法越来越多、更新。 其中,新华网提出了“一体化视频”的概念。 按照新华网董事长田树斌给出的定义,这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元素的全媒体内容形式。 它不同于新闻视频、故事片、纪录片等传统视频形式。 它融合了多元化的媒体形式,利用3D特效、动画模拟、增强现实、无人机航拍、虚拟演播室、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调动了新闻、资讯、娱乐甚至游戏等多种表达方式。 例如,新华网打造的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就利用上述新技术,将中国图片档案馆收藏的照片“串起来、搬起来、加厚了”,形成了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独特风格。传统纪录片。 平均每集全网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
第三,要更多地采用“1+X”融合媒体传播策略,即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将节目内容匹配到不同终端进行特色分发。 今年的全国两会,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演播室采访和直播较少,更多的是为了呈现最重要信息而剪辑的短视频。 例如,《央视新闻》客户端有一个“V看两场”栏目,将两场分成独立的短视频发布,既方便观看,又适合分享。
5.重度音效。 音乐短视频是所有短视频中最重要的部分。 “视频+声音(主要是音乐)”是抖音的基本表现形式。 浏览抖音时,听声音往往比看图片更有吸引力。
抖音的音乐形式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而一首长达几分钟的歌曲,往往只是几句歌词就让人感动、经久不衰。 抖音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歌曲或其他音频作品中的最佳片段,与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制作成短视频,让观众欣赏到画面之美、旋律之美、歌曲中情感的美和语言的美。 的美丽.
对电视人的启示:抖音定位为一款利用音乐视频进行社交的软件,这无疑击中了当下年轻人表达欲的痛点。
电视节目能否更多地受到音乐的启发? 大胆地想一想。 我们的新闻,特别是一些非时事新闻,能否改变严肃的播出方式,加入一些合适的音乐或者一些写得好的画外音? 事实上,很多电视节目已经对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例如,长沙电视台的《观点获胜》在一些新闻中经常使用类似画外音的操作。 被誉为2018年第一档现象级电视节目的央视《经典咏叹》也将古典诗歌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将古典诗歌改编成大众能够接受、愿意传播的流行音乐。 以传播的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效果非常明显。
6、良好的活动。 抖音一直在发起各种挑战。 从C哩C哩舞、爱心手势舞,到“新老照片”、“抖音旅行”,再到如今的“美丽挑战”,我们以此来吸引用户、带动活跃度。
抖音还将短视频内容策划与时下热点话题相结合,不仅能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也更容易利用热点话题打动年轻人。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抖音助手发起挑战,邀请大家“嗯”着打响指,介绍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文化瑰宝,在线上、线下火爆。
单独的抖音还不够,和一群人一起的抖音更精彩。 抖音也在线下做事,与政府、媒体、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抖音在成都、抖音在深圳、抖音在重庆等活动)、美食、美景。 。
对电视人的启示:创意视频制作能力已经成为包括电视在内的所有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电视上的老面孔可以换新妆吗? 关键技巧肯定是计划。 虽然电视人越来越重视内容策划,但我们策划的内容是不是太“高端”,缺乏接地气,少了“小而美”? 如何解决我们普遍存在的创新部门分散、能力传递薄弱的问题? 电视人真的能放下架子“主动起来”,打破单向传播的固化形式,策划更多用户生产的内容吗? 电视人不仅应该是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还应该是媒体与观众的互动者、观众活动的组织者,甚至是信息相关产品的销售者。
7. 快速迭代。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的用户使用抖音,呈现的内容差异很大。 内容输出高、迭代快是抖音的显着特点。
抖音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和“大家的力量”而产生的。 用户为何持续向抖音提供内容? 在抖音平台上获得关注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很容易激发用户的热情并将其创意内容保留在平台上。 抖音在产品层面加入了算法推荐模型,保证每个视频都有平等的被看到的机会。 不管你有没有粉丝,有多少粉丝,也不管你拍的视频质量好还是差,发布后肯定会有浏览量,可能是几十到上千。 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如果你没有粉丝,没人会看到你发布的内容。 抖音的这个特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只要你产出优质的内容,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流量、获得关注,无论你之前是否出名。
对电视人的启示:如何制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来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对于媒体人来说肯定是不够的。 目前,内容制作方式已经从专业制作转向观众参与制作和机器制作。 今年3月2日,新华社“媒体大脑”在两会期间上任! 它在短短 15 秒内从 5 亿个网页制作了第一个 MGC(机器生成内容)视频新闻。 就连配音、插画、视频剪辑都是由“媒体大脑”自动完成。
内容生产主体的增加必然会大幅增加内容的供给。 内容的高产出必然导致内容的快速迭代。
在用户观看行为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挑剔的今天,媒体的“菜品”也必须不断改变。 一方面,电视专业人士需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平台、不同的用户目标,打造不同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一个内容聚合平台,能够实现优质内容生产机构和优秀内容创作人才的大聚集和整合,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近年来,除了众多互联网公司搭建内容聚合平台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也在搭建内容聚合平台。 例如,人民日报今年6月推出“人民号”,浙江广电集团今年初推出“蓝色媒体号”。 当然,各平台在共创内容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创作主体的权益。 对于创作者来说,只要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抖音播放量快速增加软件,播出平台越多,影响就越大,何乐而不为呢?
8、颜值高。 抖音脱颖而出,有人将其归因于其令人难以置信的外观。 一是“高清呈现”,即通过“高清视频+高清音频”的组合,抖音的用户体验与其他产品有很大不同。 二是“顺眼”,即“帅哥美女”当道。 这并不是简单地指外表和身材指标,而是指摄影师结合自己的服装和动作通过镜头表达的整体感觉。 相对而言,想要在抖音上红,不仅要漂亮、帅气,而且至少不能不修边幅。 据称,抖音上线初期,抖音团队深入全国艺术院校,鼓励一批好看的年轻人为平台制作内容,帮助他们获得粉丝。 因为在几十秒的时间里,外观比其他内容更容易在第一时间赢得用户的青睐。
对电视人的启示:用户对画质和音效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从标清到高清,从4K到8K,从帧到帧到句子到同步,让画面和声音效果更加完美,看起来更顺眼,听起来更悦耳,应该是不懈的追求的电视人。 电视在新闻传播中仍然需要发挥镜头的核心作用,仍然需要更多地展现真实、善良、美丽的一面,使画面生动、内容动人、包装精美。 我们的电视在重视“颜值”的同时,还需要提供“文字价值”,即提供有营养、高质量的内容和有价值、有活力的观点,让内容发挥与时俱进的宝贵作用。 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