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行业新闻和深度报道,不容错过
────────────
作为平台,你也应该对平台的内容负责。
无法给小费充值,没有钱包功能,送礼物功能变成了“红心点赞”,本地标签完全消失,视频内容严格分级……
这是快手于4月12日推出的全新“家长控制模式”,使快手成为首个对未成年人权益进行特殊保护的短视频产品。
整改后打开快手,发现页上方依然是“落实整改,砥砺前行”的字样,视频大多是阳光健康的生活内容。
在APP首页的左上方设置中,左栏中出现了带有孩子图标的“家长控制模式”。
进入该模式并输入密码启用该功能后,可以发现与普通模式相比,该模式具有以下功能:
1、移除本地列;
2、关闭直播打赏功能;
3.关闭搜索功能;
4.关闭钱包功能;
5.关闭Android中的作品奖励功能
6、发现页内容大幅改动,未成年人观看视频严格分类。
可见,这是快手为未成年人定制的专属空间。 这背后是这几天短视频行业的整顿。
近年来,快手、头条、Facebook、Youtube等算法驱动的互联网公司面临着来自监管、媒体和舆论的层层压力。
快手CEO宿华此前公开道歉,称“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的价值观,算法的缺陷就是价值观的缺陷”,标志着国内算法驱动的视频平台正式背离“技术中立论”, 《价值引导论》后半部分的开头。
从兴趣到快乐:快手的新挑战
4月初,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对快手、头条短视频平台进行约谈快手点赞1元100个赞平台在线,要求整改。 事实上,国外算法驱动平台巨头也面临着同样的舆论漩涡和监管压力。
4 月 10 日,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周四因“搜索偏见”对谷歌处以 13.6 亿卢比(2117 万美元)的罚款,这标志着谷歌最新的“监管挫折”。 印度竞争委员会表示,谷歌滥用了其在网络搜索和在线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其“放纵搜索偏见”将损害竞争对手和用户。
今年2月,《卫报》发表长文反思Youtube的算法,认为算法推荐的内容不能完全反映事实,有时还会误导人们。 此前,2017年11月,YouTube因向儿童推荐怪异、变态、甚至性暴力视频而受到《纽约时报》的质疑。 随之而来的是父母的愤怒……
正如张一鸣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数据驱动的产品很容易成为头条新闻和负面新闻。 所有社交媒体平台都面临这个问题。
但进一步分析,平台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各有不同。
快手等强调“真实”的平台的问题在于,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展现一个完整、真实的世界,却忽视了混杂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问题。现实世界会让观众造成不适。 它似乎为亿万用户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而人性就像聚光灯,照亮了迎合人性的表演,但也夹杂着“贪嗔痴”的元素。 快手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指导。
至于另一个追求“流量”的平台,问题就在于其过度追求流量和商业化。
然而,两者的问题却在审查的重要环节凸显出来。
如果仅从技术角度理性思考,算法驱动平台面临的舆论要求其实相当苛刻。 一方面,舆论压力固然促进了此类平台的进步,但另一方面,过于完美的要求(比如要求平台绝对没有低俗内容),是很难完成的。
以快手为例。 快手的愿景是让每个人获得独特的幸福感。 它拥有数亿活跃用户,每天生产近1000万条视频。
众所周知,视频审核的难度远高于图像和文字,必须依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有力支撑。
快手的视频理解是通过多媒体内容理解平台来实现的。 快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人脸、图像、音乐、声音四个维度分析内容。 例如,人脸识别会检测视频中是否有人、是男是女、年龄是多少、表情是喜怒哀乐等。 再比如,图像分类与检测就是识别视频中有什么样的物体,处于什么样的场景,是踢足球、弹钢琴还是钓鱼。
这些维度是对底层语义的理解,可以识别出很多基础信息。 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解读。
“数以亿计的活跃用户结合这些过程会产生海量的大数据。可以说,这个万亿级的大数据中蕴含着用户独特的情感。要帮助用户获得独特的幸福感,非常先进。”需要算法,以及非常强大的人员和技术结构来完善它。” 快手CTO陈丁甲曾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启动仪式上阐述快手的算法逻辑。
可以说,要达到用户心目中完美的内容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庞大的数据量和业务复杂性给数据的生成、采集、传输、存储和计算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这不仅是快手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全球视频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与清华大学共建的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是快手寻求进一步突破的地方:基于清华软件院与快手攻克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社会人文领域的研究,共同探索的内容包括通过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包括审计在内的一系列未来媒体话题,将让技术更好地赋能用户,实现人与人之间更精准的联系。
这或许有助于快手未来完成这一新的挑战。
今日头条产品也有类似的AI审核机制。 最初,其核心评审技术是动态关键帧识别、图像建模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
以动态帧过滤系统为例。 它可以将短视频剪切成动态关键帧,并将视频的当前场景与下一个场景进行比较。 当场景变化超过60%时,可以生成动态帧进行机器和手动过滤。 。
然而,人工智能识别虽然可以识别出一些违法内容信息快手点赞1元100个赞平台在线,但无法界定短视频的内容,更谈不上精准的内容识别。 而且,人工智能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状态,早期学习无法满足短视频内容日益增长的影响。
因此,未来人工智能+人工审核将成为快手和今日头条的新挑战。
从强调技术到注重价值:快手的下半场
事实上,经过这一轮风波,算法驱动的平台也在积极寻求改变——将价值引入技术,为用户提供正向引导。
在国内,以快手为例。 自CEO宿华公开道歉并整改以来,快手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印证了公司将“价值引导论”贯彻到底的诚意。 这一系列措施可概括为五点:
1、坚决打击非法用户,清除低俗色情内容。 整改期间,清理问题短视频31万条,封禁用户5.6万户,清除用户名6.5万户;
2、明确审查队伍由目前的2000人扩大到至少5000人,落实共青团员、党员优先的政策,提供高于同龄人的薪酬,加快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队伍工作团队。 目前,全国招募工作正在进行中;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放大优秀作品影响力和号召力。 热门页面线下整顿期间,平台精心筛选能源视频,曝光量超过170亿次,浏览量超过31亿次,浏览量达6900万次。 双击赞,9500万条评论,3400万次分享;
4.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制度。 “家长控制模式”将于4月12日上线,家长可以通过密码一键开启/关闭“童锁”功能,过滤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关闭直播,开始4月13日起,发现页未成年人过滤内容池将正式上线,直播打赏、搜索、本地城市、钱包等功能。 该模型将持续迭代更新;
5、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 基于清华软件学院在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技术,我们将与清华大学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内容管理、价值引导等方面的更多跨学科研究。 聚变研究。
除快手外,今日头条产品自4月5日起也经历了多日整顿。
一是今日头条旗下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共下架问题视频10318个,重置、封禁问题账号4864个,新增视频审核相关词汇1700余个敏感词,并在视频中强烈推荐社会正义。社区。 能量含量。
与此同时,霍山视频也进一步收紧:1、整改期间,“视频”频道暂停更新,仅推荐正面内容; 2、建立健全评审制度,扩大评审人员队伍,增强评审能力; 3.审查平台上未经请求的内容。 大人严格管理; 4、全面清查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内容; 5.强化黑名单制度落实。
4月11日,今日头条宣布关闭语录、笑话、趣图、美图、美女五个频道。 目前,当我打开今日头条客户端时,在频道选择中已经看不到相关频道了。
截至目前,今日头条旗下今日头条App、火山视频App、西瓜视频App、抖音App等已全部整改,内含段子App已永久关闭。
在国外,YouTube的整改计划是在最近几周推出新版本的YouTubeKids应用。 新版本中呈现的所有视频都将由 YouTube 团队 100% 手动审核和选择,全面取代算法推荐的视频内容。 。 此外,YouTube还将在涉嫌阴谋论的视频页面上添加真实事件解读的网络链接。 如果用户搜索并点击阴谋论视频,YouTube将链接到视频下方的维基百科页面,以澄清视频中的谣言或阴谋论。
一直受到虚假或仇恨内容困扰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制定了2018年的新年目标,以纠正和纠正Facebook的方向。 具体措施包括优先播放本地新闻内容。 未来,系统将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来分配新闻内容。 如果新闻来自用户已经点赞关注的新闻发布者,或者是好友实时分享的,这些新闻来源就会在排序中优先显示。
写在最后
他的目光又回到了乡村。 快手和头条,一个是拥有过亿活跃用户的短视频行业领军者,一个是拥有热门产品抖音西瓜、火山等短视频平台的超级独角兽。 虽然两者都有各自的烦恼,但都是国内技术和算法的新兴代表。
2016年12月接受采访时,张一鸣的一句“技术是中立的,今日头条拒绝价值观至上”引发无数讨论和质疑; 而宿华日前在道歉信中的一句“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的价值观”,就可以看作是对这些声音的回应。
如果说“技术中立论”开启了算法驱动平台的上半场,那么宿华的“价值引导论”则吹响了下半场的开场哨。
毫无疑问,下半场最大的看点不再只是算法或技术,而是价值观与技术的结合。
一方面,算法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评论和推荐机制,可以提高分发效率、用户体验和变现效率。 不过,也不能过分依赖算法。 它只能是一个辅助工具。
所以,另一方面,算法驱动的平台必须有一个符合主流的价值体系。 同时,需要将人与机器结合起来,将价值体系与算法相结合,承担与亿级流量相匹配的社会责任。
正如扎克伯格在听证会上所说:“我们不是一家媒体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但我承认,作为一个平台,我们也应该对平台的内容负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