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众多明星入驻、《种草笔记》出版而走红的小红书,在3月15日消保前夕被举报“同花卷”、“刷粉”、代笔等行为天。 对此,小红书3月14日晚发表声明称,已关注媒体有关社区刷单的报道,并已向公安举报此类事件。
小红书官网截图
近年来抖音自助平台业务下单真人,刷量在互联网平台上已成为常态。 南都此前曾就电影刷评分、视频网站刷、粉丝刷票等问题做过相关报道。 近年来,数据造假似乎已经成为互联网圈的一条“潜规则”。 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等是这些黑色产业链入侵的重灾区。 相应的,各种营销团队也层出不穷,以增加销量刷粉。 该团队的一位销售人员曾告诉南都记者,只要有“人”的平台,他们就可以做到。
小红书14日发布公告称,平台专业风控和反作弊团队利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识别刷单行为。 不过,刷单团队表示,小红书的防作弊机制仅对非真人账户有效。 目前,他们仍然可以通过活跃度较高的真人账户实现刷单。
1个点赞,55元代写及分发
针对小红书刷单行为曝光,南都记者调查了几家以买家身份提供“刷单”服务的营销团队。 从他们的报价中可以看出,除了常见的点赞、转发、评论服务外,他们还提供了增加笔记收藏数、增加短视频播放量、协助首页等一系列细节服务。推荐或热门服务。 看得出来,这些团队对于小红书的运营规则是熟悉的。
如果说以上都是常见、常规的操作,那么关键词排名优化、代写、代写则是比较“高端”的服务。
对方表示,以关键词“美瞳”为例,当用户在搜索栏中输入“美瞳”时,顾客的备注会被优化到前6名,也就是说前6盒是小红书页面的瀑布流会出现客户的备注。
除了精准的搜索排名外,另一位刷量团队的客服代表告诉南都记者,如果客户有产品图片和说明点,还可以为其撰写并发放“种草”便条。
真实账户可以逃避反作弊机制
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述刷量团队均强调目前只能刷真人账号,非真人软件刷单因小红书管控已暂时取消。
一位客服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市场上使用机器刷卡的人太多了,最近小红书管得很严,对真人基本没有影响。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您你可以小批量地创建一个真实的个人账户,一天几十个就可以了。”
至于为何实人账户不受反作弊机制监管,上述客服表示:“实人账户有手机、账户、IP地址,与软件不同这相当于你的朋友给你点赞,一般情况下,花在手机上的钱就是几百上千,不出意外才怪。”
对此,小红书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公安已经立案侦办关于刷单的刑事案件。刷单的识别逻辑是一套一直在变化的算法,但不能对外透露。”应公安机关的算法模型要求,不过,小红书强调,由于识别算法的更新,无论刷单团队使用什么账户,即使现在可以用真人账户进行刷单。未来可能不会,并表示如果用户接触到类似的刷单操作抖音自助平台业务下单真人,建议向平台举报。
“刷量”、“刷粉”、
“写字条”被曝光后
不少粉丝惊慌失措
……
@Thelastmemory_:担心
去年我大部分的护肤品和彩妆都是在小红书买的。 是不是假货很多? 我真的很担心我的脸。
@明沙山下的Crystal:我无语了。 我昨天刚看了笔记并买了粉底。 它是可怕的。 。 。
@白车
: 我被骗了
@只喜欢暗恋
:现在上小红书,我也不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
@胖仔味江
: 小红书确实不再是原来的小红书了。 确实很难找到认真的推荐。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假人。
@她还不到90斤:不敢再种草了
@我爱豆世界上最可爱的
:我不再相信小红书了。 我要寻找什么? 同样的产品正在大力推广。
@杨can04:刚刚在小红书买了东西,就这样吧,心碎了
南都记者调查过程中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
这些数据造假产业链
除了瞄准小红书业务
触手也伸长了
抖音、微信、微博、全民卡拉OK
等待热门平台
更直接提供自助点餐
刷量业务广度惊人
除了上述一对一咨询服务外,南都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了刷单网站。 网站为自助点餐模式,唯一客服为QQ在线客服。 订购菜单栏包括类别、产品、价格、订单号和作品ID。 网站除了小红书业务外,还有抖音、微信、微博。 、全民卡拉OK等热门平台的刷单业务。
南都记者选中“【新】小红书”的分类选项后,产品栏中出现了真粉丝、真双击、真玩等8个选项。 选择对应的产品后,价格栏自动生成一个价格范围。 ,下面还有详细的操作教程。
《开设分公司,招募代理商》
造假生产已成体系
在网站顶部,南都记者发现,这样的刷量服务还接受开设分站成为代理商。 激活页面显示,分站版本分为大众版50元和专业版200元。 专业版代理商可以开发自己的下属代理商。
至于如何盈利,子站的详细介绍中指出,“你只需要将你的子站域名发送给你的用户,他就可以下订单了。 订单支付成功后,您的账户将增加您赚取的差价金额。 您可以自行设定销售价格。”所有产品来源均由主站提供,不支持自行列出产品。整个过程的步骤清晰流畅,可见黑产已成为一个自己的系统。
对于小红书增加刷粉数量的行为,南都记者采访的三位小红书用户均表示,使用小红书的频率有所下降,因为平台上的促销活动太多,显得“不够真实”。
小陈(化名)告诉南都记者:“我经常发现很多美妆博主突然在推一款产品,一看就是促销。” 另一位小红书重度用户童童(化名)表示,近年来确实如此。 感觉平台上的产品促销多了,所以也希望小红书回归初心,为用户呈现更多好的内容。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报道
南都记者 徐冰干 实习生 王晨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