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项目,但共同的想法。 ——王叔叔
想法总是存在,但项目并不总是存在。 这取决于我的心情。
这两天的心情其实相当低落,对于新项目的工作也有些沮丧。 既然我选择了带头,我就要对这些困难做好心理准备。
沮丧并不是一件坏事。 虽然心情有些不好,但这是成长的必要过程。
令人欣喜的是,成员们的项目运作相当顺利。 路已经铺好,只需迈出大步即可。 各种疑难杂症都能轻松解决。 一时间,他产生了“万能大叔”的幻想。
别当真,这都是凭经验的。
▼
很多人在面对项目的时候都会感到困惑。 有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项目运作套路?
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2分钟,答案是:是的!
王叔在这里整理一下自己过往的操作经验一元300粉,分为4个阶段!
一期材料+资源准备期(7天)
在开始项目之前,您需要准备初步的项目材料和资源。 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更好的转化流量。
准备工作包括:
朋友圈每天发布的文章数量、发布的时间段、发布的内容要求形成模板;
通过百度搜索、贴吧、兴趣部落、自媒体平台,找到至少10个同行并添加为好友(参考同行朋友圈创建);
补充专业知识,至少要学会行业内最常用的专业术语和基本操作;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客户,然后提出各种问题,去同行那里把话说出来,保留对你的项目有利的话,把剩下的扔掉;
只有解决了项目的后端,你才能安心地向前冲锋。 例如,如果你卖教程,那么你需要解决教程问题。 无论你自己收集整理还是花钱购买,只要你能解决;
提前创建交易号,朋友圈昵称、头像、背景图统一形象,并在朋友圈发布至少5天;
在淘宝上找人拍几张宣传图。 图片的元素包括您的业务、您的个人资料、价格和购买路径。
完成以上步骤后,基本的准备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 准备工作包括朋友圈的创建、文字的交易、宣传引流的图片、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项目后端的解决方案、微信ID形象的创建、开发文案写作。 写。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入吸引流量、吸引粉丝的阶段了。 当然,不同的项目可能有不同的具体准备工作,但对于我目前正在操作的项目来说,这些就是唯一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吸粉+导粉过滤期(7天)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吸粉了。 对于大多数不懂黑科技的项目新人来说,建议使用最笨的方法来吸引粉丝,手动加人和加群。
让工作人员手动添加入群用的10部手机(10个微信ID)。 这10部手机每天至少可以增加300名粉丝。
工作人员的规则是:
300个关注者/天(可手动添加200个关注者,可被动吸引100个关注者,发送信息可免费吸引被动关注者)
40个群/天(花一点钱加入6.6元、9.9元、18.8元的付费群+花钱找人邀请你进群,邀请进群没有广告,付对方1元钱)
在加粉的过程中,我每天不间断地发10个朋友圈(靠的是朋友圈的持续影响力)。 我每天坚持这个动作,坚持一个月,我就拥有10000个微信粉丝+1200个无广告的优质微信群。
第三阶段吸粉+转化确认期(7天)
第二周加粉丝加群后,前期300*7天=2100人,40*7天=280个群。 这些人中,根据我的转化率,依靠朋友圈可以转化10人左右,通过群发宣传图片可以转化5人左右。
在朋友圈改造、群发信息改造的同时,每天手动吸引300个粉丝、40个群的动作也挡不住。 至少已经运行这么久了,我这边的wei信号稳定,没有任何问题。
这时候你就得开始计算整个转化率了。 共有2100人,完成15笔交易。 转化率是多少? 算一下,算出的结果就是第二周的粉丝转化率。
四期项目+模型放大期(7天)
这个时候你要开始测试第三周2100人的转化率。 如果第三周的转化率比第二周2100人的转化率高1.5倍左右,因为第二周添加的人,交易也可能在第4周完成,所以转化率会很高。
经过第三周和第四周的转化率测试,计算出转化率按比例增加,则可以对该项目进行规模化扩展。 放大作业的动作是扩大流量入口、增加设备、增加人力。
这四个阶段中,基础工作的准备工作最为艰巨,需要多方面同时执行,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营销基础。 但如果基础工作做好了,后期交易中用到的文字、宣传图片、好友转化、文案等都可以形成机械化操作。
▲
最痛苦的就是吸引粉丝、发朋友圈。 想要吸引粉丝,每天必须达到这个数量,并且每天发朋友圈、收集素材。 一天也不能懈怠。
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兑换、收钱的时候,因为这时候你看到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一元300粉,你会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时刻。
赚钱=硬执行+正确方法+细节优化+营销技巧+充足时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