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电商公司,拼多多2020年Q1营收达到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 迅速崛起、爆发力强的拼多多有哪些提高购买转化率的方法? 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购买转化率的定义
转化目标:也称为转化目标页面或目标页面,是指商家希望访问者在网站上完成的任务,例如注册、下单、支付等需要访问的页面。
转化:转化是指潜在客户完成促销商家期望的操作。
转化率:用户在一定时间段(一天、一周)内完成转化的次数除以促销信息的总点击次数。 转化率=转化次数/点击次数*100%
购买转化率:转化目标是用户完成订单结算,即购买转化率=用户完成订单总数/促销信息总点击次数;
(部分电商定义不同)
2、网购目标产品优劣势分类
回想一下我们开拼多多的动机,根据用户购物目标产品的强弱,可以将用户分为三类用户:目标对象明确、目标对象模糊、徘徊-无目标产品。 其实它们本质上对应着三种不同的购买路径。 对于同一个真实用户来说,当他知道自己要买鸡蛋、卫生纸时,他想买的薯片、黄瓜、鲜花等可能都没有;
拼多多在众多用户场景下模拟了商场的各种导购方式,实现无缝对接,加速用户下单; 例如,当你随意浏览时,向用户推荐各种优惠券,以及倒计时;
1、目标物品购买路径清晰
当你发现家里没有鸡蛋,想吃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知道,你得买鸡蛋了。 当你打开拼多多时,你很可能会从之前的订单中重新购买一个订单,或者从搜索栏搜索鸡蛋。 这次你不妨尝尝德清源鸡蛋。 在简单查看鸡蛋信息后,您很可能会快速下订单并完成购买。
有一天你想吃苹果,你记得上次在拼多多买了一盒苹果,又大又好吃,然后又从之前的订单买了一盒回来。
上面的场景是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物品的购买路径。 这类用户下单的入口往往是以前的订单,或者是在搜索栏中搜索到明确的关键词,而用户最终订购的商品与关键词相匹配。 很高。 而且这类购买行为的路径比较短,可以更快下单。
2、目标模糊的购买路径
天气越来越热,你想买防晒霜,但你不知道该买喷雾型还是涂抹型,AHC还是安耐晒,还是便宜点的涂脚?
这时用户的目标产品比较模糊,他可能会在搜索栏搜索防晒霜,多方对比,然后下单;
夏天到了,你想买一双,但不知道该买凉鞋、小白鞋、其他单鞋等吗?
有可能用户会先浏览女鞋主题栏,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鞋子,然后下单;
这类用户的购买路径往往比较曲折,转化周期也比较长;
3.浏览购买路径
拼多多用户记得今天要到多多梦工厂打卡,做浏览商品等任务。 他们只是四处闲逛了一会儿。 然后他们看到有湿巾在卖,就进去看看。 他们非常实惠。 想到夏天快到了,他们可以多准备一些。 湿巾,如果可以的话我会下订单。
上述场景是用户在闲逛时发生的购买。 因此,拼多多也做了很多导购游戏,让用户玩一些游戏,比如多多梦工厂。 经过两周的努力,用户签到、浏览产品、搜索。 完成某个产品的任务获得了免费产品。 在这个徘徊的过程中,拼多多利用其在产品推荐方面的优势,完成了徘徊用户的购买转化。
三、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的途径 1、免费刺激
拼多多一开始就广泛流传通过帮助免费获得产品,因为免费对于所有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一方面完成拼多多用户本身的获取,另一方面用户完成从下单到收货的流程,完成用户对拼多多的电商了解;
目前,拼多多还有其他几项“免费”获得产品的活动。 目前的活动除了吸引新客之外,还有其他导购效果;
2. 低价激励和促销来推动购买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类似上述的低价促销活动。 对于任何一家电商公司来说,低价促销总能吸引一批潜在用户完成订单。 从一开始到现在,拼多多的产品价格一直比较低。 黄峥曾表示,他发现很多用户无论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如何,都在乎比价。 所以拼多多的产品基本上比其他平台便宜,而且还包邮。
拼多多也有很多促销活动,很多都是和淘宝类似的。 它们是对原有传统低价促销方式的改变。 如果还有电商推出2元特价促销,估计也能吸引一批用户。 这里我们只对百亿补贴和现金签到做一些分析。
百亿补贴:
100亿这个数字绝对是足够有吸引力的。 用户获得以下认知:
现金入住:
过去,用户登录时会获得积分,然后用户可以使用这些积分来兑换产品。 后期淘宝币也可以直接抵扣,而且仅限部分产品; 而拼多多的现金签到不仅给用户现金,还给用户送12小时现金红包。 页面底部有相应的推荐产品,以吸引用户购买。 一;
3、“红包”吸引(你)吸引(huo)
拼多多红包无处不在!
红包让人兴奋,让人兴奋。 从微信红包的火爆,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红包的喜爱。 拼多多的红包形式与微信红包非常相似拼多多助力现金最后0.01解决办法,并且比优惠券形式更具吸引力。 因为很多用户已经形成了对优惠券以及必须买多少才可以使用优惠券的认识,所以未来更能吸引用户的还是一些无门槛的优惠券。 用户对红包的认知是钱,直接钱,用户积极性很高。
后期有些红包本质上就是优惠券。 在拼多多发放的红包中,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这是很好的用户体验。 拼多多的后台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分组分析。
4. 订单模式
过去有很多电商公司在做团购。 首先,基于用户购物时的从众心理。 别人都买了,你也可以考虑要不要买。 其次,团购折扣更大,用户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 相同的产品。 但后来很多用户发现,团购的折扣并没有大多少?
我们来看看拼多多的订单购买模式。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单独购买。 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单独购买吗?
第一,价格差异非常明显,大多数用户不会选择更贵的; 其次,拼多多的点餐多为2至3人模式,数量很少。 即使是个人发起订购,也会很快被未知用户完成。 您的订单; 第三,如果你实在赶时间,可以参与别人的点餐,而且是两人点餐,速度非常快,解决了之前十人以上团购吸引用户的难题。 毕竟,在同一时期内与周围的朋友购买相同产品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单独购买呢? 笔者认为,拼多多在下单按钮上直接显示价格是大有学问的。
总之,拼多多在订单页面的交互设计细节上将Buy Now发挥到了极致,让用户能够快速下单并完成购物转化。
5.倒计时模式
为什么没有引起用户的反感?
因为用户经常在商场听到促销仅限一天,所以想买就赶快吧! ! !
而且给出的低价和折扣是真实的,用户是可以感受到的!
而这个功能确实加快了用户下单和决策的速度。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生活节奏加快,在获取利益的同时注重效率。
6.删除购物车
为什么要删除购物车? 特别颠覆的造型。
这不是“我们与众不同!”,而是让用户尽快购买!
而且,拼多多的模式是,用户不需要收集很多产品就能享受折扣。 单独购买还可以享受折扣。 这更像是当他们说要购买时的购买心理影响。 如果用户看好,拼多多会给你足够的低价、足够的红包、优惠券,满足你的下单冲动。
当然,如果用户选择一些复杂的产品,比如女装,他可能需要做一些比较,先添加到收藏夹,然后货比三家,然后进入购买流程。 那么是否可以有一个2-4个产品的对比列表,方便模糊的用户做出更合适的选择呢?
7. 实时个性化推荐
推荐系统的算法技术由来已久,采用常见的协同过滤算法来完成产品召回过程。
主要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产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的算法实现过程:
根据历史数据收集用户偏好; 找到相似的用户来推荐他们购买的产品;
基于产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更加关注用户的产品点击数据; 找到用户更感兴趣的类似产品
第一类推荐行为更像是你最好的朋友或好朋友向你推荐产品; 当你看到你最好的朋友穿的口红很好看时,你可能会问你最好的朋友这是什么颜色的口红,然后你最好的朋友推荐给你。 尝试一个。 其技术原理是在一个大的用户群体中,可以对用户进行聚类,按组进行分析。 如果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在口红偏好属性上有很高的相似度,他们就会向你推荐与你最好的朋友相似的同款口红;
第二种推荐行为更像是化妆品店的导购员向你推荐产品; 她看到你在看几个品牌的乳液,然后过来问你要不要买乳液,然后询问你的购物需求,然后根据她的经验和专业程度向你推荐产品;
因此,另一类推荐算法是综合推荐。 上述两种类型的组合,召回不完全相似的产品,然后将产品按重要程度排序,展示在前端供用户浏览和选择;
推荐算法在电子商务中非常有用,可以节省用户选择产品的时间。
拼多多的推荐系统非常实时。 如果你连续多次点击查看小龙虾,在任何一个页面都会看到相应的小龙虾产品推荐,而且都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小龙虾品种,还会给你推送一个“红色”信封”鼓励您完成小龙虾的购买。
八、排名
在订购页面,如果商品进入排行榜,则会相应显示,并有具体的数字排名;
点击进入畅销榜,还有好评榜;
因为电商用户基本上非常关注产品的销量和质量评价;
畅销榜上有拼多多自己的热销指数,与传统的交易数展示不同。 不同产品的购买属性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手表的销量和卫生纸的销量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给出的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指标;
还有一个细节。 拼多多还解释称,数据来源为最近7天的销售额和总交易数据。 首先,7天一周的数据非常合理,这给了商家很多机会,也给了用户更多更好的质量。 替代产品。
在好评列表中,每个产品的底部都有一个评价栏,用于显示用户的评价内容。 这个交互设计也相当不错。
有可能用户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从这些排名中选择了销量好、评价好的综合产品。
9.游戏导购
拼多多从一开始就用游戏思维做电商,而且做得非常专业! !
4. 购买链接模型分析 1. 广告用户转化链接模型
AIDMA是美国广告科学家刘易斯于1898年提出的一种营销模式。它描述了消费者从看到广告到做出购买的心理过程。
AISAS模型是电通于2005年提出的一种适合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广告模型。
以上两种模式都是营销广告模式,揭示了如何引导用户,完成用户广告点击转化。 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解释用户转化路径也值得电商导购学习和参考。
2.电商转化环节
回想一下之前提到的电商用户路径的分类。 根据用户购买商品目标的强弱,可以分为购买目标明确的链接、购买目标模糊的链接、徘徊链接。 根据以上分析,总结一下,在理想条件下,这些链接对于三类用户来说是完整的链接模型。
(1) 目标明确链接
从搜索、以前的订单或首页推荐中打开你想购买的产品,结合价格和你的心理预算,然后完成订单。 那么,对于店铺和平台来说最完美的期望就是用户也可以复购。 那么就是平台和店铺如何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 那么拼多多平台帮助商家为种子用户构建正向复购体系,维持用户的店铺认知度和产品认知度,更快地完成购买转化。
(2)购买目标模糊链接模型
拼多多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做了很多让用户在购物过程中兴奋的事情。 他们可以收到随机红包、大礼盒和巨额优惠券,而且有效期很短。 如果产品合适,用户就会非常愿意完成购物。
比如,在水果店买两根黄瓜需要5元钱,但从拼多多上的各种折扣来看,只要11元就可以买到一箱3公斤的黄瓜。 是不是非常实惠又划算呢? 到时候可以用刀把黄瓜切碎,生吃,一起当黄瓜面膜用。 这确实是实惠且令人兴奋的。 我们下订单吧。
(3) 游走链路模型
在徘徊环节,拼多多发挥了实时、及时的个人推荐系统的威力。 在用户闲逛的同时,我们可以敏锐地发现用户潜在感兴趣的产品。就像你去商场买菜,突然看到牙膏促销,你拿起来看一看,然后导购阿姨告诉你现在就买这款牙膏,送你一支牙刷作为礼物,而且活动仅限这两天。 您要考虑购买吗? 向下? 就像你去买化妆品,不知道买哪款洗面奶时,导购员会过来介绍产品,从是否补水、是否温和、是否温和等方面推荐适合你的产品。它适合您的皮肤。 如果你正在犹豫,那位女士会猜测你可能更想买哪种产品,然后告诉你这款洗面奶还在打折。 你可以先买一个试试,她也可以寄给你一两个样品。 那么拼多多的个人推文就起到了导购的作用。
这或许是未来电商AI导购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那么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个用户逛了一圈,发现没有一个产品让他印象深刻,或者对任何一个产品都不感兴趣,那么这个用户就很难完成购买和订单转化。
作为普通用户,需要购买很多生活用品,而可能总有一款产品值得购买。
以上模型是理想的用户路径展示。 现实中,大多数用户路径比这复杂得多,因此需要相应的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产品经理等来分析用户行为路径数据。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5. 个人提示
在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方面,拼多多做得很好,还有更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也提到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以及关于社交模块和游戏模块的一些想法。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购买建议:
6.背后的好创意——商业模式
拼多多的崛起源于一个好主意。 它用游戏+社交的思维做电商,抓住用户低价购买的心理,掀起了主力免费拿货的热潮。 并且在用户粘性方面也做得很好。 现金红包、多多赚等培养了用户闲暇时登录拼多多购物购买的行为习惯。
抓住用户趋势——移动互联网+农村电商
在移动互联网繁荣时代,用户基数庞大且不断上升,电子商务不断发展。 此外,配合政府对农村电商的支持政策,我们为各类果农、商家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用户群体。
为门店提供优质服务——B2C平台
低廉价格的背后,还有拼多多为商家提供的各种贴心服务。 从进入平台到产品上线,产品物流配送都有很好的指导和服务。 具体来说,拼多多的开放平台可见一斑。
拼多多也在帮助一些主机厂做自己的品牌产品,太棒了!
强大的品牌营销-PDD
拼多多在各大平台的广告投放上不遗余力,在微信平台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用户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影响力,为用户增长做出贡献。
拼多多于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可见百亿补贴持续推进,实现品牌建设。 拼多多还将大部分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公司业务和升级技术。 黄峥本人也表示,拼多多的文化仍然是创业文化和奋斗战场,致力于为商家和买家提供优质服务。
2019年12月31日,PDD赞助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 虽然促销氛围浓厚,但提升了广大网友对拼多多红包电商和海量销售的用户认知度。
还有iPhone低价补贴等活动~~~
概括
拼多多的成功是巨大的。 五年来迅速崛起拼多多助力现金最后0.01解决办法,难以复制。 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很多思维方式来提高用户对自家产品的认知度,增加转化。
作为电商平台,拼多多结合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实现了网上商城的AI导购模式,还原了真实大型超市、大卖场的竞价活动效果。 为用户提供低价的商品选择,根据用户的点击历史和画像数据向用户推荐更多精彩的商品,并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折扣,以打动用户下单并完成支付。 买吧,真的很合适。 如果您购买它,您将获得所有可以获得的折扣。 仅限一天,赶快下单吧!
拼多多的社交模块也非常强大,不容小觑!
参考:
拼多多产品深度剖析:产品分析(二)
2020年,“整合营销”已远去,“链接时代”来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