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交通管理经验
我写文章的时候写过一句话:有时候在海里冲浪,溺水的往往是职业选手。
起初我们团队擅长的是公众号流量,但后来我们发现今年的裂变已经结束了。 一方面是平台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羊毛党的大量进入。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短视频项目,前期主要关注抖音小红书。 我们很快在抖音上获得了数百万粉丝,但K12的抖音粉丝毫无价值,基本上无法转化。 小红书上也是如此。 一个月做了几百万粉丝,发现更适合种草,而且粉丝不能倒掉。
7月份,我们重新思考了整个逻辑,查看了所有短视频应用的活跃列表,突然发现了我们之前错过的庞然大物——快手。 (以前确实见过快手,但没意识到它这么重要。
我们主要研究新的低价流量,发现一个规律:大平台的出现往往超出了精英们的视野很长一段时间。 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而是被某种固有的印象所阻碍,无法去探索。 但当这个平台真正发展起来时,你就无法跟上。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了解,我发现快手符合我们教育流量的核心准则,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
综上所述,快手是目前最好的通过好内容赢得信任的短视频平台。
2、教育企业入局快手的核心逻辑
作为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加盟快手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我大致可以总结出5点:
1)成本低
企业成长的三种核心方式,正如埃里克·赖斯在《精益创业》中所说,可以分为粘性增长、裂变式增长和付费式增长。
图片:龙工火火《进阶作战》
目前主流互联网教育公司普遍以投放为主,自营和裂变流量为辅。 其中,自营和裂变流量主要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如果是纯粹的投放方式,流量行业有句名言:“只有今天的流量才是最便宜的”。 因此,流量的价格在广告方面只会越来越贵。 在碎片化的教育市场中,很难出现拐点。 高昂的营销成本也成为不少教育企业的“致命弱点”。
有两种方法可以摆脱高昂的流量成本。 一种是通过裂变,但裂变有一个核心约束,那就是平台本身的规则。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来解释裂变天花板的存在:如果每个公司都可以在微信上花50毛钱获得一个粉丝,那为什么还要费劲去广电通呢? 因此,微信对群裂变、签到等低成本刷屏方式的打击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转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裂变不能做,而是更适合企业的前中期以及流量AARRR模型中的Revenue环节之后。
另一种逻辑是通过粘性增长,即自营流量。 产生自营流量的第一个途径是通过品牌。 这也是教育企业的终极梦想。 品牌占领心智,大规模降低获客成本。 市面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少,因为除非一个品牌在短时间内花钱(花钱不一定有效果),否则一定是一个口碑发酵和积累的过程,这需要时间和复利。
另一种方式是自营大流量池。 例如,早期的三好网有一个自营的微信公众号矩阵; 今年上市的跟谁学,通过配售、裂变,反向转型为自营账户。
但基于微信的低成本自营流量池时代已经过去,打开率从几年前的5%下降到1.5%。
同比看快手,如果一个账号有10万粉丝,那么它的每个视频的浏览量基本上都会在1万以上。 以此推算,快手视频的打开率将超过10%。
此外,快手自营流量池的核心逻辑是低成本。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只需要几个老师和操作人员就可以解决问题; 从效果来看,形成的流量池可以重复使用。 而且,快手的流量池与公众号的流量池不同。 通过快手的直播,流量池并没有被消耗,而是在向相反的方向增长,因为它更有粘性。
图:某账号直播粉丝上涨
2)高转化率
说到反向增强,这里就要提到第二点。 快手的流量转化率高。 这里的高转化是从转化路径来理解的。
这意味着什么? 在教育交易中,一般存在三个要素:需求、购买力和信任。 只有满足这三个要素才能达成交易,但这三个要素的组合是不同的。
传统的方法是首先筛选需求,从信息流的各个地方获取实例。 此步骤通常由市场学生完成。 下一步就交给销售同学了。 如果是电话销售,他们通常会筛选用户是否有电脑或者其他监听设备,这是一种变相的购买力筛选。 接下来,通过销售的“长久之爱”,完成信任的步骤快手快速提高粉丝的技巧,最终达成交易。 交易完成后,老师将其交接并开始上课。 这个过程一共经历了三波人,营销、销售和老师。
在快手的体系中,第一步是建立信任感。 基础是只有当用户相信你时,他们才会每天阅读你的内容。 那么在这个环节,老师就完成了前提的获客工作。
对于视频获客来说,为什么前端进来之后转化率会更好呢? 类比电商,视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增强形式的页面。
用户通过前端进来之后,中端通过销售来完成,这时候就非常顺利了。 最后,老师开始上课。 在这个交易系统中,如果先建立信任,它的核心转化率肯定会很高。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下在快手上这样做的效率如何。 一是今年淘宝转化率最高的主播。 前十名基本都在快手上。 另一种是找微商组团的逻辑,这是今年青年赛道上最流行的。 其核心本质是首先建立信任。 因为微商群体已经有了信任感,你只需添一把柴,而不用自己去生火。
总结起来,高转化率就是通过教研前端获客,提高转化率。
3)损失少
第三点是损失少。 核心逻辑是,我们首先将快手定义为一个引流平台。 快手损失是最小的,分享到微信也可以在小程序页面显示。
而且,快手本身更接近私人领域。 这里我们可以提一下快手和抖音的区别。 从产品形态来说,我们只讲一点。 当你打开抖音首页时,是“推荐”,当你打开快手,首页是“关注”。 这也决定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者生态和变现方式。
在抖音的推荐逻辑下,创作者需要不断迭代好的内容,而粉丝本身的价值并不大,因为不存在打开率这样的东西。 在快手的注意力逻辑下,创作者本身受到保护,拥有自己的流量池。
4)间隙大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快手就像是2014年的公众号。如果你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公众号周期,你会发现2014年是公众号爆发的起点,号主的商业化也开始了。发芽。
快手教育也是如此。 有的人赚了钱,有的人则觉得在这个平台上赚不到钱。 但有时非共识往往也意味着机会。 这取决于你如何理解长期主义。
首先,创作者领域存在较大的空缺。 尽管快手拥有超过99万名教师,但与快手近3亿的日活跃用户相比,实际上还远远不够。 简单来说,就是需求巨大而供给不足。
5)下沉很多
很多教育企业都想把业务下沉,所以这无疑是最好的战场。 但大量下沉并不意味着快手用户下沉。 快手总市场DAU接近3亿。 谈论用户是否下沉是没有意义的。 相反,快手今年新增的用户不少来自一二线以及南方市场。
3. 如何创建快手账号并增加粉丝
很多同事朋友会问如何在快手上快速获得粉丝? 虽然暂时跑得快了一点,但说实话,快手确实博大精深。 我这里的意思是,你试图深入了解快手快手快速提高粉丝的技巧,然后你发现你所知道的仍然是冰山一角。 这也是快手的伟大之处。 在某种程度上,它就像现实社会的反映,原子和比特融合在一起。
我们前期也调查了很多基层老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你要极其有耐心,花更多的时间。” 这是快手记账最大的方法论,剩下的就是技巧了。
下面就免不了,我就讲几个快手涨粉的技巧。
1)作品日常照增加粉丝
当你拍摄日常作品并获得粉丝时,其实重要的不是作品的形式,而是内容本身。 我把流程分为5个步骤:定位、选题、内容拍摄、封面、发布。 最重要的环节是定位和选题。
我们先来说说定位。 定位的核心逻辑是解决“你是谁”的问题。 这也是快手的根本,就是你需要让快手的算法和用户认识你。
算法对你的了解程度是你拍摄的作品质量稳定、声音图像一致、场域垂直。 用户对你的了解程度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你主要教给我们什么内容。
快手的好老师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标签清晰,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标签。 比如《阿柴哥数学课堂》,通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到他的标签是:“数学老师”、“粤语”、“初高中”、“数学”、“搞笑”。
一个老师身上的标签越多,他的旗帜越清晰,他能做到的概率就越大。
第二步是选择主题。 其实选题逻辑和我们之前的公众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些,你可以看我去年写的《高级操作》,里面有详细的解释。
第三步是射击,这基本上就是正常的玩法了。 这里拍摄有一个陷阱:我们之前一直在盲目追求好的设备。 比如为了展示效果,我们买了200块钱的粉笔。 事实上,我们忽略了快手射击的核心要素——真实感。 换句话说,内容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个是标题封面。 与抖音视频有很大不同的是,快手采用了双栏展示逻辑。 用户首先看到视频封面,然后点击它,所以这里的封面非常重要,类似于公众号的标题。 相同的。 优化封面的逻辑是标题的位置、颜色、字体大小。 可以将它们排列组合起来进行A/B测试,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最后一步是发布。 发布后,需要统计数据反馈。 不要以为发布之后就结束了。 事实上,出版后才刚刚开始。
2)关注热点获取粉丝
除了一些季节性热点,比如节日,更重要的是关注一些教学或者老师相关的热点。 例如,快手的“公益教学”在10月份就很受欢迎。
格式非常简单。 老师拿着一张纸,不停地做旋转木马。 与我们合作的一位老师的单个视频观看次数超过 1000 万次,并获得了超过 30 万粉丝。
3)通过直播增加粉丝
直播是快手最佳方式之一。 对于通过直播增加粉丝,可以用一句流行的说法来解释:“直播好玩一时直播好玩一时”。 快手上的粉丝粘性很强,当你的粉丝超过几万时,就可以尝试直播。
直播增加粉丝的技巧有哪些? 其实可以要求大家在直播间分享微信链接,或者发红包、收麦等,也可以提高增加粉丝的效率。
4) 冲上排行榜赢得粉丝
排名带来的粉丝增长来自于电商和娱乐主播的玩法,常见的例子就是“一剑成群”。 一剑指的是穿云箭,一组指的是1314个西瓜。
在教育中,直接赠送一套剑的情况并不常见。 前期可以赠送少量礼物,占据排行榜前列。 然后提前和直播老师达成协议,引导用户关注你的账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