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月15日晚会上,银发族的消费问题占据了很大篇幅。 直播悲情剧害老人,免费说书机暗藏天价药品骗局,激起了很多人的愤怒。
痛苦剧直播引起了老年人的注意,骗走了父母的感情,掏空了他们的钱包。 很多人不知道,在锄强扶弱、调解纠纷的曲折离奇故事背后,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团队,雇人写剧本、搭建场景、找人演。并合作。 这次行动的目的是在合适的时间植入保健品和古董进行出售。 主播们用正能量的口号,纷纷收割老人。
老年人退休后长期闲置在家,很容易陷入一些阴谋之中。 比如,有的老年人关注惩恶扬善的正能量主播,认为买东西是帮助“好人”、杀“坏人”; 有些家长心软,被主播制造的一些悲惨故事所感动,用疯狂抢购来表达自己的同情心。
家长沉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主播套路深厚。 除了在剧本和场景上下功夫,还有主播专门“攻心”老人,称呼老人为“爸爸妈妈”,表现“礼貌懂事”,甚至保持一对一私下里的关系,充满了阿谀奉承和吉祥话,父母都戴着高帽子,我高兴地付了钱。
最终,利润丰厚的产品被抢购一空。 主播拿走了近70%的利润,供应商拿到了20%左右的利润。 短视频平台也拿了很多佣金,受伤的只有家里堆积的“三无”。 产品,假冒老年人古董。
01
两年花掉15万
老人沉迷演戏的直播间
61岁的国强是一名来自武汉的离休干部。 早年喜欢收藏字画。 退休后,他迷上了情感直播。 我们所认为的院线直播和预售,在家长眼中是完全不同的。 国强说,“我关注的都是正能量的主播,大概有10个左右,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帮助人们调解纠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惩罚坏人。”
在他看来,“社会上有些现象不太好,当人们有问题的时候,没有人能帮助他们。这些正能量主播是在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他们不是来卖货的,而是来处理货的。”并帮助受害人筹集资金,而且产品都是正规品牌的好产品。”国强告诉深然。
他看直播已经有两三年了。 他自称在字画、陶瓷、玉器玉石、保健品、各种生活用品等方面花费了约15万元。 对于这样的直播他是深信不疑的。 下图为国强在直播间购买的部分产品。 据他介绍,以下每件物品的进货价格都在500元左右,“市场价格超过1万元”。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国强对自己很有信心,“我不会相信大多数人,我从不接听诈骗电话,但我买的东西都是真的。我有社会经验,对古董古董也有一点了解,我以前也去过。” ” 拍卖。 再说了,这是一个法治社会。 主播都是经过平台认证的,我们买的东西都有各种认证证书。 再说了,如果有人敢造假币快手买直播间人数,那也不是丢了脑袋的事。 ?”
当沉然问他买的东西有没有经过鉴定时,国强说:“这些肯定是真的,我亲眼看到主播从豪门地宫里拿出来的,这样的东西想拿出来太难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很危险,我打算把所有的东西都收集起来,这就是财富,这就是我的投资行为。”
小轩这几年一直在国外。 她妈妈沉迷于直播间。 主播和小轩的妈妈互相称呼“儿子”和“妈妈”。 小轩告诉沉然,主播的直播直播间已经寻找妈妈一年多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遇到各种坏人的阻碍。 在这个过程中,他先找到了自己的妹妹,但妹妹却被养父养母收养了。 ,就是所谓的“坏人”的虐待。 无独有偶,主播遇到的“坏人”名下都有公司,于是主播抢走了他们公司的产品,低价送给直播间的粉丝,作为福利,也是对“坏人”的惩罚。
妈妈入戏后疯狂到什么程度? ”直播间说主播的妹妹被打住院了,我妈说要飞过去帮忙照顾妹妹。我妈还私信给主播说,如果找到她的话妈妈,她愿意帮主播照顾她妈妈。妈妈也想帮主播照顾她的钱,所以她就疯狂地在直播间里买东西。还有一次她想给主播寄东西,但对方没有告诉她地址,她就把东西寄给了主播所在的大连的一个同学,并让主播去那里。结果,没人拿走。”
小轩算了一下,一年多的时间里,妈妈在直播间的花费就超过了五万块钱。 家里堆满了快递箱,她的家就像一个快递站。 她买了古董字画、保健品、珠宝手表、衣服、生活用品等。除了睡觉,小轩妈妈每天几乎看直播十几个小时。
除了帮助主播之外,小轩妈妈买东西的时候也有一种心态,就是占便宜,有赚钱的机会。 “我妈妈买了字画,直播间市场价一万多元,她以199元的福利价卖给粉丝,她认为买了再卖也能赚钱,所以她有一次,我妈妈花了几十块钱买了6桶,我说可以把洗发水卖给当地的理发店,但我一问,他们就不接受。 小轩听后哭笑不得。
可能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父母竟然沉迷直播间。 小轩此前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了很多主播被曝光的案例,并拿给妈妈看。 结果她妈妈说:“他们说的可能是假话,但这是真的。” 这甚至在3月15日的聚会上也被曝光。 套路曝光后,深然联系的一位长期沉迷此类直播的老人仍固执地说:“我看的直播都是真实的,3.15曝光的主播与他们无关。”我追随的锚。”
可见痛剧直播间对这一代老年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02
编写剧本并设置病房场景
深爱剧直播套路
此次3月15日聚会中提到的账号包括:马红亮、高冷、小张硕石、辉哥、俊安、二良二伯、方明快。 事实上,这种类型的直播间不计其数。 一旦老年人关注一两个这样的直播间,算法推荐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给他们。
在平台上,抖音、快手、视频账号都可以进行此类直播。 从内容上来说,这些直播间里常年都有大剧上演。 有主播寻找亲人、助民讲和、解救人质、追踪受害者、为粉丝调解家庭纠纷、帮助丈夫出轨的妻子抓小三。 狗跳是家长们爱看的主题。
这类直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剧本,在表演悲伤剧的同时,还植入产品来卖货。
央视3月15日报道,和合工作室是一家专门运营此类直播的公司。 该公司员工承认,主播所说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按照剧本表演的。 她本人也曾多次客串过。 “我是副播,剧本基本都是提前写好的,按照主持人说的做,让你骂就骂,让你装可怜就装可怜。”
这位员工表示,直播的一个关键就是把合适的产品放到合适的剧情里。 “你想卖什么产品,想要爆款,就放到节目里就可以了。有的提前展示,让粉丝觉得你不是在卖货,而是在做好事。”
为了让编造的剧情更加真实,公司甚至搭建了一个看起来像医院病房的场景,里面有床和氧气瓶。 这种场景使用率非常高,编造的故事中也包括病房里的病人。 你能赢得老人的信任和同情。
从悲情剧转为卖货,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惩罚“坏人”。 直播间故事中的坏人通常都有公司。 主播们通过各种手段抢到坏人的东西,低价卖给粉丝作为福利。 你可以同时利用并惩罚坏人; 二是帮助“好人”。 比如,“好人”遇到困难后,主播号召粉丝买东西帮助别人。
此前有媒体报道过此类“痛剧”背后的产业链。 报道提到,这些频繁出现在直播间、短视频中的情感主播、健康达人,很多都是媒体公司孵化包装的。 直播背后有一条从演员包装到视频直播,再到销售和收割的老年粉丝产业链。 所销售的产品大多是利润丰厚、夸张甚至有假货嫌疑的产品。
除了这些常规套路之外,还有不少主播的做法也非常“聪明”。 可以说,他们把“真诚是最大的套路”这句话运用到了极致。
小轩告诉沉然,她妈妈跟着的寻亲主播会请直播间里的老人帮他出出主意,如何对抗坏人。 她妈妈每天都会给主播发私信给她出谋划策,主播两三天就会回复一次,而且还很讨好。 说:“妈妈,你给的建议很有用,你是我的军师”、“我很依赖妈妈,你不能离开我”……这样的赞美之词让妈妈更加过瘾了。
主播还对小轩妈妈说:“妈妈,你需要什么东西,不用买,告诉我的助理,我就给你。” 2023年春节期间,小轩妈妈确实收到了主播送的肉和蔬菜。 和空气净化器。 可以说,这些主播为了赢得人心、取得老人的信任,着实下了很大的功夫。
此外,主播还有团队协助维护粉丝。 小轩的妈妈加入了主播的粉丝团,并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了别人。 自称粉丝的人加了她微信,讨论直播内容。 小轩猜测那些人是主播团队的工作人员,因为她注意到妈妈有一段时间不让看直播,那些人用微信问:“你最近怎么样?” “最近XX主播又更新了,你没看吗?” 就在小轩删除了对方的微信后不久,对方就更换了头像,并用同一个微信号再次添加了好友。
小轩曾用妈妈的短视频账号给主播发私信,称“以后不要给我妈妈发私信,不然我投诉你”。 对方回道:“你没照顾好你妈妈,关我什么事?”
“我在平台上举报过多次,有的直播间举报一两次就被封了,但很快又会开通另一个直播间。有的举报过几次但没有成功,系统显示证据不足。”举报需要大量详细信息,光靠看直播很难得到切实的证据。”萧轩已经快束手无策了。
除了保护粉丝的情节和套路外,这类直播间销售的产品也有共同特点,比如迎合老年人心理,市场价格参差不齐,难以对标,利润率极高,维权困难。
这些主播销售的第一类商品是保健品。 老年人重视自己的健康,最容易陷入此类直播的陷阱。 保健品的利润是出了名的。 第二类是珠宝玉石、字画、珠子、陶瓷。 这类东西据说有投资和收藏价值,而且很容易以捡漏为由吸引老人。 但仿品和正品的价值却相差甚远,其间的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03
这背后到底有多少利润?
演戏式直播背后谁能获得最大利润?
第一个受益者当然是主播,其次是供应商,最后是收取佣金的短视频平台。
此次3月15日曝光的案件中,就有一起“小张硕事”从演艺圈转行兜售所谓肺部“特效药”的案件。 事实上,央视记者了解到,该产品类型为压片糖。 只是一个普通的食物。 《小张说》用荒诞的故事情节,把一种普通的食物宣传为特效药。
随后,央视记者找到了该产品背后的丽格供应链负责人尹经理。 对方表示,丽格供应链主要是寻找合适的产品,并为主播提供场地。 公司货架上有数百种产品,其中大部分是加压产品。 糖果、固体饮料等常见食品。 尹经理坦言,直播间讲的故事都是编出来的,演员是花钱请的,剧本是编剧和导演写的。 很多直播打着调解矛盾纠纷的旗号,就是为了欺骗老年人购买产品,主播得到的好处是非常大的。
骊歌供应链的王经理也提到:“这个东西我拿到的时候是1.2元,这个(产品)大概卖了10到2000万盒,我们卖10盒99元,给主播佣金80元,也就是说主播99元里面赚80元。”
从上述的股权结构中不难看出,由于主播是整个流程的核心要素,所以他获得的利润是最高的,达到80%,供应商拿走10%的利润。 在此基础上,根据品类的不同,主播利润的10%左右可能会被平台委托。 除去这部分快手买直播间人数,主播还能获得70%左右的利润。 整个事件中,唯一遭受损失的就是“被卖了、帮忙赔钱”的老人。
父母如此容易被愚弄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主播的套路以及直播间长期训练,确实给老人家打下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而且,大部分主播都已经想到了账号被封的借口,那就是“黑粉投诉、敌人报复”。 主播们也会利用备份账号提前吸引粉丝的注意力。
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教授窦东辉分析,大多数老年人处于“空巢期”,对社会归属感的心理需求更加强烈。 直播间打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家人”和“父母”的名字以及同龄人都是一样的。 爱好者聚集营造的氛围给了老年人情感寄托,购买行为成为强化身份的“参与凭证”。
沉迷于这些直播间的老年人中,不少是受过高等教育、退休前有正式工作的高学历人群。 小轩分析,部分原因是父母退休后有大量的时间和养老金,有钱有闲。 另外,主播利用很多老人孩子不在身边的情况,“这几年我一直在国外,我妈妈几乎把主播当成自己的孩子,有点像把母爱错放在了那个主播身上” ”。 还有一个原因是,小轩觉得妈妈单纯、善良,很有同情心,而且还喜欢占便宜。
不少人也认为,老年人缺乏辨别能力,短视频平台有责任履行监管义务。 平台监管缺失也是此类乱象泛滥的原因之一。 “希望今后平台能够严格审查此类虚假情感、真实欺骗的直播账号,永久封禁账号,严防相关主播换‘马甲’卷土重来。” 小轩说道。
互联网不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 事实上,这类院线直播早已涉及虚假宣传。 北京智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胜指出,无论何种商业模式,产品责任、商业法规、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落实都是一样的。 如果生产者、销售者、视频平台、主播参与虚假宣传,都将触犯法律。 根据产品质量管理规定,欺骗消费者,或者以“高价销售商品、炒作炒作”等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承担赔偿或者连带责任;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要加大对销售假冒直播的处罚力度,除了建立黑名单制度外,还需要跨部门监管,直播营销行业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平台要要求实名制避免某个公司或个人主播重复开新账号,用新马甲欺骗消费者。”李胜说。
如果这样的直播间发生大规模纠纷,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呢? 李胜建议:先与主播和网络平台协商。 如果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请寻求平台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介入。 如果金额较大,您可以提起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归根结底,要想真正把老年人从“痛剧”、卖货的泥潭中拉出来,或许还需要他们自己醒悟。 孩子们能做的就是帮助老人丰富生活,多陪陪老人,倾听老人的诉求,教育老人更多的互联网知识。
*本文图片来自pexels。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强、晓轩均为化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