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产品分析:从冷启动到野蛮生长期,探讨买粉丝与广告变现的变化

最近越来越多人开始分析抖音的产品,关于抖音的文章更是铺天盖地。我接触抖音比较早,也写过抖音的产品分析报告,看了半年,看抖音的颜值,超越美女镜头,现在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标配。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抖音买粉和抖音广告变现。

从产品冷启动到现在的野蛮成长期,抖音的产品变化必须说是非常不一样的,抖音当时非常纯粹,没有广告,当然这也符合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

过去抖音技术流量占据了大半江山,如今抖音已经成为小众生活百科的发源地、网红产品的起源地,产品内容标准也随着产品所处的阶段而发生改变。

抖音的产品分析:从冷启动到野蛮生长期,探讨买粉丝与广告变现的变化

如今抖音已经开始走向商业化,产品里有广告,还有淘宝跳转功能出现,毕竟产品最终的目的是盈利。有人说抖音变了,看不到那么多技术视频了,有人说现在更加扎根,丰富了内容的覆盖面。

作为产品之王,关键在于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好,让用户更喜欢。抖音火爆抖音用户,巨大的流量已经被商业化,很多企业明星都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来运营抖音,包括在抖音上买粉、买流量。

虽然广告的出现并不能影响太多的用户,但水至清则无水,水至清则无船,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尤其是低级广告冲击力非常大,与产品调性不匹配,这样的广告效果不明显,对用户也有一定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人都逃不过广告,广告已经侵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报刊杂志广告、车身广告、公交车广告、户外广告,现在连刷刷刷、摇一摇都会有广告,作为观众我们有些人会觉得顺眼,有些人会觉得眼睛一瞬间被强奸了。

这里,抖音爸爸想到的广告词是“你关心的标题”。大家都知道,推荐算法中标题的算法很厉害,我相信在广告推送中加上一个很厉害的算法。

问题是,您关心哪个广告?如果您关闭它,它就不会再出现?

没办法,广告一直都在,你不用关心的是标题。

上面分别是今日头条、火山视频、西瓜视频和抖音的截图,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关闭标题广告的选项比较多,这也意味着算法也是用于广告推荐的,所以通过抖音买粉是可以获得流量推荐的。

前三次点击关闭广告,广告会弹出来,你不会感兴趣。点击之后,广告就会消失在信息流中。广告还会存在,但相关性会降低,出现的次数也会减少。这种广告对用户的影响并不大,用户可以选择忽略,看自己想看的内容。

抖音不同,基于去中心化的机制,广告被强制展示在用户面前,用户别无选择,只能占用用户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于手机端来说,如果你收到一条WAP彩信,会直接产生流量费,这是一笔成本。

观众接受广告时的三种感受

受众对广告的感知有三种类型:主动、被动和强制。

首先说一下主动接受,一个广告如果能让受众主动接受,不能说是成功的,这些广告都是靠人传人,互相欣赏,广告就离开了广告领域,除了一些经典的,已经很少了,在抖音上,我觉得除了一些大厂的广告,顺眼的也就只有蓝月的广告了。

第二种是被动接受,这种比后者好很多,一些有意无意看到的广告,如果没有太大感觉,可能就存在于这种类型中。还包括打开网站弹出的视频广告,它不会主动发现,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流广告就属于这种类型。

最后,最恶劣的形式被强行接受。毫无欣赏性,甚至令人厌恶。例如:网站恶意广告、公共交通广告等。早上的公交车上,人们仍然以蹲着的状态在公交车上做广告。广告声伴随着车厢的噪音,一遍又一遍无聊地强奸着耳朵。

抖音就是其中一种,可能没那么恶心,用户没有选择权,视频刷屏就会出现广告,不像信息流广告会无视。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广告的情怀类型,那么在广告推广中,如何被用户接受是最为关键的。

抖音上线广告功能之后,前期的广告质量还是很高的,随着广告慢慢开通,广告质量也会下降,和产品调性完全不符,而且抖音里出现各种广告,用户的负面评论也越来越明显。

以上数据来自小麦数据,App Store 近三个月评价详情,共计 88578 条评论,其中广告关键词评论 241 条,整体评价还是偏小。

从评论来看,大部分反应都是广告太多,减量后就没兴趣了。虽然这个比例不算什么,但竞品众多抖音怎么买流量上热门,谁的用户体验更好,用户会选择谁?美团打车是不是要抢走一大批滴滴打车?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关于广告推广,我一开始就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来自于一个轶事,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这是这个板块的创始人。

该产品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即用户审核功能,用户可以浏览所有用户生成的内容,看看是否可以将其包含在产品中。有一段时间,我认为评论者已经参与了该产品。其中的段落仍然令人着迷。

这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把审核广告的权力交给用户,由强制转化到主动接受。

上面是审核界面,用户点击产品中的评论,进入审核页面,有提示页面,评论标准,审核操作方式没有太大变化,其实页面的UI比之前更好了,左右滑动探针可以判断结果。还有一个举报按钮,里面有常规举报选项。

这个评论功能告诉我实话,真实性我怀疑,也不知道用户评论的权重,但是确实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和用户建立了信任关系,和用户构建了关系链,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模式,提升抖音的用户体验。

以上就是用户观看广告的流程,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投稿作品的功能,并且直接跳转到正常拍摄页面,页面间跳转并不困难。

这跟小米社区用户的需求类似,由员工收集,并转入下次更新,为了大大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前期肯定需要一定的兴趣诱惑,让用户养成看广告的习惯。

比如点评广告红包、广告创意大赛等无形中增加每个用户的功能性的方式都已经实现。当你的广告或创意被采纳时,账号就会获得奖励,类似于之前热门话题的热烈响应。这个奖励机制堪称完美。

这个功能还有优化的空间,可以增加喜欢和不喜欢的选项,这些选项可以作为一种数据收集起来,反馈给广告商。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页面流程图,从用户审核广告到广告成功投放,绝对需要改进,这只是一个想法。

在顶部增加广告导航栏,伪装广告的展示,不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成功审核广告后,第二次展示在推荐信息流中,毕竟这些广告是用户自己选择的,用户并没有那么反感。至于用户权重,则根据标题通过强大的算法解决。可能用户无法判断广告是否投放,但会让用户以为这些广告不是官方投放的。

综上所述

我个人认为推送型信息服务的核心是将用户的被动接收状态转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状态,被动接收广告会让用户感到厌烦,当消费者不愿意接收广告时,客户的抵触情绪上升只是时间问题抖音怎么买流量上热门,信息的最大价值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

Maros的五层次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个模型满足了用户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同时也降低了用户对官方宣传广告的反感。

在互联网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意料之外的。您觉得这个模式怎么样,可行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