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 2023 年盈利关键:电商 GMV 破万亿,广告收入增长

作者:Dian Shang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3年对于快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实现上市以来首次集团层面的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正;2023年第二季度,快手实现上市以来国际会计准则下集团层面的首次季度净利润为正。随着2023年下半年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快手全年经调整净利润及当期利润均实现由亏转盈。

盈利与节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增收。毕竟,要维持一池活水,必须控制好“排水阀”,找到足够的“引水渠道”。值得关注的一个数字是,2023年,快手手电商GMV(总交易额)突破1.18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与电商业务的上行趋势相呼应的是,快手全年广告收入达到603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领先行业。

快手 2023 年盈利关键:电商 GMV 破万亿,广告收入增长

增速有迹可循。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7亿,新增用户占平台生态约60%,快手日均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这些“富二代”用户为快手的电商消费、服务消费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同期,快手商平均月买家数已突破1.3亿,月买家对月活跃用户的渗透率提升至18.6%。

电商业务离不开广告,广告效果助力电商,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电商GMV与广告收入之间,是快手加速商业化铺就的通道。面对巨大的消费潜力流量池,商家根据营销推广需求投放广告,用户被直播、短视频或货架场景的内容展示吸引,快手下单。这是一个各方受益的过程,用户购买到心仪的商品,商家实现成交和转化,快手夯实“内循环”的基础,专注电商的同时,拥抱更多商业化可能。

电商进击,商业化护航

2024年3月20日,快手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其中提到,2023年快手商GMV突破1.18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自2019年6月快手商事业部正式成立以来,其GMV到达这一重要节点仅用了约4年半的时间。

电商行业是一片红海,老牌玩家与后起之秀竞争快手在线自助业务平台,与品牌联手、商家扩张、用户争夺,战斗异常激烈。如果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横向比较,传统货架电商的“前辈”中,淘宝、天猫用了14年,京东用了20年才跨过万亿GMV大关,即便是靠“一刀切”裂变而战无不胜的拼多多,也经历了近5年。

GMV不断增长的背后,不仅是用户心态的逐渐成熟,更是平台流量的高效利用。在2024年3月26日举办的快手磁力发布会上,快手披露了一组电商业务维度的数据——2023年,快手商GMV增长30%以上,商家数增长55%以上,商业GMV增长50%以上,投资客数增长35%以上,电商商家智能产品全站推广客源渗透率达20%。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前两个数字和后三个数字是互为因果的。商家在快手上的快手,推动了平台电商生态的繁荣。平台的飞跃,伴随商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商家选择借力商业产品的力量,撬动业务规模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023年,快手首次向行业发布“全店ROI”商业理念,并以“全站推广”为重点推出产品应用,避免不同场景流量的“独立作战”,关注商家整体业务增长,帮助商家高效完成从广告营销到电商运营的确定性转型,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具体来看,近一年来快手全站推广产品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直播等场景下的产品解决方案日渐成熟,为商家创造了爆发机会。一个例子是主打冷冻食品的新品牌大嘴鳄快手在线自助业务平台,自快手商提出泛上架概念后,积极布局店播、上架等渠道。由于其主打产品为烤肠、蛋挞、手枪腿、馒头等冷冻预制食品,食用前需要经过二次加工,用户有一定的烹饪教学需求。因此在大嘴鳄品牌直播间,以讲解烹饪方法为代表的场景化直播十分受欢迎,爆款产品层出不穷。

不仅如此,通过结合专家分发领域和品牌追寻短视频的流量和内容优势,将内容、上架、搜索充分打通,也让大嘴鳄在快手信息流、文字链接、直播区等领域获得更广泛的推荐和展示,从而形成高复购、多流量入口,以及更健康的长效生态。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嘴鳄鱼在快手的上架GMV每月翻倍,运营规模超过2亿元,用户复购率达40%。大嘴鳄鱼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店播、短视频、上架能实现流量相互导流,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生态。上架的布局让消费者与产品、与店铺有更多的接触,也让我们有了新的流量入口。”

毕竟,确定性是商家最需要、最渴望的“奢侈品”,短期盈利和长期运营同样重要。在实现ROI(投资回报率)、GMV、提质增效的前提下,快手给商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力争全链条经营,中小企业受益

增长是一个结果,达到结果之前总要经历一个过程。显然,操作越简单、成本越低、诉求越贴近的,越容易受到商家的青睐。

快手表示,2024年将从智能化、极简化、确定性三个方向提升全域智能运营新能力,全站推广产品实现从2.0版本到3.0版本的跨越。一是全面打通内容、通用货架领域,丰富商家业务场景;二是引入包括搜索在内的更多垂直流量,帮助商家强化广告流量对自然流量的进一步撬动;三是升级投放效果,基于智能托管模型,通过人货精准匹配、流量预估、增量价值优化等,提升全站投放的效果和稳定性。

今年3月,短视频与货架空间相结合的全场推广产品全面上线,并获得了良好的反馈。此前,个人护理品牌纳小白曾因ROI波动而苦恼,难以找到解决方案。但使用全场推广产品一周后,GMV较上线前增长了23%。直播效果显著,品牌也如其自己的slogan所说,因为确定性的提升“重现钻石笑容”。

商家的成长意味着快手商的成长。针对中小商家,快手选择使用更多自助工具,降低商家操作门槛,更加友好、便捷、高效。随着磁力金牛智能托管场景的逐步下沉和深化,一方面强化了整体的组合效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商家的学习难度。这充分体现在投放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在投放前,帮助商家自动搭建单元,提高整体运行能力;在投放过程中,保证实时调控,监控竞价水平;在投放后,提供及时全面的点评,用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商家探索更好的投放效果。

当然,这只是开始。2024年,快手将聚焦工具产品和流量扶持两个方向,从帮助商家更了解如何在快手投放广告,到以基础设施建设能力陪伴商家深耕长线运营。前者涉及素材的自动化生产、新手冷启动包、简化编辑流程,增加友好度以增加信任度;后者覆盖多场景的商业流量和电商流量,为中小商家、网红等提供差异化​​场景的激励方案和解决方案。

“内循环”形成“正循环”,为当前及未来的增长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在2023年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会议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CEO程一笑表示,商城GMV的快速增长以及未来的销售潜力得到了商家的充分认可。更多商家愿意利用商城的营销场景打造爆款产品、与内容领域联动。得益于“精细化的运营策略和商家的积极投入”,快手“以有限的预算撬动了更多的营销场景转化”。

可以说,以商业产品的不断更新优化为前提,快手“内循环”广告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平台整体智能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商家安心经营的必要条件。于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在这里“铺”出了一片新天地;电商生态的兴旺与商业化的蓬勃发展相互促进,快手也尝到了盈利的甜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