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小伙盼盼家里会做辣面,他做的辣面和我们常吃的卫龙辣面不一样,刚做好的时候,就是一个大“被子”,红彤彤的,散发着辣椒和热油的香味。
盼盼决定将生产过程上传到快手,为了让视频更有趣,他们一家人都出现在视频里,盼盼84岁的奶奶甚至成了“网红奶奶”。
盼盼和奶奶一起吃辣条
快手ID:盼盼辣条吃货️
在发布了大概20个视频后,盼盼感觉自己火了起来,快手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他购买辣条。如今,他在快手上有112.3万粉丝,卖辣条每月能给他带来几万元的收入。
快手上另一位“老山”——长安一条柴,就住在省会西安,离盼盼很近。博主长安一条柴带着他的柴犬安安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吃喝玩乐。安安也被他养成了全网第二幸福的狗狗(第一应该是王思聪的王可可)。
一只柴犬带着他的狗安安在长安散步
快手ID:长安一条拆
虽然从高中毕业后已经在英国生活了近十年,但柴长安一条对家乡依然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创业屡屡失败后,柴长安一条决定拍摄西安当地美食短视频来代表家乡。不到一年时间,他在快手上积累了14万粉丝,他和安安也成为了西安本土知名度极高的网红。柴长安一条觉得自己找到了值得长期努力的方向。
从粉丝数量来看,长安一条柴在十万级别,盼盼在百万级别,而“大胃王狼胃仙”则有1000万粉丝——1275万粉丝。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个月,狼胃仙在快手上的粉丝数量就增加了372万。
狼味鲜线上吃秀
快手ID:大胃王狼胃仙
为什么是“浪老师”?除了能吃很多、吃得快、有风采之外,他的吃视频不只是简单吃下常人难以吃完的大量食物,还精心编排了各种吃的剧情。哪怕是广告,用户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快手美食内容的“消费升级”。
在竞争激烈的美食行业,从拥有千万粉丝的狼味鲜,到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盼盼、一挑柴,都比过去更加重视内容品质。创作者自我升级的背后,是平台流量的爆发和商业化机制的成熟。
自我进化的美食短视频
快手上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博主,西藏的青稞酒、广州的肠粉、东北的血肠、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在快手上你能找到无数相关的作品。
船长招牌“甩锅”+绅士乡村风
快手ID:骂队长
有些作品是一闪而过的拍摄,有些则是经过精心剪辑,只要内容够硬核,就有机会在快手上吸引到特定粉丝。
今年以来,快手美食创作者中,粉丝超过10万的账号数量较年初增长了57%。
快手美食产业仍在纵深发展,部分中上层个人创作者正在从UGC转型到PGC,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在9月23日快手举办的美食光合作用创作者大会上,第一传媒联合创始人初平川对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表示,近期美食类短视频对于品质的要求逐渐从过去转变,从相对粗糙走向专业化。无论是MCN机构还是个人创作者,都面临着美食内容“消费升级”的考验。
比如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浪维贤,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团队,策划、拍摄、剪辑等都更加精细化,内容呈现专业化趋势。
平台也认识到机构在帮助内容创作者方面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
MCN机构除了与签约博主合作,也会主动发掘和培养网红博主。而且,很多MCN公司也是短视频制作机构,可以组织旗下矩阵账号进行规模化内容生产。目前,入驻快手MCN已经超过1000家。
青瓜视频旗下账号“新口开河”
快手ID:开箱
快手十大影响力机构之一青瓜视频创始人吴建表示,自己去年10月加入快手,不到一年时间,矩阵号已经积累了2800万粉丝。青瓜视频的经验是,他们非常重视人才IP的建设,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运营人员,对快手“老铁”的评论进行收集和分析,还会举办活动提升用户对IP的认可度。
与此同时,快手平台本身也在“加码”扶持创作者发展,此次在长沙举办的快手美食光合作用创作者大会就是一个重要信号。
快手运营负责人韩旭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快手美食计划”,宣布快手将在未来一年提供价值10亿元的流量扶持,并通过综合主题运营、创作者服务平台、专属运营服务等多种方式赋能快手美食创作者,美食成为快手官方重点布局的第一个垂直品类。
美食短视频
仍处于需求超过供应的阶段
快手的支持,对于创作者和MCN机构来说都是利好。初平川告诉刺猬公社,他们已经决定“all in”短视频。对于这家以公众号起家,主营区域美食新媒体的公司来说,这可以说是一次很大的转变。
第一传媒旗下账号“旅行的吃货楚娇娇”
捧着“茶颜悦色”
快手ID:旅行美食姐楚娇娇
初平川创办头灯传媒时,尚属公众号红利期,凭借丰富的新媒体经验快手作品咋买播放量,他迅速将美食公众号打造成长沙排名前列的公众号。当公众号进入稳定期时,初平川认为,快手等短视频会是美食内容的新爆点。
“相比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快手,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美食提供了新的评价体系。”谈及短视频对于美食行业的意义,楚平川如是评价。相比于图文,短视频大大增加了美食内容表达的效率,提高了用户单位时间内能够接收的信息量。
从平台角度来看,快手重视美食视频赛道,这也符合平台和用户的需求。
目前快手日均上传作品超过1500万篇,已形成庞大的UGC生态。其中美食视频是最常见的生活类视频,从吃播、野食、种植、开箱到各种“演技”创意美食等短视频独特的内容形式,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细分赛道。
从海岛到高原,从农村到城市,每天快手用户都会自发上传视频分享地道美食。这是多数平台不具备的用户优势。其他平台能看到的东西,在快手上也能看到,但在快手上能看到的东西,在其他平台未必能找到。
在快手发布的《食品垂直白皮书》中,仅快手上的食品内容就多达13个类别。与这些内容相对应的是快手上多类用户,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内容需求。用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斌的话来说,“从田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机会。”
山竹MCN账号“吃瓜女孩魏淑芬”
快手ID:吃西瓜女孩魏淑芬
“美食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细细挖掘”,快手合伙人山竹MCN联合创始人刘伟说。他们也在不断开发新的短视频玩法。近期成立的账号“吃瓜女孩魏淑芬”将办公场景与美食教程相结合,为“魏淑芬”打造了一个“赚钱又有戏”的人设,目前在快手上已经拥有超过280万粉丝。
快手运营负责人韩旭透露,快手美食内容播放量排名第二,但创作者在整体市场中排名第五。这说明美食内容需求大于供给,很多用户的内容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创作者也有很多获得流量、聚集粉丝的机会。
“快手的流量很值钱”
有了流量,创作者就必须能在平台上赚取收入,才能保持持续产出内容的能力。
快手的做法是让用户的粉丝真正成为用户的粉丝,让流量真正成为用户的流量,这就是快手营销副总裁陈思诺所说的“私域流量”。
去年快手帮助1600万人在平台赚钱,总收入达200亿元。今年光合作用创作者大会后,快手为创作者提供了12亿元的流量,创作者粉丝平均增长15%。
快手对私域流量的重视也让用户收获了真正的“老铁”粉丝。楚平川举了个公司旗下的达人例子:一位博主最初是魔术师,后来做美食主播,签约后开始做店铺探店内容。虽然内容不停变化,但这位博主的粉丝一直跟随他,不管他做什么,在哪里,他的粉丝都在。
第一传媒旗下账号“长沙美食三姐”
快手ID:长沙美食三姐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发生变化,甚至名字发生变化,用户对博主的形象和认知不会改变。”楚平川说。相比其他短视频平台,快手用户对个人创作者的认可度更高,个人IP对用户的号召力更强。
对于更加成熟的创作者来说,用户关注的可能并不是他们的内容,而是他们的“存在感”。这种独特的用户粘性可以帮助广告主更有效、更深入地触达用户,从而为创作者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
快手创作者生态商业化负责人赵斌程认为,创作者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家人”,有“忠诚、温暖、信任”。而且,这种关系和创作者拥有的粉丝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十万、二十万、三十万粉丝的中级账号,也可以自建私域流量,不一定要百万级账号才是有价值的账号。”山竹MCN联合创始人刘伟认为,相比其他平台,快手的推荐机制对中级创作者更友好。
青瓜视频账号“王大河的摄像师”
这是一个由中级创作者孵化出来的百万级账号。
快手ID:王大河的摄像老师
赵斌程举出的数字证实了刘伟的判断——快手官方广告变现渠道超快单有2.5万名创作者,其中60%都是中级创作者。
除了广告快手作品咋买播放量,快手另一大变现渠道是电商。
“如果你在快手上有十几万粉丝,平均每个月的净利润至少有五万元。”快手商营销负责人张昭涵这样公布电商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在快手上做电商的人越来越多,平台目前已有超过100万的电商内容创作者,并且还在以每月10万的速度增加。文章开头提到的咸阳卖辣条的小伙盼盼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创作者,MCN们也在快手上收获着“赚钱”的回报。“短视频想要变现,还是要靠商业”,山竹MCN联合创始人刘炜对刺猬公社说,“电商平台的流量很贵,每一笔进店的流量都能直接转化成钱。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内容营销能力服务品牌客户,为客户提供有价值、有效的流量。”
此外,另一个让两家MCN机构达成共识的判断是“快手的流量很值钱”。
(内容 + 社交)x 需求 = 无限的商业可能性
一方面,快手创作者往往拥有私域流量,用户对创作者始终保持较高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快手平台的产品和交互设计也让创作者更容易实现自身流量价值的最大化,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这是快手作为内容平台在产品和运营两个层面赋能创作者的体现。
快手内容可直接分享到朋友圈或“看一看”
给你的内容多两次曝光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与微信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快手“私域流量”的影响力范围。快手可直接将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和看一看,这使其相较于其他平台多出了两个在微信上展示信息流的机会。借助微信的亿级社交网络,快手和微信两端的“私域流量”得以融合互通,为内容和商业化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青瓜视频旗下账号“心口开饭”正在做四喜丸子
快手ID:Xinkoukaifan
“选择正确的赛道,可以让你超越别人。”青瓜视频创始人吴建认为,一年前入快手时选择的美食品类,今天可以被证明是正确的。
青瓜视频和头灯传媒一样,也算是“跨界”转型的短视频MCN。在电商领域深耕七八年的青瓜,对变现渠道非常敏感。“我们做这个就是为了赚钱”,吴建说,因为垂直品类的变现更直接。从一开始,青瓜视频就选择了尽可能垂直化。
在垂直品类中,食品占据较大比重,且存在巨大的内容需求和较多的细分品类,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
||
||
|||
|||
||
||
结尾
内容行业报道的领先媒体
刺猬公社是一家专注于内容行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娱乐、内容创业、二次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