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廖一帆(新零售参考编辑)
来源 | 新零售参考(ID:xlsck360)
前两天,备受瞩目的拼多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拼多多亏损惨重!
财报显示,拼多多Q3总营收75.14亿元人民币(约合1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8%;但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却高达23.35亿元人民币(约合3.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2.6%。今年前两个季度拼多多亏损略有收窄拼多多助力提现是真的吗 有什么风险,但目前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和上季度均有所扩大。
巨亏消息一出,拼多多股价随即暴跌。开盘后,公司股价一度跌逾25%,总市值瞬间蒸发近108亿元。截至收盘,拼多多股价报31.4美元/股,跌幅达22.89%,市值被京东、百度、网易超越,互联网行业排名也从第三跌至第六。
拼多多巨额亏损的原因,在于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策略。
从今年6月开始,拼多多正式启动“百亿补贴”计划,联合市场品牌对市场上最受欢迎热门产品进行百亿补贴。不过由于是在618期间以及第二季度末推出,拼多多第二季度财报看上去非常不错,净亏损已经大幅收窄。不过第三季度“百亿补贴”带来的负面后果还是掩盖不住,所以第三季度财报比第二季度难看不止一点点。
凭借丰厚的补贴,拼多多的用户确实实现了强劲增长。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拼多多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达5.363亿,较去年同期净增1.508亿,较上一季度大幅增加5310万,创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度增幅。
原来3亿人用的拼多多,现在变成了5亿人用的拼多多!但问题是,即便用户增速如此强劲,美股投资者还是用脚投票。显然,在经历了Uber、Lyft、Wework等独角兽公司烧钱、补贴、巨额亏损之后,美国投资者越来越拒绝这种套路。
“用补贴换用户”、“花钱换市场份额”的策略越来越受到质疑。谁知道你的补贴什么时候能换来真金白银?谁知道通过补贴获得的用户是不是真正的用户,一旦停止补贴,他们是不是就会离开?
不管怎么说,从拼多多现在的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在补贴上花了太多的钱。
2018年,拼多多营销费用为134.42亿元,较2017年增长9倍,营销费用高出营业收入3.22亿元;2019年Q1,公司营销费用为48.89亿元,较2018年Q1增长3倍,高出当期营业收入3.44亿元。
因此,拼多多虽然毛利率已经远超行业整体水平,但却始终无法盈利,亏损越来越大。而且拼多多现在正处于对一二线城市发起进攻的阶段,如果想用补贴拿下这部分人群,必然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未来的补贴很可能是一个无底洞。
尽管饱受质疑、不被看好,但在互联网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拼多多却一直高速前进,GMV突破千亿用了拼多多两年时间,而京东用了10年,淘宝用了5年,美团用了6年。
拼多多之所以能强势崛起,主要得益于其三大增长法宝:
1、价格低廉:一条牛仔裤9.9元、一双鞋19.9元、一台吸尘器29.9元……拼多多商品的低价仿佛给我们打开了新世界。
2、三四线城市、五环外广阔市场: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苹果手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四五千元的三星电视,拼多多瞄准的就是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3、社交裂变:相信你的微信里经常充斥着拼多多的“砍一分价”、“团购”广告,在拼多多下单的用户也需要主动帮拼多多找流量。
但这三大法宝正在逐渐失效,拼多多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天花板,现在已经到了急需转型的关键时刻,而这往往是一个平台最危险的时刻。
首先,以低价取胜并不是长远之计。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该平台GMV达840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88亿元同比增长144%。也就是说,拼多多虽然用户数已经超过京东,但其GMV(总交易额)只有京东的一半。
因为拼多多的平均订单价值太低了,要卖出多少件9.9元的商品才能超越京东990元的家电呢?
而这也会影响拼多多的营收,对于一款售价9.9元的商品来说,多收1分钱对商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对于一款售价990元的商品,如果你多收10元,商家是可以谈妥的。
因此拼多多必须向上移动,提升单均价,同时也要摆脱“假货、劣质”的标签。2018年,拼多多相继上线“品牌馆”和“新品牌计划”,希望扶持1000个覆盖各行业的工厂品牌。当时,三只松鼠、网易严选、雀巢、阿玛尼等近500个品牌接入了APP“品牌馆”的入口。
但如今,“品牌馆”的入口已经消失,第一批入驻的品牌中,有一部分已经退出。这是因为拼多多的性质,所以很多品牌对于入驻拼多多都无所谓,即使入驻,在资源投入上也还是不足。
其次,拼多多赖以生存的三四线城市,也面临多方势力的围攻。
2018年,淘宝将旗下的聚划算、淘宝购物、天天特卖整合为聚划算,并在双十一前突然发起9.9大促,斥资百亿补贴,在下沉市场全面进攻拼多多。据淘宝天猫总裁蒋凡透露,天猫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聚划算。
此外,淘宝也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手段铺垫,比如天猫与快手快手举办“双11老铁狂欢夜”。网上也有传言称,今年淘宝与抖音签署了70亿电商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抢占三四线城市用户心智。
京东推出了比拼多多更拼的平台“京喜”,首页上充斥着“一元购物活动”、“9.9元包邮”等团购活动,并在双11期间上线超亿件一元热销商品,准备效仿拼多多抢夺拼多多的用户。
数据显示,双11期间,京东低线市场下单用户同比增长超60%,新增用户70%以上来自低线市场。京东新增用户中超过40%来自京喜,其中女性用户占比55%,低线城市新增用户占京喜总新增用户的四分之三。
巨头围剿对拼多多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拼多多助力提现是真的吗 有什么风险,9月9日,据超对称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99打折节当天,拼多多商品售价跌至9月1日至9月1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长远来看,拼多多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毕竟,在商品品类上,它比不上阿里巴巴的丰富度;在物流配送上,它比不上京东的时效性。
毕竟阿里、京东这样的巨头要是狠下心来,肯定能压低价格,而且比拼多多更有优势,因为拼多多在物流方面有短板。2013年,阿里携手顺丰、“三通一达”共同打造菜鸟物流,建立了中国最大的骨干物流网络。毋庸置疑,京东物流在耗费数年时间后,终于打造出了全球领先的物流效率。
第三是社交裂变,通过“帮别人拿免费单”、“免费砍价”等活动,拼多多可以实现病毒式传播。不过这种方式更适合对价格敏感、时间充裕的三四线城市,爷爷、阿姨们都喜欢玩,但可能不太适合工作繁忙的一二线城市。
我建议拼多多做个市场调查,在一线城市,有多少人愿意为了省几块钱甚至几分钱,冒着被人鄙视的风险,把“砍一刀”的链接发给同事、朋友?
一名网友甚至表示:“凡是给我发拼多多看易到链接的人,基本上都被封了。”
尤其是拼多多推出的“双11提现活动”更是夸张,平台先送60到80元不等的大红包,转发给好友即可得现金,累计到100元即可提现到微信钱包,转发到99元后,好友每点击一次只能增加0.01元。
当你拼尽全力邀请100个朋友点击,最后凑足100元的时候,你发现自己获得了两张50元的优惠券。
不管怎么说,这个活动上线之后,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吐槽,拼多多的用户体验被诟病。
但更致命的打击,来自于微信的“禁止外链”。从此以后再叫朋友帮你“砍价”就相当麻烦了。复制密码、转发微信、朋友下载拼多多AP、复制密码、帮忙/砍价……能帮你砍到最后的,都是真爱。
总之,这世上没有无敌的神话,前期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导致后期后劲不足。
经验教训一次次告诉我们,补贴得来的用户未必是真正的用户,烧钱得来的市场也未必是真正的市场。希望这次崩盘能给拼多多一个警示,是时候拓宽低价和补贴以外的护城河了!
原创不易,转载请遵守规则,否则视为侵权!
点击此处观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