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自定义评论网站:微博冲粉丝链接

他们组团给白敬亭买球鞋,用花呗为《创造营2019》的学员们投票……粉丝们在为偶像买单的事情上从来不含糊。 正因为如此,诈骗公司在试图从粉丝那里盗取钱财时绝不会手软。

近日,网上有报道称粉丝陷入筹款陷阱。 这次他们花钱请的人是火箭少女101的孟美岐。微博上名为“山芝数据组”的孟美岐粉丝俱乐部数据群是这次舆论风波的主要对象。 其微博认证公司为大连麦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网友指责该公司以假订单名义涉嫌诈骗,事后佣金不予退还。

引爆点

快手自定义评论网站:微博冲粉丝链接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偶像买单,最终却因为为偶像买单而不欢而散。

9月2日微博冲粉丝链接,知乎晚报评论区收到不少用户留言称,粉丝圈又发生诈骗事件。 孟美岐粉丝俱乐部数据群涉嫌通过虚假订单进行诈骗。 9月3日,知乎日报转载了这条消息。 微博上,#孟美岐数据集团涉嫌诈骗巨额#的话题自9月2日起也持续发酵,该话题的浏览量已超过320万。

发酵的原因是,不少受害者和粉丝发现,大连麦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竟然连上了孟美岐的后援群数据。

“山芝数据组”原是“孟美岐粉奶猛数据组”。 这个应援数据组是孟美岐参加《创造101》比赛期间成立的,2018年8月更名为现名。同年9月,大连麦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 山芝数据集团以公司名义申请官方微博认证。

一位粉丝告诉36氪,山枝数据集团近一年来参与组织粉丝筹款活动超过200起,涉及金额巨大,账户混乱。 争议最大的事件要从6月6日QQ音乐发布的公告说起,公告称,平台部分用户涉嫌非法获取音乐币,平台将回收所有音乐币并对非法账号进行处理。

被枪杀的人是孟美岐的粉丝。 今年4月,孟美岐发行了她的首张个人EP,其中包括《犊》和《奇怪的女孩》两首歌曲。 其中,《犊》已达到千万销量的高位。 从QQ音乐“犊”的销售界面可以看到,“孟美岐肝爆数据站”和“奶罐数据站”的购买量位列第一和第三。 参与上榜的粉丝告诉36氪,孟美岐肝爆数据站和奶罐数据站是联合组织的,山芝数据组属于后者官方数据博客。

图片来自:QQ音乐

有粉丝告诉36氪,当时有粉丝号召粉丝集资助力孟美岐新歌上榜微博冲粉丝链接,但他们并没有从QQ音乐平台购买音乐币,而是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打折的音乐币,导致事件导致崩溃。 与此同时,大连麦爱公司也在微博上发布招聘兼职刷卡公司的广告。 刷工公司承诺返利,但要求兼职工提前付款,但兼职工付款刷单后却没有任何反应。

一方面,孟美岐的数据组筹集资金增加偶像的销量,但不透明的交易和非法的乐币引发了平台的打击。 另一方面,数据集团公司也利用孟美岐的歌曲,以订购的名义进行销售。 利益获取。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该公司是否涉嫌造假,但粉丝群背后隐藏的复杂利益链值得深挖。

粉丝筹款转型

粉丝集资被骗是娱乐圈的常见现象。 改变的是被欺骗的形式,但不变的是粉丝花钱打架的能力越来越强。 从银行转账、汇款到如今的支付宝、微信扫码,粉丝的热情随着支付方式的便捷而高涨。 他们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心态,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的偶像付出代价。

买周边、办生日派对、投票、做慈善、给偶像租广告位……如果可以的话,这个清单可以再长一点。 随着偶像经济的发展,涌现出来的粉丝消费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2017年,迪玛希的粉丝在歌迷会的组织下,筹集了153万购买专辑,为偶像提高销量。 但据透露,筹集的资金都进入了粉丝俱乐部管理员的私人腰包。

去年年初,白敬亭粉丝网站“-LittleWhite93-BJT”大量出售白敬亭周边“赚钱跑路”,也占据了微博热搜榜。 去年,《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养成剧的崛起,将粉丝的购买热情推向高潮。 参赛者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有多少粉丝投票。 据此,粉丝团主将号召粉丝扫描二维码转账,为偶像筹集资金并投票。

然而,花了很多钱,结果却并不理想。 《创造101》总决赛结束后,粉丝们开始在网上质疑资金的去向。 筹款排名的数据与玩家们的点赞数据相差甚远。

真正的钱去哪儿了? 不仅外部用户无从知晓,就连内心深处的粉丝也一无所知。 “粉丝、管理员、群主之间的关系完全取决于信任,花不花钱、花多少钱,完全取决于主办方的良心。”一位娱乐圈业内人士表示。

正是这种信任,给不法商家提供了暗中抽取佣金、获取利益的机会。 如果支持效果可以接受,就不会有人追求。 如果效果确实不理想,粉丝们就会提出质疑。 此前多起粉丝集资跑路事件都与此有关。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创造101》总决赛当天,筹款金额最高的前11名选手共获得粉丝约4125万元。 这还不包括一些粉丝和一些未公开的“小网站”筹集的个人资金。 筹集的资金数额。

点亮水立方为张继科庆生,发射卫星为王俊凯庆生……这些都是靠自己很难实现的。 粉丝们常常会选择众筹、筹款的方式来为大事筹集资金。

一些支持应用程序也相继推出。 点击Owhat App,就会出现相关为偶像筹款的链接,粉丝可以直接在那里转账。 此外,魔点、微粉等APP也为粉丝提供了筹集资金的平台。

一些在粉丝经济带动下的追星APP还具备站内排名、争夺资源位、销售周边等功能和业务。 一些应用还推出了会员功能,会员可以享受周边福利、优先抢票等增值服务。

此外,还有赤裸裸地为偶像拉流量的App星源。 不久前,它因欺诈而被禁止。

从最初出售名人照片和新闻,到建立支持网站和销量提升公司,通过粉丝经济赚钱的方式有无数种。

持续的狂热

粉丝是目前各种应援APP和各种偶像养成综艺最重要的支持。 他们是从粉丝经济中诞生的。

一位李宇春的忠实粉丝告诉36氪,李宇春代言的化妆品、衣服都是她买的。 “即使你不使用其中一些,你也可以收集它们。” 此外,李宇春的同款也是她热衷购买的。 “太贵的我买不起。 从现在开始,能买的东西我都会买。除了这些周边,李宇春的生日会、演唱会、专辑等她都要买单。自2005年李宇春以超女出道以来,她已经追李宇春十几年,花了十几万块钱。

据《QuestMobile Z世代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偶像带动的Z世代消费规模超过400亿,其中近一半用于购买偶像代言、推荐或同类型的产品。

00后愿意为偶像买单,90后有能力为偶像买单。 两者都放大了粉丝经济的影响力。

据明星资本统计,爱奇艺偶像选秀节目《青春有你》出道第一名的李汶翰粉丝公开花费投票金额超过300万。 最终入选的官方男团UNINE出道后的第一本杂志轻松售出10万册,销量突破300万册。

虽然今年的偶像养成计划似乎没有去年那么受欢迎,但偶像养成系列成功拉近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距离。 粉丝们依然有掏钱的热情。 只要抓住了核心粉丝群体,粉丝经济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发展空间。

从最初的海报、磁带、CD,到数字专辑、综艺节目,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甚至可以说,关于偶像的各种新闻已经渗透到粉丝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满足了粉丝的偷窥欲望,甚至可以出现云恋。 比如最近火爆的ZAO App,可以满足粉丝和偶像一起出演爱情剧的愿望。

然而,随着集资诈骗的增多,粉丝们不确定在缴纳了智商税后是否还愿意为自己的偶像花大钱。 此外,随着综艺节目的加速变革,一批批新偶像也不断涌现。 趋同的审美能收获多少粉丝?

但现在看来,粉丝经济依然疯狂。

(我是36氪作者王莹,如果您是娱乐圈的业内人士,欢迎与我交流,我的微信ID是594015660,添加时请备注姓名、职位、公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