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警察的负面新闻历来都有自己的放大器,常常引起公众的关注。 人民警察一旦犯错,极易引起轩然大波,事件难以结束。 但近期发生的两起涉警“负面事件”,在良好互动的基础上释放出正能量。 事件的“非典型”发展和传播路径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执法人员违法时如何化解尴尬?
在群众眼中,人民警察是维护法律尊严、保证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的执法者。 然而,当人民警察违反法律法规时,很容易给人一种执法权掌握在执法者手中、用来监督和惩罚他人的印象。 在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双重原则的背景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容易被误解为一句空话。 这两起事件的根源都是人民警察违规。 可以说,他们的负面影响不大,执法部门也不无尴尬。 然而,事件的逆转、尴尬的化解,来自于两地交警部门牢牢抓住了三点——
首先,正视自己的错误。 事件没有任何隐瞒、没有偏袒、也没有“临时工”撑腰。 两地交警大队均立即承认错误。 人不能逃避做错事吗? 人民从来没有要求我们的公共当局不要犯错误。 关键是犯错后能否如实承认。
第二,立即回应。 一些类似事件媒体曾大篇幅报道,网络上议论纷纷,但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冷漠的态度回应一切声音。 这样的态度往往更容易激化舆论场的情绪,让事件朝不可挽回的方向发展。 在这两起事件中,交警大队的反应都领先于舆论,迅速果断面对公众,对事件做出反应,阻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三是心中有法,眼中有群众。 人民警察这个职业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 当“我们自己人”违反规则时,第一时间保护小牛或者解除人们心目中法律的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两起案件中,违法者都受到了惩罚点赞犯法吗,法律的尊严得到了维护。 交警部门的反馈与群众的监督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安抚了“网上围观”的心态,为执法部门处理类似情况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只有亡羊补牢,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充满负能量的事件往往都有其原因。 然而,“转消极为积极”并最终让公众满意的事件往往有共同的要素。 对法律的尊重不会因为违法者是我们自己而改变; 对群众的尊重不会因为他们毫不留情地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改变。 只有这样,“纠错”才能超越“错误”,成为事件的高潮和结局。
这两起事件中,无论是群众指出交警的错误,还是交警部门纠正错误点赞犯法吗,双方都是在法律的框架和轨道内行事。 坦诚的对话方式没有让任何一方感到尴尬,这是形成良性互动的前提。 。
更重要的是,执法部门正视问题、纠偏的做法,既最大程度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告诉人们“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也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向群众发出“尊重人民监督权”的信号。 可以说,这样的做法彻底消除了事件的负面能量。
诚实地面对你的错误,你就会被原谅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机构、组织、单位都和普通人一样,都会犯错误。 关键是如果你犯了错误怎么办。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错误,就没有办法改进。 两地交警部门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 而内心深处,了解自己手中的权力从何而来、为谁所用,或许才是正确处理类似事件的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