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云商城代刷:微博买转发

本报记者 向丁杰 颜红新 颜志红 张兆吉

近年来微博买转发,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从过去的“两微一端”延伸到短视频领域,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

但记者调查发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些新政务媒体沦为“僵尸”、“空壳”账号甚至舆论制造者,可能损害政府形象,增加基层负担。 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 加强监管。

桔子云商城代刷:微博买转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和政府公开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查处政务新媒体运行中四个突出问题:发布账号2周内不更新; “销量惨淡”,不顾现场“卖萌”,过度“娱乐”; 发布与政府工作或本部门、本行业无关的信息; 已停止维护的账户尚未完成注销程序。

偏离政务定位,有的长期不更新,有的像“营销号”

记者发现,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但跟风之后,日常操作中始终存在三种乱象。

——沉默了,很久没有更新信息了。 记者在目前活跃的短视频平台上以“乡镇人民政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手机屏幕上出现了近百页的搜索结果,一些经过官方认证但缺乏内容的账号还是能找到。 近日,部分省级政府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在这些报告中,“僵尸”“空壳”仍然是高频词。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咸宁市通山县通阳镇政府新媒体账号开通以来,尚未发布任何消息。 房县政务新媒体账号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9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检查中还发现,政务系统中部分政务新媒体媒体“公开无视”,信息不公开。更新好久了。 一些单位对反映的问题不重视、整改不到位,同一问题屡屡发生。

——自言自语,只是复制粘贴,没有互动服务。 记者发现,部分部门对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的监管仅限于解决内容不更新等底线问题。 他们往往“又瞎又聋”,不回应公众关切,与群众互动少,没有新的媒体形式。 有网友反映,一些地方的公众号几乎不回复投诉、咨询等互动问题。

3月14日,一则“市民私信马鞍山市政府官方微信反映问题疑似被屏蔽”的消息引起关注。 微博网友“IN马鞍山”发文称,自己的私信是“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旨在反馈民生问题。 系统显示消息无法发送,怀疑该用户已被屏蔽。 舆论发酵后,该负责人在微博发文称,自己没有擅自关闭“私信功能”,并屏蔽了该网友。 随后他联系了该网友。

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和政府公开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政府网站和政府新媒体检查报告中指出,个别政府网站和政府新媒体存在服务不切实际、反应迟钝等问题互动。

——胡言乱语,盲目“吸粉”,一些“公众号自用”,甚至被盗。 记者曾对政府微博上的“对网友负责”、“精神回复”现象进行专题调查,发现部分账号从事追星娱乐、产品宣传等“任性”行为。 去年,某地方政法委官方微博转发某艺人全球歌迷会的道歉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去年10月,当地一派出所因拍摄短视频突然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它的“交通法宝”是一名身穿警服的女子,看上去正在认真宣传法律知识。 但专业人士指出,她的言论完全背离常识,很多时候她甚至听不懂专业术语。

“女性强奸男性违法吗?构成什么罪?” “为什么交警没有权力抓人?” 在这些话题下,除了网友指出内容过于随意之外,甚至有一些官方认证的交警账号评论道,“我可以提个建议”。 “发帖前请先向局法务部门核实。” “别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话。”

记者还发现,一些政务新媒体因管理不善,出现账号被盗、发布不良信息的情况。 一段时间以来,微博账号“江夏五里街城管中队”发布大量代孕、卖淫信息,引起网友关注。 今年3月,武汉市江夏区五里街街道办事处回应称,该账号存在不良信息,是因为被不法分子盗用。

有账号无粉丝、有内容无流量、运营保障存在薄弱环节

很多地方也想用好政务新媒体,但日常运维存在困难。 受访者认为,当前部分地方政府政务新媒体乱象归根结底有以下几个原因:

——基层资金和专业人员不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规定,要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配备强有力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针对具体岗位,确保工作落实。 不过,一些县级综合媒体中心负责人表示,以政务短视频为例微博买转发,涉及策划、拍摄、剪辑等各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完成基本的宣传任务对很多政府工作人员来说并不容易。 如今身兼数职,包揽所有工作确实很困难。

——审查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记者了解到,部分基层账户管理松散,没有相应机制。 一些“一把手”不重视,任由编辑随意自查,给不当内容的发表留下了空间。 云南省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省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报告指出,部分地区政务系统中,政务新媒体“有平台但无保障”。 同时,未全部纳入监管,存在漏报、误报等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教授褚建勋认为,“在一些地方的数据统计中,不同部门口径不同,数据也存在差异。 如果各自通过自己的媒体发布,很容易造成数据冲突。”

——考核指标和指导存在偏差。 云南省开展相关检查时发现,部分单位在同一新媒体平台开设多个功能类似的账号,但运维保障不到位,如“镇康县教育体育局”和《振康教育体育》。 微博网友“一一天团子”表示,以前地方政府官方账号有上百个,平均浏览量只有一到二十个。 最近开了很多短视频账号,都得忙着填写信息。

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沉爱国表示,一些地区的政务新媒体点赞,往往仓促推出新媒体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很容易引发舆论和其他舆论的关注。隐患。 如果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流量而考核过于严厉,“热点”现象就不可避免。

进一步清理法规让政务新媒体发挥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政务新媒体乱象本质上是“指尖形式主义”造成的,必须长期坚决整治。 同时,政务新媒体的关键是让群众看到。 要坚持“定位明确、服务务实”的原则,力求有用、有趣、有价值,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塑造良好政府形象。

——加强顶层设计,理顺启动、取消等机制。 “要按照不同政府部门的权限,合理划分各个平台,该整合的整合,该协调的协调,该取消的取消。”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勇认为。

——形成常态化监管,端正管理考核导向。 贵州省社科院媒体与舆情研究所所长沙飒等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在发展新媒体时不应只看下载量、关注量、阅读量,而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从“发挥领导作用”转变为“为群众服务”,真正把政务新媒体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和服务渠道。

——完善人员配置,创新内容,增强公信力。 褚建勋表示,近年来,不少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到地市工作,但真正转到县及县以下的并不多,这反映出基层相关岗位的设置和待遇等问题。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福建省尤溪县综合媒体中心主任张敏建议,可以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到综合媒体中心等单位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 (向定杰、颜红新、颜志红、张兆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