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F轮融资,总额4.34亿美元。 本轮融资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原投资方腾讯、今日资本继续跟投。 4.34亿美元,这是知乎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轮融资,也是近两年中国互联网文化娱乐领域最大的融资之一。
更有趣的是本轮投资背后的两大巨头:快手和百度。 很少有人会想到,作为反快手和百度政治正确公司的快手,竟然会同时与这两家公司联手。 一方面,充满“双击社交震动,老铁没有毛病”的快手和“遍及清北,年薪百万”的知乎有着很大的不同。观众。 另一方面,百度和知乎的关系并不好。 两年前的魏则西事件,导致百度声誉一落千丈。 百度竞价广告乱象被群体围攻。 知乎最先曝光了此事。 社区。
既然如此,快手和百度为什么要选择知乎呢?
快手与知乎:看似水火不容的“取长补短”
融资完成后,周元立即在知乎上实名回答了一些与融资相关的问题。 其中一个有趣的“额外”细节是“去年,我和苏华(快手CEO)参加一个技术大会,席间,我发现苏华在用小号浏览知乎,而我也在用小号浏览快手,相视一笑。差不多两个月前,我和苏华一起吃过午饭,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确定了合作。”
但实际情况或许并不像周元描述的那么平静。 据称,是否投资的决定在快手高层会议上已多次讨论。 近一半的高层管理人员持反对意见。 作为第一大股东,苏华丽排除万难做出了此次投资。
为何快手高管反对投资知乎?
原因有二:一是产品形态。 快手做短视频,知乎做专业问答和付费知识。 虽然都是UGC贡献的内容平台,但从短视频到图文内容的融合存在差异。 难度较大。
另一个原因是:两者在受众定位上存在巨大差异。 知乎是城市精英守护的“蔑视链的顶端”,而快手见证了三四五线城镇年轻人平凡生活的精彩。 知乎用户嘲笑快手的“土豪”,快手的年轻人对知乎上的内容没有兴趣。 可以说,快手和知乎是距离中国互联网用户最远的两款产品。
用户之间的高度不重叠,这正是快手看重的机会。
我们先看两组数据(易观智库和企鹅智库的数据):三线及以下城市快手用户比例比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高出近8个百分点; 2018年,一二线城市快手用户占比为36.3%,2019年这一数字为38.8%。
这意味着快手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远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下沉和普及。 一定程度上,快手正在享受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先进互联网人口红利”。 但一二线发达地区的渗透率仍不容乐观。 当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的流量红利被挖掘并达到顶峰时,短视频平台赖以生存的平台用户该去哪里寻找新的增长点? 观点?
以知乎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的“高科技人群”或将成为快手一轮用户扩张的新增长点。 知乎可以通过其海量的专业用户贡献大规模、专业性强的短视频内容,还可以利用外部链接为知乎社区中的快手引流,并开放一些内容来增强快手对高学历用户的吸引力,最终完成知乎用户向快手的分流。 同时,可以帮助快手逐渐摆脱“居家”形象。
百度与知乎:知乎将成为百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度此举的主要原因是知乎社区缺乏优质内容生产能力。
作为搜索和信息流的巨头快手刷双击,优质的搜索内容和渠道入口是百度的核心竞争力。 但随着“媒体大平台”互相争斗,关系日趋紧张,腾讯、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将不会向百度开放。 因此,作为内容超级门户,为了保持优质内容的竞争力,百度必须收录尽可能多的优质内容。 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综合信息,在知乎上搜索专业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此外,百度出手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百度看中了知乎作为其内容生态的纽带。
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少200万。 这是该数据首次出现增长。 从用户平均使用时长来看,增速持续放缓,从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从22.6%下降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11.8%,再到本季度下降到6%。
当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和使用时间潜力双双达到顶峰时,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因为“市场上只有一定数量的人,而这些人只有一定的时间”。 如果它们想生存,要么把鱼养在自己的鱼塘里,要么从其他鱼塘获取更多的鱼。
当这场流量之战变成存量之战时,百度的思路非常清晰——
“那我就再承包几个鱼塘,不管是哪个鱼塘,都是我的鱼!”
因此,在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时,百度做出了关键的战略转型,从搜索公司转型为移动生态业务集团。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百度就开始在内容领域频频发力。 其母公司的投资标的包括网易云音乐、人人视频、立视频、蜻蜓FM、开书讲故事等。与腾讯、阿里巴巴四处出击不同,百度的投资相对谨慎。 尤其是在内容投资领域,更加关注垂直领域的龙头企业,并开展相对稳定的策略。 这意味着百度并不太重视短期财务业绩。 目的是链接各个内容平台,形成百度自己的内容生态系统。 系统中的优质内容和平台服务不仅可以为百度实体实现高效的联动服务,而且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双向沟通。 导流。
此次合作后,知乎数亿条问答内容将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百度App,并通过百度搜索和信息流上的AI技术进行个性化分发给不同兴趣的用户。 以问答形式分发优质内容,使知识搜索结果更加准确、完整、便捷,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知识搜索服务。 既丰富了原有的“百度知道”内容,又提高了用户活跃度。 好形式。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并享受它:将知乎的付费课程完善和发展为百度的在线付费服务,利用百度的流量优势以低成本获客,并连接和衍生百度生态系统中其他板块的内容。 想出其他更多的应用场景。
知乎投资背后的博弈:百度、腾讯、字节跳动
百度、腾讯、快手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案是:他们在行业内最大的敌人是字节跳动。
在互联网龙头企业内部,张一鸣和他的头条号称“战斗狂人”,正在各地向互联网龙头企业发动战争。
7月31日,字节跳动在其官方招聘账号公开发布招聘推文:“这里有一个打造新搜索引擎的机会,你想要吗?”,高调宣布进军搜索引擎业务。 此举直接是为了撬动百度。 基本盘。
字节跳动旗下产品抖音快手在短视频市场面临直接竞争,并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快手低俗。
至于与腾讯的竞争,是全方位的; 腾讯禁止在微信、QQ应用中打开字节跳动产品的分享链接; 字节跳动打造了自己的多闪,直接进军社交领域力挺腾讯。 腾讯屏蔽多个下载链接并禁止微信QQ登录; 双方甚至展开了不屈不挠的诉讼战和公关战。
在本次知乎融资中,字节跳动实际上也是参与者之一。 第一财经报道称,2018年底冲刺上市失败后,知乎开始为本轮融资做准备,最终的竞争者包括字节跳动。 、百度、腾讯、快手。 最终,快手的标价更高,从而获得了领投资格。 深入挖掘一下,快手分别于2017年3月和2018年4月完成了两轮总计7.5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腾讯。
因此,百度与快手的合作也可以看作是更大意义上的百度与腾讯的合作。 对于百度和腾讯来说,到处进攻的今日头条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敌人,觊觎他们的核心业务。 当务之急是遏制字节跳动的全面扩张。
无论投资动机如何,当投资完成后,其背后的百度、快手、知乎、腾讯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只有一个:如何将知乎平台商业化。
2017年初D轮融资结束后,一位投资人给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并不担心知乎未来主要的商业化路径是什么,只要知乎本身作为社区的价值能够持续增长,内容平台的价值肯定会以多种方式呈现。 但两年半过去了,知乎的商业化之路依然磕磕绊绊。
周原一直强调知乎是一家专注于优质内容的“慢公司”。 因为它想要制作高质量的内容,所以它选择缓慢。 然而,本次融资完成后,周原在内部公开信中喊出:快就是最好。 ,缓慢或死亡。 从求慢到求快,八年过去了,知乎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或许周元的初心还在,但经过多轮资本助推,这艘巨船上的“大家伙”已经不再能让知乎慢悠悠地走下去快手刷双击,无论是成为巨头的业务板块。 重要的是提前做好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拥有2亿用户和海量优质内容的知乎必须全力以赴、提速。
这不仅关系到知乎的生死和方向,也关系到其背后巨头的宏伟布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