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逆袭。
近日,快手集团发布业绩公告。 第四季度总营收326亿元,同比增长15.1%。 调整后利润为43.6亿元,占总营收的13.4%,去年同期亏损0.2%。 2023年营收1135亿元,同比增长20.5%,调整后利润102.7亿元,占总营收9.1%,去年同期亏损6.1% 。
短短一年时间,快手从亏损58亿元扭亏为盈,同时保持20%左右的增速,打破了增长与亏损的传闻。 但股价的表现与业绩却相反。
财报发布当天股价小幅下跌1.9%。 3月22日,股价收报49.0港元,继续下跌4.4%。 业绩扭亏为盈的同时,快手踩住了电商下沉市场和短剧火爆的趋势。 为何资本市场不买账?
业绩一览:持续盈利
第四季度总营收325.6亿元,同比增长15.1%。 调整后利润43.6亿元,占总收入的13.4%。 调整后EBITDA为61.3亿元,占总收入的18.8%。
Q4网络营销服务收入182.0亿元,同比增长20.6%; 直播业务收入100.5亿元,与去年同期97.2亿元基本持平; 其他服务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6.2%。
第四季度销售成本为15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0%。 毛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34.3%,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45.5%增长至2023年Q4的53.1%。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02亿元KS业务下单平台,一年同比增长4.7%,收入占比由34.4%下降至31.3%。 管理费用7.52亿元,同比下降27.3%。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3亿元,同比下降4.4%。
Q4录得营业利润36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1.1%,而2022年同期则录得营业亏损12亿元,营业利润率为负4.4%。
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应用的DAU和MAU分别达到3.825亿和7.004亿,同比分别增长4.5%和9.4%。 同期,快手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24.5分钟。
快手2023年营收为1135亿元,同比增长20.5%。 调整后EBITDA为174亿元,占总收入的15.4%。 2022年调整后EBITDA为18亿元,占总收入的1.9%。
网络营销服务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23.0%; 直播业务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0.4%; 其他服务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44.7%。
毛利润574亿元,同比增长36.2%,毛利率由2022年的44.7%增长至2023年的50.6%。销售及营销费用365亿元,同比下降1.7%KS业务下单平台,占总收入比重由39.4%下降至32.2%; 管理费用35亿元,同比下降10.4%; 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123亿元,同比下降10.5%。
2023年录得营业利润64亿元,营业利润率为5.7%,而2022年录得营业亏损126亿元,营业利润率为负13.3%。 最终,2023年录得利润64亿元,2022年录得亏损137亿元。
电商引领
电商对快手的业绩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3年,快手商交易额将达到11.844亿元,同比增长31.4%。 快手最终成为继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之后第五个突破万亿大关的电商零售平台。
过去,快手一直在巧妙地瞄准抖音。 但下沉市场红利的出现和拼多多的崛起,让快手看到了新的电商思路。 快手不再坚持摆脱下沉市场的标签,而是根据自身特点开始布局。 快手正在扶持快手品牌,发展泛货架电商,以摆脱对顶级主播的依赖。
2023年的表现也说明战略是成功的,快手发展良好。 内循环广告已成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引擎。
2023年,快手商月均移动商户数同比增长50%以上,全年营销客户数同比增长100%以上。 2023年Q4,商家通过“全站促销”产品进行营销的消费环比增长超过200%。 。
在泛货架电商领域,用户的心智也正在被梳理。
2023年Q4,月均使用快手搜索的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16%,日均搜索量同比持续增长。 商业化方面,2023年第四季度,搜索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近100%。
快手老手之间的粘性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所以快手品牌才能成长。
快手董事长兼CEO程一晓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快手手电商业务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内容店还是货架,都会有比较高的增长”未来我们将在内容领域进一步加强与内容的协作,挖掘用户需求,提高购买转化效率。”
在关注电商的同时,快手也没有忽视内容的开发。 热门短剧全面开花。 截至2023年底,快手星芒短剧上线总数近千部,其中播放量过亿的热播短剧超过300部。 频频爆红的优质短剧也刺激了用户的付费意愿。 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短剧日均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三倍以上。
快手应用的日均活跃用户和月均活跃用户分别达到3.825亿和7.004亿,同比分别增长4.5%和9.4%。 不过,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24.5分钟,有所下降。 一方面是受到去年世界杯基数高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快手整体提质增效策略下,提高高价值、高留存用户比例也是必然。
本地生活是快手发力的另一大方向。
在快手本地生活聚集生态大会上,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生活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23倍,GMV同比增长25倍,移动端销售商户同比增长32倍。
下沉市场、广泛的货架电商、本地生活、短剧都是快手的业务亮点。
此前因“佛系风格”快手扭亏为盈,扭转了策略。 快手已经扭亏为盈。 电商行业整体增速减弱,抖音天花板被反复讨论,也会影响市场对快手的看法。 快手业务的增长是否可持续,下沉市场的老手能否撑起快手的未来。
庆幸的是,快手已经摘掉了亏损的帽子,能够自给自足。 刚刚完成大象转身的快手或许会继续证明自己,消除市场偏见。
参考:
1、虎秀,25次中层洗牌,快手为何“磨砺”?
2、海豚投研,快手,市场仍视而不见
3.新浪科技,全文| 快手Q4业绩会纪实:自研大模型预计半年内达到GPT4.0级别。 Sora是短视频的机会
扫描下方二维码沟通合作
如果您觉得内容不错,请点击“观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