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代网刷: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

文字| 克里斯汀,七岁

“老头子,你快点啊!”

一向以缓慢着称的快手,终于开始加速商业化进程。 10月30日,快手在北京召开“Fe+新商业”发布会,正式上线快手营销平台。

诚信代网刷: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

自2011年诞生以来,这个短视频“豆瓣”式的产品在经历了产品转型、资本青睐、商业化探索后,终于变得“野心勃勃”。

这并非贬义言论。 相反,Morketing认为快手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与上线仅一年就开始商业化的抖音相比,快手似乎还不够快。

“铁”的变现需求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3.53亿,且仍处于增长期。 用户碎片化的时间使用习惯以及精准捕捉人性的内容推荐机制,促进了短视频用户粘性的提升。 未来1-2年,短视频平台将开启大量商业化机会。

尤其是对于拥有1.3亿日活跃用户的快手来说,好消息是当前行业市场集中,头部平台逐渐凸显,占据了60%以上的用户市场份额。 从平台公司、渠道公司到内容提供商再到资本方的转变,让头部产品和腰部产品的差距越来越大。 现阶段,正是以快手为代表的头部产品快速实现盈利的最佳时机。

当然,快手的用户群也没有让人失望。 2018年6月至8月,尼尔森对部分在快手上销售商品的商家进行了深入的针对性调研。 数据显示,48%的受访商家直接从快手获得业务,其中42%的商家去年从快手获得的收入超过10万元。 平均每个视频可以带来1068元的收入。 对于一些商家来说,快手的交易额甚至可以占到一半以上。

从快手官方提供的案例数据来看,也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用户的消费潜力。 例如,宠物用品客均价为1500元,电子产品客均价为8999元,二手车客均价高达14.8万元。

去年9月开始商业化的抖音,预计今年广告收入将超过180亿。 直播月收入仅2亿的快手,继续冷漠下去,也会快手。 。

此外,6月《界面》报道称,快手于4月完成新一轮融资,快手接近200亿美元。 11月1日,美国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快手正在寻求Pre-IPO融资,估值达250亿美元。 持续融资,估值扩大,商业化方式丰富,收益丰厚。 虽然快手回避谈及赴港上市的打算,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商业变现中的“日出之日”

现在来看,快手的商业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6年开始的直播测试。第二阶段是2016年信息流广告的发展,直到2017年10月才开始发展。推出竞价、品牌GD等广告形式。 第三阶段就是今天的快手营销平台。

抛开直播以内容付费为主的商业化方式,快手对于广告的态度一直相对克制。 经常使用快手的人自然都知道,今年9月份之前,快手平台上的信息流广告数量很少。 直到最近,快手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啤酒、护肤品等广告。 这一点在数据中得到了直观的体现。 根据快手提供的数据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2018年初,约10%的用户可以在快手上看到广告。 现在这个比例是60%,预计年底还会进一步增加。

过去,快手对于广告变现的态度并非没有道理。 原因有二:一是快手希望打造内容生态,建立社区关系。 快手创始人宿华曾表示,快手商业化起步较晚,是因为想要通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来维持更好的内容生态。 短视频平台通过KOL吸引忠实用户,并在长期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建立信任。 。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内容分享平台,快手连接用户的关键在于“内容”。 只有保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才能打造出平台最具特色的文化——老铁关系,这是七年来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忠诚的关系。 这是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 快手将基于社交关系和用户粘性建立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快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其次,正是因为这种信任关系,快手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快手商业化副总裁颜强曾表示,用户体验对于短视频营销至关重要。 快手希望用户体验和业务需求能够更好地协调发展,在实现商业化的同时保证用户数量。

如何解决广告给用户体验带来的伤害,实现用户体验和业务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经验不足的快手面临的问题。

幸运的是,经过两年的探索,快手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

《双击666》第三期产品

在快手发布的营销平台中,相关产品包括信息流广告、品牌标签广告、粉丝头条、快手商店等。平台定位为“社交商业引擎”,包括快手商业开放平台和快手广告两大系统。 快手商业开放平台以“长效”为导向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主要目标是向商家和主播开放商业能力。 快手广告的目标是让广告投放更加高效、精准。

毫无疑问,快手的商业开放平台瞄准的是社区生态。 平台基于对社交关系和运营能力的探索,在社交服务上逐步开发出适合快手的社交产品,如快接单、快享计划等。其中,快手还打通了品牌商号和矩阵快手平台还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室,帮助账号打造更适合快手平台的个性化内容。

快手商业生态营销负责人潘兵表示,快手商业平台进军私域流量领域,基于快手高粘性、高信任、高忠诚度的社交生态——快手将其定义为老铁生态。

相反,广告系统的信息流广告、话题标签页、粉丝头条都是为了提高公域流量的广告效果。 这个需求自然对应着寻找用户体验和广告体验之间的平衡,精细化投放。

为此,快手建立了用户体验量化体系,利用快手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来实现用户体验和业务需求。 比如,对于营销平台,快手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以效率和机制为核心的中台体系,用后端和中台支撑简单高效的前端,用AI理解多媒体内容、实时在线学习交付系统和用户体验量化。 系统分析,最终完成快手商业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体验量化体系设置了一系列量化指标来衡量每条商业内容给用户带来的个性化价值。 商业内容给用户带来的价值越高,例如点击率、播放率等。时长、转化率、点赞、评论等正向互动率就越高。 在这样的商业化机制下,能为用户带来的高价值内容越多,效果就越好,投资回报率就越高。

颜强在发布会上表示,“好的商业内容一定能够融入到快手生态中。相应的,好的商业内容也会更加有效。当商业内容给用户带来更高的价值时,快手的策略就会向这样的方向倾斜。”通过这一机制,快手将不断优化商业内容与用户体验的共生。”

快手商业化遵循的是用户体验→创作者→商业客户→平台的顺序。 作为考量的核心指标,首先考察产品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其次,通过产品向一些平台创建者提供一些产品。 收入或其他能力。 最后,大自然还为商业客户提供价值。

“乡土风味”广告的困惑

快手快手的“AI”+“大数据”运营有多大价值。 对于不少广告主来说,严强的话说,“目前快手的广告可以达到99.9%的预期履行率,达不到则进行补偿。” 这对他们来说,一定已经足够诱惑了。 不过,快手上快手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作为短视频信息流产品,快手的广告模式必然以信息流广告位为主。 所以,这里就必须提到品牌广告。

众所周知,由于快手“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其自身品牌和定位较低。 尽管快手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提升品牌风格,赞助各大综艺节目,广告全面覆盖,不遗余力强调一二线快手用户数量,但广告商对其品牌形象仍存担忧。

其实这种担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从快手视频的内容来看,“下等人”的印象并没有太大改变。 虽然抖音不是“高端品牌”,但至少高端品牌投放的广告不会与内容格格不入。 快手肯定适合一些品牌做广告,但暂时可能不适合高端品牌入驻。

不过,虽然品牌广告很难实现,但Morketing还是更看好有效的广告。 严强极力拉拢效果广告商,自然有建立营销体系、扩大营销规模的想法,但你不能否认,这是一次难以拒绝的“合作”。 考虑到这一点,广告主在快手投放效果广告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优化。

抖音树立了标准,投放有效的广告会变得多么容易?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要知道,快手的产品逻辑与抖音完全不同。 抖音是全屏瀑布流,快手是分栏瀑布流。 这种产品形态直接导致了用户关注度的不同。 抖音霸屏体验,让用户更容易专注于单件作品,而广告展示时,也会给用户带来更强的体验感,从而实现更高的转化。

而快手则以一屏多作品方式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但却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这直接导致对广告的要求更高(是的,比抖音更高)。 有缺点,但当然也有优点。 快手将会有更多的单屏展示广告位,至少在曝光度上,能够满足需求。

此外,广告主在快手上投放广告不仅需要在展示上投入大量精力,还需要在现场转化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级跳跃的转化率和一级跳跃的转化率是天壤之别。 想必快手平台未来还会继续优化。

总结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可能鄙视短视频。 然而,这两种产品从一开始就针对不同的人群。 有些人喜欢咖啡,有些人喜欢大蒜。 没有什么可争的。 对于广告商来说,更是如此。 生意就是生意,只有合适和不合适。

在广告方面,我愿意给“老铁”打个电话。

●●●

本文最初由 Morketing 发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