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猎云网”(ID:ilieyun),作者:陆欣怡,36氪经授权发布。
对于抖音快手来说,拥有庞大的用户和流量只是开拓本地生活业务的基础。 真正的战斗是商家和用户的忠诚度。
张一鸣和苏华又坐在同一张牌桌上。
拥有6亿日活跃用户的抖音拥有3亿日活跃用户的快手,一直在尝试流量变现的新可能性。 作为强大的流量入口,仅仅将流量红利用于广告收入和直播货,其局限性太大。 面对流量变现的焦虑,抖音快手在直播、电商、游戏等各个细分领域展开厮杀。
这一次,战争蔓延到了当地生活。
近日,抖音开始对其地图服务O2O进行内测,再次追加2万亿元攻击本地生活。 据了解,抖音App内测版中,同城页面新增了地图服务。 在内测版本中,抖音上的地图可以显示本地商家的视频内容以及其他本地生活服务。 商家可以在视频上标记自己的物理位置,并将其显示在地图上。 用户还可以拍摄线下景点和店内体验的短视频并上传到抖音地图。 这不仅记录了生活,也方便了其他用户的种植,为商家带来了宣传。
另外,根据《字节2021目标采访纪要-20210408》显示,字节今年预计本地生活目标约为60亿元。 地图功能标志着抖音重新聚焦本地生活业务,彻底打通线上营销与线下店内场景的闭环。
另一方面,快手也在不断尝试拓展本地生活业务。 4月22日,快手高级副总裁颜强在广州“2021光合创作者大会”上表示,2021年快手将重点在直播2.0、本地生活、社交和社区三个方向发力。 其中,平台的服务和内容供给将围绕与人相关的服务拓展。
抖音快手决心开拓本地生活业务。 这场战争的一方面,是短视频巨头之间在新业务上的竞争。 另一方面,以美团、饿了么为巨头的短视频正在围攻本地生活领域。
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走不同的道路
这场争夺当地生活的斗争可以追溯到2018年。
2018年快手怎么买热度的,抖音本地生活拉开了帷幕。 抖音今年组建了豪华的POI团队。 抖音POI是在短视频中展示的定位图标,方便用户浏览和种植。 同时,抖音企业号用户在发布视频时可以附上自己店铺的POI,方便用户线下消费。
当时,抖音面临两大困难。 用户教育没有做好,商家推广抖音的意识还不成熟。 随后到了2019年,快手对本地生活的意识觉醒,不断尝试并加快商业化步伐。 在二入口开设了当地生活区。 版块分为美食、周边旅游、购物美容、休闲娱乐四大类,还有美食、娱乐、吃货必去、出门必去的三大体验区。
♢抖音快手将真正吹响本地生活号角,开启2020年新战场
2020年3月抖音企业号升级,上线团购功能。 6月,星图平台启动专家探店任务。 7月,企业账号页面上线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按钮。 10月,抖音推出《我和我的家乡》。 活动,鼓励用户添加POI定位拍摄内容,11月推出心动餐厅活动,12月推出城市大玩家活动,鼓励用户拍摄各类探店视频。
2020年3月,快手与同程艺龙达成初步战略合作。6月,快手与去哪儿网就本地旅游业务达成战略合作。 8月,举办作品发布活动,定位分享10亿曝光量。 11月,快手宣布与同程艺龙达成协议。 战略合作。
从过去一年的行动可以看出,抖音不仅在完善链条,还鼓励专家和企业加入到本地生活的推广中来。 快手计划通过合作打开当地生活方式市场的大门。 相互赋能的方式可以打开当地生活的大门。
♢抖音快手撬开本地生活大门后,路线也不同
首先,从B端企业号分析,抖音的企业号大多针对KA和大品牌。 对于大品牌来说,从信息流广告中可以看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知名度和曝光度。 B端的目的更适合公域流量。 因此,中小商家在抖音上的曝光和转化成本会比较高。
对于快手来说,《2019年快手商家经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快手平台上的中小商家约占整个平台商家的80%左右。 用户比例决定了快手的客户群主要是中小企业,更适合私域流量。 此外,为了帮助中小商户进行线上营销和业务增长,快手将商户账号升级为服务账号,简化认证、手续等流程,降低门槛。
2019年,抖音推出蓝V扶持计划,为企业用户提供商店首页领取优惠券、扫描二维码、拍摄视频等福利。 携手B端商家,共同开拓线下资源。 这项扶持计划推出后,企业主本身不需要争夺资源。 基于抖音的公共流量和开放平台,为商家吸引流量带来了无限可能。 进而完成了线上品牌建设、营销、用户粘性的闭环。
快手平台的B端用户主要是中小商户,而C端用户则是老铁经济体。
快手本地生活最早起步于用户渗透率最高的东北地区。 利用同城版块,在东北部分城市推出同城服务,主要以求职、二手货、汽车销售等为主。 本地用户可以通过本地服务的详情页面联系发布者。 快手本地生活版块开通后,不乏驾校、培训等业务。 这些业务之所以在快手本地生活中扎根,也是基于平台的用户粘性。
宿华在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目前选择的品类比较适合平台。
可见,不同的平台用户导致了两者当地生活路线的不同。 抖音倾向于与品牌公司合作,打通线上到线下的场景。 另一方面,快手通过用户本身来扩大周围的经济。 虽然路线不同,但没有好坏之分。 都是基于平台本身的优势,本地生活业务才会持续健康发展。
线下渗透,线上进攻
抖音快手都是在线上诞生的,它们所拥有的庞大在线用户并不能支撑它们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的野心。
从线上营销到线下店内消费,整个营销变现环节都需要巨大的商家支持。 如今,商家利用短视频做营销的理念已经成熟。 如何留住商户并转化商户,是抖音快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时,双方也进入了线下场景的本地生活争夺战。
据猎云网记者了解,快手在邀请商家入驻本地生活业务时表示,可以免费开店,无需押金、押金。 免费享受快手官方奖励政策,获得优质同城流量资源。 快手官方匹配优质专家,优先选择同城网红。 快手官方还将补贴广告佣金。 多种线下、线上营销活动功能助力打造网红店。
另一方面,抖音也在招募城市生活服务站点,免费开店。 商户入驻后,将享受多种特殊奖金和政策支持。 武汉本地生活从业者李杰告诉猎云网,抖音正在尝试打造线下体系,推出本地推广大军。
从线下商家的竞争来看,抖音快手正在利用流量优势吸引商家。 通过流量倾斜,支持平台内商家的推广。
线下逐步渗透后,线上将支撑流量。 支持的对象不仅是商家,还有专家。
去年,抖音快手也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来扶持网红的流量,鼓励他们到店里拍摄。 平台上开展了很多鼓励专家拍照、参观店铺的活动。 目前,有快手平台开展的“拍摄视频定位曝光”活动,也有抖音上的“商家尖叫大赛”活动。
截至目前,快手正在进行的视频拍摄和定位活动已收录相关题材作品15万部,曝光量近20亿次。 抖音的商家喊话大赛播放量也超过10亿次。
除了线下渗透和线上攻势之外,抖音再次更加咄咄逼人。
2020年12月,字节跳动商业化部成立“本地生活直营业务中心”,致力于拓展本地生活业务。 原SMB(中小客户)业务线撤出后,约1万名员工将于2021年1月调整至中心。围绕生活服务、文化旅游、餐饮等行业进行客户发现。
组织架构的调整承载着抖音进军本地生活的野心。
当地生活即将改变吗?
为什么是本地生活?
抖音快手之所以涉足本地生活,是因为视频内容具有天然优势; 他们追求高频交易; 而且当地生活的商业空间非常大。
据艾瑞咨询统计,虽然本地生活在2018年已成为万亿级市场,但线上渗透率仅为12.7%。 可见,当互联网用户的红利逐渐消失后,各家互联网公司都想拓展新的业务线来抢占市场存量。 本地生活是少数渗透率低、变现速度快的市场之一。
抖音快手侵入当地生活后,短视频巨头之间展开了斗争。 另一边,短视频围攻了美团和大众点评。 抖音快手攻击后,势必会对美团和阿里巴巴的业务群产生影响。
当短视频融入当地生活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被动变为主动。 过去快手怎么买热度的,本地生活商家都是基于用户产生需求后在平台上寻找商家。 平台在整个场景和动作中显得非常被动。 抖音、快手的本地生活会在短视频时主动出现在用户界面中,激发用户需求。
而美团作为本地生活的巨头,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以本地逻辑为底层逻辑的所有业务发展。 最大的竞争障碍不是日常活跃度,而是商家和用户的忠诚度。 猎云网记者走访武汉当地商家时,店主表示,一段时间内只会在美团、大众点评上开展活动,暂时不考虑抖音快手。
与此同时,大众点评也在思考改变。 据猎云网记者了解,目前大众点评正在推广笔记版块,官方支持流量,以吸引更多达人在大众点评记录分享开店体验。 此外,大众点评还不断开展霸王餐推广活动,以增加用户粘性。 大众点评也在向内容化方向发展。
阿里巴巴事业群在不断深耕本地生活业务的同时,也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在2020年12月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中,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总裁吴泽明兼任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首席技术官,这一职责向阿里巴巴集团CTO程力和王雷汇报。 此次调整后,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正在加强对本地生活领域的科技投入。
目前,当地生活虽然是小菜一碟,但咀嚼起来并不容易。 对于抖音快手来说,庞大的用户和流量只是开拓本地生活业务的基础。 真正的战斗是商家和用户之间。 忠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