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已预售已久。
“现在卖现成的衣服违法吗?” “下单后就开始种棉花吗?” 近日,一段抱怨某网红店“预售时间过长”的视频引发网友讨论。
红星资本局发现,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上,“30天预售”、“45天预售”的标签随处可见。
淘宝商家安源(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商家采取预售的方式大多是为了规避服装行业面临的库存积压风险。 不过,超长预售风潮的兴起,从事淘宝女装10年的业内人士程庆(化名)认为,是从网红店开始的。
电商行业人士表示,预售是正常现象。 不过,业内也普遍鄙视较大网红店的“超长预售”模式,认为他们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将风险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超长预售趋势下微博涨粉24小时下单,消费者权益该如何保障?
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批评网上女装店预售时间过长
网友:下单后就开始种棉花了吗?
“预售持续多久?春天买的衣服夏天才会到。”
4月中旬,一则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文精灵”的投诉视频迅速引发网友情绪,掀起了一股对网店服装预售时间过长的“声讨”热潮。
网红文精灵爆料“超长预售”
“现在卖现成的衣服违法吗?” “下单后就开始种棉花吗?” 网友纷纷评论,抱怨网店服装预售时间过长。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不少网友反映,淘宝等电商平台上部分服装商家预售时间过长,预售持续15天、30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情况很常见。长达45天。
其中,网红女装店是预售时间超长的“重灾区”。 热衷于网红女装店买衣服的谢琪(化名)向红星首都局展示了近期的订单。
3月21日,谢琪在淘宝网红店下单了一件预售连衣裙,订单显示将于5月5日之前发货,整整间隔了45天。 期间,谢启多次询问店家客服什么时候发货,但对方只回答:“仓库会尽快安排发货。”
谢奇展示自己的网购订单
4月24日,也就是下单一个月后,这件衣服终于到达了谢琪的手中。 “我本来打算春天穿这件丝绒连衣裙,现在气温都三十多度了,得等到秋天才能穿,新衣服已经过季了。”谢启无奈道。
有同样经历的人不止谢奇一个。 在小红书APP上,网友甚至创建了一个“讨厌预售”的话题,目前浏览量已超过千万。
小红书话题“讨厌预售”阅读量破千万
除了淘宝,抖音女装店也走上了“超长预售”之路。 红星资本局发现,部分抖音女装店会在后勤部门张贴“预售”标签,预售期一般为1个月。
快手也有类似的情况。 红星资本局入驻快手店女装频道。 在前几个推荐的直播间中,订单页面显示“付款后30天内发货”和“付款后45天内发货”。
网店的“预售”自私:
避免库存积压风险
事实上,预售并不是网购中的新现象。 早在2014年,预售模式就已经出现。 2014年12月发布的《天猫预售业务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预售模式。
电商行业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商家之所以采用预售模式,部分原因是服装行业面临库存积压的高风险。
淘宝商家安源(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女装注定是一个库存量大的行业,在生产方面,订购面料、辅料、工厂加工都有最低起订量。如果商家不确定哪个产品卖得好,我们也不敢轻易下单生产。”
安源举例说,一家小型女装店每次都会推出5-8个新款。 即使每个款式只生产100件,店里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一旦积累了过多的库存,不仅新品很难赚钱,拿到钱的时候还得付出一笔钱。
售前的作用是给商家一个销售预测。 “商家可以根据预售情况计算出大概的销量,将第一批放到现场,然后根据后续情况补单。” 安远说道。
可以说,预售模式的“初衷”就是帮助商家规避一定的库存积压风险。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电商平台对于预售模式其实抱有“宽松”的态度。 以淘宝为例,该平台的预售规则显示,商家可以选择最长30天的预售期。
淘宝平台规定预售期限最长为30天。
此外,疫情的影响也是商家选择预售的原因之一。 红星资本局发现,不少淘宝、快手商家都会在销售页面解释称,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发货。
此外,资深电商商人“张包子”也公开表示,受疫情影响,商家因货物积压而遭受损失,这让很多商家不敢囤货,所以通过预售来确定销售和再生产。 -销售量。 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部分工厂受疫情影响暂时停工,无法按时生产。
“超长预售”风潮源于网红店
业内人士: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预售很正常,但预售持续一两个月就不正常了。” 谈及“超长预售”的趋势,淘宝商家安源表示。
和安源一样,在淘宝女装工作了10年的业内人士程青(化名)也不认同“超长预售”的模式。 “我认为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买东西后要等一个月是没有意义的。” ”
超长预售的风潮从何而来? 程青给出了答案:网红店。
程青告诉红星资本局:“淘宝女装刚起步的时候,预售时间没有那么夸张,店铺基本48小时内发货。”
在他看来,网红店与普通店不同。 网红店的销售大部分集中在上新日,可能会出现销售突然增长的情况。 淘宝平台默认48小时内发货,超过48小时的商品将显示为“全款预售”。 为了保险起见,大多数网红店都会选择预售,以便有时间备货。
“但网红店在推出新品之前不会大量备货。” 程庆表示,大多数网红店甚至会选择分批发货微博涨粉24小时下单,第一批消费者的退货会用来补订单,卖给第二批消费者。
红星资本局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搜索发现,不少网友表示,在网红店下单后,收到的衣服有“穿过痕迹”。
图片来自小红书
在安源看来,业界普遍鄙视较大网红店的“超长预售”模式。 “成千上万的人在等待购买,但他们仍然预售了1-2个月。 这种商店显然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并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协会命名“超长预售”
部分消费者转向线下实体店
“超长预售”也在透支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许多消费者正在逃离网红女装店,转向线下实体店。
消费者刘彻(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2020年疫情过后,她明显感觉到预售时间越来越长。 很多衣服她等了1-2个月。 收到后,她发现款式和质量都不合适,所以最终选择了退货。
“太难等了,这一年我都选择到线下店买衣服。”刘彻说。
4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还点名超长预售。 中国消费者协会关于“新”消费领域投诉的专题报告显示,一些网络经营者利用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来减少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增加消费者的责任。 例如,一些网络商家对预售产品设定了极长的预售期限,还设定了预售产品不可退货、预付款不可退等不公平条款。
“超长预售”在网购中频频出现。 消费者只有“退货”选择吗? 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红星资局发现,淘宝平台规定,如果卖家违反发货时间、交易价格、发货方式等承诺,需要向买家支付商品实际交易金额的10%作为违约金额。 抖音、快手等平台也会对超时发货的订单进行相应处罚。
除平台自身规定外,《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2020年修订)》明确规定,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必须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必须退还预付款,并承担预付款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若未达成退款协议,则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计算退款金额。
新华社在报道中还指出,希望电商平台建立具体的监管制度,对预售商品的价格、期限、质量、退货条件等进行明确规范,并处理“违规行为”。商户单方解除合同背后的“合同违约”和“违约”。 对“虚假宣传”问题进行处理,并设立投诉渠道,对多次被投诉的商户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
红星新闻记者 余耀强 亚贤
编辑于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并提交报道即可赢取奖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