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独家》综合编撰; 来源:新闻联播、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搜狐网等
《新闻联播》摆脱了所谓的“中年危机”,充满了活力,有力地证明了电视新闻在新时代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
“快手的老铁们大家好!” 当这句在快手已经司空见惯的开场白出自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李子萌之口时,人们瞬间感觉“《新闻联播》确实不一样”。
说起《新闻联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正规、严肃、多年来一贯……多年来,《新闻联播》主播信息传播方式的“中国字脸”深入人心。 人们很难将这样一个“中国政治的风向标”与互联网、新媒体甚至时尚联系起来。
8月24日,《新闻联播》正式进驻快手。 打开快手“新闻联播”页面,“央视《新闻联播》快手账号”、“41岁”、“摩羯座”等字样清晰可见。 这些还透露出很多重要信息——正式定档和首播日期是1978年1月1日,距离开播已经41年了。 他做事就像摩羯座一样认真、一丝不苟……
《新闻联播》快手账号
《新闻联播》加入快手,粉丝数瞬间增至1210.9万(截至发稿已增至1634.9万)。 有网友在评论中惊呼:“只看了一个视频,我的粉丝就增加了10万!”
其首条视频一小时浏览量达5400万次,截至8月25日凌晨,浏览量达1.1亿。
看到这些数据,不少网友忍不住表示:“《新闻联播》不愧是电视界的‘领头羊’!”
李子萌用非常接地气的网络语气讲述了《新闻联播》入驻快手的原因:“《新闻联播》上线已经41年了,可能比很多老兵还要老。我知道快手其口号是“记录世界,记录你”,记录中国的每一天,记录真正追求幸福和进步的快手人。与世界一起连接、互动!”
同日,“新闻联播”抖音账号正式开通。 短短一天时间,粉丝就接近1500万,直接登上当天抖音热度榜第一。 截至目前,“新闻联博”抖音已发布3条短视频,点赞量超过1300万(各项数据仍在不断上升)。
“新闻联播”官方抖音
在发布的第一条视频中,《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表示:“我经常听到一些年轻人说,《新闻联播》是一个只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才看的节目,但现在有些人有点生气了?”
这些轻松、幽默、接地气、符合时代的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让《新闻联播》摆脱了所谓的“中年危机”,变得充满活力、铿锵有力。 有力地证明了电视和新闻在新时代具有发挥作用的潜力。 另一种“打开方式”。
▍《新闻联播》开始“剥皮”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新闻联播》已经开始“被剥皮”了。 频频被网络刷屏,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成为讨论热点。
7月底,《新闻联播》以其“恶心”的故事首次登上网络。
7月25日,《新闻联播》播出题为《世界各地谁在欺凌、恐吓他人?》的文章。 》国际评论:
美国100名所谓对华强硬派近日污蔑中国奉行“扩张主义”,“利用综合国力欺凌恐吓他人”。 他们声称“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政治是常态,战争是例外,而中国恰恰相反”。 一种观点“荒唐得让人发笑”。
随后,央视新闻专门发微博:我在“吃饭时间”说了一件可笑的事情,请不要“惯坏”我。
未来几天,《新闻联播》每天都会有新惊喜:
7月26日,《新闻联播》播出国际评论,标题尖锐:“美国是全球合作与发展的绊脚石”,指出美国一些人“口口声声试图摆脱”。 ”和“有怨恨心理”。
7月27日,《新闻联播》在评论中提到“美国应该先治愈自己的‘人权病’”:
“人权”只是美国日益恶劣的人权状况的一块“遮羞布”。 在今天的美国,连这块“遮羞布”也基本消失了。 “裸奔”的美国政府哪有尊严以“人权卫士”的身份批评别国?
除了变得“呆板”之外,网友们发现《新闻联播》开始变得可爱了——它以轻松、有趣、灵活的形式播出,从解说到图片,都非常接地气、平易近人。 就在这个时候,新闻网的主持人也开始铿锵有力地播音。
例如,海霞在七夕支持香港警察局长刘Sir; 郭志坚向美国和干涉香港事务的乱港分子发出灵魂拷问:“今天是立秋,立秋后我们该怎么办?”
欧阳夏丹趁势回应台湾政论节目快手咋买播放量,称“今天的夜宵是榨菜”,称大陆民众买不起榨菜。 康辉说国泰No zuo no die。
《新闻联播》语言风格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贴近普通百姓。 除了语气更加友好自然外,还大胆使用口语和网络语言,少了官方套话,多了通俗语言。 人们用官话说话,用软话硬说,开始使用网络语言,让《新闻联播》更加贴近群众。
7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正式推出短视频栏目《主播谈网络直播》。 这档短视频节目从《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开始快手咋买播放量,结合当日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用年轻人喜爱的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
据了解,《主播谈连播》的每个话题都经过主创人员反复考虑,征得主播同意后播出。
康辉说:“很多人感叹《新闻联播》似乎不再是过去的《新闻联播》了。事实上,《新闻联播》还是那个《新闻联播》。永远不应该低调。” ,应该脚踏实地,绝对不应该嚣张,《新闻联播》还有几个热搜吗?
这种表述在以往的《新闻联播》乃至其他地方新闻中都很少见到。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别人在追电视剧,我却在追《新闻网》”、“夸大《新闻网》”等。
▍新闻联播及主播流量
事实上,《新闻联播》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表达。
8月16日晚,“新闻联博”微信公众号上线。 上线后的第一条推文“主播谈联播|康辉说国泰“no zuo no die”欧阳夏丹又问国泰问题”的阅读量已超过10万次。
8月19日,《新闻联播》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的主角是主播康辉和欧阳夏丹。 他们坐在主播台上,共同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新闻联播》播出完毕,主播收拾好的稿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康辉拿出几张稿子,说道:“嘿嘿嘿,这和普通的稿子不一样,每行九个字,而且字体也比较大,这是一份符合提示者要求的稿子。” ”
欧阳夏丹回答:“嗯,所以我们看的时候,字体会显得特别清晰,很多网友可能会说,听起来挺简单的。” “上来试试吧!” 欧阳夏丹喊道。 镜头说道。
“压力还是很大,因为《新闻联播》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而对网络播音员的要求就是每一个字都要准确,不能有错误的余地。”她说。
康辉继续说道:“所以,这种压力带来的一个直接反应就是,每当我听到联合播出的开场曲,我就会立刻紧张起来。”
“你?” 康辉询问欧阳夏丹。 “我也是。” 欧阳夏丹笑着说道。 “我办公室里曾经有一个同事,用联合直播的开场曲作为手机铃声,但我严格禁止他这样做。”康辉说。 “太可怕了。” 欧阳夏丹回答道。
这段看似轻松的视频,不仅展现了《新闻联播》主播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和细节,也向观众传达了新闻播音的不易。 因为“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的存在,拉近了观众与主播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了解了每天19点都能看到的主播工作场景。
现在在B站,康辉是一位比人气偶像还多流量的央视主持人。
就连《新闻联播》也在进行改革。 其他台的新闻节目是不是该加快动作了?
“广电专享”是广电行业首个订阅号。 《影视独家》洞察影视热点。 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