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欣
编辑| 硅Q
小红书不再只想“种草”。
今年3月,董洁的一场直播GMV(平台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价值4932元的芭蕾舞鞋和价值5200元的开衫全部售空。 用户开玩笑说,“不花五位数就不能离开董洁的直播间”。 。 4月,小红书重启笔记服务。 商家可以与平台上的专家进行链接,点击相关产品直接跳转到小红书平台上的商店完成购买。
直播带货的突围、笔记导购的重启,都表明小红书不甘于仅仅做一个躺在用户最爱的“生活指南”,开始探索有别于货架电商的新路径和社交电商。
董洁直播带货,客单价相当高
商业智能服务提供商QuestMobile 2020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红书的平均投放转化率为21.4%,远超抖音的8.1%、快手的2.7%和微博的9.1%。 只是小红书此前更多被视为“渠道”,消费者习惯于“在站内植入信息,在站外完成交易”。
让市场看到了社区隐藏的消费潜力,吸引商家纷纷涌入,争夺流量红利。 小红书显然是想打造一个自成一体的“种草交易”领域。 其中,动作最快的并非品牌商家,而是众多带有“清仓”标志的新手商家。 他们很快对小红书的产品进行了盲测,并利用产品备注吸引用户在平台下单。 他们还在社区里交流了如何做小红书电商的经验:“不要卖太贵的东西。” 清仓特价,一张钞票就能炸毁一家商店。 ”
这种玩法有点类似于抖音、拼多多的早期路径。 小红书利用流量、数据和新动作讲述吸引人的故事,利用标杆案例(董洁)吸引主播/机构,吸引“清仓”商家,快速致富商家。 小红书需要通过标杆和量化措施。 这种组合让用户在平台内形成从种植到消费的闭环。
550,000件清仓物品
还在上大学的孙宇最近迷上了小红书“搜货”。 品牌清仓的化妆品、关店清仓的JK制服、代工清仓的配饰都是她的最爱。 “均价不超过50元。” ,非常适合我们女大学生。”
小红书上很多清仓单品
这些标有“清仓”的产品吸引了很多像孙宇这样的用户下单,不少商家也带着各种标有“清仓”的产品涌入小红书。
在小红书上搜索“清仓”,会显示超过 55 万条带有“清仓”标题和标签的商品。 观察这些产品,你会发现SKU主要集中在女性消费品上。 从女装、彩妆、配饰到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销量最高的前两个环节分别是起价15.9元、售出13000多件的辣妹吊带背心和起价39.8元、售出7000多件的辣妹吊带背心。 出口日本铸铁锅。
“清仓”往往意味着低价,但小红书上的“清仓”产品并不具备很强的价格优势。 如果你在其他电商平台上按图搜索,你会发现同款的价格更低。 小红书清仓的辣妹背心,同款拼多多售价15.9元。 铸铁锅也在清仓,淘宝上可以找到同款产品,售价29元。
拼多多同款比小红书清仓价还便宜
雨子曾经是一家JK制服店的老板,他开始在小红书上清理库存。 “在小红书上开店门槛低,投资很小,而且推送的流量很精准,竞争也不大。” 谈及小红书上部分“清仓”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柚子表示,可能是因为小红书用户对价格“不敏感”。
游子告诉《电商在线》,去年大量JK制服店倒闭,商家开始在各个渠道清理最后的产品。 其他平台上的价格会比小红书便宜5-10元,但很多小红书的女性用户不会去那里。 对于价格对比,“一些没有货源的商家直接从其他平台进货,加价后在小红书上销售。”
过去,商家和品牌更多地将小红书定位为“种草”、吸引流量的平台,或者打造品牌形象的阵地,而不是销售渠道。 2021年,小红书推出“店合一”模式,降低开店门槛。 许多商人和人才已经开始尝试。 卖化妆品的华仔是试水的商家之一。
小红书的“一体店”
在华仔看来,目前小红书的流量价值大于销售价值。 “内容要求相当高小红书业务下单,需要额外的精力。 没有精美的图片和内容,很难获得好的流量。” 华仔在2022年尝试开小红书店,没想到一张口红清仓笔记火了,直接清空了库存,也拉动了首页其他笔记的数据和产品销量。
这些靠“清货”起家的商家几乎都是小商人,其中不乏没有货源的卖家。 一些副业教学社区也推出了“小红书无货电商教程”。 “小红书电商正处于红利期”、“进入门槛不高”、“0粉丝就可以开店下单,月入万多元不是梦”,商家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努力推销自己的生意。
一纸,利润2万元
小红书从事电商业务已经九年了。
2014年,小红书首先以制作导购起家跨境电商,随后还推出了小红店、自主品牌等电商业务。 然而,水花却从未大过。 主要原因就是小红书。 此前,舒先生对电子商务一直犹豫不决。
2017年,小红书联合创始人曲方公开表示,小红书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游乐园。 “大家来到这个游乐园就是为了逛逛、玩的。 当他们看到想要购买的东西时,他们就可以购买。 就这样。”
小红书最早的口号是“海外好物”
小红书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种草”属性,聚焦社区。 不缺潜在消费者,缺的是商家和商品。 尽管笔记内容具有很强的导购优势,小红书却一直在为别人做嫁衣,用户也养成了“在小红书种草,在淘宝等平台拔草”的习惯。
直到2022年底,原本属于一级部门的电商部门划归社区部门,由社区负责人柯南统一管理。 小红书的电商和社区进一步融合。 今年3月,小红书还将直播业务升级为独立部门,进一步强化了电商方向,不少商家开始嗅到一丝气息。
念念在2021年就在小红书上开了店,但很明显,该平台在推广店铺方面并没有那么“强大”,一些带有产品链接的笔记可能会受到限制。 “去年年底才感觉到,小红书在不断给商家推流量。”
察觉到趋势的商家迅速入市,抢占平台内的这波流量和红利。 “清仓”更多的是一个“钩子”,用来吸引小红书内部的流量。
念念在小红书上开了3家店,月营业额约8万元。 三个店面的销售都是基于一款热门笔记,而其中一款热门笔记直接带来了2万多元的利润,“小红书的流量是分散的,没有粉丝的账号也可能有热门笔记。”
在不少商家眼中,小红书对于流量有着独特的长尾效应。 其他内容平台基本都是7天内推送流量,有的平台甚至只有3天。 不过,小红书上流行的一句话是,7天后仍然会有很多流量。 在小红书上销售电商相关课程的范毅告诉电商在线,在其他平台上,只要足够便宜,就会有销量,但在小红书上,只有有吸引力的内容才能让消费者冲动下单。
现在商家知道流行纸币可以带动整个店面,但他们仍然对如何制作流行纸币感到困惑。 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模仿写文案、制作图片。
两个不同的企业,但主页内容高度相似。
大家模仿、抄袭,导致很多商家的内容同质化严重。 点开一个卖睡衣的小红书商家主页,所有笔记的标题高度相似,“我的闺蜜夸她温柔”、“被问到被爆的那个”、“爱的太惨了,太惨了”真是个仙女”,而另一家卖睡衣的商家主页也有类似风格的备注。 甚至用户也感到审美疲劳,抱怨:“为什么一切都那么‘可爱’?我无法停止爱它。”
即使商家互相模仿文案和图片,也未必能创造出受欢迎的笔记。 为了获得更多的推广可能性,一些商家会在社区发帖请求互助点赞,甚至购买评论在评论区制造“假繁荣”。
小红书欲补“电商基础设施”
低廉的“清仓”价格与小红书“精致、中档、时尚”的标签并不相符,但当前的小红书需要这群“清仓”低价的商家。
从2021年账号与店铺合一,到董洁直播带货,再到重启专家笔记带货,小红书正在加快构建平台内电商闭环的步伐。 董洁的直播货,成为了很多白牌商家的标杆。 这很快丰富了平台的内容,两者的结合弥补了小红书在“人”和“货”方面的短板。
但同时,小红书也需要一个更好的“场”来回归电商平台的基础设施,培养消费者在平台内的消费习惯,让用户长期被低价和顶级主播吸引。 留在平台内,完成从种植到消费的闭环。
今年3、4月份,不少私下交易、引流商家收到了小红书的警告。 卖工艺品的梅子告诉电商在线,“官方称检测到交易分流,整个网站被封禁。 需要7天的时间才能恢复,以后如果被发现,就会受到限制和禁止。”
为了防止再次被封杀,梅子开了一家小红书店,还主动让查询订单的顾客进店沟通。 “我对交通限制和禁令感到害怕。”
一方面,小红书防止商家分流流量和私下交易,让商家回归平台。 另一方面,为商家引流,用真金白银补贴平台上的商家。
今年1月,小红书的“视频”取代了原本位于底部导航栏的“购物”。 但现在打开小红书,“购物”又回到了底部导航栏。 方便用户进入小红书商城,方便商家。 获得曝光的可能性也更大。
小红书的“惊喜盒子”
小红书用户浏览笔记和商品时,会弹出一个“惊喜盒子”,里面往往包含一张全站通用的5元优惠券。 不少小红书用户纷纷表示,感受到今年“惊喜盒子”频出。 改进。 使用门槛低的优惠券可以方便订单,为商家吸引流量。
电商方面的频繁动作,都是小红书为打造适合消费的“市场”而做出的努力,但除了“人、货、场”之外,贯穿始终的电商基础才是最关键的。
华仔告诉《电商在线》,他身边很多商家对小红书电商都不太了解。 “有些商家不知道需要下载小红书商家版才能接收用户给客服的消息,导致很多用户给客服发消息。” 我发了消息,但客服没有回复。” 不少用户也分享了商家不回复消息的经历。 一位用户表示,最终联系商家后小红书业务下单,商家建议她到其他平台下单,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做小红书”。
在后续履行过程中,“商家不发货”是不少用户投诉的焦点。 部分用户下单后等待一个月仍未收到物流信息,只能申请退货。 也可以向小红书官方客服进行投诉。 没有收到满意的答复。
小红书下单,拼多多发货
很多人抱怨小红书购物“买错货”,没有货源的商家让小红书成为其他平台的“代销”渠道。 “我在小红书购物的时候,居然收到了拼多多发货的货。” 。
今年,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回归到追求效率、追求商品和服务的本质。 小红书需要完善“人、货、店”和电商基础设施。 众多白牌商家的入驻可以为小红书提供补“货”,但清仓价低只能吸引短期的一波流量。 白色品牌无法带来长期健康发展。 此前依赖白牌商家的拼多多、抖音后期也不断引入品牌商家。 、完善平台内电商生态。
作为一家电商公司,小红书还需要讲“清仓低价”以外的故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