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丽萍
来源/奔腾财经(ID:daxiongfan)
我在拉面兄弟的面摊点了一碗拉面。
将白碗盖上透明塑料袋,倒入煮好的面汤,将煮好的拉面捞出放入其中,加入香肠、豆腐干、鸡腿等“哨子”,撒上香菜,拉面就完成了都出锅了。 包括揉面在内的整个过程,四五个人的配合不到两分钟,但为了这碗拉面,有人愿意在中午的烈日下等上两个小时。
程云福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梁丘镇杨树行村卖面条已有15年了。 以前没有人叫他“兄弟”,但成名一个多月后,他突然多了几百万个“兄弟”。 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穿过崎岖不平的山路,聚集在他家门前。 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一碗拉面。
各种野主播希望利用他的流量,平台希望吸引他加入,当地政府希望把他树立为典范,他身边的人希望通过他一夜暴富,但他呢? 他一下子就被推入了这场交通狂欢之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他完全没有准备。 他不知道该拒绝还是欢迎——或者说,他不知道如何拒绝或欢迎。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流浪大师》和《大一哥》身上。 当你把某种美投射到一个人身上时,他看起来越平凡,就越有可能一夜成神。
接下来的剧本就要靠“流”来写了。 这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流量就是注意力,流量就是利润,流量就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杠杆,流量就是水和电。 当你走近这个村庄,观察这幅浮世绘时,你会清楚地看到不同的个体如何在车流中起起落落。 即使对于那些为了吸引流量而被诟病的主播,也很难简单地批评他们的“魔舞”背后。 他们来自底层,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故事,而这几乎是他们唯一能掌握的资源。
他们不知道,交通也是很健忘的。 这种“资源”更像是肥皂泡。 开花后,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1 算法选出的人
这个因交通而选择的小山村位于沂蒙山区。 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交通。 当地人会用“come up”来表示进入村庄。
从费县市高铁站到杨树坑村车程约40分钟。 进村有两条路。 如果沿着地图导航指示的相对较短的路线,很容易选择绕山而行的路线。 这也意味着驾驶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他可能会不经意地遇到45度的斜坡,错过狭窄且不显眼的路口,偶尔会有车从相反方向驶来。 他还必须预测两方将在哪里开车并衡量谁将开车。 退后一步,那里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并行。
车辆只能停在村口的空地上。 一进村,就看到村口立着两块石碑,分别写着“杨树兴水库”和“百年修水利大计”。 除了山顶白色的大风车和山上散落的粉色桃花外,村子以灰色的树干和黑黄色的泥土为底色。 但越靠近拉面哥家,红色的横幅、白黑银的汽车、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的帐篷铺展开来,给村庄赋予了春天到来之前的色彩。 。 站在半山腰,依然能听到拉面哥门口传来有节奏的音乐。
俯视“拉面哥”的家,可以看到斜坡上聚集了很多人。
拉面哥的家在一个斜坡上,主播们喜欢叫它“光明顶”。
3月23日下午1点,“光明顶”已经挤满了人。 拉面哥家门前有一块十几平米的平地。 平地的周围是一个斜坡,最高处有两米高。 站在斜坡上,游客可以俯瞰拉面哥家门前的院子以及院子里的情况。 “光明顶”就像一个天然的“看台”。 主播和游客站在看台上,拿着各种手机,指着“舞台”。
舞台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拉面工作区,另一个是主播的“表演区”。
工作区,有揉面台、炉子、两个大铁桶、一张桌子。 “拉面哥”的哥哥站在两条等面条的队伍前面,时而挂着脖子回答前排顾客的问题。 收银台扫二维码,一旁帮忙的两位阿姨正在盛碗、塑料袋、面汤,“拉面姐姐”进进出出,做好准备。
表演区快手买点赞会限流吗,有志愿者维持秩序,也有专门的“主持人”拿着麦克风烘托气氛,招呼上来唱歌跳舞的人们。 一个小女孩自告奋勇,喧闹的场面顿时激起了一层热闹。 小浪花,主播们躁动起来,“老家伙们,姑娘要唱歌了”、“摘掉帽子”、“摘下口罩”、“别害羞,摇起来”、“小姑娘有点害羞了”,主播们在直播间欢呼并给粉丝解说。
区域外部被一条由旧红布和红绳组成的“警戒线”隔开,锚点聚集在红线边缘。 烈日下,台上、看台上的脸都红了。
“年哥哥出来了!” “二哥来了。” 1点20分,现场传来一阵主播喊叫声。 “拉面之家”牌匾下的院门打开,程云甫吃完午饭就走了出来。 他是80后,但似乎即使他已经50岁了,仍然有人相信他。 白色的工作服衬得他的肤色越来越黑。 一团面团在手里拉了十几秒,然后放进锅里。 旁边的拉面阿姨开始煮面。 周围的主播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拉面哥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眼角皱纹挤在一起。 他专心揉面团,时不时抬头微笑着和手机打个招呼。 旁边的歌声表演还在继续,喇叭里传出的声波环绕着群山。
相聚“光明顶”
看得出来,一个多月过去了,程云甫在镜头前变得平静了很多。
自2020年10月起,一位名叫佳佳的视频自媒体人就开始拍摄并发布有关程云甫的视频。 在每个视频中,他都重复着自己的年龄,以及15年来3元拉面价格没有上涨的原因。 最终,2021年2月22日,他被算法推荐。 视频中,他用当地口音对着镜头,告诉镜头,一碗拉面3块钱,他已经卖了15年,没有涨价,一碗赚了40到50分钱。 “我比金钱更重视偏袒。”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意料。 “临沂哥卖3元拉面,价格多年不涨”登上抖音热搜榜首,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亿。 程云福从镇上的“拉面小贩”变成了全网红的“拉面哥”。
察觉到机会的主播不断从全国各地涌向他的小山村,数百部手机瞄准了他家门口。 由于无法经营摊位,不敢回家,他最初害怕被“监视”,并表示“希望回到正常生活,继续卖我的3块钱一碗的拉面”。
但现在,程云甫也改变了主意,他欢迎网友过来。 他告诉连连财经(ID:daxiongfan),“我们这里很穷,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激励老乡们。” 他举了一个例子。 近两三年,村里一筐50斤的桃子才卖五六块钱。 可到了县城,同样的桃子却卖到三块钱、两块钱一斤。 差别太大了。 他始终牢记这一点。 现在他有能力了,他希望能够激励村民们。
从3月份开始,他不再每天早起去镇上赶集,而是直接在家门前摆摊。 该摊位每天上午10点左右开门,下午3点左右关门。
从3月23日开始,他甚至会在下午4点左右主动走出家门,步行到水库或村里的桃林,向围观者展示这个山里的小村庄。
此时的程云甫就像一颗明星,周围有数百名主播。 他慢慢地走着。 有几个志愿者和红袖章的人保护着他。 他满脸笑容,主动向网友打招呼。 路过一个摊位时,有人拿着麦克风喊道:“拉面哥来了”、“快点跟上”、“别挤别挤”。 行人纷纷举起了手机,路中间的车辆也停下来让路。 人们摇下车窗想要看到这些奇怪的东西。 当队伍拖行数米时,突然发出一阵噪音,留下一团灰尘。
“拉面哥”在水库前介绍家乡
“我们山上的虎山,那里有风力发电。我山上有栗子、桃子、苹果,那边海棠花也开了。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我们沂蒙山区来。快来吧。”到家乡看桃花、玩玩。”
程云甫还是不善言辞。 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欢迎大家来玩”。
2 “光明顶”集合
最先聚集的,是一群主播。
2月28日,“山东炮跳姐”约了同村的姐姐,从青岛出发,去看热闹,做直播赚钱。 她来得还早,当时路还很窄。 她的面包车停在拉面哥家门口。 这是去拉面哥家的唯一途径。 如今,这一带的每一寸土地都弥足珍贵。 摊位已经满了。
跑调的姐姐经常穿着大红色的服装,有时还系着一条绿色的小围巾,眼睛下面戴着小黑框墨镜,头发一侧绑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眉毛涂黑了,嘴巴、额头,都是鲜红的两颊也涂了口红。 远远望去,颇为引人注目。
如果你在街上遇见她,你肯定会多看她两眼,但在拉面哥家门口,这很正常。 猪八戒、孙悟空、奥巴马、武大郎总是在这里,求婚者、太上老君、空姐、状元、穿汉服的人也经常出现。 对于流量,他们有自己的玩法:如何获得高认可度就是如何获得。
“猪八戒”在拉面哥家门前表演
渐渐地,人们对拉面哥的关注也蔓延到了这些表演和精彩上。
拉面小哥一关门,另一场狂欢就开始了。 这时,热爱唱歌、跳舞、表演的主播就会主动站在舞台中央,一起互动。 失态的姐姐这个时候特别喜欢挤到人群中央,拿着假烟斗,扭扭捏捏的。 那天晚上,她在某处发现了一只公鸡和一辆马车。 她抓起公鸡,坐在车上。 走调的姐姐浑身发抖,“又疯了。” 人群发出嘘声,镜头跟着谁“疯了”。
「鸡哥」向「临沂辣妹」求婚
“我想找个女朋友,女孩子就可以,要求不高,如果直播间有喜欢我的人,喜欢我就带我走吧!” 就连舞台外,也同样热闹,绰号“小鸡”的年轻人,穿着小了两号的衬衫,拿着主播的相机大喊。 类似的剧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偶尔,“鸡哥”会举起一颗拳头大的“钻石”,半跪着,向旁边“临沂辣妹网征婚”的女子“求婚”。 女子也配合地听了他的话,然后拒绝了,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鸡哥」向「临沂辣妹」求婚
“拉面哥”和他家门口就像天然的交通磁场,人人都想来“我的”。
并非所有人都是锚。 金巧根身穿汉服,举起一面旗帜,旗帜上写着“精忠报国”,汉服背面写着“荀子”。 他偶尔出现在镜头前,有人问:“你治疗什么病?” 他用标准而有节奏的普通话回答:“我治社会顽疾,自娱自乐,没有信仰,忘不了沂蒙精神。拉面哥是一种现象,必须通过现象通过文化来呈现……”他来自浙江,离婚后孩子被前妻带走,所以他一边传播文化,一边寻找孩子。
“光明顶”上,伴随着人流,也有商贩和广告。
在拉面哥流行之前快手买点赞会限流吗,村里的餐馆很少。 全国各地的网友来到村里看拉面哥后,都会去三四公里外的小镇吃饭。 同村的几位大妈联合起来,于3月2日开了村里第一家饺子店“杨树兴饺子”。 10块钱一份,里面塞满了肉,工作地点就在拉面哥妈妈家的院子旁边。 他们还定制了白色工作服,背面写着“为拉米安兄弟加油”。
主播们喜欢称她们为“饺子六姐妹”。 早上没有素材拍摄的时候,他们就会来这里拍摄女士们包饺子的场面。 “六姐妹”平时在家务农。 沂蒙人很淳朴。 他们表示无意赚钱,只是想让大家吃上热饭,尽力而为。
如今,这个村子几乎成了昔日小镇的一大聚集地。 空间不够,村民们就把自家种的果树砍了,压平了出租给大家做生意。 从拉面哥门口一直延伸两三公里,有卖彩鸡、烧烤、煎饼、字画、抓娃娃、羊肉汤、夹鹅、骑马、水果的摊位……很多老板也学过标签:“学习拉面哥精神,页面卖三块钱”、“拉面哥门口的羊肉串”、“新时代沂蒙红嫂子”、“饺子西施”……
大鹅一套,30元,20圈
这些商贩有的是村里的家庭主妇,一天能卖几百块钱贴补家用; 有的是从300公里外不远处来做生意的字画摊贩,晚上在摊位角落铺上席子睡在地上; 一对年轻夫妇带我来和孩子们玩,正好发现了商机,于是我就摆起了我的第一个小吃摊。 晚上,一家三口留在车里处理。 村里的马场是一家外国旅游公司在村里投资开设的,带来了三匹马。 马。
“光明顶”方圆数百米的多处房屋都贴出了“单间出租”的牌子。 起初,当主播们看到没有地方住的时候,好客的村民就会免费提供住宿。 当住在那里的人越来越多时,他们就会购买更多。 买了一些床和床单,收了三十、五十块钱的住宿费。 一位村民从城里回来,清理了两间房子,买了新床和被套。 他担心主播晚上无法直播,就花了3000元在自家门前安装了彩色霓虹灯。 总投资 以防万一。
商业广告也随之而来。 买一碗拉面,送一瓶饮料; 商贩们的彩色帐篷上写着“脉动”、“中航水泵”、“豆金”、“金牛管”、“雅迪电动车”、“失眠抑郁一贴铃”等字样。 ; 路边光秃秃的树上随处可见红色的广告横幅。
随着“拉面哥”效应的不断增强,杨树行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网红”。 写下“热情好客山东人,免费停车”的张老师,很多人来找他题字; “饺子西施”出名了,有人来吃她包的饺子。 现在除了包饺子,下午的空闲时间她还时不时举办直播,目前已经收获了超过5000名粉丝。
手机连接山里山外。 在这里,三脚架、手机随处可见,卖生鸡蛋的阿姨们纷纷跟上潮流,开始直播拍摄自己做生意的场景; 围鹅比赛前,有主播蹲在那里给粉丝凑热闹; 拉面哥103 20岁的奶奶一出现,三五部手机就上前宣传这是一个长寿村。 电话那头,看到这一幕的网友也来自全国各地。 当商贩和游客打招呼时,他们会先问“你从哪里来?” 即使你回答说你来自火星,也没有人会感到惊讶。
晚上九点,拉面哥门前还有直播
每天的狂欢会从早上七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 整个村子一片漆黑,只有拉面哥面前主人的美人灯和散落的商贩留下的夜灯还亮着。
3 提取一个村庄的GDP
虽然来得早,但她只赚了127.84元,却收获了3000名粉丝。
她来的前一周,网络不好,WiFi租用要50元一天。 她无法忍受。 她没法直播,只能开个玩笑。 真正赚到钱的,都是大主播。 那时候平台没有流量限制,一推就能爆热门。 我还遇到了粉丝一两百万的大主播。 他们嗅觉敏锐,而且来得早。 你赚的越多,你就越早遇到当前流量的限制并提前离开。
3月份开始,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开始限制“拉面哥”相关内容的流量。 最初,它只是针对使用非法名称和冒充拉面哥及其家人的账户。 后来逐渐演变到只要涉及“拉面哥”三个字或者拍了拉面哥的正面内容,就会限制流量。
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为拉面哥写了一首歌,但他一上台唱,观众席上的直播账号就开始被屏蔽,导致主播们骂声一片。 后来,年轻人不再唱歌,留下来唱。 他成为一名志愿者,成为拉面哥的“贴身保镖”。
3月24日,天气炎热。 有人递给拉面哥一把雨伞,但拉面哥没有接。 而是给了一份给排队买面条的人,一份给了粉丝和主播。 “傀儡奇迹”感到非常感动,于是他将这件事制作了一个短视频并发布到平台上。 因为怕被屏蔽,他特意拍了拉面哥的背影。 一开始点击率还不错,但是没多久。 被封锁。 他不太明白,自己明明在传播正能量,为什么会被封杀。 他只能接受,自己的账号发送的27个视频中,只有16个向外界展示。
某主播被禁言24小时
很多主播已经习惯了这些账号封禁、流量限制,甚至还总结出了规则。 哪个平台一天可以屏蔽几次,一次屏蔽10分钟,有时屏蔽24小时。 哪个平台一般不会阻塞,但是一个阻塞会持续很长时间。 有些可以使用 3 天或 7 天。 虽然快手和抖音都限流,但快手现在好多了。 “长摊工作的人大多都被刺伤了,我后来很少去拉面哥那儿了,主要拍村子里的风景和人,所以没怎么被堵。” 主播阿仁说道。
事实上,在抖音平台搜索拉面哥时,除了前期几个新闻账号发布的视频外,几乎找不到拉面哥的踪迹。 拉面哥自己账号发布的短视频互动数量也是肉眼可见的。 更少。
不过,即便被封杀,这位年轻主播依然愿意守护拉面哥。 在这里,只要直播一天,就可以添加一些新的粉丝,而且直播间有几十上百个真人在和你聊天。 平时只有几个机器人。
每天早上7点,张明(化名)就在拉面哥门前的斜坡上摆起了摊位。 同时,他还搭建了自己的直播工具。 他原本在镇上开了一家商店,销售一些电子产品。 看到拉面哥走红了,就找人在这里摆摊,主要卖充电和WIFI设备。 看到看直播人多了,他也会在早上六七点和晚上人少的时候直播和粉丝聊天。 尽管他只直播几天,但他的粉丝数量却超过了2000人。 他发现,随着炎热的消退,来往的人明显减少了。 以前,距离拉面哥家一英里都挤不进去,但现在很多摊贩都关门了。
对于被限制的原因,主播们均认为与拉面哥未与两家平台签约有关。 不签合同,平台就会打压他。 另一种说法是,正是因为野主播的聚集,“拉面”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不够积极,所以才会遭遇流量限制。
一位接近程云甫的人士表示,被骗后,程云甫害怕签约,不愿意和抖音、快手签约。 尽管他们多次来找拉面哥,但都被拒绝了。 据说,拉面哥走红的第二天,一家主流短视频平台就来到了村里,却发现另一个老对手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拉面哥”之争从2月25日打响,当天晚上,一位名叫黄的小网红带着程云甫来到了临沂的一个网红基地。 在办公室,程云甫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 协议规定,“拉面兄弟”账号运营收入,程云富分成50%,乙方、丙方各占25%。
因为这件事,程云甫哭成了热搜话题。 程云富表示,自己被骗了,当时并不明白签约的真正用意。 现在他后悔签了合同,不想被人利用。
接近程云甫的人士称,抖音快手都曾向程云甫寻求过帮助,黄姓网红甚至在程云甫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快手开出100万。
“小网红利用我赚钱,不管我签约哪家公司,都是我个人赚钱,带动不了当地经济。我们普通人都熬过了困难时期,所以我们要帮助大家一起赚钱。” ” 程云甫告诉奔腾财经(ID:daxiongfan)。
他想依靠政府帮助村里共同致富。
连日来,当地官员已与拉米安兄弟进行了五六次谈话。 他们希望拉面哥能够去蒙山。 蒙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在抗战时期作为沂蒙革命根据地的象征而闻名全国,但拉面哥哪里都不想去。
拉面哥这块流量收益蛋糕里,参与的不仅有主播和拉面哥,还有拉面哥的家乡羊树行。
据当地人介绍,位于沂蒙山区的杨树行村已与马地河村合并,行政上统称为马地河村。 由于地处山区,耕地少,村里主要种植花生、红薯、桃、李、苹果等。多年来,村里道路不通。 大车无法掉头,小车一路颠簸,村民辛辛苦苦从山上采来的桃子,皮都破了,卖不了高价。 “到了收获的季节,你看河里、沟渠里都挂满了水果,全都腐烂了。”
山上桃花盛开
村里有二三百户人家。 务农赚不到钱,所以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留在村里的老人已经无法照顾果树了,就砍伐果树,种植杨树。 杨树是一种懒惰的作物,也能抵抗风沙。 然而,在杨树密集的地方,连草都长不出来。 “当这一带变成白杨林的时候,那个时候,村子就变成了深山老林。
拉面哥走红后,多年的交通问题得到改善。 村支书带领村民连夜修建了6个临时停车场,拓宽了原来狭窄的乡村道路。 现在进村的路是用土填平深沟修成的。 路边的摊位是村民砍掉自家院子里的果树,为村子让路的地方。 大型车辆进来时已经可以掉头了。
整个村子的GDP都因“拉面哥”而拉动,村民们都希望拉面哥能够留下来。 而坚守的小主播们还在等待,等待拉面哥以后跟人签约,流量就能增加一点。
4人点燃火
3月24日一大早,泡丢姐就从皮卡车上起来,走进附近四叔拉面哥家。 她拿出水壶和凳子,在炉子上加了煤,烧开水。
拉面哥家脚下有一个小平台,提供免费的茶和水果。 这是湖南“真兄弟”要支持拉面兄弟免费购买的东西。 2月27日,当他开车到村里时,天气仍然很冷。 ,我想让大家喝一口热水,所以我就想出了这个主意。 起初我用柴火烧水,然后去镇上买煤球,然后买苹果免费提供给大家。 由于没有地方休息,他雇人花3500元用挖掘机铲土,铺砖,搭上雨棚。 其实哥哥住的比较远,所以住在车里的姐姐每天早上都会帮忙烧水。
今天早上,拉面哥门前的扩音器没有响。 在村里写作的退休老师张突然去世了。 主播们自发长时间停止演出,感叹世事无常,甚至还打算前去吊唁。
离开舞台,这些疯狂的主播又恢复了生机。
摊贩摊位中,有一个“网红基地”。 基地是由朵哥开设的,他也是一名主播,但他曾经是一名美食主播。 2月底,他和妻子从河北来到杨树行。 他们只是来玩玩的。 看到主播没饭吃,自己有这个本事,就租了当地的房子,把10%的院子都放进了房子里。 剩下的核桃树都被砍掉了,一个摊位开始卖羊肉汤,边做饭边直播。 主播来了,就会给折扣,多加点肉,提供免费休息,免费充电。 他知道主播们的不容易。
限流之后,所有的大主播都离开了,留下了所有不专业甚至来到这里才开始学习直播小主播。 我来这里只是为了获得一些流量并维持我的生活。 他们经常聚集在基地谈论他们获得了多少追随者并交流他们的经验。
他们经常谈论一个名字,“七爷”,他也是一个小主播,经常戴着绿色的假发。 因为这里的直播火了,他被一个导演看中,邀请拍电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