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知识、内容付费、内容的黄金时代……这些词语在2017年再次被提及。这让微信公众号等依靠内容创业的自媒体似乎突然迎来了新的风口。
但根据我两年多的新媒体运营经验,我其实已经进入了微信运营的困难期。
2015年初,我第一次进入新媒体运营行业。 那时,整个环境非常恶劣。 你发一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就有一群人看。 获得粉丝也非常容易。 一个简单的投票活动就能吸引成千上万的粉丝。
但进入2017年,整体环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你发朋友圈的文章没人关心,你的粉丝开始负增长,你的变现之路遥遥无期……
那么今天小花想和大家聊聊为什么微信运营变得越来越难,那些还坚守在这个行业的人又该如何破局呢?
为什么微信运营越来越难?
分析原因是找到解决方案的最快方法。 所以我用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分析现在微信运营变得困难的原因。
1、微信公众号市场趋于成熟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产品已日趋成熟。
一个成熟的产品有两个显着的特点。
一是市场库存趋于齐全、稳定。 假设微信公众号最终的市场收入是一块完整的蛋糕,那么目前微信公众号的市场收入已经达到90%。 后来者纷纷涌入微信公众号市场,或努力分享90%的收入,或试图瞄准10%。 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二是阶级分化更加明显,话语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目前,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2000万个,排名前500的账号仅有0.0025%被用户记住。 这也意味着,在公众号等成熟产品的市场上,这些大号拥有普遍的话语权和利润。 大的越来越大,小的却吃不饱,濒临崩溃。 马太效应下,想要脱颖而出,至少要有像papi酱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
2、用户变得冷漠,朋友圈开始下滑。
据某机构发布的2016年微信生态报告显示,微信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简单来说,有两个变化:
①头条文章打开率不足9%,主要依靠公众号对话窗口打开
②粉丝负增长越来越严重
这两点基本可以说明用户变得冷漠、越来越难获取的事实。
9%以下的头条文章打开率与实际打开率略有差距。 根据我个人的感知,目前头条的打开率还不到5%。 粉丝数量越多,打开率就越低。
朋友圈的衰落是打开率低、文章负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微信社交产品的逐渐成熟和完善,用户花在朋友圈的时间越来越短,分享文章的意愿也越来越低。 朋友圈推出的“允许好友查看朋友圈范围”,有三天和六个月的选项,对公众号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
公众号实际上是利用用户的朋友圈,通过点对点传播来获取新用户。 不言而喻,朋友圈的衰落将对文章打开率和粉丝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3、微信公众号不再是唯一值得期待的内容平台
几年前,微信作为公众号内容创作和分发平台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然而短短一两年时间,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大鱼号、简书等内容平台纷纷上线。 其中,今日头条对微信公众号影响较大。
在众多平台的夹击下,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微信不再是唯一的平台。 微信运营的竞争对手直接从一个产品生态圈拓展到了十多个产品生态圈。
如何让自己的内容脱颖而出,恐怕是现在每个运营商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
4.90%公众号操作方法错误
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有机会结识了很多微信运营商。 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很多企业只用两个指标来评价微信运营:阅读量和粉丝数。
我们可以倒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读者数和粉丝数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呢?
高阅读量意味着高流量。 很多经营者或企业主认为,只要拥有高阅读量,企业和品牌就能最大程度地接触到用户,获得高流量。 这导致新媒体编辑特别喜欢追逐热门话题。 王宝强离婚,大家纷纷追赶; 当《人民的名义》爆红时,大家都想方设法参与; 白百何出轨了,大家又疯了……
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公众号其实是服务于收入和转化的。 如果单靠流量赚钱,追逐热门话题并没有什么错。 而如果公众号是为了特定产品和服务的转化,那么追热点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因为一个热点事件会被数千个公众号反复讨论,这意味着用户陪伴在你身边的时间将会极其短暂。 这样高的阅读量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好的转化。
在设定粉丝数指标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庞大的粉丝数=巨大的市场。 于是,企业公众号拼命花钱去获取粉丝。 但从我们上面的分析来看,用户其实已经变得冷漠了。 一味花钱只会增加获取粉丝的单一成本咸鱼怎么获取粉丝,而获取的粉丝很可能成为躺在粉丝名单上的僵尸粉丝,这是不准确的。 粉丝很难转化。
5、一夜成名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工作和维权。
两年前,只要用好微信营销手段,增加粉丝、达到10万+并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看惯了各种套路的用户已经对它们产生了免疫力。 也许昨天你的文章激起了用户的情绪,让他们很满意。 如果你今天再发,就会有大量的关注,一群人会在后台留言骂你是傻子。
难以理解的用户想法让你的例程变得越来越无用。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一夜成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微信公众号要想快速走红,基本上只能走两条路——卖不幸和维权。 前者指的是罗尔,后者指的是黄小初事件。
但这两条路都有很多限制。 在前者中,你必须非常痛苦并避免被人肉搜索。 在后者中,你必须小心情节反转。 总之,每一个都是口碑与口碑毁誉参半的营销套路。
困难时期如何运营好微信公众号
前面我从微信的生态环境和运营方式的角度讨论了为什么微信现在变得越来越难。 讨论微信的难度绝对不是主要目的,因为无论环境多么困难,我们还是要努力去运营。 那么,接下来我想谈谈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运营好微信。
1.优质内容仍然是成功的关键
正是因为微信整体环境发生了变化,用户不再容易被刻板化。 因此,能否脚踏实地、可持续地生产出优质内容,成为公众号成功的关键。
关于如何制作优质内容的文章其实有很多。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制作高质量的内容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能否在海量内容中找到优质内容并分发给用户。 第二是能否独立撰写高质量的内容并交付给用户。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选择、能够书写。
关于这两个层面的判断标准,即优质文章应具备的特征,我总结了一些,希望能给大家在选择和撰写文章时提供参考:
1)。 应有选择地寻找热点。 遇到追热点的文章,首先看是否符合自己平台的基调,其次内容是否有意义,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2)内容符合用户兴趣,能够引起用户共鸣。 比如,最近很多运营平台都喜欢发布“做一名新媒体编辑是怎样的体验?”的文章。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用户共鸣的文章。
3)话题多元化、泛行业,避免因用户兴趣分散而导致阅读量下降。 以阿姨的事为例。 虽然定位为“运营推广”,但有时也会发布一些品牌营销、职场、心灵鸡汤等方面的内容,以求内容多元化。
4)能够激起用户情绪,让用户积极参与。 虽然挑衅用户情绪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却可以增加话题的热度。 以咪蒙的文章为例。 基本上每一篇文章都会激起用户的情绪。
2.创建利基领域公众账号
前面提到,微信公众号目前正处于马太效应,大号在自己的领域占据着巨大的用户量。 如果小号没有正面竞争的资本和能力,建议避开与大号重叠的区域,多创作细分化、垂直化的内容。
例如,您想要制作一份鸡汤食谱。 那你可以看看米萌,她更擅长“鸡汤”:她擅长写毒鸡汤,营造场景感,煽动用户情绪。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不如咪蒙,那么你就不需要创建类似她的公众号,而是要思考如何细分和垂直化。
比如,哀悼文案、哀悼文化最近非常出名。 可以考虑创建一个专门传达“哀悼文化”和“哀悼能量”的公众号。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相比鸡汤公众号来说相对细粒度、垂直化。
3、快速获取精准用户
从变现角度来看,100万普通粉丝转化不到1%,10万精准粉丝转化10%。 我更喜欢后者。 因为精准粉丝的购买力更强。
如何获取精准粉丝? 经过几年的工作经验,我得出一些结论:
1)找到精准粉丝所在的兴趣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吸引粉丝。 例如,如果阿姨的东西是一个互联网推广平台,你可以选择在知乎、今日头条问答等地方发布有用的帖子,然后吸引用户关注公众号。
2)个人微信账号吸引流量。 这个比较适合电商公众号。 可以去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发布精准产品,然后附上个人微信号,然后将流量从个人微信号引流到公众号。 当然,不疏导交通也是可以的。
3)互相推荐。 您可以找到与您的精准粉丝部分重叠的账户来相互宣传。 例如,生活服务公众号可以与美食公众号相互推广。 两人的粉丝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并不完全重合。
4)免费福利活动。 据我观察,现在免费的福利活动是比较好的获取粉丝的方式,尤其是免费的信息,基本上是免费的。 但通过用户的撬动,你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精准粉丝。
4.让公众号更加个性化
公众号拟人化,是指让公众号人物的性格更加生动具体。
在我接触过的公众号中,淘宝和咪蒙是我感觉人格化非常明显的两个公众号。 前者善于捉弄人,后者善于营造场面感。 原因是他们两人在文章和用户互动中都传达了非常强烈的个性。
一般来说,人类公众号更加个性化,因为这是一个独立个人运营的公众号,在内容、布局、消息回复等方面都会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公司公众号一般配备三五个公众号,打造高端企业形象,造成企业形象与小编个人形象发生冲突,风格不明显、不踏实。
建议企业公众号首先考虑给公众号赋予人物形象,然后在内容、布局、互动等各个方面维护这个形象,给用户一种活生生的人在和他们互动的感觉,打破远离冰冷的客户服务形象。 。
5、多平台内容分发
今年以来,今日头条、大鱼号等媒体平台迅速扩张。
作为内容企业家,您可以选择跨多个平台分发内容。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如果你只是想让你的公众号做大,也可以从这些平台吸引流量。
但由于各个平台的特点不同,内容分发到不同平台时必须进行一些修改。 我观察了一些平台,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今日头条:内容长度控制在1000字+三到四张图片。 文章最好在11点30分之前发表,标题不要太抢头条; 社会热点话题、娱乐文章更受欢迎。
简书:鸡汤、情感类文章、自我成长类文章比较适合简书平台。 流量主要靠平台推荐。
企鹅号:适合文化娱乐类文章,但审核严格。 如果审核不通过,您的账户将被禁止。
百家号:电商、互联网、科技类文章比较流行,流量来源是百度推荐。
以上是我对微信运营越来越难的现状的分析,包括公众号市场的成熟、微信生态环境的变化、类似微信的内容平台的增多、不正确的运营方法以及常规操作方法已不再流行。 。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微信的运营方式做出改变,持续生产优质内容,获取精准粉丝,打造细分领域公众号,让公众号更加个性化,跨平台分发内容。
总之,越是在困难时期咸鱼怎么获取粉丝,我们越要咬紧牙关,勇往直前! 如果您有更好的操作微信的经验和方法,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提交邮箱:mm@zaodula.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