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咳咳
网易科技《国℃》栏目组出品(ID:tech_163)
今天凌晨,大家关心的“昆仑对决”终于以周杰伦的聊天量破亿,远远超越蔡徐坤而结束。
上午10时30分,蔡徐坤数据站发布声明称,蔡徐坤粉丝在微博各数据榜联合宣布退出比赛。 “未来我们会关注艺人的作品和舞台,数据重点会转向舞台、音乐、时尚、品牌等。”
“中老年人”与流量迷的对决
“这是父母、叔叔、阿姨战胜他们的儿子、女儿、叔叔、侄女的胜利。” 周杰伦最终登上超话排行榜榜首后,朋友圈里一位“中年男子”感叹道。
缘于豆瓣群里的一个帖子“周杰伦的微博数据这么差,演唱会门票怎么这么难买?” 周杰伦的粉丝和广大民众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助周杰伦争第一”活动。
从知名企业、名人、行业名人微博粉丝链接,到网红、大V和自称“中年人”的普通人,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周杰伦的粉丝,为他的号召力送积分、送排名。
就连淘宝上专门卖Super Talk积分的店主也表示,“只要你是周杰伦的粉丝,就比别人便宜”、“只要你喜欢周杰伦,我们就是朋友”。
这不再只是蔡徐坤粉丝与周杰伦粉丝之间的战斗,而是70后、80后、90后、00后之间、“数据为王”与“实力为王”之间的战斗。
“现在变成了蔡徐坤粉丝的团队和其他人的团队。” 一位网友说道。
但当大家都在为周杰伦“站队”时,罗永浩却在微博上说道:“借用托克维尔的一句话:中年人看似喜欢周杰伦,其实只是讨厌年轻人。”
在他看来,那些打榜的所谓中老年人都是“把青春看得太重的精神失败者。年轻的时候,我听过那些感动我的音乐人。如今,90%以上的人都是这样的。”他们失败了,这是什么?”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周的粉丝质量并不比蔡的粉丝高,甚至更差。当然,这件事与周、蔡本人无关。” 罗永浩说道。
已经成功的周杰伦还需要微博数据吗? 当然不是。
“比周杰伦更需要证明的是我们这些听着他的歌长大、曾经怀揣着拯救世界梦想的人,但现在生活已经磨平了棱角,我们不得不为生活和工作而弯腰。” 一位刚学会做图表的BAT员工告诉网易科技,“虽然我们自嘲是‘中年人’,但在这场对抗年轻势力的斗争中,我们也找到了青春的活力。”
谁推动粉丝“刷数据”?
“我们知道数据很差,但我们必须做数据。” 这是众多明星粉丝对网易科技表达的统一声音。
“市场已经量化了粉丝的喜爱程度。 粉丝不仅要被品牌斩断,还要帮助创造数据。 平台还利用饭圈文化,设立各种榜单,供粉丝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排名,赚取日常生活和时间。 ”
有人认为,明星、粉丝、商家等主体作为流量经济链的参与者和获取者,共同营造了操纵流量数据的环境。
在这种气候环境下,资本和平台为粉丝绘制了蓝图,“粉丝越努力收集数据,偶像就会越好”。
因此,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粉丝坚信流量是艺人最重要的资本。 因此,为了证明偶像的影响力,为偶像赢得更多资源,他们不断冲刺新的数据记录,试图掌控网络舆论。 。
而当舆论将矛头指向粉丝“刷数据”时,资本和平台真的没有问题吗?
去年蔡徐坤出道一个月后,微博@suishoupai邀请蔡徐坤粉丝合作,并承诺如果相关话题超过1亿,将解锁微博资源,霸屏一天。
随后,微博与蔡徐坤合作“明星制片人微计划”,要求蔡徐坤的粉丝只有解锁上一部电影1100万次播放量,才能在下周观看下一集。
据娱乐资本不完全统计,目前需要在各平台上架的明星有77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娱乐平台员工表示,吸引粉丝上榜就等于吸引流量、增加日常活跃度,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当我们的流量KPI无法完成时,我们会制作一个列表或者投票,让粉丝帮我们整理数据。”
在粉丝麦子看来,相关社交媒体平台为粉丝打造了一个竞技场,各路粉丝要使出浑身解数去角逐。 “但当国家开始严厉打击‘刷数据’的时候,资本和平台却站在上帝的角度批评粉丝造假,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粉丝。”
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所有粉丝都强烈反对做数据,他们都认为数据虽然不能反映什么,但它反映了一个明星的粉丝数量、粘性和死忠忠诚度。
为爱发电:数据是如何产生的?
粉丝圈内的数据组是“粉丝圈的秘密组织”,是所有数据运营的指挥中心。 他们的职责包括汇总各大平台偶像的数据、发布投票排名教程、整理所需链接、发布所需数据总量、分配每日分配督促粉丝做数据。
“数据维护”是粉丝圈里对数据刷的一个得体的称呼。
在粉丝圈中,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为他们最喜欢的名人创建数据。 她们戏称自己为“光头女工”,并赋诗自嘲:“一将能成就千骨,流量背后却是女工”。
投资团、数据团、打黑团等组织聚集个人粉丝,有钱的贡献金钱和强大的力量。 通过管理和组织,形成了一定的统一、高效、规范的运作方法,而这套运作组织方法已经成为大多数明星的必需品和粉丝的标准。
据艾曼统计,新生代粉丝群体中,84.1%的粉丝参与过数据群,70.8%的粉丝参与过打黑团。 可以说,每一位流量明星的背后都有一群“女数据工作者”。
“我们给他最好的数据。” 这是“女性数据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在之前的刊物《后厂村七号》中,总结了数据组需要维护的数据范围:基于名人的微博、抖音、INS,需要转发、点赞、评论; 在任何社交平台上,只要论坛上出现明星的名字,就需要反勒索、评论控制、推广; 各大APP签到、投票、排名及排行榜等
粉丝的数据收集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漫无目的。 通常,数据团队会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类,优先考虑关键内容,以增加点赞和评论。
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前微博粉丝链接,管理层会先研究任务规则,寻找最高效、最可操作的方法,然后编写一份简洁易懂的教程,粉丝们就会按照教程进行操作。
这种集体行动让粉丝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没有任何不利。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一天里,周杰伦和蔡徐坤的超级聊天影响力差距一直保持在10万以内。
要知道,去年年底,蔡徐坤的粉丝与朱一龙的粉丝争夺中超第一名。 最终,蔡徐坤粉丝以超过8000万积分成功卫冕。 远远超过现在的五千万点。
微博超话排行榜所需积分是粉丝完成任务累积的。 积分从每月5号开始累积,但列表每周都会清空。 为了未来,蔡徐坤粉丝不想在一周内把所有积分都送出去。 ,所以当第二名赶上时我会额外给予一点。”
这种有组织、有序、统一的作战行为,是因为每个明星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组织严密的粉丝“军团”在运作。
这个粉丝群体的智慧、组织能力和向心力,可以让粉丝在网络上无所不能。
正如某微博V所说,“攻一国容易守一国难,如果没有强大核心价值观的支撑,短期目标一旦达成,粉丝自然散去。维稳的核心”社区的核心是共同信仰,没有意识形态。” 支持是不可能的。”
其实,粉丝追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良好的社会和市场机制的引导。 就像微信朋友圈被屏蔽后一样,新浪微博CEO王高飞也忍不住发声了。 他说:“微博刚有微博热门榜的时候,三个小家伙天天霸榜吗?你天天骂他们粉丝傻,但其实今天三个小家伙都表现出色吗?”
“别忘了,微博超话的运营者、数据排名的设计者、幕后算钱的经纪公司,都是周杰伦粉丝一代甚至一两代人以上,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畸形的粉丝经济。一代人是无辜的。”一位网友说道。
免责声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创! 若本公众号转发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以便我们及时更改和删除,谢谢! (邮箱:2012280448@qq.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