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评论点赞网站秒到:闲鱼1元3000粉丝

北京一家店内的盲盒展示。郑丹 摄

蜿蜒的白色铁栏杆在宽阔的场地里来回盘旋。 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沿着栏杆缓缓行走,气氛有些凝重。 前面的人有先入场的优势,而后面的人则不时探出头来衡量冲刺到前面的可能性。 等待的时候,有人紧紧地握着门票,在人群中高高举起,以人海为背景留下一张照片作为纪念。

2019年8月16日,是2019年国际潮流玩具展在北京举办的日子。王丹丹因为买票时获得了优先入场券,凌晨5点就开车来到国展中心排队。 获胜的机会有多大。

快手评论点赞网站秒到:闲鱼1元3000粉丝

上午9:00一到,人群就以箭一般的速度涌入会场,直奔自己想要的潮流产品所在地。 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将目光瞄准了猎物。 王丹丹被众人惊呆了。 时间紧迫,又没有仔细计划要买什么,只好加快脚步,跟着一些玩家去搜寻限量版。

眼前的各个展区呈网格状排列。 设计师们将作品放置在玻璃罩中。 其中有冷酷的男娃娃,有丰满的女性动漫角色,还有带着一丝邪笑的拉布布。 玩家们纷纷围观。

为了抢到限量版拉布布盲盒,王丹丹排了两个小时的队。 会场人流量大,信号极弱,我又排了三个小时才付款。 下午,王丹丹终于搬出了自己买的盲盒,总共2万多元。 一场争夺战终于结束了。 王丹丹松了一口气。 当他发动车子,准备开车回家时,手机屏幕一闪。 电池电量低,手机关机。

“相当于抽奖的快感”

王丹丹没想到盲盒能这么快流行起来。

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流行的扭蛋机。 形象通常是动画、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是设计师单独设计的人偶。 它们包装在没有明显标记的纸箱中,并批量销售。 每个系列有几个到十几个,还有一两个隐藏物品。 只有当玩家打开纸箱时,他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

无论是在繁华地段的旗舰店,还是在各大商场或地铁站出口的提箱处,你都可以看到盲盒的影子——玻璃盖内粉色背景,黄色灯光,这一系列的塑料娃娃被放置在狭小的空间里,静静地对着路人微笑。

POPMART自助售货机。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王丹丹第一次接触盲盒。 今年1月初,他从朋友那里听到了“新手光环”这个词,意思是“新手画盲盒运气比较好”。 于是,他在抽油烟机前抽了七八种不同风格的烟。 当包裹被一一撕开时,朋友们不时在他身边尖叫,称赞他太幸运了。 王丹丹这才知道,自己中了西游系列隐藏物品,而且中奖概率极低。 一个盒子里有12个盒子,而一个盒子里只有一个隐藏物品,所以中奖率只有1/144。

本以为尝试一下就结束了,结果第二天我看到柜台上独自站着两个小家伙。 我有些尴尬:“我有收藏习惯,所以这个系列我都会收藏。”

就这样我就“掉进了陷阱”。

王丹丹讲述了摸盲盒的技巧。 首先,他用耳朵上下左右晃动,通过娃娃与纸箱碰撞的声音来判断娃娃的形状。 有些较大,摇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然后我又摸了摸,发现有的娃娃鼓鼓的,根本压不住纸箱。 有时甚至需要用手电筒从纸箱上一个铅笔芯直径的小孔照射进来,玩家眯着眼睛看一看。 即便如此,还是很难确定里面是哪一个。

“盲盒吸引我的并不是里面的宝宝好看不好看,我喜欢它的不确定性,相当于买彩票、‘赌博’的刺激感。” 王丹丹说道。

王丹丹拆盲盒视频截图。

被这种未知感所吸引,是很多人痴迷盲盒的共同原因。 “盲目”极大地刺激了玩家的味蕾,“扎堆”的目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渐渐地,盲盒玩家越来越多,围成了一个圈。 玩家互相称呼“宝贝朋友”,每个玩家都会加入几个专门交换宝贝的微信群。 有专门的在线社区供宝贝朋友们交流。

圈子里有很多购买、拆解、炫耀、交换、改装宝贝的玩家。 他们也有自己的行话。 被认为不好看的被称为“稀有模特”,长得好看的被称为“辣模”。 流行模式或隐藏模式被称为“欧洲”。 运气好的人往往会在圈内获得“欧洲之王”的美誉。

进入陷阱后,王丹丹无意间看到了B站up主红姐的盲盒拆解短视频。她从来没有出现在镜头中,只在镜头中露出了一双胖乎乎的小手,并迅速刷屏用笔把盲盒盖撕开。 他从闪闪发亮的银色塑料袋里取出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塑料娃娃,放在镜头前,站稳,又继续取出一个,处理成娃娃声音的同步声音:“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可爱的!” 屏幕上继续。 滚动掠过白色雪花般的字幕。

受到启发后,王丹丹也开始尝试制作视频。 撕破的纸箱散落在地上,塑料包装发出嘶嘶声,娃娃的头从袋子里探出来。

“哇,这真是一件很酷的东西。”

由于屡次抽到“抢钱”,32岁的王丹丹经常被粉丝嘲笑“太惨了”,但他心里却是高兴的。 “我没那么少女心,我比较反感可爱的盲盒,越丑我越喜欢。”

“深入其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陷入陷阱,越来越多的新人开始制作盲盒拆解短视频。 王丹丹的“启蒙老师”红姐拥有5.1万粉丝,开箱盲盒已经一年了。

红姐今年32岁了。 除了业主的身份外,她还是一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 我原本在北京的一所小学教语文。 2017年中,我的病情发展到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只好停课。

每当黑暗来临,自我怀疑和深深的愧疚就会涌上心头。 只要没有复诊,她已经习惯了一个月不出门。 平时老公都在上班,把她和宠物狗留在家里,所以她的网名是“胖、郁闷、狗”。

盲盒成为了照进她世界的光。 2018年,红姐在商场看到一台抽盒机。 出于好奇,她挑了6个小盒子。 每盒售价59元。 它并不便宜,但“只是为了好玩”。

回到家后,窗帘拉得很严实。 我慢慢地坐下来,把纸箱一一打开,然后小东西就露出来了。 她最喜欢的是一位做工精良的宇航员——透明的头盔里,有一个蓝眼睛、撅着嘴、穿着橙色飞行服的女孩。

红姐拆盲盒桌面。受访者提供

我不想出去,就直接从网上买了该系列的全套。 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一开始拍摄我就变得很健谈。 我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 我发现了重复的东西,对着镜头叹了口气。 当我打开它们之后,我就无法再隐藏它们了。 欣喜若狂。 在这个过程中,她找到了经营企业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快递箱送来,被扔在客厅里变成碎片。 为此,红姐买了十几个120L的储物箱。 家里没有地方放它们,她就在宝宝的房间里存放了八大箱盲盒。 在朋友家。

视频中,红姐偶尔会谈到一两次抑郁症。 她反复用手拉一块橡皮泥,科普抑郁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她声音低沉,台灯投射的光线静静地打在粉色的桌布上。 应粉丝要求,红姐特意花300元在网上购买了6块桌布,轮流摊开。

一旦盲盒被移除,她就“复活”了。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陷入困境”。 新盘神神话系列出来的时候,她用了一周的时间使用在线抽盒机,抽了一百多个盲盒,花费了近万元,但还是没能赢到隐藏的钱。

她用力捶床,向粉丝抱怨,在70到80平米的家里焦急地来回踱步。 有粉丝建议红姐要价高一点。 红姐说:“没有,我只是想要一个属于我自己的。”

有一天,一位粉丝告诉红姐,他找到了一个“男版红姐”,说话带着北京口音,而且很幽默。 经过摸索,红姐认识了王丹丹。

王丹丹用“顶”来形容拆开盲盒的快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突然陷入其中,开始没日没夜地抽烟,我非常兴奋。” 在那段时间里,平均间隔一天,如果你去商店挑选一大袋盲盒,你的每月消费将达到15000元。

每次打开盲盒,都会经历一个往往需要5秒的“漫长”过程:找到纸箱封条,撕开盖子,直到看到卡片上的款式。 再次打开,让王丹丹的心再次提了起来,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不仅是红姐和王丹丹,还有很多孩子因为不同的原因而陷入了同样的心态。 爱上盲盒的那一年,有的人一件新衣服都没买,化妆包里装满了一年前买的化妆品; 有些人早上醒来,还蜷缩在床上,眯着眼睛闲鱼1元3000粉丝,习惯性地摸手机。 ,看看官网是否更新了发售的盲盒系列; 有的人打算把自己积累的一屋子盲盒搬到新房里展示,让摄影师拍照在婚礼上播放; 有些人甚至做服装生意。 摊位上的衣服恍惚间变成了盲盒。 “每次卖出一件衣服,我都感到很高兴,又赚了一条娃娃腿。”

数据记录了孩子们的疯狂。 2018年,国内盲盒行业第一大公司泡泡玛特仅上半年营收就高达1.6亿。 二手货交易平台闲鱼今年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30万盲盒玩家在闲鱼上进行交易,每月释放的闲置盲盒数量较去年增长320%。一年前。

朋友的工作台上摆满了洋娃娃。受访者提供照片

黄牛“圈钱”

今年2月至8月,王丹丹的盲盒热潮达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他经常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 因为这个突然的爱好,他两地的家里都散落着布娃娃。 。 “买多了我就破产了。”王丹丹一边组装一批新买的亚克力相框,一边对着镜头开玩笑。 他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才把所有的盲盒都放进了客厅的柜子里。

王丹丹整理的盲盒架。视频截图

回顾中国盲盒的发展历史闲鱼1元3000粉丝,起点是在2016年,泡泡玛特将香港时尚Molly引入内地市场,并一炮而红。

为了吸引玩家购买,各大公司也是想尽了办法。 IP小站创始人梁振东告诉新京报,抽奖、福利是最常见的吸引玩家的方式。 与全国各大商业实体保持良好的合作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人工智能拉箱机在各个地方的摆放也是有考虑的。 “比如,在女孩较多的商场,陈列的商品会以可爱为主,而对于男性来说,则会以游戏周边和酷炫玩具为主。”

王丹丹总共花了10万多元买盲盒。 现在,他发现“真的买不到了”。

大公司发布新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 其他生产盲盒的企业也纷纷涌现,从宣传、设计风格、活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在发力。 这些设置经过精心规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扩散效果。

除了每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两届的国际潮流玩具展(STS和BTS)外,各地也纷纷举办潮流玩具展会。 哪里有潮流玩具展会,哪里就会掀起飓风,玩家、黄牛、代购蜂拥而至。 。

2019年国际时装秀上,当王丹丹被人潮淹没的时候,黄牛们已经在热火朝天地做生意了。 在展览会上,如果你抢到了限量版黄牛,你就会把奖杯放在展厅里出售,等待有兴趣的人询问价格。 有朋友围观,发现799的labubu价格已经涨到1600了。

与普通玩家不同,黄牛沉龙从不担心抢不到限量版盲盒。

有一次,他带着几个朋友在广州清理了莫莉收藏的全部国际象棋。 这个国际象棋系列中最受欢迎的物品是隐藏的“计时器”,一个站在棋盘中央的神秘黑白娃娃。 闲鱼上其价值一度升至1800元,居高不下。 但在沉龙的手中,却有六十八个计时器。

那一次,沉龙当着泡泡玛特的运营总监的面,把所有的国际象棋系列都拆装在一台机器里。 看着工作人员再次补货,一件一件拿出来,又拆开,打开了两个……看到计时器后,泡泡玛特运营总监傻眼了,说道:“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这么激进地玩盲盒。 ”

不久后,泡泡玛特官方宣布“莫莉棋系列售完后不再重印”。 沉龙将手中的计时器以八百到一千八百的价格卖掉。 “杭闲羽,立即出手。”

随后,沉龙同样“凶猛”地抢到了很多限量版,并以高价出售。

北京三里屯泡泡玛特的一名店员回忆,潘氏万圣节限量版发售当天,凌晨5点,顾客就在商场外等候,一开门,三盒盲盒就被抢购一空。 几天后,其中隐藏的小恶魔在网上被拍出了最高价,达到了1450元。

盲盒玩家改造“潘”桌面。受访者提供

每当新系列发布时,很快就会有人将每个型号标记为S(热门型号)、A(中型)或B(稀有型号),其他人也会效仿定价。 “闲鱼是风向标,没有固定的人或机构决定价格,但它确切地决定了价格走向。” 沉龙说道。

于是有的黄牛就会把S、A、B装箱出售,做成福袋,以168、268、888、1688等价格出售,价格越贵,就越稀缺。

在黄牛圈子里,开始出现各种关于赚钱的传说。 沉龙曾在某潮流玩具展上花1200元让代购购买了原价800元的迪穆虎,后来又以3000元的价格转手出售; 朋友在四川一家新店抽到了原价1780元的6高斯。 后来卖到6000元一个; 另一名黄牛带着20万元现金来泰国参加时装秀,三天之内就赚了近60万元的差价。

“就像洪水退潮一样,能量消失了”

此时,王丹丹明显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热情已经退去,“最近盲盒很流行,各种人都在想办法赚钱,都买不到了。” 他突然感觉很累,新的形象也差不多,没有什么新意。 “如果非要买的话,我可以买,但我觉得它的味道变了。”

盲盒价格上涨的背后,一家为泡泡玛特生产莫莉的玩具厂负责人告诉新京报,盲盒一般成本价只有15元左右,出厂价一般在30元左右波动。元,视购买量而定。

除了泡泡玛特的产品外,其他品牌的盲盒价格也处于类似水平。

“大部分盲盒都是按照泡泡玛特的价格来定价的,单价是59元,但我们的进货成本只有30多元。” 22岁的阿斌在网上拥有自己的商店。 他今年5月份开始做盲盒生意。 每月以低于零售价40%的价格从天津经销商处采购产品,然后通过闲鱼以低于市场价25%的价格销售,赚取利润。 生意最旺的时候,他三天内就卖完了三盒海绵宝宝。

28岁的张浩也感觉自己对盲盒的热情已经退去,就像洪水退潮一样,失去了热情。 他是一名健康调理师。 2月底,他通过朋友的推荐接触了盲盒。 张浩对这个眼睛瞪、獠牙的小怪物一见钟情,因为它“戳青春”。 人们追求个性。”接下来的六个月里,他花了20万多元买盲盒,家里的展示柜占了一整面墙——有的是自己熏的,有的是直接从闲鱼购买的,但总价远远超过他们的原始价格标签。

“盲盒大多是塑料娃娃,没有故事背景,数量也不限制,不像潮玩全球销量只有一两百台,停产后升值空间很大,但对于盲盒来说就很难说了。” 慢慢地,张浩开始发现,对于玩家来说,盲盒就像是“泡沫经济”。 快节奏的消费导致大量盲盒的积累,二手转让盲盒的价格会下降。 拆箱比拆箱便宜,拆箱比拆箱便宜,拆箱盲盒比拆箱便宜。 除非你抽到了隐藏物品或者热门物品,否则可以卖双倍的价格。

10月21日,北京三里屯盲盒店内场景。郑丹 摄

“一套原价709元,二次销售最高可达500元左右。除了黄牛,玩家基本不指望通过玩盲盒赚钱。” 张浩看到太多娃友因为卖娃不顺利而流泪,也觉得无趣。 ,放弃了卖娃的念头,索性给谁想要就给谁。

3月份,张浩路给朋友寄了700多个盲盒。

红姐也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她开始放弃拎箱子的习惯,只能通过批量购买来满足自己。 有一次,她下定决心要把娃娃画下来,但时间长了却不小心弄丢了。 但她发现“我根本兴奋不起来”。 她画的复制品在网上零碎出售——每件约30元。

不过,对于盲盒的风潮是否已经退去,红姐对此表示不理解。 “其实任何圈子都是这样,我退出陷阱,但同时也会有新人加入陷阱,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而王丹丹仿佛也混入了漩涡之中。 B站上出现了更多跟风取消盲盒的up主。 人气主播开始宣传自己的品牌,粉丝们也纷纷催促他们更新。 但最近一两个月他开始犹豫:“我想退出。”

文字| 实习生郑丹、邓鹏卓、记者王双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