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韩女士发现上初二的女儿婷婷家里供奉着一个脸上画着符咒的娃娃。 为了不让父母发现,婷婷把娃娃藏在自己房间的衣柜里,每天早上悄悄起床和娃娃说话、烧香、供奉食物和饮料。
让韩女士担心的是,女儿不仅供奉娃娃,还买了佛牌、爱心蜡烛、头粉等物品一起“供奉”。 经过父母的多次询问,婷婷告诉她,这个娃娃叫“古曼童”,很多中学生都在“古曼童酒吧”养它,这可以帮助她实现愿望。
据韩女士反映,澎湃新闻记者近日使用“古满通”、“煎头粉”等关键词搜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京东、拼多多、淘宝、闲鱼等多个店铺或用户卖“古曼通”的,而“落头粉”的卖家则集中在闲鱼平台。
其中,在京东上,卖家多以“古曼童”作为吉祥物出售,称其能看家、护家、圆心愿。 在淘宝、拼多多、闲鱼平台上,一些卖家将“古曼童”作为具有“灵体”的许愿灵物,称供奉它可以实现各种愿望。 在闲鱼平台上,有卖家介绍“下头面”,并表示把它放在别人的食物里,可以让别人失去理智,听从“下头”人的话。
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淘宝客服人员和闲鱼易相关负责人。 对方表示,销售“古曼通”和降头粉违反了平台规定,不被允许,目前已经开始整改。
4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在闲鱼平台搜索“煎头粉”、“古曼”等关键词,已无法检索到相关产品。 在淘宝平台上,关键词“古曼通”、“尖头粉”也被屏蔽,但搜索“古曼”时,淘宝上仍然有一些相关商品。 同日,拼多多平台客服人员表示,上述号称“入墓地灵”的“古曼通”是国家禁止销售的产品。 “我们平台也是不允许销售的,我们会按照规则严格处理商家和产品。” 处理。”
湖南金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邢鑫表示,去头粉是封建迷信产品,国家禁止销售。 作为吉祥物,“古曼童”如果号称有“灵体”,对许愿有奇效,那也是吉祥物。 封建迷信产品,销售上述产品的商家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犯罪和诈骗。 建议平台加强监管,采取必要措施。
此前,在闲鱼平台搜索“煎头粉”时,出现不少相关产品,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中学生参与“古曼童”,有专门帖子分享经验
上初二的婷婷已经在家拜“古曼童”一个月了。 她每天晚上12点都会在房间里点燃蜡烛,并打开门窗通风。
婷婷的母亲韩女士首先注意到家里有烧香的味道。 但她的家人都不信佛教,家里也从来没有烧过香。 “我以为是外面传来的气味。” 然而,在隔离期间,韩女士发现深夜自家传来一股浓重的烧焦的食物味,这让她渐渐起了疑心。
一天晚上,韩女士又闻到了烧焦的香味,起身查看。 她发现婷婷房间的门大开着,香味从婷婷的房间里飘出来。 进屋查看后,韩女士在婷婷的衣柜里发现了一个样子奇怪的娃娃。 “它的脸上画着符号,旁边画着一瓶油和一瓶粉,还有一张裸体女人的照片。 “当时,我们一家人都害怕了。”韩女士说。
经过询问,韩女士得知,婷婷每天晚上都会给娃娃点蜡烛,以“供奉”她。 为了避免被父母发现,她打开门窗给宝宝通风、驱散气味。 婷婷告诉韩女士,这个娃娃叫“古曼童”,这个娃娃连同旁边的油和“去头粉”都是从闲鱼平台买的。
据网上资料显示,“古曼童”是东南亚独有的东西。 又称“金童”、“佛童”。 它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儿童的形状,并受到高僧或大师的加持。 一些“古曼童”声称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已故儿童的骨灰、骨头和其他物品。
“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养‘古曼童’和我们国内的‘养小鬼’差不多,据说有些愿望可以实现,太可怕了。” 一家人震惊了,扔掉了洋娃娃和这些物品。
婷婷为什么要买这些“好东西”呢? 当她点燃蜡烛时,她在祈祷什么? “去头粉”给谁用了? 这些问题让韩女士很困惑,但女儿却坚持不说。 她只是说她经常去“古曼童酒吧”。 很多中学生也这么做了,其中有人把她拉进了古曼童的QQ交流群。
在婷婷提到的“古曼童酒吧”中,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不少分享养育“古曼童”经历的用户都自称是中学生。 一位用户在论坛中表示,他经常带着“古曼童”去学校,做试卷时将“古曼童”放在口袋里,脑海中常常会弹出正确答案。
韩女士称,她在“古曼童酒吧”以买家的名义发言后,就被拉进了“古曼童”微信群。 群里不仅有卖“古曼童”的卖家,还有佛牌。 、爱情蜡烛、头皮粉等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他们通常会在群里沟通好,然后通过淘宝或闲鱼平台拍卖进行销售,或者使用微信转账支付。” 韩女士表示,群里的卖家都很谨慎,有的卖家在闲鱼平台上出现了问题。 店面有多个,我经常在群里通知换店拍产品。 另外,小组里偶尔也会组织小组成员在清晨一起念咒,这就是所谓的“集体炼功”。
韩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婷婷不仅购买了“古曼通”,还购买了佛牌、爱情蜡烛、脱发粉等产品,至少花费了四五千元。 “群里的卖家告诉我,佛牌里有尸油和儿童头骨,脱发粉放入你想控制的人的饮食中,会产生各种奇效。” 这让韩女士很生气,“这些东西都卖给了没有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闲鱼买粉,想想后果就很可怕。”
更让韩女士担心的是,后来发现有人使用了婷婷的脱发粉,但婷婷却不愿意将细节告诉父母。
卖家称,该产品是从泰国购买的,具有致幻作用。
婷婷告诉韩女士,她购买的“去头粉”叫“神内鸦飞”,需要配合一瓶油使用。 经过询问,韩女士发现这是一种类似“爱情药”的粉末,她怀疑女儿有早恋迹象。 这些产品的购买渠道均来自闲鱼平台。
澎湃新闻记者以“九头粉”为关键词搜索闲鱼平台,发现多家卖家出售该粉,价格从0.1元到数千元不等。 其中一款售价800元的产品“乌鸦降头散”称:“这种降头散含有108种药材,还有一定比例的减情物质,用完后会爆炸,产生剧烈效果。”被魔法控制闲鱼买粉,会让对方失去理智,言听计从……”
还有一些制作的“减头粉”,称巧克力的形状“好用”,并介绍:“折下一个角,放入食物中,一块可以多次使用!” 该产品的功效在于它具有致幻作用。 灵魂效应可以让对方从心底里喜欢他,甚至化恨为爱,甚至改变对方的性取向。
在闲鱼平台上,大多数卖家都声称降头粉是由草药制成的,效果极佳。 大多数的用法是放入对方的食物或饮料中。 只要一点点,就能达到难以想象的效果。
澎湃新闻私信其中一名“落头粉”卖家为买家。 对方称该产品售价为1元,但实际售价为850元。 货源是从泰国采购的。 他还介绍,上周他亲自尝试过,效果“还不错”。 当被问及如何使用时,卖家表示需要“添加到水或食物中”,10分钟内即可生效。
澎湃新闻记者还在京东、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了相关搜索,没有发现有商家出售“透倒粉”,但有店铺出售“古曼通”。 大多数商店将“古曼童”作为吉祥物、纪念品等出售,但一些淘宝、拼多多商店将“古曼童”形容为具有“灵体”的许愿灵物。
一位拼多多卖家在产品详情中介绍:“有路过胎粉、孕妇胎肉、内铸宾灵断骨……墓地入灵,用7种功效不同的独特秘术加持,拥有超强鬼魂。”法阵符护身,有助于增加人气,吸引异性,非常有效!” 该产品售价988元,已有296人想购买。
澎湃新闻私信询问一位淘宝“古曼童”卖家时,他声称“古曼童”“里面有一个8-9岁的独立灵体,非常懂事”。 当问到“古曼童”的饲养方法时,卖家说需要每天烧香,诚心祈祷,买一些零食和饮料,打开放在身边供奉。 “最好多和他说话。” 对方说,喂饱的“古曼童”很有效。
经澎湃新闻记者投诉,4月13日闲鱼平台已无法搜索“古曼童”、“古曼”、“角头粉”等关键词,淘宝平台也屏蔽了“古曼童”等关键词和“鸡头粉”,但通过搜索“古曼”,“古曼通”的卖家仍然可以在淘宝上销售。
4月13日,拼多多平台客服人员表示,上述自称“墓地灵物”的“古曼通”是国家禁止销售的产品。 “我们平台也是不允许出售的,我们会按照规则处理商家和商家。” 该产品将受到严肃处理。”
律师:卖家涉嫌非法经营、诈骗,平台有义务监管
淘宝客服人员就此事回应澎湃新闻,表示在淘宝平台销售“古曼通”和掉头粉违反平台规定,将在1-3个工作日内处理。
同日,闲鱼平台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闲鱼和淘宝天猫平台明确不允许交易巫术、咒语等封建迷信产品。 所有产品均禁止交易。 “我们的三个平台都共享阿里巴巴集团的治理技术和系统。 违反交易规定的产品一经发现将被下架,甚至涉事账户也会被封禁。” 关键词及时添加到我们的算法系统中。
该负责人表示,闲鱼平台从未放松过对灰色地带的管理。 对于异常产品,平台会通过关键词提取、算法识别等方式检测异常产品,同时也会配合人工审核。 但由于平台每天上架的产品和交易量较大,不可能完全屏蔽所有违禁产品。
“像这样的产品超出了我们的正常认知,比较标新立异,工作人员前期很难在算法中添加关键词。另外,有些商家在销售产品时使用同音字,或者减少某个词,都会增加难度。”平台的审查。” 他表示,虽然监管收紧后仍然存在一些“漏网之鱼”,但平台对禁止销售的产品态度是一贯的,一经发现将立即下架。 。
对于销售去头粉等产品的卖家,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邢鑫告诉澎湃新闻,商家可能存在非法商业犯罪和诈骗行为。
“国家保护个人合法的宗教信仰,但同时也禁止封建的‘迷信活动’,即利用鬼神观念、命运观念等,以欺骗为目的的活动。公众并勒索钱财。” 兴欣认为,“古曼童”作为吉祥物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将其提升为具有“灵体”,许愿有奇效,需要天天供奉,那就是封建的产物了。迷信。 “降头粉”作为巫术产品,也应该禁止销售。
他指出,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的若干意见》第五条,非宗教活动场所、非宗教团体、非宗教学校和网络宗教场所个人建立的信息平台不得组织宗教活动,不得开展“网上烧香”、“网上拜佛拜佛”活动,不得销售佛教、道教衍生产品。
因此,兴欣表示,电商平台上销售佛道教衍生品和封建迷信物品的卖家已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
“商人利用受害人的信任,让受害人相信‘古曼通’、降头粉有非凡的功效,骗取钱财,这也是诈骗罪。” 邢鑫表示,如果销售的产品确实是通过采购、销售,或许还有走私的方式从国外带到国内的。
他建议,电商平台经营者发现平台内商品存在危及消费者安全的质量问题、涉嫌违法或者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应采取暂停运营、向有关部门报告等必要措施。业务资格。
邢欣介绍,我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经营者在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将依法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他指出,电商平台应加强对非法销售商品的监管,并采取必要措施。 消费者购买非法销售的产品,对生命健康造成损害的,可以认定平台未尽到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消费者可以依法追究平台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