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视频行业本质上是“注意力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培育潜在消费群体,以获得未来商业利益的特殊经济模式。 目前,短视频行业有六大盈利模式,分别是广告盈利、电商变现、内容奖励、用户付费、IP盈利和资本运营。
关键词:短视频应用型盈利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频内容消费和在线社交的需求也持续增长,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流量保障。 由于“短、平、快”的特点,短视频很容易借机传播,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从2016年“短视频元年”的火爆,到2017年的繁荣,再到现在的火爆,短视频发展迅速。
短视频概述
短视频承载于手机上,时长通常为15秒至60秒,内容丰富,如美容护肤、旅游美食、生活小知识、幽默、百科知识、新闻资讯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观看内容,也可以自己拍摄上传,成为内容创作者。
SocialBeta将短视频定义为“一种长度以秒为单位的视频新形式,主要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并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无缝连接”。 ①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用户不再担心流量和网速问题; 智能手机也在不断升级:屏幕越来越大、内存越来越大、像素越来越高。 短视频所依赖的设备越来越强大。 各软件公司抓住了这个机遇,不断推出新的短视频APP,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随着用户碎片时间的增加和手机应用的技术门槛不断下降,短视频和创作者的数量不断增长。 大多数短视频平台对内容创作者提供的资金也让大量原创作者加入到市场中。 根据用途不同,短视频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社交平台类型:以抖音、快手、火山视频为代表
短视频具有很强的社交传播属性。 有些用户会关注有趣的普通人,而另一些用户会关注有才华的短视频专家。 普通人和短视频专家构成了短视频应用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内容源。 一些短视频平台则另辟蹊径,聚焦更多“有趣的普通人”,更贴近用户的生活,也为普通人提供了曝光和呈现的机会。
摄影工具类型:以美拍、VUE、小影为代表
相比社交平台类型,小影、VUE、美拍等短视频软件更注重“工具”的开发。 美拍最初是由自拍软件演变而来,其“美化人像”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 VUE是一款短视频拍摄和编辑应用。 界面设计非常简洁清爽,操作步骤简单。 它还具有设置视频镜头数量、更改视频滤镜、调整帧、后期编辑、音乐匹配等许多PC端功能,只有专业视频编辑软件才有的功能。 小影的特点是可以提供多个视频剪辑、画中画等功能。 其独特的“变脸”玩法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 与VUE相比,小英的画风更加独特、可爱。 用户在编辑视频时可以添加字幕、自定义音乐,增强了视频的原创性。
新闻信息类型:以秒拍、李视频、西瓜视频为代表
新闻类短视频软件在发布新闻、引领舆论方面优势明显。 专业媒体经常使用此类应用程序来发布视频新闻。 梨视频专注于专业、优质的短视频。 每天发布的短视频中,超过50%是由摄影师上传,然后由专业视频编辑制作发布。 视频内容部分来自国外,自制节目较少。 在李视频、西瓜视频等应用的早期,其内容仅涵盖新闻事件,大部分来自摄影师拍摄的真实照片。 结果,他们的平台用户基础单一,只有部分关注时事热门话题的用户仍然订阅。 如今,很多短视频平台如李视频等都开设了其他优质栏目,以扩大用户数量。
短视频盈利模式
广告。 本质上,短视频行业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快手怎么买流量上热门,即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培养潜在消费群体,以获得最大商业利益的特殊经济模式。 二次销售理论基于注意力经济,即媒体向消费者出售信息,然后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 广告商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 一方面,他们对平台的巨大影响力感兴趣。 在人气视频平台上投放广告可以最大化曝光; 另一方面,短视频更具表现力,可以更生动地传达品牌信息。 ②
广告是短视频的核心盈利业务。 例如,除了传统的应用界面前贴片广告外,秒拍还为广告主设计软广告,与普通秒拍视频一起推送。 同时,平台将联合垂直制作领域的团队,为广告主定制短视频广告。 此外,短视频专家还可以实施品牌植入。 广告主主动联系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的意见领袖,委托他们制作相关产品的创意短视频。 用户观看时,会下意识地接受其想要传播的营销信息。 品牌会选择与短视频达人性格相似的产品,以提升自己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报酬。 本质上,短视频行业仍然是粉丝经济,利用粉丝对自己喜欢的偶像的狂热崇拜,产生对偶像的消费行为,从而产生经济利益。 粉丝经济可以体现在各行各业。 通过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品牌,创造一个“焦点”,吸引大量的追随者和拥护者,建立情感联系和消费关系。 在短视频行业,粉丝经济直接体现为“网红经济”。 一些UGC、PGC因其亮点聚集了大量粉丝,成为网红,从而吸引广告,通过营销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实现盈利。
以快手、火山视频为代表的移动应用目前主要以视频打赏、给视频创作者赠送礼物为主要盈利模式,广告很少。 在快手上拥有一定粉丝量的用户可以开启直播功能。 根据平台规定,观看直播的用户可以向主播赠送虚拟礼物,奖励金额为主播与快手平台的50/50。 直播礼物分享是快手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
电子商务。 人们往往会关注重要的、前端的事情,而忽略了后端的存在。 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提出,热门产品的总利润与不受欢迎的产品(即长尾产品)的总利润相同。 “长尾理论”的“无限货架空间”原理指出,一个非常大的数字(长尾产品)乘以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字(每种长尾类型的销量)仍然等于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③.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长尾产品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数字传播、算法推荐、搜索技术盛行的今天,短视频可以帮助用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个性化长尾产品,客观上减少了热门产品的需求,将长尾产品的需求降低到了低端。一定程度上。 增加上。 随着消费市场需求不断细化,短视频为长尾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抖音上掀起了一股“这是我在抖音买的第N件东西”的热潮。 这些产品与现实中需求量很大的生活必需品不同。 它们是利基市场和长尾市场产品。 ,通过短视频开始突然崛起。 作为电商和代购最受欢迎的销售形式,短视频能够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产品展示。 用户在观看短视频的同时,可以直接点击侧面附带的链接跳转到产品购买界面。 ,商品交易量非常可观。 目前,美拍已与淘宝等电商达成合作关系,实现“边看边买”的功能。 未来,美拍将考虑与部分品牌直接合作,消除电商公司的介入,直接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 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支付。 20世纪50年代,Wendell R. Smith提出了市场细分的概念。 他将具有相同需求的消费者划分为一个消费群体,从而划分出多个细分市场。 卖家首先要在前期进行消费者调研,了解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然后细分消费者需求。 市场是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集合。 一家公司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所有需求。 必须根据更小的细分市场定位,聚焦某一细分市场,打造品牌,提供优质服务。
短视频平台按功能可分为资讯短视频、工具短视频、社交短视频。 按内容可纵向分为游戏、护肤美容、喜剧娱乐、技能分享、产品评测等。付费是视频平台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目前国内付费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新闻问答、数据分析等方面。 真正意义上的付费视频应该有优质的内容、独特的资源、独家的播放。 秒拍创始人韩坤向媒体证实,秒拍计划近期推出付费观看功能,目前正处于筹备阶段。
增值服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 可以充分挖掘移动短视频应用的潜力,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中国移动推出的咪咕视频是短视频增值服务的最早尝试之一。 除了提供短视频资讯外,西瓜视频、美拍等平台还注重挖掘用户需求,提供相关游戏、表情包等增值服务。 他们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盈利,同时开放社交和游戏渠道,进一步提升应用的活跃度。 。
知识产权运营。 IP是“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 广告变现和电商变现的盈利模式相对成熟,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平台和内容生产者的胃口。 通过IP运营形成的粉丝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品牌变现的路径。 真正好的IP本质上是价值观和文化。 做IP其实就是在打造用户群,这也是做产品的一个壁垒。 根据新的排名数据,PGC排名前100名中有1/4是由IP运营的。 未来,短视频市场将会出现更多细分的垂直内容IP。
短视频IP化变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同一IP下的产品同质化,可以让产品更精准地投放到消费群体; 第二,IP化运营可以保持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始终牢牢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三是形成IP化传播矩阵,降低传播成本,获得更多曝光,实现流量变现。
资本运作。 在资本市场上,短视频行业成为各大投资者的新宠。 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纷纷投资短视频市场。
2016年9月,今日头条宣布斥资10亿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 2017年3月底,快手宣布完成腾讯领投的新一轮3.5亿美元融资,市值已高达40亿元人民币。 快手是短视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已成为资本市场重点投资标的。 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2017年初获得今日头条数百万天使投资。产品经理王小伟表示,今日头条将投资数亿美元帮助抖音进军海外市场。
不难发现快手怎么买流量上热门,互联网巨头纷纷在短视频行业有所作为,想要打造自己的短视频产业链。 仅靠签订广告合同或依赖付费渠道很难长期发展。 移动短视频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2017年11月,快手正式成为《快乐大本营》战略合作伙伴,并在节目中开设全新内容版块——《不是你想象的世界》; 2018年2月,抖音与摩登天空音乐集团宣布合作,双方将在音乐人培训、演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18年1月,立视频与重庆日报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各种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将逐步提高短视频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论
虽然通过广告、电商、IP、用户付费等形式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但短视频行业也暴露出了短视频行业的短板。 第一,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利润主要来自于用户。 短视频平台想要保持甚至持续增强用户粘性,需要不断加大内容创作和资本投入; 其次,根据28-20定律,市场上移动短视频的龙头PGC和MCN控制着大部分流量。 剩下的内容生产者面临“狼多肉少”的局面,利基产品市场仍需开拓; 第三,虽然短视频IP创作者的版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内容跟风、模仿、抄袭现象依然严重。 创作者经常受到侵权,直接影响内容品牌的影响力和声誉。 如何保持内容的独特性并吸引更多消费者是大多数平台和内容创作者面临的问题。
(作者为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