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某平台的一句知名广告语,曾因准确捕捉消费者心理而走红。 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都希望质量好、价格低。 毕竟,与您打交道的中间商越多,通常意味着价格上涨。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近年来,不少网购消费者发现,在A平台下单时,收到B平台的发货短信。在A店网购时,联系售后服务却到了店里。 B.
无论是跨店还是跨平台,相同的一点就是商品的价格差异较大。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名消费者在抖音店铺下单女装,一天后收到拼多多商家的发货短信。 点击链接后,他发现在抖音商店购买的同一款产品,价格相差近5倍。 高达数倍的差价,不知落到了谁的口袋里。
随着消费者的类似经历不断被曝光,遍布各大电商平台的庞大“中间商”群体逐渐浮出水面并为人们所熟知,那就是——无货源店。
01
无供应
就当其他店的“搬运工”
顾名思义,没有货源的店铺,就是商家没有自己的货源,于是将其他平台、店铺的货源信息“输送”到自己的店铺,并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用户下单后,商家到源端门店下单,源端将商品配送给用户。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无货源的店铺无需自行备货、包装、发货。 即使商品有问题,他们也大概率不需要承担售后退货的风险。 他们只需将货物退回源头商家即可,连物流和售后成本都是源头。 商家负责。
适当“躺着赚钱”。
这条“产业链”建立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消费者在网购时不会跨平台、跨门店一一比较价格。 “没有货源的商店”只要找到低价产品,就可以成为“人坐在家里抖音怎么买自己的货,钱从天上来”的“中间商”。
专业软件的出现,也让无货源的门店“运输”变得像复制粘贴一样简单。 一键搬家、一键上架……商家只需要利用软件就可以广泛抓取其他店铺的产品信息,提价并发布。 一旦他们收到订单,他们就会向源商家下订单。 一旦易手,差价就会落入他们的口袋。
正因为如此,很多没有供货店铺的商家会选择同时经营几家、几十家甚至更多的店铺。 广撒网、多抓鱼,打造“无货源店群”,最终实现“你买哪儿我就接单”的局面,让更多消费者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中间商赚取差价,成本自然由其他环节承担。
01
对于消费者
同样的产品不仅价格较高,质量无法保证,售后服务也难以保证。 与此同时,自己的隐私信息也被泄露,维权时常遇到困难。
02
对于货源商户
我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结果却是“一键传送”。 货物虽然卖出去,但大头被“中间商”拿走了,还要承担售后责任,势必影响其正常经营。
03
对于平台来说
大量无货源的同质店铺的存在,可能会挤压正常店铺的生存空间,也可能引发大量的消费纠纷,损害平台的信誉。
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涉嫌侵犯货源知识产权、货源不正当竞争……搜索关键词“无货源”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超过6500条。 其中,“中间商”引发的问题和纠纷显而易见。
02
他的蜜,我的砒霜
电商平台的纠结心理
针对门店无货造成的问题,各大电商平台纷纷采取行动整改。
首先是明确无供应商店的定义。 以抖音为例,“无货源店铺”是指商家在店铺运营过程中,店铺内无货源,需要从别人店铺采购商品在自己店铺完成订单交易,或者直接运输商品损害了平台的经营秩序,导致产品质量保证、物流保证、服务质量保证等缺乏,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同时规定了监管措施。 以小红书为例,平台会根据系统识别、产品售后、产品评价、产品举报、消费者反馈等方式对平台内的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判断商家是否涉嫌无货经营。
最后明确了处罚方式。 以淘宝为例,将根据情节轻重对商家采取支付违约金、限制解冻存款、监管账户等措施。 商店也将被封锁或关闭。
据网店经营者介绍,在各平台逐步整顿的背景下,无货源的店铺生存空间现在已经很小。
应该看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中间商是商品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效率、储存配送、传递信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门店无货源模式也为电商平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电商行业发展初期,还没有“无货源店”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类似的商业模式。 最有名的就是阿里巴巴(1688.com)的“一件代发”,意思是不需要自己仓储货物。 ,直接从阿里巴巴上架到淘宝店,有人下单,阿里巴巴就可以自动发货,阿里巴巴就是货源。
在电商平台的起步阶段,无货源的店铺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降低了开店门槛和成本,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驻; 另一方面,为平台带来流量和销量,帮助其迅速崛起,可谓“双赢”。
一些非知名品牌、无法开拓销售的门店,会对无货源门店的“一键调拨”视而不见抖音怎么买自己的货,将其视为良好的分销渠道。
然而,随着电商平台步入正轨、规则日益完善,充满“莽撞”气息的无货店铺,逐渐成为频频滋事、弊大于利的“负资产”。好的,已被电商平台整改。
中间人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中间人都是必要的。 这取决于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 默许商铺围剿无货的背后,其实是电商平台从粗放走向有序发展的缩影。
03
有人做出了改变
有人割韭菜
如果说没有货源的店铺利用信息差异赚取差价,那么很多所谓的“无货源开店培训”就是利用信息差异来割韭菜。
随着平台监管的不断收紧,不少商家已经转向其他商机。 但无货店“零基础、低成本、不囤货”、“两个月收回成本、三个月盈利”的传说依然存在。 吸引了很多新手创业者加入创业。
但很多人不仅没能找到第一桶金,反而成为了被收获的韭菜。
网络上,开店无货的广告随处可见,用夸大的承诺吸引用户报名参加培训课程。 培训费用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与炒作相比,很多人注册并付款后才发现,“图文不符”才是常态。 不仅课程内容质量令人担忧,几乎没有售后服务,有的甚至是旨在骗取高额培训费用的骗局。
直到学员“毕业”后才发现,培训教授使用的各种“运输”方式早已被各大电商平台封禁,甚至存在违法风险; 有的即使开业了,也没什么生意; 而平台严厉打击无货店铺的现实,与培训中描述的无脑赚钱场景完全不同。 这一巴掌打得很多人都愣住了。
当他们回去寻求解释时,却发现那个曾经那么热心、承诺永远一对一陪伴他们的“老师”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人投诉培训机构“欺诈”,不少人投诉电商平台无差别打压无货源店铺。 这两类投诉实际上都指向“开店培训无货源”的混乱局面。
如今,多地警方严厉打击了以“无货开店培训”为幌子的诈骗团伙。 然而,很多人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却被浪费了。
当然,也不排除存在合法合规、认真提供实用信息的培训机构,但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消费者想要找到它们并不容易,而且成本和价格也可能很高。
商店无货供应的争议仍是有依据的,但面对轻松赚钱、财富自由的神话,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
现在什么行业最赚钱?
教你如何赚钱的行业才是最赚钱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