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点赞自助平台有哪些:抖音怎么买流量

今年双十一,你在哪个平台消费?

我查看了自己的支付记录,发现双十一我在淘宝、京东、抖音下了很多单。 但从支付总额来看,我给抖音贡献的GMV明显高于淘宝和京东。

同样是双十一,但这两年的情况可不是这样的。

我想这种改变一定不只发生在我身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购物习惯悄然改变了。 从原来的品牌、销量、价格的比较,逐渐变成质量、信誉、价格的比较。

当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价格竞争力保持不变。

如果你还记得15年前的第一次双十一活动,当时的主要焦点是折扣商品50%的销售。

低价是我们对双十一最初的理解。

多年后的某个时候,50%的折扣变成了数学题、文字游戏,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

但今年双十一,各大平台都回归简约,全网低价成为各家的又一个主题。

从淘宝、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转向抖音电商,是我这一年来消费习惯最大的改变。

有这样一组市场数据值得你关注。 今年(2023年)1-10月抖音电商GMV接近2万亿,同比增速达60%。 这还不包括本次双十一和年终消费。 旺季贡献。

如果看抖音2023年2.3万亿GMV的目标,实现起来肯定没有问题。 这只是取决于它超过了多少。

2万亿,这是什么概念?

2022年,京东年GMV为3.48万亿,快手为9012亿,排名第一的淘宝天猫为8.3万亿。

从同比增速的数据指标来看,京东2022年的增速为5%,而淘田的增速为2%。

可见,几年前相互比较的抖音快手,已经不再是同一维度的竞争了。 抖音在短视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整体领先。

按照这个增速,抖音电商的GMV大概率会超越京东,并逐渐逼近淘天网。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上一个重塑国内电商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拼多多的崛起。

作为与搜索电商淘宝、天猫、京东等不同的存在,社交电商拼多多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而这条路是腾讯给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电商梦想,腾讯斥巨资、调配大量兵力、投入巨额资源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以求在电商之外再创新的增长高度。社交网络和游戏。

2005年,腾讯成立拍拍网。

后来的故事你也知道了。 2014年,拍拍网被京东收购。

自此,“京腾计划”正式确立。 腾讯向京东开放社交流量入口,京东成为微信发现页的常客。

这场战斗看似京东赢了,但实际上,腾讯主动放弃了与京东的竞争,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因为东哥去美国留学了半年,把所有的生意都留给了兄弟们。 半年过去了,他不仅没有输掉战场,反而胜利越来越大。

马弟兄看出情况不对。 在老大不在的情况下,他不仅没有获胜,还让对方有机可乘。 我们没有打架,只是合作,腾讯成为京东第二大股东。

为什么要讲京东呢?

因为腾讯尝到了京东的甜头,所以拼多多的故事就出现了。

如今,腾讯也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东。

抖音怎么买流量_抖音流量买了怎么用_抖音流量买卖

虽然腾讯没能实现自己的电商梦想,但作为资本,腾讯赢了。

电商是一个看似已经有了最终结果的领域,但新的故事却在不断上演。 接下来的故事,注定属于抖音电商。

拼多多证明了社交电商的成立,小红书证明了内容电商的成立,快手和抖音探索了直播电商的道路。

快手先有辛巴,后来抖音迎来了自己的罗永浩。 到目前为止,在这场战争中,抖音一直遥遥领先。

上次写过一篇关于淘宝产品变化背后逻辑的文章。 功能和文案的改变,其实都是商业意志的体现,战略决定了商业意志的转移。

用户至上,生态系统蓬勃发展。

这是淘宝的最新策略,这个策略也是针对淘宝目前面临的问题的直接解药。

那么,淘宝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关于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分析。

以前,商家是属于淘宝的,即使用户从淘宝商家那里买了东西,用户也属于淘宝。

成功的商家,坚实的平台,用户和商家都是平台的资产。

在此引导下,将形成平台掌握流量分配权的局面,而淘宝的核心业务模式之一就是基于流量分配的广告业务。

说白了,商家要想卖得更好、卖得更多,就必须向平台要流量,比如花钱买摊位、花钱投放广告、花钱买搜索关键词排名等。

这种模式运行了很多年,也让一批商家享受到了红利,培育了一批淘宝品牌,但结果却是强者愈强。

在这种情况下,新卖家想要在淘宝上做生意,光靠好的产品和服务是不够的。 他们还必须有足够的差异化和资金。

因为不花钱就得不到流量。 没有流量就没有曝光率和转化率,自然就不会带来销售。

电商有一个黄金公式:GMV = 流量 x 客单价 x 转化率。

当同品类的客单价和运营转化率一定时,流量决定一切。

然而,当淘宝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这种模式就遇到了问题,或者说遇到了瓶颈。

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新商家在淘宝上创业难。 他们无法竞争,也没有优势,所以只能另谋出路。

比如去拼多多开店或者去抖音开店。

同时,这些新平台也需要新卖家,但它们无法撬走淘宝上的顶级卖家,因此吸引新卖家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有了流量、有了资源、有了支撑,一批新的电商卖家就会逐渐涌现,一些新的品牌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诞生。

淘宝作为一个平台,创造了许多新品牌。 这些淘宝品牌占据了平台的流量优势,也适应了整个生态系统。 虽然他们也会在抖音等平台开店,但他们的主要阵营还是在淘宝。

对于他们来说,现有的优势太过明显,新的平台需要适应新的规则。 它们已经很大了,很难转身。

因此,深耕淘宝成为不少淘宝品牌的首选。 这时,一些新品牌就得到了机会。

这些机会纷纷出现在短视频、直播间。

相比之下,短视频和直播间对用户消费决策的影响明显大于静态的商品详情页。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消费习惯其实也发生了改变。

这次淘宝也加强了商家店播,与大博是不同的逻辑。 门店直播不依赖直播专家。 是品牌本身影响力、服务力、价格力的体现。

直播,品牌只是参与者,也是众多可供选择的产品之一。 胜利者仍然是主人自己。

我看了阿里妈妈发布的一些数据。 直播给淘宝、天猫商家带来的业务增量是平均水平的7至11倍。

抖音怎么买流量_抖音流量买卖_抖音流量买了怎么用

业务逻辑在变化,用户场景也在变化。

用户的消费路径也从想什么、搜什么、买什么,转变为看到什么、了解什么、买什么。

这一变化发生在一个又一个的短视频、一个又一个的直播间。

用户的时间在哪里,他们的注意力就在哪里。 翻译成行话抖音怎么买流量,就是流量和留存。

直播很厉害,会员经济也有很大潜力。

淘宝、天猫根据前期数据测算发现,会员单价比市场高出1.5倍,而复购率则高出2.3倍。

因此,现在淘宝的很多商家都在进行深度的会员运营抖音怎么买流量,这对用户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能力。

从目前来看,抖音电商已经抢走了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的流量份额,并且比它们拥有更强的留存能力。

虽然淘宝也在内容、IP、私域方面发力,但扭亏为盈的过程却十分艰难。

传统电商注重流量、单价、转化率,但这个时代注定已经结束,原来的模式在当前时代行不通。

而是产品能力、服务能力、内容能力的竞争。

整个电商供应链不缺好产品,也不缺设计和生产能力,价格也能足够有优势。

但为什么有些卖家会从商家演变为平台上的品牌商呢?

在我看来,就是运营能力的差异。

淘宝最新战略中的“生态繁荣”对商家提出了最新的要求,那就是运营能力。

只有每个商家都尽可能地释放和发挥自己的运营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品牌升级,平台才会获得新的活力。

但对于如今的淘宝来说,培育新一批新品牌比过去困难得多。 关键原因在于流量已经固化。

马太效应显而易见。 强者愈强,平台资源的侵占挤压了新商家的生存空间。

不过,抖音这样的平台有能力也有意愿支持新品牌。

关键中的关键是,抖音是一个平台,自然需要强大的内容运营能力。 即使是同一个卖家,他在淘宝和抖音电商上的行为也会有很大不同。

无论你住在哪里,你都会适应规则。

如果说拼多多是在腾讯给定的道路上快速发展,那么抖音电商则在抖音的大船上前进得更快。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抖音电商将成为未来的另一艘巨轮。

字节凭借信息服务、内容运营、推荐算法奠定了现在的优势。 这种优势自然延伸到了电商业务上。

腾讯本想利用社交优势进军电商领域,但几经周折,却成为了幕后的资金支持者。

同样以非交易业务起家的字节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两个切入点接入电商,并一直在快速进步。

腾讯未能独自实现这个梦想,但抖音做到了。

就像抖音一样,我也想实现一个社交梦想,但这个故事却没有新的篇章。

有梦想总是一件好事,至少会激发新的思维和行动。 改变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础。

人不怕走在黑暗里,就怕心里没有光明。

那光是一个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