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多多上了热搜:
一位律师参加拼多多的“有价送”活动后拼多多助力差0.01钻石需要多少人,经过很多人讨价还价,价格还是0.9折。 律师对数据提出质疑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理由是利用虚假数据隐瞒规则已构成诈骗罪。 起诉材料。 拼多多称,“由于页面显示的百分比位数有限,他们省略了小数点后至少6位的百分比,显示为0.9%。 特价页面显示的0.9%并不是0.9%,而是0.9996427%。 。
我从来没有在拼多多上讲过价。
但我参加过拼多多上的“提现”游戏,也类似:一开始拼多多会提示你中了199元红包,并告诉你可以提现到微信钱包相差1元。 然后就是各种官方弹窗,说送多少,最后提醒:提现前只剩下0.05元了。
最后,您需要邀请其他人提供帮助。 一开始朋友的捐款是0.01元,感觉很有前途。 但当距离只有0.01时,你会被告知你需要10颗钻石。 我们继续分享,终于集齐了9颗钻石。 结果拼多多告诉你需要集齐10个金币才能抵消最后一个钻石。 没想到金币最后竟然变成了小数点。 一开始,一个好友可以帮你获得1金币,但是之后添加其他好友,你只能获得0.1金币……
我最终放弃了这个游戏。 最近打开拼多多,看到奖励诱惑变成了“800元”。
拼多多是骗人的吗? 不,我的朋友实际上提款了。
只能说,拼多多对人性——或者说“玩”的把握确实达到了顶峰。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真的感觉脸红心跳。 你每次都能看到希望,但每次它触手可及的时候,它却把你推开。 放弃,你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如果到了最后一步就放弃了,你就会觉得不舍; 继续下去,其实你也知道,这可能是一个无底洞。 紧张、纠结、兴奋、失望、希望轮番出现。
通过参加这个游戏,我已经是一个赌徒了。
这件事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作为产品经理拼多多助力差0.01钻石需要多少人,客观地看待这个产品:
确实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很完美。
但作为产品经理,我也对这个产品及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持警惕态度。
在产品的世界里,产品经理设计规则和生产流程,让产品系统能够独立运行。 如果这个产品经理,或者这群产品经理,缺乏某种约束,是不是很容易走极端呢?
如果产品经理孤傲,只遵循“放大人的欲望,流量为王”的公式,那他岂不是像电影《章鱼游戏》中的制片人一样?
虽然《乌贼游戏》中有极其邪恶的人参与游戏,但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极端。 在高额奖金和残酷竞争制度的诱惑和推动下,他们抛弃了人的尊严和美好的部分。 变得极端,拼命拼命,只为以极小的概率赢得超级奖金。
创作者们站在高位上看待自己设计的游戏,并为自己感到非常自豪。 穷人丑陋的战斗方式,人性做出的种种艰难选择,都只是为了博得奢靡好色的富人的微笑。
可笑的是,这个游戏的创造者本人却陷入了这样一个权力和金钱的漩涡。
游戏的创造者曾经是困兽的一员,但在获得力量后,他仍然选择成为机关的帮凶。 以前,他愿意为心爱的弟弟移植肾脏,后来却为了既得利益,选择枪杀弟弟。
打开拼多多,看到各种“讨价还价”、“提现”的游戏设定,精心设计的各种套路,吸引着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其中——非常成功的游戏,非常激烈的游戏,非常精彩的游戏。轻松收获流量。
这些游戏没有硝烟,没有血肉,没有死亡。 岁月似乎平静而安宁。
但是,我想知道这些游戏的制作者本身是否陷入了某种漩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