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新浪微博正式发布两条公告。 在首份公告中微博买热搜,微博澄清了“付费撤热搜”、“付费打压热搜”等谣言,并公布了网站热搜的相关规则。
在第二份公告中,微博发布《关于处理时政有害信息的通知》称,2021年8月13日至2021年8月19日期间,微博封禁了多个发布时政有害信息的账号。 发声、封号等处置措施。其中就有@伊金夜行的颜先生(粉丝数:5201686)。
8月23日,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发布公告。 原文如下:
近期,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部分网友对微博热搜榜的管理和细则产生误解。 自成立以来,Hotsou始终致力于提供最新鲜、最热门资讯,提高用户发现微博热点的效率。 如今,社会各界和网友对热搜的期待越来越高,关于热搜的恶意猜测和谣言也层出不穷。 为消除疑虑,澄清“付费撤热搜”、“付费打热搜”等不实谣言,现将网站热搜相关规则公告如下:
1、产品规则:热搜榜如何形成
微博热搜是根据微博用户的真实行为进行计算,实时发现微博平台上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内容,并形成实时排行榜。
1、被大量网友搜索和讨论的关键词或话题词可能成为热搜词; 热搜词是由网友的搜索行为和讨论行为产生的,或者是由话题版主产生的。
2、算法机制会计算所有热词的综合流行度,包括搜索量、博客量、互动量、阅读量等数据指标。 每分钟计算一次,显示前50名。
3、榜单算法包含严格的引流和反垃圾机制,保证公平性和客观性。
2、计算公式:如何计算热搜词的热度
热搜词热度计算公式:(搜索热度+讨论热度+传播热度)×互动率
1、搜索热度是指搜索量,包括手动输入搜索和点击跳转搜索,反映了用户对热点的关注和探索程度。
2.讨论热度是指讨论量,包括原创帖子和转发讨论,反映用户讨论和参与的热情。
3、传播热度是指阅读量,反映了微博系统内热点话题的传播程度。
4、互动率是指热搜结果页面的互动率,反映了用户消费内容的意愿。
3、产品历史:热搜经历了哪些变化?
1、2014年,热搜在客户端推出实时排行榜,每十分钟更新一次,让用户随时随地看到最新的热点信息。
2、2017年实时热搜榜分钟级更新,开创行业先例,为用户提供更多实时、新鲜的热门内容。
3、2018年热搜算法全面升级。 基于搜索热度,将热点的讨论、传播、互动数据纳入计算,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微博热点排名。 同年,热搜开设置顶位置和重要新闻榜,放大主流声音,强化平台正能量传播氛围。
4、2020年热搜将构建城市列表,让更多区域热点被发现和关注。
4、生态治理:平台如何优化热搜产品机制?
为了让榜单生态更加健康、内容更加多元化,上半年我们将“降低娱乐占比”作为主要调控目标,并将继续从以下维度进行调控:
1、设置正面推荐位(热搜置顶),加大正面内容的推广力度。
2、重大社会负面新闻和突发突发事件,以官方媒体报道为准; 为防止热搜榜集中展示,需要进行适当的位置控制。
3、同一负面社交事件或同一明星的娱乐话题,仅保留一项排在首位,数量超过限制时及时调整排名; 同时,上榜明星的娱乐话题总数也将适度调整。
4、名单内容经政府部门、权威媒体证实为谣言或严重不实信息的,将立即从名单中删除。
5、列表主题落地页一旦出现大量煽动冲突、宣扬抵制、攻击、谩骂的内容,或者明显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将及时予以规范。
5、广告:热搜榜的广告位有哪些?
1、除了热搜榜排名外,还有两个广告资源槽位,一个在第3热搜词下,一个在第6热搜词下面。 商业广告将显示“商业”标签。 广告资源位不参与热搜排名竞争微博买热搜,不会影响其他词的热度计算。
2、热搜排名无商业销售位置。 长期以来,Hotsou坚决打击假冒热点人气、污染热点生态、谋取不正当流量或经济利益的黑灰产品。 我们持续升级Hotsou防刷赞制,为用户提供更加良性的热点生态; 欢迎大家监督、举报。 本站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未来,网站将持续打磨升级热搜机制算法,加强热搜榜规范化运作,完善细则,为用户提供更多精彩的热点内容。 我们本着公开、诚信的原则,及时发布热搜半年度报告,接受监督,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热搜环境。
微博:发布不良时事信息,145个主要账号被封禁
@微博admin 23日发布《关于处理时政有害信息的公告》。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严格执行《微博社区公约》、《微博投诉操作规则》等社区管理规则中关于时事不良信息的规定,对不良时事信息进行清查和处置。微博上的时事和账号有害信息。
近一周(2021年8月13日至2021年8月19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本站对多个发布时事不良信息的账号采取了封禁、关闭账号等措施。 这些包括:
@伊金夜行的彦公子(粉丝数:5201686)
@3323004354_230(粉丝数:703714)
@杀安(粉丝数:165270)
@茨威格时代1903(粉丝数:14994)等145个大佬账号。
本站提醒用户言论和讨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规则。 包括自媒体账号在内的用户应当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附时事有害信息定义:
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侵犯民族风俗习惯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歪曲、诽谤、亵渎、否认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
8、宣扬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10、突破社会道德和制度底线的负面信息;
11.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