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师姐的话。 在制作抖音的过程中,我们大概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我们的抖音账号是职场账号。 我接手时它有5万粉丝,但增长有点慢。 接手后我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之前我什至都不是抖音的重度用户,也很少使用。
庆幸的是,还有那么多的竞品等待我们学习和超越。
我们花了三天左右的时间研究谁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超越的标杆账户。
如何快速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
首先,确定自己的定位。
抖音视频非常多,其中很多都是关于惊人技能/惊人外观/惊人有趣的视频。 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搞笑的部分不是我们的主要学习对象。 因为我们的产品是为了聚集关心职场成长的人,未来我们会让这些人为我们的知识产品付费。
这一部分明确之后,那些跳舞的小姐姐和那些纯粹搞笑的办公视频就不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了。 我们的竞争产品定位是:做知识IP的头部账号。
其次,确定优质账户的数据指标。
没有指标,就无法快速界定谁是学习目标。 我们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所以我们出于无知而确定了两个指标。 一是粉丝总数超过50万,二是单个视频的关注量很高。
前者实际上说明该账户的整体运营能力良好,后者则说明该账户的运营效率较高。 与发布100个视频并拥有30万粉丝的人相比,我们当然需要更多地了解发布30个视频并拥有30万粉丝的人。 。
再次,通过自己搜索+向别人征求意见,找到符合这些数据指标的账户。
1、向有知识的人请教永远是最可靠、最快捷的方法。
我们询问了抖音的运营同学哪些账号在知识IP方面做得很好。 在抖音同学推荐学习的账号中,我们认为“醉鹅姑娘”和“丁香妈妈”这两个账号非常好。 他们的平均粉丝数比较高,总粉丝数也比较不错。
2、利用新帮等第三方平台查看有哪些优质账号。
很多同学可能会说,你很幸运,能够在抖音上和同学联系。 但其实,只要你有决心,不迈出第一步,还是可以找到目标账户的。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抖音大V”等关键词,你会发现很多重要的大牌。 在这个过程中,我关注了时尚博主“赤木武则”。 团队成员还找到了两个可以粗略查询抖音分类KOL名单的小程序,分享给大家(TooBigData、DouDaDa)。
3、直接在抖音上搜索,在“用户”一栏搜索职场,发现很多职场大咖; 在视频栏目搜索“职场/加薪”,也能找到很多职场大咖。
比如我们见过《志哥叔叔》这样的故事型账号,《职场学前专业》这样的小剧场+总结陈述,当然我们也看到过很多靠制作PPT视频起家的大佬。 数字。
经过这三步,基本上大部分职场顶级账号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在筛选竞品时,一定要尽可能穷尽搜索。 原因也很简单。 如果你找到 10 个帐户,那么你认为你最应该从其中学习的帐户可能不是你最应该学习的帐户,因为池太小了。
我们最终查看了大约100多个账户,其中90%以上是团队成员搜索的,所以你看,不要以你无法联系到抖音运营同学作为做得不好的借口。
最后,收集了这么多竞品账号之后,下一步怎么办? 我应该学哪一门?
1.抖音在其他平台上已经很流行,可能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当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大V加入抖音时,官方可能有资源支持,他们的抖音粉丝自然会支持他们。 如果你把它们作为主要学习目标,你可能会误入歧途。
这就像做一个微信公众号一样。 和菜头先生的文笔是学不来的。 他在博客时代积累了无数粉丝,并转移到了微信上。 他写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其他人阅读。 如果一个新手从事自媒体,学习了菜头先生的文章结构和选题方向,大概率会误入歧途。
相反,那些你从未听说过但拥有众多抖音粉丝的账号可能才是学习的重点。
2.当榜样太多时,我们必须选择最适合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我们自己为例,我们将这100多个账号分为3类:PPT类、主播单人发言类(代表账号:丁香医生、定香妈妈、醉鹅姑娘)、直播剧场类(代表账号:志哥大叔、兰小白)。
我接手的时候,我们的账号只是做PPT视频,数据增长很慢。 我们仔细观察了那些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型PPT帖子。 最近点点赞数很低,有的已经停止发帖了。
我们判断PPT类型的内容不再受用户欢迎,至少在工作场所是这样。 至于真人出境视频,整体平均数据较好,所以我们重点研究后两者。
02
竞品分析
寻找竞品只是第一步,最难的部分还在后面。 其中,分解和学习竞品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不知道别人擅长什么,你怎么知道从哪里开始呢?
竞品分析,怎么做?
第一步是分析帐户上所有视频的共性。 视频拆解的维度要清晰,包括选题方向/剧本结构/拍摄技巧/视频剪辑与包装/视频标题和留言区。 有几个部分缺一不可。
很多人在分析别人的视频时,都是凭个人感觉,这就是懒惰。 研究帐户时,请务必分解视频的各个组成部分并对其进行一一分析。 因为成功往往是多个要素积累的结果,缺失太多要素后的分析结果很可能是错误的。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前面拆分了“志哥叔叔”这个账号。 我们从未在其他平台上见过这个帐户。 应该是抖音原生账号。 他们的视频平均有大约10,000个点赞,最热门的视频有超过200,000个点赞。 他们目前拥有190万粉丝。
这是一个由两个角色组成的职场账号:老板和员工。 每期,员工都会与老板对话,对话中讲述一个职场真相。
我们将剧本/拍摄格式/配乐/视频包装分别拆解成几个部分。
关于剧本,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录制剧本。 然后我们计算了选题方向、剧本平均字数(关系视频长度)、剧本结构(人物/冲突等)。 我们发现它的视频比较长,平均50秒左右,但是非常耐看,我总是能看得津津有味。
为什么他的剧本如此吸引人?
有几点特别重要:
首先,整个视频讲的是一个故事,而不是小剧场+推理。 故事通常以老板否认员工开始,这能引起用户的好奇心。
第二,故事很接地气,例子也很通俗易懂,都是我们工作中都会遇到的事情。
第三,老板本人应该是剧本的创作者,表演要非常真实、自然,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他在演戏。
关于视频包装,它的视频包装非常简单,但也有亮点。 在视频的最后一帧,它会巧妙地引导用户点赞。 (点赞越高,推荐效果越好,具体抖音推荐原理我们下一篇讲。
第二部分分析账户热门话题与普通话题的区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抖音的粉丝增长路径,并提到账号的粉丝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热门视频。 由于点击量如此强大,当我们分析完一个账号视频的共同特征后,下一步我们需要分析的是:为什么它的点击视频会火起来。
同样的拍摄方式,同样的演员,但视频的点赞和关注者却可以相差一百倍。 我们自己的一些热门视频可以带来10万+的粉丝,但大多数可能会带来1000+甚至几千的粉丝。 热门视频往往胜在选题抖音如何购买播放量,这也是内容创作的灵魂。
分析这些流行视频的主题并记住它们的共性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对“智叔叔”的视频进行了总结,发现强调“员工要多动脑子”的视频更容易走红。 而“蓝小白”谈论“加班/加薪”等员工与老板矛盾的视频更容易走红。 差异主要来自帐户设置的差异。 蓝小白是从员工的角度来选择话题的,而知哥叔叔是从老板的角度来选择话题的。
这两类选题的方向已经被市场验证了,我们今后选题时也会重点关注。
在做竞品分析时,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首先,当你不清楚自己适合学习哪个品类时,应该结合几种类型的视频同时进行竞品分析。
一开始,我们从 100 多个视频中选择了 3 种我们认为更适合我们的风格。 哪一种更合适,我们不知道。
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把蓝小白/志哥叔叔/博士分开了。 丁香和妈妈。 如果凭主观判断排除掉其他三项,只留下一项进行分析,实际上可能就排除了自己崛起的可能性。 更合适的方法应该是同时分析,单独测试,选择数据更好的。
其次,关于竞争产品分析,我建议将所有想法记录下来。
一份好的竞品分析应该是一份详细、全面的评测报告。 单纯的口头分析往往太肤浅、不全面,过一段时间你可能就会忘记。
03
验证竞争产品分析方法
当我们拆解完竞品视频的特征后,下一步就是验证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 如果验证OK,则快速大规模创建; 如果验证不OK,则需要继续寻找新的方法。
这个阶段本质上是一个模仿阶段。 竞品对标和竞品分析的过程类似于学习别人如何穿着的过程。 有一个小姐姐,她穿衣服很好看,所以我们就分析她怎么穿,怎么搭配颜色,怎么选款式。 分析完之后我们就自己去试穿,跟她学穿搭,看看能不能学到精髓。
当我们分析完竞品如何制作视频后,我们就要做自己的视频,看看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数据,甚至可以和别人一样好。
首先,为了减少变数,建议竞品热门视频优先选择相似主题。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进行自己的创新选题,视频数据不好,我们就不好判断是选题的问题还是视频格式的问题。 不妨先尝试一下竞品的热销类似主题。
比如说蓝小白做了一个关于“老板不给你加班费怎么办”的视频,那么我们就根据蓝小白的拍摄格式和剧本结构重写一个新的剧本抖音如何购买播放量,看看用户是否愿意付费。 。
就好像,你觉得这个女孩穿衣服很好看,因为她穿了一件粉色的外套和一条白色的裙子。 颜色和款式都非常聪明。 那么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最好先尝试一下这两种颜色和款式的搭配。
如果变数太多,比如你尝试了粉色外套和白色裤子,搭配起来不好看,你就不知道是款式问题还是颜色问题。
总之,前几部视频必须无限接近竞品的拍摄风格、演员状态、选题和结构。 一般10个视频左右后就可以看到数据是否OK。
第二,方法论要验证OK,大胆创造新题材,拍摄形式和演员结构要有创新。
如果方法论被验证没问题,下一步就是彻底放弃竞品选题,创作自己的内容。 选题是决定账号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抖音的推荐是基于兴趣的。 机器会首先将你的视频推荐给一小部分用户(冷启动),然后根据用户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推荐给更多用户。
用户反馈数据有很多维度,包括点赞/互动率/完成率等。
那么,如何提高点赞/互动率/完成率等数据呢? 决定这一切因素的关键是选题和剧本。
1、选好话题,必须了解抖音用户是什么样的人。
了解抖音用户,请查看“推荐”频道的点赞视频。
抖音用户则截然不同:他们年轻,不喜欢老套、无聊的东西; 他们习惯了短视频,如果视频的前3秒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可能会失去他们; 他们喜欢美丽的事物,不喜欢无聊的事物。 事物(除了朴实的爱情故事)
当然,抖音的用户与其他平台的用户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有各种困惑,也有迷茫和纠结。
2、一旦了解了抖音用户是谁,在选择话题时就不会走得太远。
一方面,类似账号的热门选题仍然是我们的宝库。
这种选题是经过数据检验的。 如果你能提出新的想法或者解释的角度,那还是值得做的。
比如之前有一个很热门的视频话题:“你想打听一下同事的工资吗?” 创作者认为不许询问,但我们认为这其实是被公司洗脑的表现。 我们也尝试过这个话题,并获得了10万+点赞。
另一方面,同领域公众号/知乎/微博的热门话题仍然是用户关注的痛点。
例如,你想在大城市工作还是在小城市工作? 如何向老板要求加薪? 这些困扰每一代人的职场问题,想必也是现阶段年轻人关注的焦点。
04
创新
当你学会了前面几个步骤后,不断尝试、坚持做,通常几个月之内,你就已经拥有了一个拥有近百万精准粉丝的账号。
但您可能并不满足,并希望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这时候你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账号不断向智叔学习,他比智叔做得更好的可能性有多大? 就像市面上的《爸爸去哪儿》? 如果拍《妈妈是超人》,也不太可能超越前者。 可能要做《中国有嘻哈》才更有可能超越前者。
当然,特定账户的创新可能没有上述案例那么巨大。 也许一个小小的创新就能让抖音用户眼前一亮。
比如很多医生在抖音上做科普,他们对着镜头前的提词器读有用的信息,但最近进来了一个敲木鱼的医生,让我感觉眼前一亮。
推陈出新的前提是真正了解用户。 当您足够了解用户并且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时,您就更有可能击中他们的痛点。
想要了解用户,不能只看类似的视频。 虽然我们经营知识视频,但我们每天都会浏览推荐频道,看看抖音用户最喜欢的好评娱乐/搞笑视频的格式和主题。
大概,从零开始学习和运营抖音的方法论总结就到这里了。 事实上,快速熟悉一个新领域的方法往往就是弄清楚它。
找到标杆——拆解标杆的优点——形成自己的方法论——验证方法论——创新超越方法论,仅此而已。
第二部分,我们来说说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抖音的推荐机制。
今日头条产品的推荐机制也类似。 机器会先把你的内容推荐给部分用户,然后根据用户数据反馈决定是否推荐给更多人。 如果数据反馈是正的,机器就会推荐给更多的人,否则就停止推荐。
大家一定会问,数据反馈具体包括哪些维度的指标?
对于文章来说,点击率和阅读率非常重要。 机器分析文本数据,向可能对您的内容感兴趣的人推荐文章,并观察读者的反馈。
如果一篇文章没有用户点击(点击率差),或者用户点击后发现质量差并立即退出(跳出率高),机器就会认为该文章很可能不是好内容。
短视频的推荐大概也是这样。 短视频的点赞率、看完率、互动率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如果用户点击了抖音视频,看完后又撤回,很可能意味着该内容不太吸引人,或者没有有趣的信息。 如果你点赞,很可能意味着内容并没有那么出人意料。
关于如何改进推荐,我们自己也一直在探索,分享一些我们认为有价值的点:
1.如何提高完成率和点赞
看完率是指播放过视频的用户有多少人看完了该视频。
提高完成率最重要的当然是剧本的选题。 没有人愿意看无聊的话题。 此外,以下几点也很重要:
第一,一开始就不要马虎,要快速上手。
用户可能只需要3秒就可以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如果开始延迟,大多数用户都会离开。
其次是剧本的结构,要有连续性和过渡性。
即使是1分钟的剧本,即使是单口剧本,也应该有“稍后有用的东西”的悬念/否定/疑问/期待,以引起用户阅读的兴趣。 (如果把竞品和自己的热门视频分开,你会收获很多。)
三是注重配乐。
如果你使用更流行的抖音音配乐,数据通常会比不使用时好很多。
第四是视频的画质。
一定要更高级,而不是低级和低级。 抖音用户普遍比较年轻,如果内容太低俗,用户拒绝率会比较高。
2. 如何提高互动率
所谓互动率主要是指用户评论的意愿有多高,而不是用户评论后你的回复率。
我个人认为有两种比较有用的方法可以提高互动率。
一是在评论区发表有趣的或内容丰富的评论。
抖音用户其实很喜欢看评论。 很多视频的评论区非常精彩,甚至比视频本身还有趣。
我们通常会在留言区嵌入3条左右的评论。 他们可以质疑话题的内容,嘲笑话题的内容,或者提出非常尖锐的问题。 总之,应该能够吸引用户留下来看一看。
吸引用户关注评论区甚至直接参与话题讨论有两个好处:一是互动率提高,二是完成率和停留时间也提高。
二是在短视频标题中进行热身和提问。 (传统的)
例如,前面的主题讨论了发薪日与公司声誉之间的关系。 视频认为,大多数好公司的发薪日是每月15号之前发工资。 我们引导用户在视频标题中留言有关他们的发薪日以及他们是否同意我们的总结。 评论区人气很高,带动了视频整体数据的拉升。
我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 最后我想强调几点:
首先,眼光要长远,不要认为两周没能达到20万粉丝就是失败。
市面上很多培训课程都喜欢讲一个拥有20万粉丝的视频的故事,但他可能没有讲过这个故事。 那个账号从来没有第二个热门视频,这辈子也只有20万粉丝。
无法复制的方法论,就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方法论。 对自己有信心,对时间有信心。
二是要勤奋。 只要勤奋,你就能超越大多数人。
杀招不必忍住,忍住才更靠谱。 我们做抖音的时候,其实很多账号的单个视频平均数据都比我们好,但是我们的发帖频率是他们的两倍,所以后期的账号数据超过了我们最初对标的大部分竞品账号。
三是要时刻关注抖音官方的动作和报道,多观察抖音运营方式(但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判断)
市场上很多培训课程的内容都很贫乏。 如果拿一个偶然的热门案例,可以讲几个月。 在这几个月的招生过程中,意外地出现了一位优秀的学生,并且能够任教几个月。 我的建议是可以去参加培训班,但是需要有脑子去辨别是否真的可以重复使用。
别再干歪事了,没有平台会喜欢这种账号的。 努力获得30万粉丝之后,一招就被封号,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更重要的是要从那些依靠内容/正规运营方式来获得关注者的账户中了解更多信息。
这篇文章我很早就写完了,后来就没有发了。 我觉得2个月50万粉丝并不算多,所以发帖有点不好意思。
上周我遇到了一些朋友,他们让我分享一下我的操作经验。 他们告诉我 Matrix 已经有 200 万粉丝了。 我觉得有点兴奋,所以想了想,就发帖了。 不管完整与否,这也是我自己的一段思考经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