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悉’到‘陌生’。” 9月23日,在快手磁引擎双产品升级发布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马洪斌这样总结快手近期的变化。
马洪斌表示,每个人对快手都有自己固定的理解。 但近一个多月以来,快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在快手App的产品结构从“双栏目模式”向“单栏目模式”的转变。 另一方面体现在商业产品上。 商业产品的变化也是本次发布会的重点——快手磁力引擎的磁力之星和快手粉丝近期进行了升级,通过打通公私域流量、提升产品力,赋能新的商业模式和品牌营销。 的目标。
“奇怪”的快手是什么样的? 从私域流量到全球流量,快手要讲什么新故事?
产品升级:从私有域到全球域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磁力聚星和快手粉丝的业务负责人对产品升级进行了详细解读。
其中,磁力星原名Quick Order。 商家可以在平台上寻找合适的专家进行推广。 专家可以在平台上接收订单、完成任务并赚取收入。 升级后快手接单平台业务,磁力星已从私域流量价值交易平台升级为快手达人生态营销平台。
具体来说,此次升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在产品层面,我们进行了五次升级,以提高客户和专家的连接效率和全球分布; 在专家层面,我们不断扩大专家的多样性; 在营销层面,我们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战略营销玩法; 在生态方面,我们做得更加开放和包容,让每个生态系统的参与者都能找到焦点,创造更好的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以往磁星的作品仅分布在快手App的私域中。 升级后,将进入公域,即作品将被添加到快手App的发现页、城市页和标签选择展示中。
“以前磁星聚集分布在私人湖泊中,未来我们将投资公共和私人海洋。” 快手磁星聚星大师运营负责人丁昭说道。
快手已经在尝试了。 例如,新氧的品牌广告在快手公域和私域的广告占比分别为3:7,而安慕希的广告在公域和私域的广告占比分别为5:5。
另一种升级的产品是粉丝。 饭跳是一个用户可以付费推广自己作品、获得更多曝光度、增加视频热门可能性的工具。 升级后的粉丝不再局限于推广工具的定位,而是链接快手整个内容生态,帮助客户确定性地增加粉丝,找到更精准的商业流量。
这并不是快手第一次从私域流量转变为全球流量。
不久前,快手8.0版本上线,品牌口号从“看见每一个生活”变为“拥抱每一个生活”。 更重要的变化是,快手App从“双栏模式”改为“单栏模式”,在顶部导航的基础上增加了底部导航,以重新分配流量。
发布会上,马宏斌解释了快手8.0的变化
有同事认为,看到快手8.0版本后,发现它越来越像抖音。
快手8.0截图
“快手8.0并不是简单的标志、口号的调整,它实际上是整个公司面向未来的新理念、新发展决心的调整。” 马洪斌表示,这是基于快手过去几年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之间充分比较、反复思考后做出的选择。
快手为何要从私有域走向全球域?
快手为何要从私有域走向全球域? 这就涉及到交通生态。
“私域流量”一直是快手的代名词。 私域流量给快手带来的是用户和专家之间更高程度的信任度和互动性,这也让快手在直播打赏、直播电商变现方面走得更快。 “快手直播讲‘认人不认物’,只要这个专家卖什么,我就买什么。” 马洪斌说。
当然快手接单平台业务,另一方面是流量集中度较低,平台无法很好地掌控流量分配权,这使得快手信息流广告变现速度相对缓慢。
快手的收入结构就是一个例子。 据介绍,2018年快手营收200亿,其中直播占比90%。 2019年,快手营收近500亿,其中直播300亿,广告收入150亿,电商收入50亿。 可见,直播是快手收入的大头。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快手要从私域走向全球域——公域的流量更大,很多品牌客户都需要公域的流量进行曝光。 对于快手来说,更有利于广告和变现。
丁昭在采访中表示,从私人领域转到全球领域后,客户在给专家同样的报价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效果转换和品牌传播。 此外,对于专家来说,他们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粉丝增长和作品曝光。
然而,从私有域转向全球域时我们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保证曝光?
对此,磁力星采取了只有内容质量高的作品才能进入公有领域等措施。
快手商业化
一系列变化的背后,快手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从诞生到2016年,“佛系”快手并未实现商业变现。 直到2016年4月快手才推出直播功能。
抖音2016年底上线后,发展势头强劲。 面对抖音的竞争,快手自2017年开始调整自然增长策略,开始强化运营、扩充管理团队、克制商业化。 快手粉丝和快手店都是今年推出的。
随着豆快竞争的不断升级,2019年6月,宿华和程一笑发布内部信,号召全体员工进入战斗模式,制定了2020年春节前DAU达到3亿的目标,即K3战役。
2020年5月,K3活动后,快手调整了组织架构,并对核心高管进行了轮换。 其中一项调整是,原运营负责人马洪斌与原商业化负责人严强互换了职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