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图片如何快速获得100赞,因为文字太棒了。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吸引了10万+人的关注——
商业洞察力是如何培养的?
● 有些人可以从产品的包装上分析设计背后的供应链;
● 从货架的摆放设计上,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等角度分析其原因;
● 从一颗彩虹糖,分析为什么只设计了5种口味以及为什么选择这5种。
我对此非常着迷,我很想知道是否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或者你能告诉我这属于什么具体主题吗?
谁不想快速成长为商业老手,洞察本质,快速抓住商机? 这个问题的249个答案中大部分都列出了思维模型和商业书籍清单。 但是,我觉得这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写了这个答案并给出了与其他人不同的建议。 昨天16点27分发布,至今已被认可656次。
————————▼ ▼ ▼—————————
兄弟,你想要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个社会最稀缺、最难获得的能力之一。 光靠看帖子、看帖子很难练习,而且很容易被误导。
对于一个没有创业过的人来说,读书的吸收效率是很低的。 尤其是在畅销书时代,“饥饿营销”、“网红经济”、“病毒式传播”等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商业新手很容易感到困惑。 一些畅销书作者夸大其思想的力量,以推销他们的书籍和个人品牌。 我看到的是,很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被理论误导,做出了错误的职业选择。 他们想要追求的是财务自由,却在不知不觉中过上了打拼的生活,耽误了青春。 下面我将给出具体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是否有关于这个主题的书”,那么我会先给你书单。
● “我今天看到有人可以从产品的外包装来分析其设计背后的供应链;” 产品的外包装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工艺,外包装常见的材料有牛皮纸和PET。 /PE、NY/PE等,跟几家定制包装厂家的老板聊一聊就知道了。 你可以阅读《一部iPhone的环球旅行》,其中详细介绍了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以及运输、销售、走私和转售的过程。
● “从货架摆放设计的角度,从利润率、消费率、人流等角度分析原因。” 人类很早就开超市了。 外国人对货架参观做了很多研究。 帕科·安德希尔 (Paco Underhill) 写了一本名为《顾客为何购买》的书。 他带领团队在商场、杂货店跟踪观察购物者,分析购买行为与消费者心理之间的博弈关系,并花费20年时间研究如何布局店面环境。 宝洁公司还建立了实验室型超市来研究顾客的购买行为如何快速获得100赞,这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 “从一颗彩虹糖,分析为什么它只设计了5种口味,以及为什么选择这5种。” 其实很简单。 如果这个业务人员销售了18种口味的彩虹糖,并监控了每种口味的销售数据和深入的消费者研究,他就会清楚地知道顾客喜欢什么口味。 成熟的营销人员不相信预测; 他们通过研究和测试做出决定。 你可以阅读《史玉柱自传:我的营销经历》。 脑白金第一天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投放广告,而是在江苏几个小城市验证成功后逐步推广。
读完这些书,你真的掌握了商业分析技巧吗?
不能。 只能增加饭桌上的话题。
真正厉害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广西一家私立医院的老板老K,以前赚的钱还挺舒服,突然又开了一家竞争对手的医院,聘请三线明星为自己代言,投入大量资金户外广告,把医院装饰得金碧辉煌。 服务人员的穿着和服务就像空姐一样。 这家医院一开业,老K的业绩就下降了20%。 他以间谍身份潜入对手医院,观察地点和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数量、岗位配置计算薪资成本。 他调查对手投放的广告,计算推广成本。 经过一系列调查,他计算出对方的盈亏平衡价格是一个项目的成本6800元。 对方现在的价格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了6600元。 按照这个价格,他会盈利,但对方会赔钱,因为他判断对方“环境和人员配置太高”,而广西有大量“追求性价比”的客户他专门针对对手更改了广告内容、宣传词、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战役一推出,业绩就开始止损反弹。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商业分析能力。 盈亏、生死取决于一个或几个决定。 对于企业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品质。 根本没时间去想到底迷人不迷人。 这是在惊涛骇浪中自救的能力。
大家都可以在朋友圈里谈论生意。 转发马云的《新零售》演讲,做一下总结。 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 在公司担任经理或高管,与一些一线品牌合作,让我感觉自己非常专业,对业务也很了解。 但是,如果你脱离公司制度去尝试一下,你能卖什么呢? 你真的懂生意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并不是比谁能妙语连珠、不断想出新奇有趣的想法。 就是比较谁能把生意做得更好,赚更多的钱,并且能够以健康、可持续的方式赚钱。
如果您同意这个标准。 我想告诉大家,锻炼这种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不是看帖子——
你必须自己去创业。
生意不一定要很大。 您可以转售一些当地的特产,例如海鲜和蜂蜜鸡翅。 也可以做微信、微博代理运营,看你的才华和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花钱买商品,花一些钱做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认真做生意。 你可能会损失数百或数千元,但你会获得一个新的商业视角。
谁不知道如何评论马云或王健林? 当你拿出银行卡上的钱进行投资时,一切都改变了。 这是你辛苦赚来的钱,你不想失去一分钱。 你开始变得严肃、紧张,有一种压抑感迫使你思考商业的本质。 仅仅准备开展业务的思维过程就可以将您的商业思维提高几个层次。
如果你不相信我,那就让我和你一起走吧。
▊ 首先你要选择产品。
你肯定希望你的产品卖得好,所以首要原则就是顺势而为,不逆势而行。
消费升级是明显趋势。 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信息基础不断拓宽,健康优质产品销路越来越好,廉价有害产品份额不断缩小。
同样卖5块钱的饮料,豆浆和奶茶哪个更好?
肯定是卖豆浆的。 5元的价格决定了奶茶只能和奶精勾兑。 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这种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你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都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我们看一组反映变化的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82年为4.9%,1990年为5.6% ,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在加速。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35%的人口将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您能根据这些公开信息分析出什么商机吗?
事实是,在北上广深互联网企业激烈争夺中青年市场的同时,南方某省精明的商家却常年享受着老年市场的红利。 建立一个制药厂,混合一些中草药,制成口服液。 饮用它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去三四线城市的小电台开设谈话栏目,称赞口服液有调节睡眠、止痛、补气血的作用。 老人觉得电台很权威,效果很吸引人。 一盒一百多块钱也不贵,买5盒送2盒。 这种营销方式已在20多个城市成功复制,每月产生数千万营业额。
产品选择的第二个标准是复制和粘贴的能力。
假设你是一名高级平面设计师,具有良好的绘图能力和良好的P能力。
你会开一家广告公司吗? 或者成为一名漫画家?
如果你开一家广告公司,你会发现这个生意是做一单,你只能收到一单的钱。 如果你想收取5个订单的钱,你就必须再付出5个订单的努力。 如果客户想要做出改变,你必须坚持到底。 当你没有客户的时候,你还是得去找他们,跟他们谈判,但可能还没有成功。 虽然工作单价很高,但我每天都要工作,不知不觉我的生活就变成了打拼的生活。 致命的是你的产品无法复制粘贴。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漫画家,前期会很辛苦。 只能在微博和朋友圈积累粉丝。 但一旦聚集了粉丝群,回报将是巨大的。 你的一本漫画可以卖书,可以卖APP下载,一本可以卖N本。 你积累的粉丝越多,你的作品就越畅销。 你不用工作也能赚钱。 该业务可以复制和粘贴。
同样,五星级厨师听起来很棒,但他每天都要工作,赚不了多少钱。 章鱼烧、奶茶、外卖寿司这些都是厨师们不屑的菜品,但却能赚大钱。 因为你可以做模型品牌,通过销售品牌设计、装修模板、厨具赚取加盟费,还可以通过销售食品原材料赚取周转钱。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存了一些钱,厌倦了工作,想要创业,过上“自由的生活”。 他们才是买单的人。 百度下载了“连锁加盟”,一长串的推广结果证实了这个市场有多大。 成功的商人只需要批量出售模板并赚取一部分特许经营费——无需煮任何菜肴。
▊ 做生意的第二步是定价。
价格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关键的数字。 它决定了客户的购买成本,也决定了你的利润。
说到定价,很多人都会谈论《怪异心理学》中的价格技巧。
“例如,电视推销员萨姆在将电视机分组展示时,就玩了和我们一样的把戏:
36英寸松下690美元
42 英寸东芝 850 美元
50 英寸飞利浦品牌 1,480 美元”
笔者认为,当他刻意设定一高一低的价格时,大多数顾客都会购买看起来更便宜的850美元的中档产品。
而当你真正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理论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 如果你卖850美元,顾客会立即上网查询,“42英寸东芝多少钱?” 如果别人在网上以 820 美元的价格出售,顾客会想都没想就离开。 也有可能客户有在国美、苏宁工作的朋友,或者对电视机有深入的研究和购买经验。 他会建议,“别傻了,国产42寸只要680元,质量都差不多!” 所以顾客不这么认为。 我会掉进你850的陷阱里。
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你会发现奇怪的心理是管用的,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除非顾客没有其他地方比价,只能在你家里购买。
真正行之有效的理论来自于看似枯燥的大部头——《营销管理》。
★ “需求决定企业产品价格的上限,成本是其下限。”
★“不同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弹性越高,降价1%带来的销量就越大。如果有弹性,卖家就会考虑降价,因为更低的价格可以产生更高的总收入”。
★ “一项全面的学术研究回顾了 40 年的价格弹性,发现所有市场、产品和时间段的平均价格弹性为 2.62。”
★ “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弹性高于其他产品。 导入期和成长期产品的价格弹性高于成熟期和衰退期产品。”
很多中小企业主都是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话来定价的——
★ “首先,应考虑最接近竞争对手的价格。如果该公司的产品具有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功能,则应评估其对消费者的价值,并将其计入竞争对手的价格中。”
说白了,和我的同级竞争对手相比,如果我的产品有优势,我可以稍微贵一点,反之,我就想便宜一点。 如果不这样做,无论你玩什么价格花招,消费者都会教育你“为什么这么贵?某某只需要XX元!”,销量数据也会告诉你。 该规则适用于大多数竞争市场。
▊第三步是推广。
说到推广,很多人都会说杜蕾斯、薛之谦H5、500强品牌户外、视频、音频媒体的全面覆盖以及联合传播、网红KOL扩大声势。
许多营销人员也会将这些建议写入计划中。 反正推广费也不是自己掏的。
但一旦你要花钱促销,你就会发现游戏不一样了。 那些互联网500强企业眨眼就损失几百万,但你却不愿意浪费一分钱广告费。 最好投资一些免费渠道。 如果花钱的话,最好每投入一块钱能赚回5块钱。
当公司规模较小时,没有必要考虑病毒式营销。 100,000 多个病毒帖子是不现实的。 找到强有力的卖点并选择精准的渠道来投放是可靠的。
就像我朋友倒卖周华健门票一样。 周天王已经退休多年,影响力大不如前,门票也不好卖。 我的朋友轻松获得了购买价格 30% 的折扣。 他在想:哪个渠道最有可能卖选票?
会听周华健歌曲的人一定是年轻人,至少是70后、80后,甚至60后,而且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他选择了两个渠道:高端业主群体。房地产和高档汽车具有稳定的形象。 汽车爱好者们组成了一个群,给群主一些红包作为报酬,并组织了团体福利活动。 最终共售出100多张门票,其中包括10张顶级VIP票。 另一位经营定制T恤生意的朋友,每天和明星粉丝一起闲逛,关心粉丝的日常生活,为偶像点赞,也能拿到定制偶像T恤的订单。 当公司规模较小时,推广渠道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
如果公司稍微大一点,最好不要效仿4A公司的“360度整合传播”模式,搞全媒体报道和联动。 听起来不明朗,威力巨大,但实际上会烧钱,很快就会死掉。 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是依靠单一的突破,倾尽全力去理解它。 无论是报纸、广播电台、微博还是公众号,都是靠一次突破,实现投资回报率最大化,生存无忧。 这时候我才考虑投资其他媒体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旦这个顺序颠倒,很可能会导致崩溃。
你看,做小企业想想有很多方法,这还不包括做大了之后的供应链优化、品牌资产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 您将了解一次连接一个链接意味着什么。 比如,在促销中,如果你的广告卖点不够强,你的商品就卖不出去,但如果你过度煽动、吹嘘,把顾客期望值提高得太高,很多投诉就会流向客服。 书中的理论或概念并不像书中声称的那样令人印象深刻。 光靠读书创业是不靠谱的。 您必须同时处理和平衡多个链接。
只要你做了半年小企业主,你就会发现你的思维方式有以下变化:
★ 你周围的圈子以前都是农民工,慢慢变成了老板,虽然是小老板。 您开始获得越来越多有关创业的信息。
★ 与某人聊天时,如果对方抛出一个商业理念,无论是饥饿营销还是增长黑客,你都可以快速准确地知道它在产品、促销、定价、渠道等方面属于哪个类别,以及如何实施它将影响成本、销售额和利润。
★ 当你去购物时,你的思维维度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 以前看到一家奶茶店,你只想到它的价格和味道。 现在你会考虑它的租金、原材料成本、每月营业额和促销渠道。
★ 你以前喜欢畅销书,但现在你开始阅读学术书籍。 以前让你兴奋的商业想法现在似乎充满了漏洞。 你开始咀嚼“营销管理”和“经济学原理”等书籍。
★ 你变得更加平静。 你开始抛开情感上的好恶去读书。 你可以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作者的书,只是为了激励自己。 你也会发现你曾经喜欢甚至敬佩的作者的理论存在漏洞。
★ 你们不再转发马云的话,不再和别人讨论王健林的想法。 如果你关心我,我该怎么办? 我的生意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 你变得小气了。 以前你骂过你的老板小气,但现在你是老板了,你就大方得不能再大方了。 一分钱都不该付。
★ 你花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 如果你想创业,你也会听到很多建议。 有些人希望你降低价格,有些人希望你提高价格。 你发现你是所有问题的责任人、所有风险的承担者、所有利润的受益者。 提出建议的人可以说完就走,但你不能。 你会感到孤独。 你开始减少询问别人的意见,并开始花很长时间安静地独立思考。 我一个人思考一个问题2、3个小时。
所以这就是我的建议——与其每年花几百块钱去买书,然后看到买书如山,读书如纺纱,但其实读的书收获不大,还不如先损失几百元,再得到几块钱。 花费数千美元创业,对整体业务状况建立清晰且初步的看法,并认识到自己业务能力的优势和劣势。 这很可能是一次痛苦而无助的练习,但也一定是你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经历。 一项具有成本效益的研究。
想一想,如果你只读书不做生意,我刚才提到的8个变化会发生在你身上吗?
也许有人可以通过模拟交易炒股票赚1亿,但概率高吗? 那就算赚到钱又怎样? 是否有意义?
世界上所有重要的人才都是有代价的,只是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的问题。
每天中午11点30分,不见不散▼
你说你喜欢下雨,但下雨时你却撑着伞
你说你喜欢阳光,但阳光明媚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处
你说你喜欢风,但风一吹你就关上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害怕你说你也喜欢广告
因为你根本不追《广告狂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