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斗
近期,拼多多股价持续上涨。 公司上市两年内股价飙升300%。 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6.18促销期间,持有公司43.3%股份的创始人黄峥身价一度高达454亿美元。 他的账面财富甚至超过了前首富马云。
巨大的财富效应,让黄峥这个低调的80后企业家频频曝光,进入公众视野。
作为一家网络商业企业,拼多多自成立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 销售额突破千亿只用了2年时间。 达到这个数字,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多多花了三年时间才迅速上市; 截至目前,成立5年,用户数已突破6亿,与最大的淘宝的差距越来越小。
淘金热下沉市场
拼多多数据显示,新青年增速达到52.1%。 该群体平均每天打开并使用拼多多约3次。 我们也注意到,今年疫情期间,很多已经卸载拼多多APP的用户因为生活拮据又重新添加了拼多多APP。
几年前,当淘宝、京东称霸全球时,很多人认为电商市场已经差不多完成了,还有很大的空间。 然而,要做生意,就得去最富有的地方挖煤。 如果你当然最好找到一块尚未开发的新领地。 如果没有新的领地,不要害怕去有人的地方。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把蛋糕做大,但没有水挖深井是没有用的。
黄峥在正确的方向上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农产品入手,因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之间有很多中间环节,一旦出现农产品滞销、卖不出去的情况,价格就会非常高。低的。 俗话说,“货到死在地”。 农民收入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黄峥决定先在网上卖农产品,省去中间商,赚差价,让农户的产品有地方卖,不会烂在地里,让消费者抢红包,入群。 买蔬菜比在菜市场便宜。 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让拼多多一举抢占了下沉市场。
虽然淘宝、京东也将渠道延伸至农村,但做得并不好。 过去,没有人能够与他们竞争。 两家公司一直在争夺“消费升级”市场,因此会有很大的下沉。 他们没有时间照顾市场。 也可以说,这几年他们都懒得去打理了。 这是拼多多的机会。
2015年9月,还在做游戏的黄峥在公司内部孵化了拼多多,用玩游戏的思路克服障碍经营电商。 不仅有自己的平台,还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购买,而且微信支付也很流畅,不像淘宝、微信有门槛。
拼多多崛起的第一个关键点来自于微信红包。 黄峥自己也说过,“拼多多的崛起70%靠运气,30%靠努力”。
因为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和央视春晚推出了“摇一摇”活动,向全国人民发放了5亿现金红包。 当时微信支付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很多人的银行卡都没有接入微信。 ,而这次摇一摇的活动,让大家的微信钱包里都赚了不少钱。 这些钱总得有办法花,而拼多多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实惠的可以花钱的地方。
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多多很快就积累了大量的用户。 也可以说,微信和拼多多一起把一些从未使用过电子商务或网络支付的人带到了网上,培养了他们的网上消费。 习惯也为电商激活了大量新用户。
拼多多:让你占便宜
COVID-19疫情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生存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省钱也成为了必需品。
黄峥很明白,“占便宜”是人性,我们不应该违背人性。 所以,拼多多在这方面非常简单粗暴:水果蔬菜几毛钱,电视冰箱一两百,而且他们开出的价格低到你不敢认为他们不给。 只要你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吸引更多的人。
但说实话,我可能很难成为拼多多用户,因为做生意的人肯定会告诉你,时间成本是一个人最大的成本。 拼多多则恰恰相反。 省钱才是王道。 为了招人帮忙砍一把刀要花半天的时间,要取出100块钱也要费很大力气。 即使直接购买“百亿补贴”产品,省去了团购的麻烦,拿到手后还是要担心是否是正品。 我如何检查货物? 如果有任何问题我应该联系谁? 从经济学上来说,这些都是“成本”,而拼多多首先关注的是对这方面成本没有要求的人群,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市场。
黄峥在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时表示,小时候家庭出身卑微,生活也比较拮据。 买菜的时候,他的母亲经常和小商贩讨价还价半天一两块钱。 如果出门能坐公交车,她绝对不会坐出租车。 后来,虽然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思维方式却很难改变。
事实上,很多老年人都是这样。 为了花几块钱给家人买一条鱼,他们可以从北城坐十多公里的公交车到南城。
在一二线城市的人们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广阔的下沉市场中也有成千上万的人收入不多,但时间却很多。 对于他们来说,时间是最不重要的。 如果它有价值,省钱就是一条路。
山寨拼多多
对于早已涉足全品类的拼多多来说,如何实现大范围产品的全网最低价格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黄峥曾经在美国留学,他亲眼目睹了美国最大的仓储超市(Costco)的开业掌控了供应链,但他明白拼多多没有这么强的管理能力,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议价能力与品牌的空间。 就这一点来说,淘宝、京东分分钟就能秒杀他。 他应该怎么做?
黄征没有走正规军的路线。 这是不可能的。 他从一开始就野蛮地长大。 他卖什么? 卖山寨货,卖白牌,吸引在淘宝平台上被忽视的小商家到拼多多开店。
拼多多上很多东西便宜得让你怀疑人生。 甚至只需三五百元就能买到一台全新的小米电视。 但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新品”并不是小米公司生产的新品。 但这款产品的品牌名为“小米新品”,与雷军的“小米”或者我们吃的“小米”没有任何关系。
尤其是2018年之前,拼多多上有很多这样的产品。 比如,其平台上的创维官方专卖店旁边,就有“创维先锋”、“创维e家”、“创维云视听”等一堆品牌,电视的价格基本都比较低。千元以上,而这些与创维品牌本身无关。 他可能只是去垃圾场回收废弃的电视核心,翻新它们,得到一个廉价的塑料外壳,将它们组装在一起,然后组装一台新电视。 组装好了。
创维品牌多次就假货问题与拼多多认真交涉,但拼多多对品牌商家和消费者双方的回应是:这不叫假货,这只是山寨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假冒,什么是山寨? 假冒意味着,当有人制造iPhone时,你必须制造出看起来一模一样的iPhone,并且还要冒着被原主起诉假冒的风险。 这涉及到技术含量和成本。 有些化妆品、茅台酒等,瓶子是真的,但是里面的东西是假的。 它们都是假的。 但我们看拼多多的价格,其实连成本都没有。
什么是抄袭者? 模仿者使用的是“盲目方法”。 我们去农村食堂看看就知道了。 你需要给你的亲戚带一些东西。 买一盒六个核桃。 乍一看,像六颗核桃。 但如果仔细一看,那就错了。 “大核桃”快手在线下单平台全网最低价,半价。 还有雷必、蓝月贝、超雄、康帅福等等,这些在拼多多上都很容易找到。
为什么模仿会起作用? 我们说,对于吃过山珍海味的人来说,食物不再只是味道,健康和营养更重要,但对于刚填饱肚子的人来说,有一台冰箱是很幸福的事,不不管是什么牌子的? 强大吗? 我口袋里的钱买得起。 插入并使用它就足够了。
而且,有的假货比正品名气更大,年收入上亿。 比如我们在普通商场经常看到的圣保罗、花花公子,基本上都是假货,还有深受明星喜爱的品牌华伦天奴。 原本是意大利著名的奢侈品牌,但在这里我们却随处可见数百件服装,而且都是在正规商场公开陈列出售。
最可悲的是乔丹。 很多人把中国的乔丹体育等同于美国篮球明星乔丹的品牌。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乔丹体育是一家中国公司制造的。 这个老板太聪明了,竟然注册了乔丹及其家族的商标。 以前大家都不知道,就买了,销量很旺。 但现在,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加上正品乔丹与乔丹体育之间旷日持久的官司,乔丹体育也走到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
因此,任何企业想要长期健康发展,都不能永远依赖山寨。
拼多多的困境
低价是一把双刃剑。 黄峥还表示,占便宜是人之常情。 这与你有没有钱无关。 拼多多一开始确实以低价吸引了一批人,也确实以低质量吓跑了一批人。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位妈妈,她的孩子在国外读书。 家庭条件还是很好的,但是黄峥说大家都有占便宜的心态。 这位妈妈是在孩子毕业时在拼多多买的。 我买了一堆真空包装袋,拎着去美国接孩子。 然而到了美国后,这些包装袋都不能用了。 它们都坏了,要么拉链坏了,要么漏气。 去超市买这么大的包很不容易,而且在美国网购还不如从中国发货快。 最后只好到处向同学借。
你在拼多多上看到了李佳琦推荐的YSL小金条口红。 2件仅需509.9,仅需9.9即可获得500张优惠券,并且免运费。 你心想,这个“百亿补贴”就像补贴奶奶家一样。 这么便宜,赶快行动吧。 单身,但再一看,不是YSL,而是YOL。 李嘉的“气”中的“气”字也是错误的。 不是“王”字旁边那个奇怪的“气”,而是实际的“气”字。
对于已经度过初创阶段的拼多多来说,如何清理平台、建立用户信任,成为非常严峻的考验。 当然,前辈淘宝、京东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早在2012年,淘宝就开始升级,天猫商城也在那个阶段诞生。 以前BtoC和CtoC业务都可以在淘宝上做,而天猫专注于BtoC业务,引入品牌并提供100%质量保证的产品,7天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高品质购物积分返现等服务。 不仅满足了淘宝购买的一切需求,也让消费者买到了优质的商品,售后服务无忧。
当然,品牌一开始对天猫并不感兴趣。 2014年天猫推出“超级品牌日”时,大品牌反响并不强烈。 最终,天猫用了五年时间才解决了与大品牌的关系。 由于信任危机,目前不少国际一线品牌都入驻天猫。
京东从一开始就牺牲了部分用户,采用了京东自营的方式,所以人们在购买电子产品等“大件商品”时更容易信任京东。
那么平台一定要走品牌路线吗? 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拼多多不就能找到出路吗? 我们来看看一个品牌能带来的价值有多大。
今年618数据显示,苹果、欧莱雅、雅诗兰黛、西门子、戴森等知名品牌在天猫10小时内销售额过亿元。 该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和高回报能力是低端产品永远无法比拟的。
“百亿补贴”品牌
当然,拼多多也意识到品牌对于平台的重要性,因此推出了“百亿补贴”计划,切实帮助消费者把永远不会降价的大品牌价格拉下来。 例如,您可以半价购买。 一瓶SK-II乳液1800元就能买到一台原价3000多元的戴森吹风机,而且保证正品。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全网最低价,是品牌本身从未见过的。 最低价格。
为什么品牌关系比较好的天猫、京东拿不到这个价格,而拼多多却可以? 难道只是因为拼多多允许你加团吗? 当然不是,因为这个价格根本不是品牌给的,而是拼多多自己囤货,溢价出售,就是为了赔钱赚人气,让消费者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少花钱拼多多平台。 在平台上购买正品,吸引了原本放弃拼多多的人加入其平台。
去年双十一期间,戴森被纳入拼多多“百亿补贴”产品,但很快戴森官方就出面公开辟谣,称:拼多多并非戴森授权的官方渠道。 您可以通过戴森官方授权渠道购买。 通过渠道购买商品,享受100%正品保证,以及2年品牌官方大陆免费保修。 也就是说,通过拼多多非官方授权渠道购买的产品将无法享受两年免费保修服务。
La Mer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并表示不与拼多多合作。
尽管拼多多总是被打脸,但它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守大品牌。 至于山寨和白牌,已经是底价了,不需要再补贴了。
可以说,虽然有大牌产品在售,但拼多多仍然走的是野蛮生长的道路。 然而“百亿补贴”却闹得这么大,迫使淘宝、京东纷纷推出百亿补贴,以争夺流量。 但他们的品牌体系已经形成,不可能像拼多多那样无顾忌地补充。 而且淘宝在这个层面上的用户基数比拼多多要大得多,补充这么多的成本太高了。
今年,为了让更多消费者相信拼多多平台大牌商品的“正品”属性,5月其在跨境保税仓以官方直销的名义举办了大型直播在福州,还设立了“品牌”标签,对卖家进行聚合和分类,强化品牌概念。
从前人的经验来看,赢得大品牌的青睐并不容易。 对此,拼多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淘宝、京东跟进拼多多的补贴计划并不难,但拼多多品牌升级却并不容易。 没有了品牌在各种造节活动中的支持,拼多多就更难以前行。 没有什么体积。
今年的6月18日,是拼多多首发的6月18日。 不幸的是,第一次没有好消息。 面对阿里巴巴6982亿元的订单金额和京东2692亿元的订单金额,拼多多只给出了一个模糊的订单数据:5月25日至6月18日,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119%。 具体数字以及与淘宝、京东的差距很难衡量。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一方面,有长期的“百亿补贴”放在那里,东西本身就很便宜。 再便宜,空间也有限,但其他平台已经聚集了足够的能量来玩6.18,流量肯定是被别人吸引了。
而且,拼多多本身似乎也没有多大动力。 天猫从4月份就开始筹划618活动,而拼多多5月份才开始招广告位,6月10号左右才开始产品注册。如果说618大促是一场赛马,那么拼多多这次放出的绝对是一匹劣马。
直播可以说是今年电商的最大热点。 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都在想方设法获取流量。 电商平台与各大短视频平台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对抗。 对于拼多多来说,不仅要面对短视频平台的竞争,还要应对老对手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反击。
对于拼多多来说,如何留住这些花钱的用户,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价值,是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
据拼多多今年5月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 这一营收增速虽然超出了市场预期,但却创下了拼多多上市以来的最低纪录。
事实上,2019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拼多多营收增速分别为228%、160%、120.8%、90.9%,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趋势在今年第一季度得到延续。 与营收增速放缓相对应,拼多多的净亏损进一步扩大。 2020年一季度亏损达到31.7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仅为13.79亿元。
总体而言,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相比,拼多多的业务还是单薄很多。 它没有物流,没有金融,也没有自己的支付系统。 其整体抵御攻击的能力比较弱。
针对物流问题,今年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 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帮助拼多多解决了家电品类供应,以及一些物流和供应链问题。
在拼多多忙着升级的同时,其对手也开始降维。 例如,京东推出京喜、京东速卖通版,支持10万中小品牌商户,瞄准拼多多腹地的“下沉市场”。
未来,电商平台之间的争夺只会更加激烈。 淘宝和拼多多的用户差距越来越小。 拼多多能否赶超,京东能否收割占领的下沉市场,就看各家企业下一步如何创造。 打牌。 此时,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突然宣布辞去CEO职务,其个人在拼多多的持股比例也从43.3%大幅下降至29.4%。
这揭示了黄峥新的战略布局。 80后的黄峥表示,自己不想小小年纪就这么犀利。 这不是他一贯的风格。 更重要的是,公司想要进一步发展快手在线下单平台全网最低价,他必须从公司内部做起。 事情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黄峥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调整,管理层能够逐步将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职责交给年轻的同事,让团队加速成长。”
毫无疑问,黄峥必须退出“事无巨细”的日常事务。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他必须集中精力把握公司的方向和战略,并考虑如何让拼多多这个日益庞大的组织在不断扩张中找到机会。 第二条增长曲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