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点赞app下载 - 抖音浏览自助平台

作者|Gu20 编辑|一业

来源 | gu20“ID:xinshangxz”

2月初,美团App首页一级入口第二个Tag开始内测“看赚”功能。 对于尚未覆盖的用户,所在位置仍显示为过去的“电商”。

从字面上看,看看转应该类似于拼多多的大视频,一种主打短视频现金奖励的在线赚钱模式。 即用户浏览一定时间后,将获得金币,可以按比例兑换和提现到微信。

但在体验过程中,上述功能并没有完全实现,只有基本的视频浏览模式。 交互设计上,采用抖音式的上下滑动短视频浏览方式。

另外,能参与互动的动作仅点赞和分享两个,发布、首页、评论等主流功能尚未开放。

内容方面,目前主要以生活喜剧、生活小知识、美食生活、影视剪辑等为主。 品类分布总体符合美团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定位。

可能是因为还在内测,更多功能还没有开放。

但分享到微信后,在微信内打开此功能称为“团团视频”,并提醒您需要使用美团12.5.200及以上版本才能打开。

此次产品层面的更新变化,似乎暗示着,正如抖音凭借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继续进攻美团腹地一样抖音浏览自助平台,作为防守者的美团也开始在短视频领域进行深耕,意图寻找食品配送以外的多元化业务。 交通入口。

内测摔跤

“看看转”取代了电商的位置,内测本地生活平台的短视频内容。 这是美团首次明确短视频的高层入口。 在带来更多流量和曝光度的同时,也意味着其对短视频的探索已经摆上桌面。

此前,美团与短视频相关的动作多集中在小程序和商家产品视频呈现的工具上,这可以追溯到2020年。

当时,美团主要在医美等相关品类推出“美团直播”小程序。 主要模式为商家自播和网络团购产品。

对于这一功能的推出,外界普遍的看法是,它是一款适合医美等行业的直播工具助手。

由于非重点垂直品类、缺乏娱乐内容属性等多重因素,作为直播工具而非内容平台,美团Mlive直播的数据并不好。

在亲身尝试但效果不佳后,美团选择在2021年拥抱快手,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进军短视频游戏。

不过,美团并没有停止对短视频的探索。

去年4月,美团推出“美团直播助手”App,定位为美团商家和专家的免费直播工具,覆盖全平台更多品类。

随后在8月,有消息称美团正在测试应用内的短视频功能,主打看视频赚钱。 与此同时,美团皮皮侠工具上线,帮助创作者提高视频内容创作效率。

随后,美团App于11月推出了去二楼功能。 下拉后即可进入美团外卖的短视频界面。

抖音浏览自助平台_抖音浏览器服务平台_抖音流量自助

本次内测,我们来看看收益函数。 由于App内没有独立入口,目前集中在美团底部第二个Tag位置,取代了之前的电商; 美团的短视频野心已经从最初的小程序,进化到了第二个层次。 大楼抖音浏览自助平台,现在有独立入口的美团版抖音正在兴起。

无独有偶,虽然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野心一点也不掩饰,但目前主要还处于内测阶段。

就在昨天,有消息称抖音将于3月1日推出全国送餐服务,但随后被官方辟谣。 抖音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尚无“3月1日全国推出外卖服务”的计划,与饿了么合作的外卖业务目前仅在部分试点城市开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团购配送”项目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试点,试点地区商户近期已开放自助入驻。 今后,我们将根据试点情况考虑逐步扩大试点城市。 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这一回应有两层含义:第一,除了与饿了么等第三方合作外,抖音本身确实也在探索其他方式开展本地业务,比如自营; 二是目前,无论是合作还是自营,都还处于内部测试点,距离全面All in还很远。

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热搜抖音美团外卖价格战暂时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强调内部测试和试点项目,而不是高调宣战。 当地生活暗战常态化的背后,是目前抖音美团之间的竞争形势看似紧张,但事实上,谁都没有一战必胜的决心和把握。

需要时间,需要现金

对于美团来说,外卖领域的逻辑是高频和低频基础业务。

因此,除了外卖市场本身的万亿市值之外,它也是美团本地生活板块的流量来源和即时配送能力的基础。

但基于这个逻辑,随着外卖市场增速放缓,美团的流量已经快到天花板了。

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的过去一年,美团交易用户数为6.871亿,同比仅增长2.9%,增速创历史新低。

相比之下,京东年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6.5%; 就连月活跃用户超过13亿的微信、微信也实现了3.7%的用户增长。

此前,美团对于用户增长饱和的主要应对策略是增加供给。

以美团首选的低线市场业务为例。 2021年第一季度,美团环比新增用户5800万,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其中,约一半的新用户是美团创建的。

投资新业务换来新增长,但业务迅速覆盖全国后,用户增长再次饱和。

不仅如此,增加供给、吸引新客户的前提是新业务具有低价和下沉业务属性。 在整个互联网强调降本增效的当下,以亏损换取增长的逻辑显然已经不再流行。

因此,利用短视频模式探索娱乐内容多元化的流量入口,或许是美团目前唯一的方向。

以电商平台拼多多为例。 2022年2月,拼多多App新增“多多视频”栏目,并开始重点推广看视频赚钱的方式。

最终,多多视频的用户渗透率大幅提升,从2月的8%提升至7月的25%,用户粘性显着提升。

对于抖音来说,外卖与其现有的整体商业生态关联度并不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抖音不缺流量,也不缺粘性。 做外卖时,着眼于本地需求市场的增长空间,这是最原始的流量变现逻辑。

在此前提下,相比小型、非标准化的餐饮外卖服务,抖音的主要合作伙伴仍以KA渠道的连锁品牌为主。

与中小企业相比,连锁品牌的核心在于标准化、规范化。

更大的想象空间是本地实时零售业务。 抖音外卖的扩张逻辑可能会从餐饮连锁商户开始,逐步形成覆盖百货、超市的本地电商服务。

一方面,相比直接争取餐饮外卖体验需要效率和极限运力,目前本地电商宅配服务的配送时效可以放宽到小时级别,而不是分钟级别; 另一方面,无论是连锁餐饮品牌,还是百货超市。 前者的流量曝光回报率在国家或市级范围内,而后者则是包装商品的标准化,两者都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

抖音之所以主攻外卖,可能是因为相比公司内部对战略方向的划分和对服务的理解,消费端对于餐饮、超市等业态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从送货上门的消费者端出发,当外卖的消费心态已经成为主流时,抖音可以利用外卖来获得较低的新用户尝试门槛。

本土生活进入全球化时代

不仅是美团以短视频的形式探索本地生活多元化的流量来源,还是抖音进一步投资本地生活,提出了1500亿的小目标; 互联网下半场,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连接,以C端市场为中心枢纽,本地生活正在进入更多的互联网平台。

去年是当地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的一年。

年初,百度联合美团、顺丰、携程、同程、猫眼、58同城等本土生活服务公司宣布,将在流量、技术、服务三个层面展开互联合作。服务生态系统。

此次互联的对象除了百度投资的携程等公司外,还包括美团、同程等,这些公司都有腾讯的投资背景,或者是有一定竞争关系的平台。

互联本地生活,百度地图全新推出“美食团购”功能。

用户可以直接在百度地图上根据地理位置信息查看购买套餐和优惠券,无需切换到其他应用。 第三方是美团旗下大众点评。

不仅是百度、快手的开放平台,美团等本土生活方式商家也纷纷选择拥抱。

此外,饿了么还与抖音立足本地生活开展深度合作。 2022年,视频号针对本地商户升级“追光计划”。

与传统电商的发展历程几乎相同,本地生活的第一阶段集中在主要龙头企业。 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大战下,外卖已经从校园区域市场走向社会和全国市场;

第二阶段,在龙头企业的平台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下,从餐饮外卖向即时零售拓展;

第三阶段,在整个互联网强调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现有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少了,更多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而进行的合作。

更多的商品、更多的需求、更多的消费场所,让本地生活逐渐成熟,走向全球化经营。

在本地生活的第三阶段,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提高平台的竞争力,带来更好的消费者体验更加关键和重要,而不再只是看对手做什么。

全域的出现是一个综合性的业务场景和渠道领域,似乎是一个丰富、多元、跨界的联合场景。 但这些方法的背后,整体的效果肯定是增量的。

对于本地生活平台来说,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如果不能以更高效的方式产生新的增量,那么无论是谁都会在全球市场上被淘汰。

发表评论